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林复合系统防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气候特征及防尘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沙质土壤类型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动力和水文效应,是减少降尘的直接原因,防风效能愈强,防尘效果愈好,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尘埃输送量,同时能减少降尘量达20%~60%;防风效能,乱流交换强度,土壤湿度是决定降尘量大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具有改善土壤水分状况的功能;能够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棉花提高15.6%,玉米提高16.1%.小麦提高15.2%;土壤湿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以6月份为最低,7月份为最高,在作物各个生育阶段.系统内均高于系统外;在作物生育期内,土壤总耗水量.系统内较系统外低7%左右。用逐步回归方法研究表明:影响系统内外农田耗水量的主要因素是动力因素,系统内湍流交换减弱造成了农田耗水量减少。  相似文献   

3.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对土壤水分调节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具有改善土壤水分状况的功能;能够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棉花提高15.6%,玉米提高16.1%,小麦提高15.2%;土壤湿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以6月份为最低,7月份为最高,在作物各个生育阶段,系统内均高于系统外;在作物生育期内,土壤总耗水量,系统内较系统外低7%左右。用逐步回归方法研究表明:影响系统内外农田耗水量的主要因素是动力因素,系统内湍流交换减弱造成了农田耗水量减少。  相似文献   

4.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具有改善土壤水分状况的功能;能够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棉花提高15.6%,玉米提高16.1%,小麦提高15.2%;土壤湿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以6月份为最低,7月份为最高,在作物各个生育阶段,系统内均高于系统外;在作物生育期内,土壤总耗水量,系统内较系统外低7%左右。用逐步回归方法研究表明:影响系统内外农田耗水量的主要因素是动力因素,系统内湍流交换减弱造成了农田耗水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中南地区湖南省汩罗市桃林林场典型丘陵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为例,研究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对农药污染物的消除效应及机制。研究表明,对于七种常用的农药,丘陵农林复合系统稻田土壤农药残留量比对照平原稻田系统平均降低29.8%,其中降幅较高者如百菌清、三唑酮分别降低42.4%、35.8%,降幅较低者如草甘膦也降达13.8%。农林复合系统稻田土壤农药污染物的消除通过以下方式来促成的。第一,农林复合系统中稻田土壤芳香度较低的有机质含量较高,这使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处于较高水平,从而进入稻田土壤的有机农药容易降解,减少土壤农药的残留量。第二,农林复合系统周围被森林屏蔽,阻隔了农业病虫通过气流进入复合系统内,从而减少农药施用量,降低了农药残留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海岸带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中进行农林复合经营的作用和建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方法,对农林复合试验区的建立、林网树种选择、防护林带营造、模式结构和配置方式等方面作了探讨,提出海岸带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立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半干旱的伊盟达旗周围有井灌的条件,建立农业与林业复合的农用林生态经营体系具有高效、持续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 10 年来在试验区所进行的农林复合经营试验体系的建设表明:(1)农用林生态系统中,林粮间作比纯粮单作净收益增加 2090 元/hm 2 ·a,提高幅度达到 41.4% 。(2)林粮间作农用林系统与纯林单造相比,其净收益增加 5605.9 元/hm 2 ·a,提高了 8.63 倍之多。(3)利用综合评判,农用林复合生态系统间作类型经济效益以林粮间作 1.5m ×6m 密度型最佳,各种复合类型经济效益综合排序为:林粮间作 1.5m ×6m 型> 林粮间作 1m ×6m 型> 农林间作 2m ×6m 型> 农林间作 2m ×8m 型> 林草间作带式> 林草间作 1.5m ×10m 型> 纯粮单作(小麦)> 纯林单作。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的兴起南京林业大学姜志林1什么叫农林复合经营农林复合经营又称混农林业、农用林业、林农间作等。农林复合经营是将林业和农业或牧业或渔业等结合在一起进行复合经营的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而不是单一经营林业或农业或牧业等。由于农林复合经营的对象是把林业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生态系统,故又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农林复合经营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各家理解不一。现在为多数人接受的是国际农林复合经营研究委员会(ICRAF)下的定义:“农林复合经营是在同一土地经营单元上,将在生态和经济上存在相互联…  相似文献   

9.
关于农林间作的历史华隼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兴起了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在国外,有些文献将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的实践追溯到100多年前缅甸农民从事的农林间作,殊不知我国的农林间作历史更为悠久。仅据部分古籍的文字记载便可推断,我国农林间作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农林草复合种植系统对生态环境修复以及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林间作是现代农林复合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林草复合系统属于农林复合系统的一大类。该文在明确农林草复合种植系统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农林草复合生态系统在阻控坡地水土流失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提出应把农林草复合种植系统做为一个多层次的整体,综合考量其各层次的耦合机制及防蚀效应。  相似文献   

11.
农林复合系统水热资源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研究了农林复合系统对自然资源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林复合系统具有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功能,但系统内不同模式之间光能利用率差异较大,梨粮复合模式光能利用率比周边种植模式高10.3%,系统内光能利用率则比旷野平均提高了25.0%。农林复合系统水分利用率一般可比旷野农田高10.3%~15.2%。农林复合模式热量利用效率比一般旷野农田高11%~13%。农林复合系统不仅能改善农田生境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可在我国北方平原农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中建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了海岸带建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simpson指数为1.02~11.2,shannonwiener指数为0.10~3.87,物种丰富度S为6~23,海拔及坡向对物种多样性有一定的影响;坡度变化对物种多样性影响不大;农林复合经营结构对生物多样性有着较大的影响,柑桔种植类型通过复合经营物种丰富度S提高1~2.2倍,simpson指数提高72.5%~150%,shannon-wiener指数提高1.3~2.3倍;生物地埂、生物带对物种多样性影响显著,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增强了防止土壤侵蚀的效能,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孔令省,宋良红(河南省林科所,郑州450002)(郑州市人民公园)刘彦斌,胡京枝,王献(郑州市管城区农委)(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指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将...  相似文献   

15.
H.Tynsong  B.K.Tiwari 《林业研究》2010,21(3):281-286
在南梅加拉亚邦摈榔复合农林生态系统内,农民种有多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调查了摈榔复合农林生态系统内植物组成情况,共发现160种植物,其中木本植物83种,灌木22种,草本41种,攀缘植物14种。研究表明,摈榔复合农林生态系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经济收入,提供医药、木材、燃材和食用品以及外售。这些复合农林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物种、保持生物多样性,并在结构组成和生态经济功能上模拟自然森林。  相似文献   

16.
法国梧桐,学名悬铃木,因原产地不同,有一球、二球、三球之分,其生物学特性相同。它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树型魁伟,枝干开展,叶大荫浓,耐修剪、遮阳降温效果特好;叶片上浓密的茸毛能吸滞大量粉尘,据测算,两行并列高15米、宽20米的悬铃木能使空气中的降尘量减少35%,飘尘量减少53~60%,So2的浓度在树冠背后比树冠前低20%至70%左右;其地下根系粗度和伸展度适中,较小的树穴能和庞大的树冠相适应,而且栽种易活,寿命较长,是行道树、工厂与庭院防尘降噪、护荫乘凉的理想树种。我省种植保存约400万株。其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不…  相似文献   

17.
一、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概述关于农林复合生态系统(Agroforestry)的定义,1978年国际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研究委员会的第一任主席King在一篇有关Agroforestry的文章中,把其定义为:"在同一土地单元内将农作物生产与林业和畜牧业生产结合起来,使土地总生产力得以提高的持续性土地经营体系"(杨修、贾渝彬等1995-1996)。1982  相似文献   

18.
一、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概述关于农林复合生态系统(Agroforestry)的定义,1978年国际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研究委员会的第一任主席King在一篇有关Agroforestry的文章中,把其定义为:"在同一土地单元内将农作物生产与林业和畜牧业生产结合起来,使土地总生产力得以提高的持续性土地经营体系"(杨修、贾渝彬等1995-1996)。  相似文献   

19.
锐齿栎林生态系统对水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秦岭辛家山锐齿栎林生态系统对水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锐齿栎林生态系统对水质具有净化作用,并以林冠层的净化作用为最强,效应指数达-52.4%,枯落物层次之,效应指数为-6.6%,以土壤层最弱,效应指数为-1.06%;对水质的评价表明,该地区大气降水的水质为轻污染(质量指数为0.9059),以迳流的形式输出系统时的水质为微污染(质量指数为0.3044)。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具有生物地理多样性和复杂社会经济条件的大国,其农林业资源的可持续性正在受到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严峻挑战。分析表明,多样化的农林复合系统(Agroforestrysystems)在中国各主要区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适用于多样化的农林复合系统综合评价方法的缺陷,使农林复合系统具有的优势难以得到真实的反映。文章从单一目标评价、多目标评价、风险评价和社会经济评价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在中国农林复合系统评价中的应用。分析显示中国农林复合系统的评价主要局限于财务效益方法。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出发,这显然是不够的。文章接着探讨了在人类生态学理论的基本框架中,农业生态系统分析方法、农业系统分析方法及农林复合系统设计与诊断方法在农林复合系统评价中综合运用的可能性。并指出模型方法,特别是多目标规划方法,由于其与农林复合系统多功能特性一致,具有很大应用潜力。文章最后给出了农林复合系统综合评价的理论构架,指出农林复合系统是个特殊的具有多层次、多功能和多效益特征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林复合系统的综合评价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设计和选择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多目标标准体系,并在不同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