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秦川黄牛的早熟性及其产肉性能,以及不同屠宰月令对肉产量、质量和饲料报酬率的影响,于1980年8月9日至1981年元月用22头(公母各半)6~7月令秦川牛重复进行了第二期第三批的肥育试验。试验结束时屠宰公牛10头,母牛5头,其结果与第一期的一(18月令)、二(22.5月令)批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3月令日增重公牛为0.80公斤,母牛为0.66公斤;18月令的平均日增重公牛0.70,母牛0.55,阉牛0.59公斤;22.5月令则相应为:0.72,0.48,0.50公斤。每公斤增重的饲料消耗:13月令组,饲料单位:公6.97,母6.45公斤;可消化粗蛋白质:公646.32,母623.48克;18月令组公7.83,母8.69,阉9.63公斤饲料单位和972.64,1132.42、1071.30克可消化粗蛋白质质,22.5月令组则相应是,11.00、13.07、12.41公斤和1034.95、1208.87,1154.38克。试验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骨肉比、脂肉比分别是:13月令——53.27%,45.73%,85.83%,6.04,11.44;18月令——58.28%,50.50%,86.65%,6.13,6.52;22.5月令——60.75%,52.21 0%,81.09%,6.51,6.58。各种组织所占比例:13月令肌肉79.27%骨骼13.27%,脂肪7.46%;18月令相应为76.04%,12.88%和11.65%;22.5月令组为76.06%,11.65%和12.29%。眼肌面积是:13月令,72.25±13.17平方厘米,18月令97.02平方厘米,22.5月令87.00平方厘米。9—11根肋骨样块的水份、脂肪、蛋白质和灰分含量,13月令分别为60.54%,22.09%,16.58%和0.80%。18月令为53.75%,28.08%,17.47%和0.77%;22.5月令为50.4%,35.18%,13.8%和0.62%。18月令比13月令肌肉中含水量低(P<0.01),屠宰率(P<0.01),净肉率(P<0.01),骨肉比(P<0.01)及眼肌面积则均较高;22.5月令屠宰牛的屠宰率(P<0.05)和净肉率虽较18月令屠宰的试验牛高,但牛肉中蛋白质含量低(P相似文献   

2.
饲用酶制剂对肉牛增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皮埃蒙特公牛与光泽本地母牛杂交的一代小公牛60头,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日粮为基础日粮 15mg/kg牛用酶制剂,对照组为基础日粮.经过3个月的对比试验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采食增加8.46%,日增重提高35.19%,每增重1kg料重比降低20.26%,以每kg增重计算饲料成本,试验组比对照组节约1.83元,降低15.38%。  相似文献   

3.
丹麦红牛是丹麦特有的乳用品种之一,具有良好的泌乳性能和产肉性能,据丹麦1985—1986年度统计全国83406头良种登记母牛305天平均产奶量为6275公斤、乳脂率为4.17%、小公牛11个月龄平均活重448公斤、6—11月龄平均日增重1316克。1985年元月我国农业部调拨给吉林省  相似文献   

4.
1959年5月曾在恰巴叶夫农庄用400头在3~4月令的平均活重30~35公斤的肥育猪进行试验。日粮是由1公斤精料,3公斤马铃薯0.5公斤干的三叶草粉组成的。肥育的第一个月中平均每昼夜每头猪增重104克。第二个月,日粮加入(补充)200克精料和2公斤青三叶草(事先切碎的),但是增重表现的不明显总是235克。按畜牧学家T·A 达维琴格的意见,在七月中曾把肥育群分成二组;一个组是247头猪,第二组是153头。两组猪的日粮都一样:1.2公斤精料(黑麦粉和燕麦粉),3公斤马铃薯,4公斤青的切碎的三叶草。第二组(153头)在日粮中曾加入了固氮菌,试验结果:在7月份,每昼夜平均增重620克,而第一组(没有加喂固氮菌的)每昼夜平均增重267克。在8月份加喂固氮菌的组平均每昼夜增重达到850克,而对照组为430克。应该说明;以后两  相似文献   

5.
用西本杂公牛10头、安本杂公牛11头,随机分成3组,进行了30 d对比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1组用紫花苕Vicia atyopurpurea代替肉牛育肥精料78%的豆粕,杂交肉牛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243.8 g(P<0.01),饲料风干物质报酬降低0.24 kg,增重的饲料成本降低0.15元/kg;试验2组用紫花苕草粉全部代替肉牛育肥精料中的豆粕,杂交肉牛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43.3 g(P>0.05),饲料利用率降低3%,增重消耗饲料成本提高0.05元/kg.从而认为,紫花苕草粉可以代替杂交肉牛育肥精料78%的豆粕;但在杂交犊牛精料中应保证3%~5%的豆粕才能取得良好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1纯种肉牛及杂种牛 夏洛来牛:原产于法国,是大型肉牛品种,骨骼粗壮、肌肉发达,被毛为乳白色,体躯长,腰部宽厚、丰满.平均日增重公牛1 110克,母牛940克,最高日增重1.88千克.成年公牛体重1 200千克,母牛800千克.屠宰率为60%~65%.夏洛来牛与本地牛杂交一代,绝大多数毛色为米黄色、草黄色.杂一代牛的体型粗壮,骨架较大,背宽平,肌肉较丰满.18月龄平均体重281千克,比同龄本地牛201千克提高39.8%.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11头蒙贝利亚母牛和9头蒙贝利亚公牛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跟踪测定,并与同期荷斯坦母牛的生长发育、产奶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蒙贝利亚母牛与荷斯坦母牛初生重无显著差异;4~18月龄,蒙贝利亚母牛体重均明显高于荷斯坦母牛同期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蒙贝利亚母牛与荷斯坦母牛日增重变化规律相似,lOB龄平均日增重最大,17月龄平均日增重最小。蒙贝利亚母牛各阶段体高、体长与荷斯坦母牛无显著差异,14月龄体高可达127cm,达到配种体高。蒙贝利亚母牛头胎305d产奶量为7241kg,对照组荷斯坦母牛头胎305d产奶量为9589kg,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蒙贝利亚公牛初生重较大,至24月龄体重接近荷斯坦公牛同期体重。12~24月龄,荷斯坦公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明显高于蒙贝利亚公牛,差异板显著(P〈0.01);蒙贝利亚公牛初生重48kg,蒙贝利亚母牛初生重42kg,二者差异显著(P〈0.05)。蒙贝利亚公牛各阶段睾丸周径均显著高于荷斯坦公牛,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研究内蒙古半牧半舍饲养条件下科尔沁牛的生长规律和生产性能。【方法】2014年4月~2015年4月选取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5处养殖户多头样本,测量和分析初生、6月、12月、18月和24月龄科尔沁牛生长特性。【结果】科尔沁公牛和母牛体重均随月龄的延长呈直线增加,初生和6月龄,科尔沁公牛和母牛的体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科尔沁公牛体重均显著高于母牛体重(P0.05),公牛体重分别比母牛体重高20.9%、36.07%和42.58%。公牛日增重在0.61~0.95kg/cm。18月龄和24月龄科尔沁公牛肉用指数分别为3.82和4.61。【结论】科尔沁牛乳肉兼用牛,在以放牧为主舍饲为辅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生长发育特性和生产性能,适合本地区的养殖,但为提高生产效率,有待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和饲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苏联计划到1985年猪肉产量(胴体重)将达到650万吨,到1990年达到700—730万吨。苏联在1981年养猪7,330万头,生产猪肉522万吨,分别居世界第2和第3位。近年来,主要品种母猪的生产力提高了50%,肉猪肥育期平均日增重增长了40%,而达到100公斤体重的日期缩短了30天。母猪产仔数为10—11头,产奶量50—60公斤,断奶活仔数9—10头,2月龄活重18—20公斤。肉猪肥育期的平均日增重700—750克,1公斤增重耗料3.8饲料单位。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1月份,豫北曲沟养牛场饲养了24头牛.其中中国荷斯坦公牛9头.10~12月龄.平均体重340千克;夏洛来公牛与本地黄母牛杂交的R役肉兼用型幼牛10头,8~10月龄平均体重218千克,性别为6公4母:另5头为本地黄牛,其中1头公牛.12月龄.体重220千克,母牛8~9月龄.平均体重137千克。24头牛在同一牛舍饲养.饲草饲料相同,都是自配的饲料饲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黑毛和牛改良皖南黄牛后代的生长性能及对皖南地区环境的适应能力。[方法]和杂F1代和和杂F2代为试验组,皖南牛为对照组。其中犊牛和杂牛F1代公牛17头、母牛21头,和杂F2代公牛9头、母牛11头,皖南牛公牛13头、母牛10头;6月龄及12月龄和杂牛F1代公牛15头、母牛18头,和杂F2代公牛8头,母牛9头,皖南牛公牛13头、母牛10头;18月龄和杂牛F1代公牛10头、母牛12头,和杂F2代公牛7头,母牛7头,皖南牛公牛11头、母牛8头。测定和杂牛F1代和F2代的体尺及体重等生长性能,并与皖南黄牛的生长性能进行比较。[结果]和杂牛生长发育较本地牛要快,但其增重相对其他外来肉牛品种来说仍然较慢。[结论]和牛可以作为皖南黄牛改良杂交的种质资源,提高皖南牛的生长速度,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试验对用娟姗牛冻精杂交甘南牦牛所产的杂交一代娟犏牛公牛进行了育肥,分析其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为娟犏牛的生产提供基础性资料。将甘肃省夏河县牧区阿纳扎西等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自然放牧的6月龄、18月龄和30月龄的38头娟犏牛,出售到本县的半农半牧区暖棚舍饲育肥90 d。结果表明:6月龄组娟犏牛净增重58.63 kg,平均日增重651.44 g,盈利521.12元/头,投入产出比1∶1.59;18月龄组净增重69.45 kg,平均日增重771.67 g,盈利603.80元/头,投入产出比1∶1.57;30月龄组净增重73.70 kg,平均日增重818.89 g,盈利705.80元/头,投入产出比1∶1.66。经显著性检验,娟犏公牛各年龄组之间育肥末期平均净增重和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采用异地暖棚舍饲育肥,反季节出栏,可取得明显的效果,且6月龄、18月龄、30月龄的育肥效果基本相同。因此,建议将当年产的6月龄娟犏牛公牛经过冬季舍饲暖棚育肥后当年反季节出栏,以减轻草场压力和增加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正> 本地黄牛属宣汉黄牛类型。中等成母牛平均重250公斤,公牛290公斤。1978~83年用肉牛冻精配种,获杂一代6200头,其中西门塔尔杂一代约占60%。西×杂和夏洛杂交牛都能适应当地山区饲养条件,初生重一般比本地牛多30%。24月龄杂交牛各体尺和体重都比本地牛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研究雅江雪牛在标准化养殖下生产性能与传统饲养模式的差异。试验对比不同年龄段雅江雪牛在舍饲条件下进行全混合日粮饲养和传统方式饲养后的生长发育差异。本试验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在西藏自治区畜牧总站曲水牦牛经济杂交实验站选用42月龄、28月龄与18月龄育成的雅江雪牛公母牛,在舍饲条件下设定试验组及对照组测定其体重、体尺、增重数据,根据各数据变化调整混合日粮的饲喂量及营养搭配。结果表明,试验90 d内,42月龄雅江雪牛各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变化|28月龄雅江雪牛公牛和母牛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93 kg和0.79kg,比传统饲养雅江雪牛公牛和母牛平均日增重高出106.67%和31.67%|18月龄雅江雪牛标准化养殖公母牛平均日增重为0.75 kg和0.83 kg,比传统养殖的公母牛平均日增重提高18.70%和245.83%。结论,18~28月龄雅江雪牛在舍饲条件下进行全混合日粮标准化饲养能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为西藏自治区雅江雪牛的标准化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全混合日粮|舍饲养殖|生长发育|日增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放牧牦牛全舍饲进行补饲,期中试验组公牛组增重1.19kg,增重率为1.71%。对照组公牛增重-8.02kg,增重率为-13.13%。试验组公牛比对照组公牛多增重9.21kg,高14.306%,差异性极显著(Pp<0.01)。期中试验组母牛增重4.78kg,增重率为6.63%,对照组母牛增重-7.82kg,增重率为-13.80%,试验组母牛比对照组母牛多增重12.60kg,高20.43%,差异性极显著(P<0.01)。期末试验组公牛增重4.47kg,增重率为6.01%,对照组公牛增重-11.55kg,增重率-23.31%,试验组公牛比对照组公牛多增重16.02kg,高29.32%,差异性极显著(P<0.01)。期末实验组母牛增重10.20kg,增重率为12.39%,对照组母牛增重-10.38kg,增重率为-22.42%,组母牛比对照组母牛多增重22.48kg,高34.81%,差异性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正>1发病情况安阳市某奶牛养殖户共饲养奶牛23头,其中成年荷斯坦母牛12头、公牛3头,犊牛8头。按正常精料组成饲喂,随着豆粕价格的提高,为了降低成本,取消了豆粕的添加,在日粮中加入30%的棉籽饼作为唯一的蛋白质饲料,饲喂1个半月后,2头4月龄左右的犊牛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行走不稳现象,2~3天后  相似文献   

17.
在缺钴地区(每公斤日粮干物质0.23~0.25毫克钴)用5组高产草原红母牛进行试验。对照组母牛采食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Ⅳ组母牛的基础日粮分别添加碳酸钴。对照组和试验Ⅰ~Ⅳ组母牛日粮钴含量分别为0.25、0.50、1.00、1.25和1.50毫克/公斤日粮干物质。冬季日粮平均含16.7公斤干物质,15.8饲料单位,158.8兆焦耳代谢能,1666.3克可消化粗蛋白;夏季日粮平均含16.8公斤干物质,16.5饲料单位,170.0兆焦耳代谢能,1785.0克可消化粗蛋白。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Ⅳ组母牛血清维生素B_(12)含量比对照组(0.58微克/升)相应高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开展4个试验旨在评估7~14kg仔猪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SID)需要量。试验一,294头平均体重为6.8kg的仔猪按体重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仔猪。试验持续28天,仔猪1~14天饲喂试验饲粮,15~28天饲喂相同饲粮,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15,1.23,1.30,1.38,1.45,和1.53%。试验饲粮为玉米-豆粕型,其中含有10%乳清粉,4.5%的鱼粉,代谢能浓度为3.37 Mcal/kg。试验结果表明,0~14天仔猪平均日增重随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1.15%~1.30%)的升高显著提高(二次曲线,P0.001),但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超过1.30%后日增重没有显著变化,饲料转化效率随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线性,P0.001)。试验二至四,试验分为5组,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22,1.32,1.42,1.52和1.62%,试验持续14天。试验饲粮均为玉米-豆粕型,代谢能浓度为3.45 Mcal/kg,每个饲粮都含有30%的豆粕和7%的乳糖。其中,试验二,840头平均体重为7.6kg的仔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24头仔猪。结果表明,饲粮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从1.22%提升到1.42%,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提高(二次曲线,P0.01);当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达到1.52%和1.62%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没有显著改善。试验三,1260头平均体重为8.5kg的仔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饲喂器,每个饲喂器42头仔猪。试验结果表明,饲粮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从1.22%提升到1.32%,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改善(二次,P0.02);当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提高到1.42%和1.52%时,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只轻微改善。试验四,770头平均体重为7.4kg的仔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22头仔猪。试验结果表明,随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水平的提高,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二次曲线,P=0.05),且1.32%和1.42%组获得最大的体增重。随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的提高,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线性,P0.001),饲料转化效率显著提高(线性,P0.001;二次曲线,P=0.02)。综上,试验结果表明NRC1998推荐的5~10kg仔猪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的需要量(1.19%)不能满足7~14kg仔猪最佳生长需要量。通过一次直线斜率分析,以平均日增重为评判指标,7~14kg仔猪获得最佳生长性能所需的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为1.30%,以饲料转化效率为评判指标,则为1.37%,或者按能量计算,则每Mcal代谢能至少3.86克和4.18克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通过二次折线分析,以平均日增重为评判指标,7~14kg仔猪获得最佳生长性能所需的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为1.37%,以饲料转化效率为评判指标,则为1.54%,或者按能量计算,则每Mcal代谢能至少4.19克和4.92克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场于1988年4月份从美国引进35头优良黑白花奶牛。其中母牛33头,公牛2头。母牛全部是怀孕青年母牛,公牛是12月龄以下的幼牛。4月13日从美国运到北京,尔后在北京顺义县,进行了80多天的检疫工作,7月从顺义由火车运送到合肥。在此过程中由于饲料单一,管理粗放,加之高温天气(最高气温38—40℃),使牛体受到很大折磨。到合肥后,由于我场当时饲料条件差,精料品种单一,粗料仅有稻草,矿物质饲料仅有石粉,经4个多月粗放饲养,到8月上旬奶牛出现了严重的代谢紊乱疾病。  相似文献   

20.
2003年9月在陕西省永寿县选择30头18月龄红安格斯×秦川牛和15头18月龄秦川牛进行饲养肥育试验,30头杂交牛分为两组,试验组2在试验组1牛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2%的发酵剂,15头秦川牛作为对照组,从日增重、健康状况、饲料转化率、投入产出比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发现:平均日增重,试验组1比对照组提高17.9%,试验组2比对照组提高33.9%;健康状况,试验组2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1;饲料转化率,试验组1、试验组2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4.8%和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