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花生白绢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田间一旦发生,很难防治。近年来,随着开封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致使花生白绢病在开封地区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开封地区花生的生产和发展。本文作者总结了花生白绢病的田间症状、发病规律、发病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花生叶斑病在开封地区普遍发生,严重制约了开封地区花生的生产和发展。通过调查,本文作者详细描述了开封地区花生叶斑病的发生种类及田间症状,并提出了花生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指导花生叶斑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花生根结线虫病又称花生根瘤线虫病,俗称地黄病、地落病、黄秧病等,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几乎所有种植花生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也是我国植物检疫对象之一。花生感病后根组织受到破坏,影响根系的正常机能,致使植株生长矮小,茎叶发黄,叶小花小且开花晚,结果少或不结果,一般造成花生减产20%~30%,严重的可减产70%以上,甚至绝收。近年来,随着开封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田间粗放管理,致使花生根结线虫病在开封地区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开封地区花生的生产和发展。本文作者总结了花生根结线虫病的田间症状、发病规律、发病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花生黄化症在开封地区普遍发生,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制约了开封地区花生的生产和发展。通过调查研究,本文作者详细描述了开封地区花生黄化症的田间症状,分析了花生黄化症的发生原因,并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20,(1):45-46
花生根茎部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茎腐病、冠腐病,是花生大田常见病害,一般混合发生,造成植株死亡、减产、品质下降。介绍了花生根茎部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唐山地区花生根部及根茎部的病害主要有花生根腐病、花生冠腐病、花生根茎腐病等.  相似文献   

7.
河南花生常见根茎部病害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河南花生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白绢病等根茎部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表现、侵染途径和发病条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以为花生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花生是开封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花生产量的丰歉、品质的优劣对开封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开封地区花生产量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指导花生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花生茎腐病的发病规律、危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茎腐病俗称"烂脖子病",是花生生产上的常见病害,主要危害花生子叶、根、茎等部位,以根茎部和茎基部受害最重,每年都会对花生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影响。笔者通过试验调查,探明了花生茎腐病的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提出了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控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花生是开封地区主要的粮油作物和经济作物。花生夏直播是在小麦、大蒜等作物收获后直播花生的一种种植模式,是近年来开封花生产区推广的一种主要种植模式。本文作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开封地区花生夏直播的主要高产技术措施,对指导花生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针虫是花生田的一种重要地下害虫,因其在地下为害,不易防治。近年来,开封地区农作物秸秆大量还田和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给金针虫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和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加上连年重茬种植,致使金针虫在开封地区花生上的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开封地区花生的生产和发展。本文作者总结了花生田金针虫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三种主要花生病毒侵染对花生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花生病毒病是花生的重要常发性流行病害,每年给花生生产带来很大损失。近年来我们鉴定了三种主要花生病毒:花生轻斑驳病毒(PMMV),黄瓜花叶病毒CA株系(CMV-CA)和花生矮化病毒Mi株系(PSV-Mi)。PMMV流行范围很广。CMV-CA和PSV-Mi在北方部分花生产区流行,常在田间和PMMV形成复合侵染。为了对病害经济重要性作出正确估计及为病害产量损失计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和小麦良种调运,以及农民对种子包衣和拌种不重视等原因,造成小麦根茎部病害的发生与危害呈加重趋势,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小麦的根茎部病害主要有全蚀病、纹枯病和根腐病(茎基腐病),引起小麦生长不良,严重时造成整株枯死,后期形成枯白穗,是小麦生产过程中的重点防控对象。该文主要介绍了小麦根茎部病害主要种类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花生叶斑病是花生种植中常见的病害。河南省开封市年种植花生面积10多万公顷,近年来花生叶斑病的发生不断加重,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笔者通过调研,总结了该地区花生叶斑病的种类、田间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示范基地选址及规模示范基地建在西平县杨庄乡操场村,总面积333.33 hm^2,设核心示范区66.67 hm^2,辐射带动区133.33 hm^2,常规防治区133.33 hm^2。二、主控对象与主推技术花生病虫害主要为花生田蛴螬、甜菜夜蛾等害虫及根茎部病害和叶部病害。推广农业防治技术、花生播种前土壤处理技术和种子处理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花生生长期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防治花生叶部病害安全、有效药剂,选择20%爱可防治花生叶部病害,通过不同用量及喷施次数和爱苗、对照进行田间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亩施用20%爱可40 m L分别于8月5日和8月20日各喷施一次的方法,防治效果最佳,且增产率最高,增产38.21%。  相似文献   

17.
花生白绢病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白绢病在临沂市已成为为害花生的主要病害。该病以菌核和菌丝体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侵染期越冬菌核、菌丝体萌发成菌丝或产生芽管。从花生根茎部表皮或伤口侵入,形成初侵染;7—9月份气温在20~35℃时,由于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该病发生迅速。其暴发成灾的关键因素是气候条件;同时病情与品种、栽培管理也存在密切关系。花生田间湿渍、杂草丛生、生长茂密和连作以及其他病虫为害均有利于发病;防治要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实行抗病育种、轮作、改良土壤、加强栽培管理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和减轻为害。另外,播种期药剂拌种、发病期进行药剂保护也是控制该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花生根茎白藜芦醇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C/MS和HPLC分离测定合肥地区主要种植品种花生根茎中白藜芦醇相对百分含量;通过选择超声波技术辅助提纯、A-B8大孔径树脂吸附、氮吹仪浓缩和HPLC高纯化精制工艺流程,定量制得白藜芦醇精品;根据原料费用、工艺流程成本、白藜芦醇市场价格等,推算出花生根茎白藜芦醇开发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废弃的花生根茎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依次为根〉茎〉叶;不同品种对花生根茎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影响较大;花生根白藜芦醇高纯化精品定量制取实验,成功获得约3.20mg纯度为90.00%白藜芦醇精品;农户种植花生,每年每667m2收获一次花生,利用废弃的花生根茎生产白藜芦醇,就可获得至少790元的纯利润。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明确豫北地区花生田间病害发生种类、主要病害的发病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花生生育期田间病害进行精准防控,于2019—2021年在濮阳市大屯乡南召市村春播连作(冬季歇茬休耕)和花生—小麦轮作(麦套花生种植模式)田块分别进行花生生育期间病害调查,分析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并研究其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在花生生育前期的病害主要为茎腐病、褐斑病和焦斑病等,生育后期的病害主要为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和白绢病等,其中叶斑病是试验地花生生育期间发病较重且每年发生的病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叶斑病病情指数与相对湿度10 d均值和平均温度10 d均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73、-0.311,分别达到极显著、显著水平,说明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叶斑病的发生分别具有显著和极显著影响;由一般线性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耕作模式、年份及其相互作用对叶斑病的发生程度无显著影响,连作效应和不同年份间病原菌积累现象不明显。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叶斑病发病程度逐渐加重,这可能与我国北方地区花生叶斑病以晚斑病为主以及叶斑病菌在当年田间的积累和重复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0.
小麦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病害是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叶部病害和根茎部病害是小麦最主要的病害,叶部病害主要介绍了白粉病、锈病2种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重点分析了其防治措施;根茎部病害主要介绍了纹枯病、全蚀病2种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重点分析了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