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新麦26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成的超强筋半冬性中熟多穗型小麦品种,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了探索不同播量对优质强筋小麦新麦26产量性状及籽粒外观品质的影响,在固定播期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播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麦26随着播量的增大,不同生育时期群体随之增加,抗倒性有所下降,成熟期和落黄性差异不明显,单位面积的成穗数增加,穗粒数基本一致;但是,随着播量的增加,千粒重却降低;实收产量表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经济系数出现了"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播量105~135 kg/hm~2最有利于形成经济产量;不同播量对新麦26籽粒的角质率和黑胚率没有规律性影响,对籽粒饱满度影响较大,播量大于135 kg/hm~2时,秕籽率明显增高,饱满度下降。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肥施用量及其配比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豫麦34号和郑州9023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及其配比对小麦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00kg·hm-2的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子粒蛋白质、赖氨酸含量提高;在0~150kg·hm-2的范围内,随着磷和钾的用量增加,也可使蛋白质、赖氨酸含量提高.适当增加氮、磷、钾的用量均可明显改善小麦的加工品质,使其容重、沉淀值、湿面筋、吸水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提高,弱化度降低.但当磷、钾用量过大时,加工品质不能得到进一步改善,甚至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弱筋小麦郑麦004的氮、磷肥运筹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同步提高的氮、磷肥最佳投入模式,选取弱筋品种郑麦004为试验材料,在弱筋麦适宜区信阳、罗山、息县三地进行了氮、磷肥施用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和追施氮肥时间的推迟,弱筋小麦产量和湿面筋含量有所增加,因此应"稳底控追",保证产量,稳定品质;增施磷肥和后期喷洒磷酸二氢钾均能提高弱筋小麦产量,但对品质指标影响较小。因此提出了"氮肥可‘稳底控追’、磷肥可‘增底补喷’"的弱筋麦高产优质氮磷运筹模式。通过优化氮磷肥配施模式,从而优化了弱筋麦的主要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小麦在产量和品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用磷肥可以加快小麦的生长速度并增加产量,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磷肥过量施用依旧会造成小麦产量与品质的降低。因此可见,小麦产量与品质的提升有赖与磷肥的施用状况,不同地区、不同小麦品种对于磷肥的施用效果不同。该文以河南地区为例,就优质弱筋小麦的产量与品质探讨磷肥用量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磷肥用量对强筋和弱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试验结果表明 ,在豫北地区高产麦田 ,增施磷肥能够促进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的生长发育 ,并提高其产量 ;对 2类小麦籽粒容重、强筋小麦角质率没有明显影响 ,但可使弱筋小麦角质率提高 ,2类小麦籽粒黑胚率均有所增加 ;增施磷肥对强筋小麦的营养品质没有影响 ,使弱筋小麦营养品质下降 ;2类小麦的加工品质均明显改善 ;综合考虑 ,豫北地区高产麦田磷 (P2 O5)用量以 90~ 1 80kg/hm2 为宜。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 ,在豫北地区高产麦田 ,增施磷肥能够促进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的生长发育 ,并提高其产量 ;对 2类小麦籽粒容重、强筋小麦角质率没有明显影响 ,但可使弱筋小麦角质率提高 ,2类小麦籽粒黑胚率均有所增加 ;增施磷肥对强筋小麦的营养品质没有影响 ,使弱筋小麦营养品质下降 ;2类小麦的加工品质均明显改善 ;综合考虑 ,豫北地区高产麦田磷 (P2 O5)用量以 90~ 1 80kg/hm2 为宜。  相似文献   

7.
小麦是枣强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同时小麦也是需水较多的作物,为解决粮食安全与节水的问题,国家启动"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为了探讨小麦在节水条件下氮磷用量及配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枣强县恩察镇西七吉村安排了小麦节水条件下氮磷用量及配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节水条件下,施用相同磷肥的情况下,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在氮肥用量相同条件下,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产量提高不显著。因此,在节水条件下小麦生产上应稳定磷肥用量,适当提高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8.
氮、磷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新冬24号为材料,研究了氮、磷用量及其配比对小麦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0~225 kg/hm2、施磷量0~180 kg/hm2,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适当增加氮、磷的用量均可改善小麦的加工品质,提高其沉淀值、湿面筋、面团延伸度和拉伸面积.  相似文献   

9.
小麦是枣强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同时小麦也是需水较多的作物,为解决粮食安全与节水的问题, 国家启动“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为了探讨小麦在节水条件下氮磷用量及配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在枣强县恩察镇西七吉村安排了小麦节水条件下氮磷用量及配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节水条件下,施用 相同磷肥的情况下,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在氮肥用量相同条件下,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产量提高 不显著。因此,在节水条件下小麦生产上应稳定磷肥用量,适当提高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10.
小麦是河北省枣强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需水较多的作物。为解决粮食安全与节水的问题,国家启动“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为了探讨小麦在节水条件下氮磷用量及配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枣强县恩察镇西七吉村安排了小麦节水条件下氮磷用量及配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节水条件下,施用相同磷肥的情况下,小麦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在氮肥用量相同条件下,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产量提高不显著。因此,在节水条件下小麦生产上应稳定磷肥用量,适当提高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11.
麦套玉米适宜套种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使玉米栽培充分利用土壤含水量、获取较多的光能和热能,达到高产。[方法]试验测定了玉米不同播期与小麦共生期间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不同播期麦套玉米对小麦、玉米产量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结果]试验表明,麦套玉米不同时间套种浇水,从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方面来看,5月21日前后浇水有利于小麦根系的吸收和小麦产量的提高;从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方面来看,在麦收时玉米3叶展开期左右,即5月26日前后套种浇水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并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结论]麦套玉米在5月21日~5月26日播种浇水为宜,既有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又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磷氮配施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和面团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试图阐明磷氮配施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蛋白质品质差异较大的小麦强筋型品种藁城8901和弱筋型品种山农1391为材料,进行磷氮配施田间试验,测定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和面团的流变学特性。【结果】藁城8901在施225 kg•ha-1氮肥水平下,与不施磷肥相比,增施磷肥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及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提高,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增加,公差指数降低。施P2O5 240 kg•ha-1处理较施P2O5 120 kg•ha-1处理的相应效果降低。藁城8901在不施氮肥、山农1391在不施氮肥及施225 kg•ha-1氮肥水平下,随磷肥用量增加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提高,醇溶蛋白、谷蛋白、总蛋白和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降低;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下降,公差指数升高。【结论】不同品种在不同供氮水平条件下,增施磷肥时,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各组分含量、面团流变学特性等变化的趋势不同。对强筋型品种藁城8901,在保证氮肥供应的基础上适量增施磷肥可提高其加工品质;对弱筋型品种山农1391,增加磷肥用量有利于其加工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氮肥用量对中筋专用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优质中筋专用小麦扬麦 11号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氮肥用量对面条小麦淀粉性状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当地增加氮肥用量可以显著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干、湿面筋含量 ,但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直 /支值、峰值粘度、稀懈值及籽粒容重等特性逐渐下降。同时 ,各品质指标间均存在相关性 ,在本试验条件下 ,氮肥用量 168.75~ 2 2 5kg/hm2 的处理是面条小麦较为理想的氮肥运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筋小麦的最优施肥方式。[方法]以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其群体动态、株高、穗部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新麦26的冬前群体、最高群体及成穗数均呈增多趋势,而千粒重呈降低趋势。籽粒产量和穗粒数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而增施有机肥对增加新麦26的产量有利。结合秸秆还田,采用平衡施肥方式(N 247.5 kg/hm2、P2O5105 kg/hm2、K2O 247.5 kg/hm2)并增施有机肥(精制鸡粪1 500 kg/hm2),既能提高新麦26的产量,又有利于土壤培肥,是最优施肥方式。[结论]该研究可为强筋小麦品种的推广和优化施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的市场推广和作为种质资源利用,连续分析了11年小麦品种新麦26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小麦品种新麦26的品质指标受年际和地域影响较小,无论籽粒品质指标还是加工品质指标都比较高且稳定,为在黄淮南片小麦主产区进行优质强筋小麦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一个较为适宜的强筋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因此,在今后黄淮南片小麦强筋育种方面,作为种质资源,要利用好新麦26,在此基础上要大力引进、利用国内外的优质资源,积极发掘、探索新的近缘野生优质资源,丰富遗传基础,从而拓宽小麦育种种质库。  相似文献   

16.
以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的半冬性水地中筋品种周麦18和强筋品种新麦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的灌水次数处理对中强筋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籽粒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产量水平逐渐增加,并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籽粒营养品质表现为随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籽粒加工品质的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的半冬性水地中筋品种周麦18和强筋品种新麦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的灌水次数处理对中强筋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籽粒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产量水平逐渐增加,并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籽粒营养品质表现为随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籽粒加工品质的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了找到适合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的栽培措施,特设计底施脉素特和返青期喷施多效唑、小麦伴侣两种措施,研究其对新麦26株高、旗叶叶面积、穗长等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论如下:(1)脉素特降低了新麦26的株高,增加了旗叶面积和穗长,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脉素特增加了千粒重和穗粒数,却降低了成穗数,未能提高产量。(2)在新麦26返青期,喷施多效唑显著降低了株高和旗叶面积,显著降低了千粒重和成穗数,却增加了穗粒数和产量;小麦伴侣显著增加了旗叶面积和成穗数,显著降低了千粒重,却降低了株高,增加了穗粒数和产量。(3)多效唑和小麦伴侣都降低了新麦26的株高和千粒重,增加了穗粒数;与多效唑相比,小麦伴侣主要是通过增加成穗数来增加产量的,而多效唑主要是通过增加穗粒数来增产的。  相似文献   

19.
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相同的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基础上,研究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春小麦产量、营养品质以及加工品质各项指标的影响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施用钾肥可以增强小麦生育后期的抗倒伏能力,提高小麦产量;较大幅度地提高四种蛋白组分的含量;显著提高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适当增施钾肥可以达到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双重目的;黑龙江省东部种植小麦的适宜钾肥施用量为34.5~43.5kg/hm2。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豫北优质小麦施肥参数,采用"X"动态优化施肥试验设计,开展优质麦磷肥最佳施用量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增加,当亩施P2O5为8 kg时,小麦产量达到最高,之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亩施纯N、P_2O_5、K_2O分别为12、8、6 kg/亩,能满足优质麦新麦26的优化施肥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