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对仙客来叶片进行遗传转化,研究影响仙客来转化的若干因素,建立一套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2 d的预培养,OD600值约为0.8的工程菌液浓度,侵染时间15 min,4 d的共培养,延迟筛选10 d有利于获得较高的转化效率.PCR检测表明,APX基因已整合到仙客来基因组中,共获得4株转基因植株,转化率为9.3%. 相似文献
2.
在唐菖蒲‘Advanced Red’胚性愈伤组织受体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其遗传转化体系。采用根癌农杆菌(GV3101)介导法,研究了侵染液浓度、侵染时间、乙酰丁香酮(AS)浓度、负压和筛选方式等因子对唐菖蒲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遗传转化过程中,不经预培养,负压处理下,农杆菌菌液OD600为0.6~0.8,侵染时间15~20 min,添加100 μmol/L AS,共培养3 d,可获得较高的遗传转化效率。经过3~4个月选择培养,部分抗性植株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目的基因gus已整合到唐菖蒲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3.
4.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悬铃木叶片遗传转化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葡糖醛酸糖苷酶(GUS)基因瞬时表达率为指标,研究了不同因子对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悬铃木叶片遗传转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培养9 d的悬铃木叶片在OD600值为0.7的根癌农杆菌菌液中浸染10 min后,再在含有100μmol.L-1的乙酰丁香酮的共培养培养基上黑暗条件下共培养3 d叶片的遗传转化效率最高.该体系为进行农杆菌介导目的基因培养悬铃木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EHA101携带LycB基因(番茄红素β-环化酶)和潮霉素抗性基因,以东农704、708、709三个番茄品种的子叶、茎段为转化受体对番茄进行遗传转化,经PCR分子检测初步证明,目的基因LyeB已整合进番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6.
以5-7d的紫花苜蓿无菌苗为材料进行卡那霉素抗性筛选,用RG-2质粒(合VP7基因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农杆菌(EHA101、EHA105)构建重组质粒,对无菌苗和重组质粒进行共培养,研究菌株类型、菌液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EHA105对紫花苜蓿的转化率达4%,重悬菌液的0D60。以0.3~0.5为宜,农杆菌侵染时间以10~12min较好;PCR检测结果表明,37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中30株为阳性,说明VP7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物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7.
丹参是我国传统的大宗药材,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随着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逐年攀升,丹参的种质资源也急需有新的提高,转基因技术作为基因功能研究和转基因育种的重要手段在丰富和优化丹参种质资源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利用转基因技术中常用的农杆菌介导法来转入外源基因以及探求丹参有效成分合成代谢相关基因功能,以期获得高产、高抗丹参植株的方法已较为成熟,目前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不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优化。本文就丹参遗传转化体系构建的转化原理、影响因素和研究现状三方面作出详细综述,为今后丹参基因功能研究和新品种培育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9.
根癌农杆菌介导烟草K326遗传转化体系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根癌农杆菌介导烟草K326遗传转化体系。[方法]以烟草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其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外植体在MS+2mg/L6-BA+0.2mg/LIAA培养基上进行2d预培养后,用农杆菌GV3101(浸染浓度为OD600=0.6)浸染5min,转化效率最高,达63%;经过PCR检测初步证明nptII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再生植株中。[结论]该研究建立了高效烟草K326叶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10.
11.
高效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艺性状优良的紫花苜蓿品种“德宝”为转化受体,通过对外植体选择、bialaphos筛选浓度、预培养与共培养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成功建立了高效苜蓿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子叶作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最高,可达97%;bialaphos作为筛选标记,获得转化愈伤组织与转基因植株的最佳筛选浓度为2.5 mg/L;子叶在农杆菌浸染前的预培养对于对于抗性愈伤组织产生频率甚为关键,可由低于5%(未经过预培养)提高至30%以上(预培养3 d);子叶与农杆菌的共培养时间以3 d为最佳。按最佳条件转化共计获得100余株T0代抗性株系。PCR检测其中30个抗性株系,全部表现为阳性。对抗性植株和野生型植株叶片喷施5‰除草剂Basta溶液,阳性植株全部表现为除草剂抗性,进一步证实了建立的紫花苜蓿转化体系是高效、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建立了百合金黄精灵(ButterPixie)鳞茎的遗传转化体系。确定了适宜百合转化的筛选剂草甘磷的浓度:芽分化阶段为1.6mg.L-1,根分化阶段为0.8mg.L-1。除菌剂头孢的使用浓度为500mg.L-1。并且确定OD600=0.5的菌液浓度侵染20min,共培养pH5.2培养3d时对百合有最高转化效率。研究确定了预培养时间为4d,在共培养培养基中去除NH4NO3或加入阿魏酸均可提高转化效率。得到抗性植株12株,PCR初步检测发现其中7株为PCR阳性植株,转化效率为58.3%。 相似文献
13.
优化农杆菌介导的月季遗传转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建立月季品种‘萨蔓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系统,我们通过衡量GUS基因瞬间表达水平,探讨了各因子对基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光照条件、共培养培养基中无机盐含量及乙酰丁香酮(AS)含量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共培养时间、共培养温度及农杆菌菌液浓度对根癌农杆菌的生长以至基因转化有重要影响.优化后的转化条件为:将月季胚性愈伤组织与OD600值为0.5~0.8的农杆菌菌液侵染20min,然后在含300μmol/L AS并且无机盐减半的MS培养基上黑暗、23℃条件下共培养3d. 相似文献
14.
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Bar-Bt基因(抗除草剂基因和抗虫基因构建在同一载体上的双基因)整合到北方优质粳稻龙稻6号、松粳9号等品种中;分别以供试品种的幼胚和成熟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携带有Bar-Bt基因双元载体PCAMBIA1301号的根癌农杆菌EHA105为载体,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率为衡量指标,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的龙稻6号、松粳9号等品种的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杆菌侵染愈伤组织的菌液浓度以D(600nm)=0.8~1.0较为适宜,最佳共培养时间为2~3 d,预培养时间为5 d,共培养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1乙酰丁香酮的转化效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农杆菌介导法将LFY基因导入苹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M26苹果叶片为外植体,利用GUS瞬时表达率,对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苹果的因素进行优化,通过含LFY基因的根癌农杆菌EHA105转化苹果叶片,获得了提早开花的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以OD600=0.3~0.5农杆菌菌液侵染叶片,25℃条件下共培养,共培养后的叶片延迟筛选3 d,在附加卡那霉素30 mg/L的再生培养基中选择培养,转化芽再生率可达6.97%。PCR检测初步证明目的LFY基因已整合到苹果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6.
17.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曹孟良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5(5):349-356
选用5个水稻品种(02428,武育粳2号,台北309,Millin和明恢63),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从前4个水稻品种中获得了来自309个独立抗性愈伤的的635棵再生植株,包括422株PSAG12-IPT转基因植株和212株PSAG12_GUS转基因植株,经组织化学检测和PCR分析,获得的422株PSAG12-IPT转基因樾株和212株PSAG12-GS转基因植株,经组织化学芳觳夂停校茫曳治觯 相似文献
18.
19.
农杆菌介导的MADS-box基因转化黄瓜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试验通过叶盘转化法,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将从黄瓜中克隆到的MADS-box同源基因—CSMADS06基因,转化到烟草和2种不同品系的黄瓜S06和S52中,经过除草剂筛选获得14株转化烟草和28株转化黄瓜。PCR检测和GFP荧光检测证实,外源的CSMADS06基因已转入这些植株中。阳性率分别为2.36%(烟草),4.1%和2.9%(黄瓜)。抗性植株已开花结果并获得子一代植株。 相似文献
20.
籼稻(Indica rice)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转化率较低,尤其是对优良品种成熟胚愈伤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和影响转化的主要因素还缺乏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籼稻基因工程的进展。以籼稻品种重穗型恢复系蜀恢527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对其成熟胚愈伤诱导及生理状态的影响;并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激素和调整激素间浓度配比从而筛选出蜀恢527最佳分化培养基。结果表明:在32℃光照条件下,蜀恢527成熟种子在N6D诱导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佳,继代2次后胚性愈伤质量状态最好。以基本培养基NBS中添加0.02 mg/L NAA+2 mg/L KT+3 mg/L 6 BA+50 mg/L VC+0.5 mg/L IAA为蜀恢527成熟胚遗传转化的最佳分化培养基,分化频率较高,分化率达到36.42%。利用优化的籼稻遗传转化体系,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水稻转录因子OsbZIP39转入籼稻基因组中,经PCR分子初步检测得到了抗性植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