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比较不同品系杜洛克公猪与丹系二元杂交母猪配套生产的三元杂交商品猪的生长性能、抗病性和采食、屠宰、肉质性状之间差异,采用美系杜洛克、50%丹系杜洛克和100%丹系杜洛克公猪分别与丹系二元杂交母猪配套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猪(分别具有50%丹系血统、75%丹系血统和100%丹系血统),在相同批次分娩且在相同饲喂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下跟踪测定。结果显示:出生至断奶日增体质量依次为50%丹系血统(0. 224 kg/d) 75%丹系血统(0. 212 kg/d) 100%丹系血统(0. 200 kg/d),且50%丹系血统显著高于100%丹系血统。断奶至体质量30 kg日增体质量依次为:50%丹系血统(0. 384 kg/d)75%丹系血统(0. 335 kg/d)100%丹系血统(0. 319 kg/d),且50%丹系血统极显著高于75%和100%丹系血统。校正100 kg体质量日龄依次为50%丹系血统(156. 8 d) 75%丹系血统(156. 2 d) 100%丹系血统(153. 0 d),且100%丹系血统显著低于50%和75%丹系血统。100%丹系血统三元杂交商品猪的全程死淘率(6. 94%)高于50%丹系血统(2. 84%)和75%丹系血统(2. 84%)。饲养前期每头商品猪的平均日采食量依次为50%丹系血统75%丹系血统 100%丹系血统,饲养中后期每头商品猪的平均日采食量依次为50%丹系血统100%丹系血统 75%丹系血统。不同品系终端杜洛克父本生产的三元杂交商品猪的屠宰率、瘦肉率、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差异不显著。小肠长度依次为100%丹系血统(23. 64 m) 75%丹系血统(20. 40 m) 50%丹系血统(19. 99 m),且100%丹系血统与50%和75%丹系血统的差异均显著。不同品系三元杂交商品猪各肉质性状差异不显著。综上,100%丹系商品猪生长速度有明显优势,但在屠宰率方面无显著优势,商品猪生产企业可利用不同比例的丹系基因进行配套生产商品猪以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选择体重30Kg左右的野杂猪,野×丹(18头),野×长×丹(18头),野×丹×丹(18头),野×野×丹×丹(18头)分4组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野×长×丹组和野×丹×丹组的日增重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另外两组;野×野×丹×丹组次之,极显著(P〈0.01)高于野×丹组;野×丹组最低,仅为521g;野×长×丹组与野×丹×丹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长白山野猪不同杂交组合的生长性能与野猪的血缘比例呈负相关,随着野猪血缘比例的降低,生长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杀螟丹在苹果上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制订杀螟丹在苹果上的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杀螟丹在苹果上的残留动态,应用GC法测定了杀螟丹在苹果上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杀螟丹在苹果上的半衰期为2~3d。杀螟丹按1∶1000的浓度在苹果上施药3次,间隔期为30d,苹果上的残留量为0.1033mg·kg-1。杀螟丹属易降解农药(T1/2<30d)。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M6BR、M10AM、M2BH、M2BQ和M2AC五个国外杂交种选系为被测系,以丹M9-2、丹黄34、丹598、丹99长和丹3140五个旅系为测验系,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分析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自交系M2AC、丹598和丹3140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好;M2AC×丹598、M2AC×丹3140和M10AM×丹黄34三个组合的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相对较高;M2AC×丹3140、M2AC×丹598、M10AM×丹3140三个组合总的产量配合力效应较高,与实际表现基本一致,说明总配合力效应更能准确地反应杂交种各性状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白花丹花和果实中白花丹醌的含量,为白花丹花和果实的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无水甲醇(50 ml)冷浸药材粉末24 h后,再利用超声提取(50 min),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白花丹花和果实中白花丹醌的含量。[结果]白花丹花及果实中白花丹醌的含量分别为0.005 9%和0.009 5%。[结论]白花丹花和果实均含活性成分白花丹醌,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白花丹鲜叶中白花丹醌的最佳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超声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白花丹鲜叶中的白花丹醌,然后采用HPLC测定其含量,比较分析测定结果,优选出最佳提取方法。[结果]测得超声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白花丹醌的含量依次为0.036 3%、0.051 1%和0.017 5%;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的白花丹醌含量最高。[结论]优选出白花丹鲜叶中白花丹醌的最佳提取方法为索氏提取法。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自交系丹717及其衍生改良系F787、丹1705、W8017和铁0606为被测系,与不同杂种优势群骨干系丹598、PH4CV、昌7-2、丹299和S121共5个自交系进行NCⅡ杂交(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自交系丹717、丹1705和丹299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综合评价不同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来看,杂交种丹717×丹598为最优组合;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分析结果不能完全代表实际结果,而总配合力分析结果与实际结果更为接近,说明利用总配合力效应更能准确地衡量杂交种各性状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8.
玉米自交系丹 90 4 6由丹东农业科学院于 1990年育成 ,1997年转入“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以该系为母本组配的杂交种丹玉 2 3号 (丹 90 4 6×丹 340 )、丹玉 2 6号 (丹 90 4 6“丹 5 98)、辽丹 933(丹 90 4 6×9195 )、原单 2 2号 (丹 90 4 6×吉 85 3)生产田表现高产、稳产、多抗等优点 ,适应我国北方及黄淮海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丹科2151是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利用丹717为母本、丹598为父本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0.
丹3613玉米自交系是2009年春以沈3336为母本,丹1133为父本组配二环系,采用系谱法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以丹3613为母本,S121为父本组配的玉米杂交种丹3385,2014年参加辽宁省高密中晚熟组区试,产量表现好,抗病、抗倒、品质好,是一个有推广前景的优良杂交种。  相似文献   

11.
丹东农业科学院用玉米温带旅大红骨种质驯化改良热带苏湾种质所得5个自交系为母本,国内4个骨干自交系为父本,按P1×P2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采用NCⅡ分析方法,对14个性状的配合力及群体遗传参数进行研究.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丹LR5和丹LR3多个性状一般配合力高,可直接利用.丹LR5×D420、丹LR5×丹717和丹LR3...  相似文献   

12.
玉米新品种     
而东 《新农业》2005,(3):45-46
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丹717为母本.丹782为父本组配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13.
杜泽乡  谭宁昌  罗朝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628-2629,2639
[目的]测定不同方法提取的白花丹鲜叶中白花丹醌的含量并加以比较,优选出最佳提取溶剂。[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选用不同的溶剂提取白花丹鲜叶中的白花丹醌,并通过HPLC测定其含量,从而确定最佳提取溶剂。[结果]测得用氯仿、石油醚(II)、浓度95%乙醇、无水甲醇提取白花丹醌的含量依次为0.511%、0.341%、0.233%和0.191%;用氯仿提取的白花丹醌含量(提取率)最高。[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白花丹鲜叶中白花丹醌的含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农 《新农业》2007,(11):48-49
丹玉501(辽审玉[2006]275号)丹东农业科学院2002年以自选系丹717为母本、丹76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母本以丹黄17×丹黄19连续自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5.
白花丹鲜叶与干叶中白花丹醌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杜泽乡  潘祖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89-11790
[目的]比较白花丹新鲜叶及干燥叶中白花丹醌含量的高低。[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花丹叶中的白花丹醌,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鲜叶及干燥叶中白花丹醌的含量。[结果]白花丹鲜叶与干燥叶中白花丹醌的含量分别为0.0275%和0.0088%。[结论]白花丹醌的含量新鲜叶比干燥叶高。  相似文献   

16.
丹玉98是由丹东农科院于2001年以丹962为母本,以DH3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母本来源于78599集团(599—20、丹988、丹3130、SE79、沈137、齐319)选系,父本来源于丹340自交系变异株连续自交6代以上,综合农艺性状稳定和整齐一致后选育而成。该品种生育期133天左右,株高298厘米,  相似文献   

17.
利用玉米单倍体诱导系丹诱3号为父本,以外引诱导系高诱1号作为对照,对不同试验材料进行诱导,研究丹诱3号诱导率。结果表明,丹诱3号对自交系及杂交种均可诱导并产生单倍体。对自交系的诱导结果表明,丹诱3号的诱导率(7.15%)高于高诱1号(6.37%);在对杂交基础试材的诱导中,丹诱3号的诱导率为8.41%,高诱1号为6.90%,诱导差异率达到显著水平。针对不同的材料,丹诱3号的诱导率也存在差异,不论是自交系还是杂交种,含有Reid、Lancaster和PN群的材料诱导率较高;旅系和黄改系材料的诱导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玉米新品种     
王洪山 《新农业》2011,(10):30-32
下列玉米新品种是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11年1月审定通过的。 1.万育968辽宁万孚种业有限公司2005年以Z12为母本、Z1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于丹717×巴西杂交种二环选系,父本来源于丹341×丹598二环选系。  相似文献   

19.
丹玉701号(丹7002)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4年冬以丹7926为母本,丹L99为父本组配的晚熟玉米单交种。2007~2008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2008年同组生产试验均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具有抗倒性强、抗病、高产、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克菌丹在苹果园土壤中的代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GC-M S是对农药及其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重要方法。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 S)联用研究了克菌丹在土壤及苹果中的代谢,确证了克菌丹的代谢物为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克菌丹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6~1.9 d。最低检出浓度为0.006 m 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