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下花生单粒精播最适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花10号花生品种为研究材料,在幼龄果园间作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不同单粒精播密度与双粒穴播对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粒精播密度为18.0万穴/hm~2和21.0万穴/hm~2时,单株生产力高,单株结果数多,饱满度较高,单位面积结果数多,因而产量最高。由试验数据结合趋势图得出,单粒精播最适密度为20.40万穴/hm~2,产量为2 899.35 kg/hm~2,较双粒穴播对照节种32.0%、增产7.38%。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桂花系列花生品种单粒精播密度对其植株性状、开花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促进广西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6-2017年两年对3个桂花系列花生品种(桂花1026、桂花36和桂花836)、3个种植密度(穴距10、15和20 cm)处理进行裂区设计试验,测定不同种植密度下各品种花生的花量、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荚果产量和品质,筛选桂花系列花生优质高产的单粒精播密度。【结果】单株日均有效花量、单株日均后续花量、单株总分枝数、单株有效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株生产力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单位面积日均有效花量、经济系数和单位面积生产力总体上呈随着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加的变化趋势,而单位面积日均后续花量相反;单位面积有效分枝数和荚果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且高密度处理(穴距10 cm)均显著(P0.05)大于低密度处理(穴距20 cm),其中高密度处理桂花1026、桂花36和桂花836荚果的两年平均增产幅度分别比低密度处理高13.50%、14.59%和17.43%;种植密度对除脂肪含量外的品质指标均具有一定影响。【结论】广西桂花系列花生品种在单粒精播穴距为10 cm条件下,可显著增加其单位面积日均有效花量和单位面积有效分枝数,减少后续无效花量,提升单位面积生产力,从而促进花生增产。  相似文献   

3.
以花生品种开农49为试验材料,采用夏直播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开农49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种植密度11 000穴/亩时,主茎高和侧枝长最大,但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从对花生经济性状影响来看,当种植密度11 000穴/亩时,花生出仁率、饱果率和单株产量达最高值。综合分析,当种植密度11 000穴/亩时花生农艺性状较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高纬度生态区不同类型花生单粒精播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6,(5):28-33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吉花4号和普通型花生品种吉花19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单粒精播密度对花生成苗情况、植株性状和产量效益的影响,确定两者适宜的精播密度。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两花生品种的主茎高和侧枝长表现相对稳定,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株荚果产量相应降低,饱果率、果重、荚果产量和产值则呈先增加后降低变化趋势。在密度18.00万穴/hm~2时,两花生品种荚果产量最高,较对照分别增产7.73%和8.05%,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节种20%;在密度15.75万穴/hm~2和18.00万穴/hm~2时总效益最大,较对照分别增收11.13%和11.71%。本试验利用密度-产量回归方程得到珍珠豆型吉花4号最高产量是4 744.18 kg/hm~2,相应密度为18.69万穴/hm~2;普通型吉花19最高产量是5 982.02 kg/hm~2,相应密度为19.19万穴/hm~2,较吉花4号高产、高效、耐密。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花生单粒精播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单粒精播的花生品种.[方法]以适合华南区栽培的珍珠豆型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单粒精播对花生荚果产量、种仁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除桂花22外,其他6个参试品种的荚果产量和种仁产量均高于对照桂花17,其中粤油45、桂花1026、汕油162,桂花21、柳花1号的荚果产量比对照增产显著,种仁产量柳花1号和桂花771比对照增产显著;育种目标相近的花生品种间相似度较高;产量性状与农艺性状及农艺性状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或负相关.[结论]单株生产力高的花生品种更适合单粒精播;粤油45可通过单粒精播获得较高的荚果产量,柳花1号、桂花771、桂花1026可通过单粒精播获得较高的种仁产量,其在广西等地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出单粒精播条件下花生最适种植密度,为新疆绿洲农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优质大花生"花育25号"为试验材料,在机收花生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研究9个不同单粒精播密度对花生植株性状、荚果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农艺性状指标对花生种植密度的敏感程度表现不同.其中,主茎高、侧枝长、果数、仁数等性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双仁果数、饱果数、秕果数、单株生产力、百果重、百仁重、荚果长、荚果宽、仁长、仁宽等性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而出仁率的总体变化趋势则为先增加后减少,但各密度间差异不显著.在7.5万~18.0万穴/hm2的种植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当种植密度大于18.0万穴/hm2时产量开始下降.[结论]在新疆膜下滴灌条件下,"花育25号"单粒精播的最佳种植密度为18.0万穴/hm2.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密度对中间型大花生生物学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花生6 000穴/亩、8 000穴/亩、10 000穴/亩、12 000穴/亩和14 000穴/亩五个不同种植密度试验,重点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主茎高、总分枝数等生物学性状和单株结果数、双仁果率与双仁饱果率、产量等的影响,为选择符合青岛市种植的中间型大花生适宜种植密度提供借鉴。试验表明:密度在8 000~10 000穴/亩时能够兼顾高产与商品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单粒种植下不同群体密度,荚果产量差异明显。中熟大花生(铁引花一号)和早熟小花生(白沙1016)单粒种植适宜群体密度分别为8 000~11 000株/667m2和10 000~14 000株/667m2,在一定范围内,密度增加,单株果数减少,饱果率提高,适当增加群体密度,有利于花生高产优质。单位面积果数与单株产童关系密切,对产量形成贡献大,高产栽培应特别注意发挥这一性状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铁引花一号的荚果、籽仁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引花一号种植适宜密度为8 000~11 000株/667m2,在一定范围内,密度增加,单株果数减少,饱果率提高,单位面积果数与单株产量关系密切,对产量形成贡献大,适当增加群体密度,有利于花生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0.
以高产大花生品种花育2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密度下单粒精播对花生产量、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粒精播处理产量显著增加,与双粒播种相比,单粒播种处理分别增产12.6%、19.8%、13.0%、11.4%、9.9%和10.0%。百果质量、单株果数和饱果数表现出和产量基本相同的趋势。单粒精播花生单叶光合速率,群体光合速率(CAP),茎、叶和荚果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双粒播种,而群体呼吸速率(CR)表现为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群体呼吸速率占群体光合速率的比例(CR/TCAP)表现为D1、D2和D3处理显著低于双粒播种,单粒精播处理间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D2处理最低。可见,D2处理有利于减少花生植株呼吸消耗,更有利于花生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普通型花生品种"铁引花1号"为研究材料,采用单粒穴播,系统研究了密度对花生植株特性及产量影响,确定了适宜的精播密度。研究结果表明,花生植株的主茎高、侧茎长、单株生产力等植株性状随密度(7.5~37.5万穴/hm~2)增加而增加的变化趋势,但分枝数、叶片数呈减少趋势。当密度为15万穴/hm~2时,花生植株的各性状、叶面积系数、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片气孔导度和荚果产量等经济系数较其他密度处理显著提高。本研究认为,单粒精播模式下花生的适宜密度为15万穴/hm~2。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花生新品种农大花103在河南地区的最适播期和最佳种植密度,分别研究了播期和密度条件对该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5月10—30日播种的农大花103的叶绿素含量、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单株产量等主要性状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且5月10日播种的产量分别较6月10日和6月20日播种的产量显著提高了56.52%和88.48%;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该品种的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荚果数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密度为18万~21万穴/hm2时,其产量分别比12万、24万穴/hm2时提高了13.58%~35.80%、50.33%~79.73%,表明18万~21万穴/hm2为河南地区农大花103最适宜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食用植物油供需矛盾突出,自给率不足35%,花生在保障食用油脂安全和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十分突出。但近年来花生总产量增加不多,还要避免与粮棉争地,因此增产重点应放在提高花生单产上。传统双粒穴播花生在高产条件下,群体与个体矛盾突出,群体质量下降,产量难以进一步提高。而单粒精播变革种植方式后,花生植株均匀分布并减小株间竞争,缓解了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充分发挥了单株生产潜力,实现了在总生物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提高经济系数的高产新途径。为进一步揭示单粒精播增产的机理,本文系统阐述了单粒精播对花生植株性状、生理特性和养分吸收利用等有关个体发育性状的影响,以及对群体整齐度、群体光合、源库关系和产量构成等群体结构性状的影响。以单粒精播技术为核心,配套施肥和管理等技术创建了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带动了花生单产水平提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单双粒播种方式下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密植可使花生植株性状和各产量要素协调发展,产量得到提高。单粒播种平均单株生产力要远远高于双粒播种的平均单株生产力,呈现极显著差异;但就两种播种方式而言,其产量没有达到显著差异。在单粒播种1.8万穴/亩和双粒播种1.5万穴/亩的密度条件下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确立大垄双行种植模式下的合理种植密度,构建高产花生群体模式,研究大垄(90 cm)双行种植密度对花生植株性状、群体结构变化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半蔓生型花生品种‘四粒红’和直立型花生品种‘吉花 26’为材料,设置 6 个种植密度 M1(31.71 万株 /hm2)、M2(27.75 万株 /hm2)、M3(24.67万株 /hm2)、M4(22.20 万株 /hm2)、M5(18.50 万株 /hm2)、M6(15.85 万株 /hm2),以单垄(60 cm)双粒播种(11.93 万穴 /hm2)为对照(CK),测定不同种植密度下各花生品种的出苗率、植株生长情况、SPAD 值、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建立花生合理群体结构和不同类型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不同的花生类型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出苗和齐苗的时间不同,‘四粒红’早于‘吉花 26’出苗,播后 25 d‘四粒红’在 M3 密度下出苗率最高、达 100%,播后 30 d‘吉花 26’在 M3 密度下出苗率最高、达 100%,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密度。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两品种主茎高和侧枝长逐渐增高,SPAD 值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吉花 26’的干物质积累量先升高后降低,‘四粒红’的干物质积累量则逐渐升高。此外,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单株结果数、单株生产力和百果质量先增多后减少,‘吉花 26’在 M4 密度下最高,‘四粒红’在 M5 密度下最高,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同时,两试验品种的花生荚果产量不断提高,‘吉花 26’在 M4 时产量达到最高、为 7 956.67 kg/hm2,‘四粒红’在 M5 时产量最高、为 4 790.73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 96.14%、65.42%。【结论】大垄双行 + 单粒播种种植模式相对于单垄双粒种植模式可以增加花生株高、SPAD 值、干物质积累量,同时提高了产量。在密度一致的情况下,花生可以由双粒穴播改为单粒精播,以提高花生产量,应用大垄双行种植时,应根据花生品种类型选择适宜的播种密度,半蔓生型花生品种以 M5 密度最佳,直立型花生品种以 M4 密度最佳。  相似文献   

16.
播期和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熟制的基础上,探索出玉米的最佳播期播量,并保障玉米高产的同时尽早为小麦生产腾茬,减少其与小麦争夺冬前有效积温和热资源,更好地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试验以本地主推品种聊玉23和郑单958为研究对象,研究播期和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早播都易获得高产,聊玉23在6月18日播种,密度为4 500株/亩时产量值最高,如确实需要晚播,要适当加大种植密度,密度为5 000株/亩时产量值较高。郑单958在6月18日播种密度为4 000株/亩时产量最高,晚播也必须加大种植密度,在密度为5 500株/亩时产量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单粒精播对超高产花生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超高产地力条件下,研究单粒精播对花生个体发育与群体结构的影响,探讨超高产花生理想株型和合理群体构建,进一步挖掘花生的高产潜力。【方法】以普通大花生品种花育22号(HY22)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平度古岘镇、莒南板泉镇、冠县梁堂乡和宁阳葛石镇设置4块春花生超高产试验点,每个试验点安排单粒精播(SS)和双粒穴播(DS)2种种植方式。分别于开花期、结荚期、饱果期和成熟期对各试验点不同播种方式的花生进行植株性状考察,于成熟期对单株结果数、幼果数、秕果数、饱果数、双仁果数和经济系数等进行考察,收获时组织专家进行实收测产。【结果】(1)各试验点单粒精播花生的荚果平均产量比双粒穴播高13.92%,单株结果数显著增加是增产的原因,其中单粒精播每公顷果数(幼果除外)最高达到592.5万个。(2)生育前期单粒精播花生的主茎高、侧枝长、主茎节数、主茎绿叶数、分枝数、根冠比和叶面积系数均显著高于双粒穴播,有利于提早封垄,能有效增加光合面积。(3)成熟期单粒精播花生主茎绿叶数显著高于双粒穴播,有效光合时间得到了延长。(4)单粒精播条件下各试验点花生饱果期的单株果重与主茎高和侧枝长成负相关,与分枝数和叶面积系数呈显著正相关。(5)单产水平最高的莒南试验点,其单粒精播花生成熟期的单株果重与叶面积系数和经济系数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超高产条件下花生存在地上部冗余现象,单粒精播方式对合理优化超高产花生群体结构效果显著,分枝数是影响单粒精播花生单株果重的重要因素,而增加结果数提高经济系数则是其进一步增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单粒精播模式下种植密度对花生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花生单粒精播模式下,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进行播种,研究不同密度对花生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单粒精播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9.50万~21.00万株/hm2,其中以种植密度为19.5万株/hm2处理的个体与群体结构协调合理,为花生的最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9.
花生是兰陵县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常年种植20万亩以上。常规花生高产栽培一般采用双粒播种,群体较大,个体发育受影响,难以充分挖掘单株增产潜力。采用单粒精播,能够进一步培育壮苗和适宜群体,打好高产基础,通过提高单株生产力,实现花生高产高效的目标,对提高花生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膜下滴灌种植密度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精确制定膜下滴灌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的田间栽培技术规程和揭示滴灌花生的增产机理,以田间试验为基础,选用机收花生13号作为试验材料,共设置5 000、6 000、7 000、8 000、9 000、10 000、11 000、12 000和13 000穴/667 m~2 9个种植密度处理,并对不同处理下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主茎高、侧枝长和荚果性状等变化较小,而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双仁果数、饱果数以及单株生产力等性状都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荚果产量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差异不显著(α0.05)。尽管5 000穴/667 m~2密度下的综合农艺性状表现比其他处理的要好,但该处理下的产量表现一般。总体认为,在新疆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机收花生13号的单产水平较高,且落果率低,该品种双粒播种的最佳密度为10 000~11 000穴/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