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菌肥在春荞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3~6月,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泰兴综合试验站研究了生物菌肥拌种和喷施+不同数量的氮肥处理对春荞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菌肥对春荞麦有促生助长的作用,主要对春荞麦的产量、主茎分枝数、茎粗、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千粒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生物菌肥拌种和喷施的基础上和氮肥施用的一定范围内,春荞麦的产量、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茎粗、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千粒重与氮肥的施用量呈正相关,全生育期也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延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挖掘和利用优异的荞麦种质资源,促进广西荞麦产业发展,对收集的广西荞麦地方种质资源进行评价。【方法】以普查收集的 58 份广西荞麦地方种质资源为试材,对其生育期、株高、主茎粗、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千粒重、单株结籽数、单株粒重、产量等 9 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鉴定和评价。【结果】主要农艺性状生育期、株高、主茎粗、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千粒重、单株结籽数、单株粒重、产量平均值分别为80.57 d、70.29 cm、3.75 mm、2.63 个、8.68 节、22.97 g、97.02 粒、2.22 g 和 918.7 kg/hm2,性状变异程度较大,其中单株粒重变异系数最大、为 27.93%,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为 5.42%;相关性分析表明,主茎分枝数与茎粗、单株粒重、单株结籽数、产量呈极显著相关,产量与主茎节数、单株粒重、单株结籽数呈极显著相关,而与生育期、株高、茎粗、千粒重相关关系均不显著。【结论】通过鉴定评价,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粒重、单株结籽数是影响荞麦产量的主要性状,高产型荞麦品种的形态特征为株高适中、主茎节数多、分枝多、单株结籽数多、粒重适中;筛选出巴头荞麦、建立春荞、黄坪荞麦、朔晚荞麦、古砦三角麦和瓦渣地荞麦等 6 份优异资源。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晋荞麦2号在晋北地区种植的最适施氮量,以苦荞品种晋荞麦2号为试材,设置7个氮肥水平,即0 kg·hm-2(N 0)、45 kg·hm-2(N 45)、90 kg·hm-2(N 90)、135 kg·hm-2(N 135)、180 kg·hm-2(N180)、225 kg·hm-2(N225)和270 kg·hm-2(N270),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晋荞麦2号的物候期、生长指标、产量、产量性状以及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施氮肥会延长晋荞麦2号的生育期;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株高、茎粗、一级分枝数、主茎节数和叶面积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也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晋荞麦2号的产量在施氮量为180 kg·hm-2时最高,达到121.36 kg·(666.7 m2)-1,比不施氮肥的对照增产36.56%;随施氮量的增加,粗蛋白、粗淀粉、粗脂肪、...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引进的16份参试品种(甜荞7份,苦荞9份),7个主要的农艺性状与荞麦产量间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分析其对产量的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甜荞:影响产量主要因素为主茎节数>单株粒重>千粒重>株高>生育日数。因此以千粒重较高、单株粒重较高、株高和兼主茎节数适中的品种为选择目标。②苦荞:千粒重>单株粒重>主茎节数>株高>生育日数>主茎分枝。因此选择以千粒重较高、单株粒重较高、株高相对较高及主茎一级分枝数、主茎节数适中的品种为选择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苦荞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来自5个国家的55份苦荞品种(系)资源引种至四川栽培,经比较鉴定后对苦荞的单株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9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影响的顺序:有效花序数>千粒重>生育期>总分枝数>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茎粗>株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总分枝数、有效花序数、千粒重是影响单株粒重的主要因素。通径分析表明,有效花序数、千粒重对单株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二者是荞麦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结论]综合考虑,苦荞高产株型应是:株高、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总分枝数适中,有效花序数多,千粒重较高,开花期短者。  相似文献   

6.
2013年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春荞麦施用氮磷钾复合肥试验,以榆荞4号为试验材料,本试验条件下:江苏地区春荞麦每亩施用43%(13-10-20)氮磷钾复合肥25 kg(F5)产量最高为81.5 kg/亩,成熟期有所推迟,形态指标株高、主茎分枝、主茎节数增加,经济性状指标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增加,比对照处理(CK)增产29.6%。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氮肥用量与苦荞内源激素、产量和品质的关系。【方法】以苦荞品种黔苦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氮(CK)、低氮(LN,施氮量50 kg·hm~(-2))、中氮(MN,施氮量100 kg·hm~(-2))、高氮(HN,施氮量150 kg·hm~(-2))处理,研究其对苦荞根际土壤、根系形态、叶片内源激素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苦荞根际土壤中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苦荞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随施氮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以MN处理最大,CK处理最小,氮肥对苦荞根系平均直径影响不大;苦荞叶片中的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生长素(IAA)、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和多胺含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脱落酸(ABA)含量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苦荞的株高、主茎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和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氮肥对苦荞主茎节数影响不大;苦荞籽粒中的蛋白质、总膳食纤维、芦丁、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黄酮含量以CK处理最高、HN处理最低。【结论】苦荞的适宜氮肥用量为100 kg·hm~(-2),氮肥过量或不足,均会导致最终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2013年泰兴综合试验站以榆荞4号为试验材料,开展春荞麦氮磷钾复合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江苏地区春荞麦施用43%氮磷钾复合肥(13-10-20)375 kg/hm2产量最高,为1 222.5 kg/hm2,成熟期有所推迟,形态指标株高、主茎分枝、主茎节数增加,经济性状指标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增加,比不施肥对照处理增产29.57%。  相似文献   

9.
旱作苦荞麦籽粒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验以14个全国苦荞品种为材料,进行籽粒产量相关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相关性状对籽粒产量影响的顺序为:株高>主茎节数>出苗日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现蕾至开花天数>生育日数>千粒重>出苗至现蕾天数>一级分枝。籽粒产量与开花至成熟天数关系不密切。增加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是增加籽粒产量的主要途径。选择大粒和提高现蕾至开花天数是提高籽粒产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增加出苗至现蕾天数和一级分枝数可间接提高籽粒产量。出苗天数增加可导致籽粒产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不同供氮水平对晋荞麦3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得到在晋北地区甜荞种植的最适施氮量。设置了7个供氮水平:0 kg/hm2(N0)、对照45 kg/hm2(N 45)、90 kg/hm2(N 90)、135 kg/hm2(N 135)、180 kg/hm2(N 180)、225 kg/hm2(N 225)和270 kg/hm2(N 270),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下晋荞麦3号的物候期、生长指标、产量及产量性状以及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施氮肥会延长晋荞麦3号的生育期;随着供氮量的增加,株高、茎粗、一级分支数、主茎节数和叶面积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千粒重3个产量性状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也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晋荞麦3号的产量在供氮量为180 kg/hm2时最高达到1 672.5 kg/hm2,比供氮量为45 kg/hm2的对照增产35.6%;随供氮量的增加,品...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氮水平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苏油4号产量与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产量先增后降,比不施氮肥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提高施氮水平能显著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但过量施氮则降低单株有效角果数,施氮水平对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大,要取得高产,应主攻单株有效角果数;(3)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主轴和一次分枝有效角果数有所增加,二次分枝显著增加,同时显著增加了单株一次与二次有效分枝数,但过量施氮使单株一次有效分枝数显著减少;(4)籽粒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在该试验条件下,为获得较高产量和保证双低品质,苏油4号氮肥适宜用量为纯N 262.5 kg/hm2。  相似文献   

12.
施氮量对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油菜品种苏油8号产量与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油菜的单株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籽粒产量和产油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较大;籽粒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该试验条件下,为获得较高产量和保证双低品质,苏油8号的适宜氮肥用量为325~352 kg/hm~2。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在晋北高寒区大豆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对其产量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效应,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施肥用量组合对大豆生长指标以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大豆的主茎节数、有效分枝差异表现不明显;但氮肥和钾肥对大豆结荚数的影响显著,NK处理的结荚数29个/株,单株粒重34.79 g,NPK处理的结荚数31个/株,单株粒重35.02 g。说明钾肥对大豆的结荚数影响最大。因此在土壤肥力一定的条件下,合理配施氮磷钾肥有利于大豆高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晋北地区不同种植密度对春播绿豆产量的影响,以晋绿豆9号为试材,对6种种植密度下绿豆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和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均呈下降趋势,千粒重变化不显著;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表明,绿豆的产量与分枝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在适宜的种植密度下,适当提高分枝数和单株粒数,可提高绿豆产量;通过曲线估计得到绿豆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最佳预测模型为二次曲线模型y=246.23+169.66x-5.67x2,最适理论种植密度为14.96万株·hm-2,产量为1 515.37 kg·hm-2。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磷钾肥料处理对苦荞籽粒充实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苦荞品种威苦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肥料处理对其植株性状、淀粉含量、充实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和磷肥中度,钾肥偏高时,苦荞主茎分枝数最多;不施磷肥,氮肥和钾肥中度时,主茎节数最多;氮肥偏轻,磷肥和钾肥中度时,株高最高、千粒重最大;氮磷钾肥均中度时,单株粒数最多、最重;不施肥时,苦荞总淀粉含量最高;不施氮肥,磷钾肥中度时,直链淀粉含量最高;磷肥中度、氮钾肥偏轻时,支链淀粉含量最高;氮磷肥中度,不施钾肥时,荞麦充实度最高;氮钾肥中度、磷肥偏高时,荞麦产量最高。苦荞充实度与总淀粉、产量,产量与总淀粉间均存在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肥处理对荞麦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陕甘宁黄土高原地区栽培荞麦高产最适施氮量,以甜荞品种——西农9976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氮肥水平,2016年施肥水平为:0 (N0)、45 (N45)、135 (N135)和225kg/hm2(N225);2017年施肥水平为:0(N0)、90(N90)、180(N180)和270kg/hm2(N270),比较不同施氮量下荞麦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叶绿素含量和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处理均能提高荞麦的株高、一级分枝数、二级分枝数、单株花簇数、千粒重和单株粒数,使其产量显著上升;荞麦主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随施氮量增加先上升后降低;荞麦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但在苗期和初花期,荞麦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呈抛物线。因此,生产上建议陕甘宁黄土高原地区荞麦生长过程中投入180kg/hm2的氮肥,且注重施氮比例及时期,以此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7.
灰色关联分析在春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2个春大豆品种为材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春大豆的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春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性状是单株粒重,其后依次是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百粒重、主茎节数、株高、底荚高度、有效分枝.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性状单株粒重与主茎节数、株高、单株粒数和单株荚数关系最为密切;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单株粒数与主茎节数、株高、单株荚数关系密切.因此,对春大豆的高产育种而言,应在保证适当株高的前提下,要重视选育单株粒重高、单株粒数多、主茎节数多、单株荚数多和百粒重高的品种,同时不要忽略对品种底荚高度和有效分枝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以8个基因型NR9405、9430、偃师9号、小偃6号、陕229、西农2208、矮丰3号、商188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肥量(0、90N kg/hm2)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干物质分配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小麦叶片、茎鞘、穗轴 颖壳及籽粒含氮量、氮收获指数及叶片、茎鞘、籽粒干物质分配率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它们并没有显著受到施氮的影响。氮总吸收量、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单位面积穗数、单株分蘖数、每穗粒数、单位面积粒数、千粒重、每穗粒重在不同基因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施氮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位面积株数、单位面积穗数、单株分蘖数、单位面积粒数及单位面积粒重。施氮增加小麦的干物质累积量的同时也增加了氮总吸收量,但并没有显著地增加籽粒氮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为在西藏机械化生产油菜,研究不同氮肥水平下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品种藏油12号为试材,在常氮(285 kg/hm~2)和低氮(150 kg/hm~2)条件下,设置种植密度为30万、60万、90万、120万株/hm~2,分析氮肥水平与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主茎长度和有效分枝数明显减小,株高略有降低,而分枝高度呈持续增加的趋势,且常氮处理的各株型指标高于低氮处理。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方面,随着密度的增大,单株产量减小,千粒质量持续增加,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油菜产量先增加后减小,常氮处理在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时各值达到最大,低氮处理在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时各值达到最大。因此,施氮量正常时(285 kg/hm~2),种植密度应控制在60万株/hm~2左右;施氮量较低时(150 kg/hm~2),种植密度应控制在90万~120万株/hm~2范围内,这有利于油菜农艺性状的发挥和籽粒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甘肃省沿黄灌区、河西绿洲灌区和陇东雨养农业区的大豆最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选用陇中黄601、陇中黄602、陇中黄603、汾豆78等4个大豆品种,在3个不同生态区设置4个氮肥水平和4个种植密度,测量株高、有效分枝数等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较大,随着氮肥的增加,大豆株高、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和产量呈递增的趋势,综合比较得出不同生态区大豆最佳施氮量均为N 90 kg/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折合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会宁县和甘州区的最佳种植密度为16.67万株/hm~2,宁县的最佳种植密度为19.67万株/hm~2。对3个生态区的大豆产量分析表明,河西绿洲灌区的张掖市甘州区适合种植早熟品种陇中黄601,而沿黄灌区的会宁县和陇东雨养农业区的宁县适宜种植中晚熟品种陇中黄6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