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张旭龙  马淼  吴振振  张志政  林慧 《土壤》2016,48(6):1114-111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新葵10号油葵与光果甘草间作对盐碱地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盐碱地的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单作模式相比,间作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在144 h的温育期内,间作模式下的AWCD均高于单作模式,并显著提高了AWCD的利用率(72 h,P0.05)。与单作模式相比,间作显著提高了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H)。主成分分析表明,间作优化了盐碱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羧酸类化合物、聚合物、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是间作模式下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因此,新葵10号与光果甘草间作显著提高盐碱地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改变了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对盐碱土壤质量的改良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物炭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盐碱地治理与农业利用在保障口粮绝对安全、保持现有耕地稳定、坚守粮食基本自给的安全底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环境友好型土壤改良剂—生物炭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前景巨大。然而,现有研究多关注于生物炭在中性和酸性土壤中的改良作用,缺乏其对盐碱地改良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生物炭在盐碱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养分利用和微生物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生物炭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可能机制,并对生物炭在盐碱地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盐碱地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良并高效利用盐碱地、有效推动盐碱地水稻产业发展,进行水稻种子供氧剂包衣保苗、控制灌溉节水抑盐、施用土壤调理剂改良技术集成研究已成为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灌溉+调理剂+供氧剂处理下,水稻生长发育较快较好、增产明显、收益较高。同时并未引起土壤盐分显著积聚,相反至水稻生长后期盐分降低,而且不同时期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含量较高。该技术集成的研究对于指导盐碱地水稻高产高效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草本植物(狗牙根)的种植对滨海重度黏性盐碱地的生态改良成效。针对江苏连云港市徐圩新区重度黏性盐碱地特点,采集种植了一年狗牙根的土样与裸地对照土样,通过原位田间试验分析种植狗牙根对重度黏性盐碱土的改良效果和机制。结果表明:在重度黏性盐碱地种植狗牙根可以降低土壤盐分、土壤pH、Ca2+、K+、Mg2+、Na+、Cl-浓度,增加土壤吸湿水、有机质、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同时还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研究结果说明种植草本植物(狗牙根)对重度黏性盐碱土壤的盐碱障碍消除和地力提升效果明显,改良成效卓著。  相似文献   

5.
土壤盐碱化被视为限制全球土壤生产力、粮食安全和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全球有大面积的盐碱地,因而又是最重要的边际土地资源。近年来,生物炭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固碳减排等诸多领域中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研究表明,生物炭的施用能够改善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提高碳含量和促进植物生长,可作为盐碱地改良的有效措施使用。然而,生物炭对盐碱地土壤改良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理较为复杂,有待深入的研究。本文梳理了当前国内外生物炭改良盐碱地土壤结构、化学性质、养分有效性、生物活性的效果及其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在系统分析生物炭改良盐碱地土壤的机制基础上,对生物炭改良盐碱地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物炭在盐碱地改良上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腐植酸共聚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使用腐植酸共聚物改良后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改良后的土壤蔗糖酶、脲酶、蛋白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增强。土壤酶活性的提高表明改良后的土壤结构、性能更适宜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土壤中的微生物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土壤盐分分布特征评价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通过室内积水入渗土壤盐分运移模拟试验 ,分析了水盐迁移特征 ,并针对盐碱地干排法的特点 ,提出了一些土壤盐分变化特征量。同时分析了这些土壤盐分变化特征量和水盐迁移特性间的关系 ,为确定合理的盐碱地改良措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土壤盐碱化是全球影响较大的一种土壤退化形式,对农业生产有着耕作困难、作物减产的影响,而有机物料作为一种可循环利用且副作用较小的资源,是应用于改良盐碱地的较为有效的修复方法。汇总了不同的有机物料(粪肥、植物残体、社会生活副产品和加工产品等)对于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容重、渗透性、孔隙等)、化学性质(土壤养分、pH值、阳离子交换量等)和生物性质(微生物活性、酶活性、微生物丰度等)方面的具体响应。为了进一步改善盐碱地的状况,防止土壤退化,综述了不同有机物料对盐碱地的具体改良效果并总结了物料的使用方法,以期为后续盐碱地改良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盐碱地土壤酶活性研究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盐碱地是农业生产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同时土壤盐渍化是灌溉农业生产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盐碱地改良利用过程中包括土壤生物学性质在内的土壤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其中,土壤酶是土壤生物活动的产物,其活性水平是土壤环境质量的良好生物学指标,可以用来评价土壤退化程度及管理措施的效果和可持续性。本文总结说明了盐渍化土壤酶活性状况及盐碱胁迫机理,并对盐碱地改良利用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从存在问题和关注热点出发,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现状与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优化盐碱土壤改良技术,对合理利用盐碱地,提高土地生产力,缓解我省耕地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矛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在盐碱地利用上,主要采用化学改良、生物改良、工程改良和农业措施改良等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应用覆膜加气滴灌改良盐碱土壤是一项新技术,通过加气装置连接地下滴灌系统,把掺气水输送到作物根区灌溉,调控土壤气体环境,改善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呼吸,可间接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产量。我省共有盐碱地30万hm2,占平川土地面积的9.9%,大力研究推广覆膜加气滴灌技术,对完善现有的盐碱地改良技术体系,十分重要。收集整理了大量文献,综述了盐碱地改良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理后土壤理化性状和烤烟产质量空间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弄清土地整理后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微生物数量以及烤烟产量和质量的空间变异情况,在福建三明烟区整理后烟田进行了大田取样分析和定点调查。结果显示,土地整理后土壤有效养分比全量养分空间变异大,变异系数超过30%;土壤微生物计数及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在66.17%~111.71%,均属于强变异;土地整理对烤烟产、质量均质性影响最大的是上、中等烟比例和糖碱比,烤烟产、质量的变异以285.91 m小范围为主。总之,土地整理后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数量空间变异明显,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均质性影响较大,需要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12.
川西北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生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龙章富  刘世贵 《土壤学报》1995,32(2):221-227
通过对川西北三种不同退化程度的几种土壤的生化活性大小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地退化后其土壤生化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明显地与退化程度有关;土壤生化活性大小有随退化程度增高而减小的趋势,但差异并非都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而土壤生化活性间地的相关性则显著地与草地退经程度有关,说明退化草地其土壤微生物间的协同作用受到显著影响,从而影响其土壤碳氮循环代途径,降低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探讨地理信息系统PC AQRC/INFO在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研究中的方法和过程,将ARC/INFO与关系数据库系统集成一体,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和土地属性数据的自动连接,与及农地分等级信息的快速查询与检索。以土系作为评价单元,通过分析,定量地反映了研究区土地的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盐渍化土壤肥力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牛灵安  郝晋珉 《土壤通报》2001,32(Z1):41-45
本文是在曲周试验区的长期定位试验和大田调查的基础上 ,研究了盐渍化土壤在改良、利用及培肥过程中,构成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的演变规律.研 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从治理初期的小于5g/kg提高到15 g/kg左右;土壤碱解氮从开 始的富氮假象,逐步出现土壤碱解氮含量迅速下降的现象,再缓慢上升到70~80mg/kg,有 的甚至超过了130 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从2~3 mg/kg或者只有0.5~1 mg/kg左右,有的 地块近于零提高到15~20 mg/kg,有的已接近60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则由治理初期的20 0 mg/kg,下降到30 mg/kg左右;土壤微生物量明显增加,理化性状不断改善,熟化程度逐 步提高;土壤肥力的变化表现出了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盐渍化土壤的合理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5.
土壤质量的酶学指标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土壤质量日益衰退,寻找能够准确标示其变化的敏感指标非常重要。土壤酶几乎参与了土壤中全部的生物化学反应,与土壤中多种生态过程密切相关。土壤酶的敏感性、专一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使其可以作为一个反映土壤质量的生物学指标。本文在概述了土壤酶作为土壤质量指标可行性的基础上,综述了土壤肥力质量、环境质量等的土壤酶活性和酶动力学指标的研究,并对今后相关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香港土壤研究 Ⅰ.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近半个世纪以来香港地区的土壤分类、农业和园林绿地土壤的肥力以及土壤环境保护等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介绍,为中国香港地区及其他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土壤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信息。认为,高度城市化和国际化的香港地区可以结合香港高科技及新产业的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定向培育中草药产地土壤环境与教育基地;需要进一步系统研究香港地区土壤发生与系统分类、性状与特征、空间分布与变异规律,建立香港土壤基础数据库、土壤图和土壤信息与服务系统;进一步探明污染元素和有益元素的土壤地球化学背景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生态与健康风险,建立长期的土壤环境质量动态观测点与研究平台,以及区域尺度的土壤环境质量信息系统和定量可视化预测预警系统;研究与发展适合香港地区的有问题土壤的风险评估与修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鉴于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所处环境条件和管理模式的特殊性及在南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试验选择四种不同矿化度(2.58、5.75、8.90、13.99 g L-1)水滴灌的防护林地,采集0~5 cm、5~15cm、15~30 cm、30~50 cm四层土样为研究材料,主要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防护林地土壤养分因子、微生物量因子和酶活性因子中每两组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组变量土壤养分、微生物量、酶活性中,每两者之间均有显著的典型相关变量存在,而且基本能够代表变量总体相关信息;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量的相关性主要由养分中的全氮、速效氮、有机质、全磷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中的放线菌数量、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磷引起的;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主要由土壤有机碳、速效钾含量与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活性的相关性引起;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主要由土壤微生物量磷、微生物量氮与土壤蔗糖酶、磷酸酶活性的相关性引起;滴灌水矿化度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的效应明显,高矿化度水不利于土壤养分积累和微生物生存。  相似文献   

18.
土壤健康的生物学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吉 《土壤》2006,38(2):136-142
土壤是维持陆地生态系统功能和持续性的至关重要的有限资源。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与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息息相关。土壤健康可简单定义为:“土壤作为一个动态生命系统具有的维持其功能的持续能力”。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物区系的关键性功能要素,一些微生物学参数可以综合判断土壤健康状况。文中提出土壤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可区分为土壤中微生物的量、活性、多样性和功能性4个方面,其中与微生物生物量水平相关的基本指标和衍生参数可成为土壤健康的敏感性量化指标,并有潜力作为土壤生态系统受污染和胁迫的预警性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张燕  高翔  潘叶  杨晓辉 《水土保持研究》2017,24(2):173-177,183
以南京幕府山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为例,探讨生态修复如何影响采矿废弃地土壤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在先的废弃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高,因修复模式不同,同一时期修复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差异;土壤pH值与土壤容重主要取决于修复覆盖的土壤性质,且随修复时间增加,容重降低,而修复植被的生长也影响土壤pH值与土壤容重;土壤水文效应则主要取决于覆土厚度,其次是土壤孔隙度,而土壤孔隙度与土壤容重也与修复植被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