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斑点叉尾鮰胚胎和幼苗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斑点叉尾鮰卵为圆球形、桔黄色,属于沉性,透明并具有粘性,卵与卵之间的粘性较强,产出时互相粘合成不规则的块状。卵的平均直径为3.457mm,受精卵在水温25.5—29℃时,出膜时间为146小时56分钟(6天以上)。孵化出膜的仔鱼呈金黄色,卵黄桃红色,体较透明,体全长7.89—8.13mm,平均为7.95mm。出膜4天后,开始摄食,转入混合营养阶段,10天左右器官分化完善。出膜后仔鱼集群堆积于水体底部。眼晶体、黑色素和嗅囊出现,心脏形成和搏动,内耳、尾和胸鳍原基形成,开始血液循环及红色素,鳃弓、鳃丝和鳃盖原基形成,消化道、肛门和肝脏等均在出膜之前形成。  相似文献   

2.
渤海鲈鱼的生殖习性及早期发育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鲈鱼产卵期为8月上旬到11月上旬,产卵场水深5~20米,水温18.0~22.0℃,盐度27.00~33.00‰。死卵占总卵量的41%。卵受精后1小时20分钟开始发育,4小时进入囊胚期,8小时到达原肠期,15小时后出现胚体雏形。初孵仔鱼全长2.42~2.63毫米,油球位于卵黄囊前下方,躯干的色素为星状。孵化后12小时仔鱼全长3.30毫米,肛门开口体外,躯干布满菊花状色素。34小时仔鱼全长3.52毫米,口窝形成,色素聚集成5个色素带,分布于胸鳍上方,卵黄囊后端、肛门上方及尾部。  相似文献   

3.
黑鲪为卵胎生鱼类。卵球形,卵黄淡黄色,有1个大油球和20~30个小油球。胚环下包卵黄3/4~4/5时,出现胚体雏形和神经管。胚体绕卵黄3/4~1周时,口完全裂开,视囊、听囊、心脏、消化道形成,外部器官发育完全,肛门开口于体外,颅顶出现菊花状黑色素环。初孵仔鱼全长3.92~4.04毫米,后期仔鱼全长6.05毫米,鳃盖完全形成。稚鱼全长10.25毫米,头部有10枚骨棘。  相似文献   

4.
尖塘鳢的全人工繁殖及其胚胎发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永乐 《水产学报》2005,29(6):769-775
对尖塘鳢进行了全人工繁殖的研究和胚胎发育观察。尖塘鳢鱼苗经养殖和强化培育至1^+龄可达性成熟。经生态控制或人工催产可使其产卵,产卵率为65.6%~100%,受精率为85.1%~90.3%。尖塘鳢受精卵透明无色,整个卵子成茄子状或长梨形,长径1.3~2.4mm,短径0.56~0.7mm,卵黄囊中央有几十个脂肪球。受精卵细端具有由粘着丝组成的附着盘,盘宽0.15~0.17min,粘着丝长0.20~0.23mm,尖塘鳢卵子为端黄卵,在水温26.8~30oC时,受精后32min,出现第1次卵裂,受精后30h 25min仔鱼孵出,孵化率为76%~85.6%。刚孵出仔鱼全长2.9~3.11nm。卵黄囊颇大,长径0.8~1.1mm,短径0.35~0.6mm。4日龄仔鱼全长.3.5~3.9mm,肌节数7~10+14~17,可以平游,心跳为每分钟120~150次,卵黄基本吸收完,口能自主张合,可投喂人工饵料。  相似文献   

5.
渤海半滑舌鳎早期形态及发育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半滑舌鳎的卵为浮性,卵径1.17~1.29毫米,多油球。水温20.5~22.8℃时,受精卵经4小时30分可发育到囊胚期,15小时发育到原肠期,21小时胚体形成,32小时组织器官发育完全。初期仔鱼全长2.56毫米,54~58对肌节。6小时后出现感觉器官,13小时后出现冠状幼鳍原基。21小时后口微裂,咽、胃和肠相通。第二天仔鱼肛门开口。第三天仔鱼全长5.41毫米,胸鳍增大,开始主动摄食。第八天仔鱼全长5.68~5.71毫米,背、腹、臀鳍膜产生皱褶。  相似文献   

6.
绿鳍马面鲀胚胎和仔鱼早期发育的初步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显微数码摄像系统观测绿鳍马面纯受精卵的胚胎发育和初孵仔鱼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绿鳍马面纯的卵为球形沉性的粘性卵,卵径平均为644 μm,未受精卵及早期胚胎有油球多个;在18.7~19.2 ℃水温条件下孵化,受精后约40~50 min胚盘形成,1 h 10 min进入卵裂期,6 h 10 min进入高囊胚期,9 h 20 min进入低囊胚期,10 h后进入原肠胚,21 h 40 min后听囊形成,23 h 40 min后形成柯氏囊,41 h30 min后耳石形成,多数胚胎油球溶合为1个,50 h后胚体环绕卵黄达1.3周以上,73.5 h陆续孵出,孵化积温为1375~1411 ℃·h.初孵仔鱼呈前位抱卵方式,油球位于卵黄囊的前端,85 h后开口摄食,5~6 d卵黄囊和油球吸收完,8 d第1背鳍棘突出背鳍膜,18 d发育到稚鱼期.  相似文献   

7.
采用人工繁育的松江鲈子一代为亲本,人工授精,在水温6℃、盐度32的条件下人工脱黏孵化,观察了胚胎发育。结果显示:松江鲈受精卵经过7 h进入卵裂期,经过2 d发育至囊胚期,5 d进入原肠期,经过9 d发育至眼囊期,17 d出现围心腔,22 d时肌节形成,29 d时体色素开始沉积,30~35 d孵出。在水温11.37℃~16.88℃、盐度32的条件下进行仔稚鱼培育。初孵仔鱼平均全长6.98 mm,出膜后4 d卵黄囊完全吸收,出膜后28 d背鳍、腹鳍、胸鳍和尾鳍发育完全,体表黑色素沉积增加,进入稚鱼期,出膜后55 d身体不透明,进入幼鱼期。结果显示,由于水温等环境因素的原因,胚胎发育与胚后发育各个阶段所需的时间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不同温度条件下河蟹胚胎发育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温在-1.8~-2℃时,囊胚期的蟹卵仅处于滞育状态,但对胚体并无影响,当水温开始上升时,胚胎发育也随之加快。当水温处在9.5~22℃时,从受精到幼体孵出,约为35天,22~24℃时,约需20~25天.水温从10℃降至-1.8℃,再从-1.8℃上升到20℃胚体约需210天才能出膜。  相似文献   

9.
胭脂鱼胚胎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鹤凌 《水利渔业》2006,26(1):34-35
采用双筒解剖镜,对胭脂鱼人工授精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胭脂鱼成熟卵桔黄色,卵径1.8~2.0mm。受精后卵膜遇水膨胀,卵径增至3.8~4.0 mm。在水温17~21℃条件下,多数受精卵经163 h 5 min孵出。受精卵在受精后72 min进入胚盘期,受精后2 h 13 min进入2细胞期,受精后7 h 8 min进入囊胚期,受精后14 h 6 min进入原肠期,受精后32 h 40 min进入神经胚期,受精后61 h 50 min进入尾芽期,受精后163h 5 min 50%以上的胚体孵出。刚出膜的仔鱼长约9 mm。  相似文献   

10.
黄鳝的胚胎及胚后发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秋白 《水产学报》2003,27(6):505-512
将黄鳝的受精卵静水控温孵化后,经活体解剖和透明处理,记录黄鳝孵化时序,显微观察并拍摄黄鳝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黄鳝卵圆球型,橙黄或淡黄色,沉性,卵粒重25~38mg,卵径1.7~3.1mm。受精吸水3~5min膨胀后,卵径增大至3.0~3.7mm。黄鳝出膜时全长15~21mm,卵黄吸收完成时,全长25~35mm。黄鳝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具有丰富的微血管分布的胸鳍。胸鳍在胚体出膜后卵黄囊完全消失前退化。在温度26℃时,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为168h,所需积温“度·时”值为4368;在温度32℃时,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为144h,所需积温“度·时”值为4608。在温度32℃时,胚后发育所需时间(从出膜至卵黄全部吸收)为216h,所需积温“度·时”值为6912。26~30℃是黄鳝卵适宜的胚胎发育温度。  相似文献   

11.
高眼鲽(Cleisthenes herzensteini Schmidt)是黄海北部的经济鱼类。本文用人工授精孵化的方法研究了它的早期发育。试验材料取自1965年5月12日拖网试捕的渔获物。高眼鲽在黄海北部的产卵期为5月,产卵期的适温范围为12.4—15.6℃,盐度约为30—31‰。高眼鲽卵在受精后2小时细胞开始分裂,14小时左右囊胚期形成,20小时左右进入原肠期,32小时形成神经胚,36小时发育成胚胎期,45小时后形成尾芽,69小时左右心脏开始搏动,80小时左右,胚体尾端越过头部,83小时后,孵出仔鱼。仔鱼孵化后第四天,卵黄耗尽,开始主动摄食。  相似文献   

12.
山女鳟、金鳟、白点鲑发眼卵国际长途托运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白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f pluvius)发眼卵3.9万粒,采用托运方式从日本国运抵我国黑龙江省。运程3990公里。从日本NIIGATA县起动的山女鳟和金鳟,运输时间分别为46和64小时,到达当日死卵拣出率分别为0.8%和2.8%,第7天分别为1.6%和4.3%。从东京水产大学大泉实验实习场起运的白点鲑和山女鳟、运输时间93小时,其中22个小时非正常滞留在机场暖库里,运卵箱内温度上升到12.5℃,运到当日死卵拣出率分别为4.2%和42%,第7天率拣出率分别为7.7%和52.3%。  相似文献   

13.
丁鱼岁的成熟卵呈圆球状 ,具墨绿色、青灰色、黄色 3种颜色 ;平均卵径为 0 82mm ( 0 4 8~ 1 1mm) ,吸水后平均直径 1 6mm ;粘性。在水温 2 0~ 2 3℃ (平均 2 2 0 9℃ )的条件下 ,胚胎发育历时 4 2h 17min ,积温 92 0 2 2℃·h。肌肉效应期出现在晶体出现期前。出膜仔鱼全长 3 8~ 4 2mm。  相似文献   

14.
星突江鲽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人工干法授精、微量充气孵化条件下星突江鲽的胚胎发育进行了研究。星突江鲽受精卵为分离的球形浮性卵,无油球、卵膜薄、光滑且透明,具弹性。吸水前卵径为0.66~0.70mm,吸水后为0.91~1.06mm。根据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及典型特征将星突江鲽胚胎发育过程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胚孔关闭、眼泡和肌节形成、尾芽形成、晶体出现、听囊出现、出膜前期和出膜期11个连续的典型时期。在11±0.5℃水温下,受精卵经过101h仔鱼脱膜孵出。初孵仔鱼全长2.3~2.5mm,卵黄囊长径1.075~1.25mm,短径0.60~0.675mm。  相似文献   

15.
对乌苏里拟鱼尝的繁殖生物学性状做了测定分析 ,在 6月初时体长 2 2 5 - 46 8mm的个体绝对怀卵数2 6 84± 10 2 9粒 ,发现比自然繁殖期中的怀卵数量少 ,认为可能一些卵细胞增殖或发育尚未达到一定程度而影响怀卵数量。该鱼的卵子为橘黄色 ,卵径平均 2mm ,在水温 15 - 17℃时 ,受精卵需要约 96小时以上的胚胎发育 ,鱼苗出膜。人工繁殖分三个试验组 :HCG、LHRH -A HCG和对照组 ,第一次注射均采用了DOS催熟 ,分别获得 4 0 %、85 %、0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花斑副沙鳅的胚胎发育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明生 《淡水渔业》2004,34(6):34-36
花斑副沙鳅的繁殖季节在 6~ 8月 ,从府河、环河中采集到Ⅳ末的亲鱼 ,人工催产 ,人工授精 ;卵无粘性 ,为漂流性卵 ;受精卵在水温 2 8℃时胚胎发育速度很快 ,从受精到孵化开始出膜只要 12h ,全部出膜需要 12h 5 0min ,刚出膜的仔鱼身体透明 ,全长 2 7mm。  相似文献   

17.
真蛸为福建省近年来新兴的海水养殖优良种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商品价值和产业化养殖前景。本文报道了福建省水产研究所2008年-2011年真蛸人工繁殖及受精卵孵化结果:127头雌亲蛸经强化培育,共有77头产卵,获卵194×10^4粒,孵出143.4×10^4头浮游幼体。雌亲蛸获产率46.2%~86.7%,卵子受精率75.6%-91.8%,受精卵孵化率77.9%~95.0%。在20.0~22.5℃水温条件下,真蛸受精卵经21~36d开始孵出,孵出后4~6d为孵出高峰,每窝卵开始孵出至孵化结束维持10—16d。  相似文献   

18.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倒刺亲鱼在池塘培育条件下 ,用含粗蛋白质 37%~ 38%的人工配合饲料为主并辅以其它动植性饲料饲养可达性腺成熟 ,其性成熟年龄雌鱼为 4龄、雄鱼 3龄。适宜产卵水温为 2 0~ 2 8 5℃ ,最佳产卵水温为 2 3 5~ 2 6 5℃。水温 2 0~ 2 8 5℃时产卵效应时间为 10~ 14h ,孵化出膜时间为 39~ 4 8h。孵化出膜稚鱼体长 6 83~ 7 38mm。  相似文献   

19.
黄海鳀鱼的卵巢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组织切片方法和常规目测法对黄海鯷鱼的卵巢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描述了卵巢各发育期的特征,对不同发育期卵巢内卵母细胞的发育时相组成、卵径分布、卵巢两叶及其前、中、后部发育的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鯷鱼卵母细胞发育不同步;Ⅱ期卵巢由1~3时相卵母细胞组成,2时相卵母细胞在数量上占优势(66.39/6);Ⅲ、Ⅳ和Ⅵ期卵巢均由1~4时相卵母细胞组成,其主要区别在于4时相卵母细胞所占比例不同,其中Ⅳ期卵巢中最高(34.8%),Ⅲ期次之(28.69/6),Ⅵ期最低(17.8%);Ⅴ期卵巢由1~5时相卵母细胞组成,已发育成熟的5时相细胞所占比例最高(29.8%);卵巢由Ⅲ期到Ⅴ期的发育过程中,主要是3、4时相卵母细胞向4、5时相的发育,1、2时相细胞所占比例基本不变。卵母细胞的粒径分布呈明显的峰、谷特征,这与以前对该问题的“浅锯齿状分布”认知有明显不同;Ⅲ和Ⅵ期卵巢内的卵径(长径)呈单峰分布,优势粒径组均为0.5~0.6mm;Ⅳ和Ⅴ期卵巢呈双峰分布,优势粒径组分别为0.2~0.3mm、0.7~0.8mm和0.5~0.6mm、1.1~1.2mm;V期卵巢两个优势卵母细胞群在粒径分布上彼此分离,粒径较大的群内均为水合卵母细胞,呈现出明显的分批产卵特征。鯷鱼卵巢左叶大、右叶小,右/左重量比值为0.71,95%置信区间为(0.67,0.75);卵巢叶间和叶内部位间卵母细胞的发育状态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半刺厚唇鱼胚胎与胚后发育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半刺厚唇鱼[Acrossocheilus(Lissochilichthys)hemispinus]胚胎及胚后发育进行观察,详细描述了从受精卵到稚鱼期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半刺厚唇鱼成熟卵圆形,卵径1.74~1.97 mm,黄色或桔黄色.在25 ~28℃水温条件下,孵化时间为62 h,刚出膜仔鱼全长5.6~7.2 mm.在26~28℃水温条件下,出膜后仔鱼7日龄初次摄食;9日龄时卵黄囊完全消失;15日龄时,进入稚鱼期:25日龄时,鳞片形成,进入幼鱼期.仔、稚鱼体侧都具有7条明显的黑褐色横向条纹,成鱼条纹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