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秋季是水产业收获的旺季,同时也是国内水产品消费的旺季。但秋季也是鱼病多发的季节,鱼病的多发和鱼病的严重性不可低估,应引起重视并加强病害管理。  相似文献   

2.
秋季水温逐渐下降,水质稳定,鱼体生长最快,但秋季又是鱼病高发季节。鱼池经过大量的投饵、施肥,腐殖质增多,病原菌大量繁殖,极易引起鱼病的发生。鱼病综合防治,一是要生态防病;二是要对水体、饵料和工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杀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有效地控制暴发性流行疾病。  相似文献   

3.
4.
小渔 《海鲜世界》1995,(2):23-24
目前池塘养鱼已基本上形成了一套较为一完整的防病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生产者往往忽视了这一环节,造成了鱼病的大量发生。一旦发生了鱼病,由于鱼类生存的水域环境的影响,给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都带来一定的困难,收效甚微。轻者即使治愈,也影响其生长速度。重者更难收到理想的效果。以至于造成鱼类的死亡,给生产带来重大的损失。 因此,欲要避免鱼病的发生,必须在预防上下功夫、必须认真贯彻。防重于治,以防为主”的方针。在预防措施上,即要注意消灭病原体,又要切断传染和侵袭途径,同  相似文献   

5.
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首先要看季节,在不同的季节了发病原因也有所不同,要根据气候特点来诊断鱼病的起因。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漫长的越冬期过去了,随着气温和水温的不断上升,鱼类开始生长的同时,各种病原生物活动也开始加强。在当前情况下,做好水产养殖工作,使渔业生产有一个良好开端,是每年水产养殖业首先考虑的大事。此时研究鱼类发病的原因并进行有效预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全年养殖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地池塘高密度集约化养鱼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鱼类病害已成为池塘养鱼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暴发性鱼病.其流行之广、来势之猛、危害之大已给我地渔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根据近几年来我地暴发性鱼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对该病进行了预防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发病原因从大量的病例表明,暴发性鱼病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发病池塘多属鱼放养密度大、鱼类生活环境恶化,疾病相互感染。池水溶氧长期处于低值.池水有机物耗氧量长期超标,水中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池水污染严重.细菌大量繁殖,致使地鱼运动能力下降,饵…  相似文献   

7.
8.
进入秋季,天气渐凉,水温也逐渐下降,此时仍是鱼病的多发期。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以下介绍六种秋季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泛池往年发生过严重死鱼事件的精养池塘,要特别注意发生浮头的现象。当池养鱼出现严重浮头,不及时处理就易引起泛池,而严重泛池可致使养殖鱼全部死亡。特别是在无风、闷热、打雷不下雨或雷阵雨、暴雨过后等天气异常时要注意。投饵过剩、水质恶化、水源不好,养殖鱼鳃部有病,  相似文献   

10.
“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是鱼病防治的基本方针。近年来.广东、浙江、江苏、湖北等重点养鱼区改革鱼病防治措施,采用不用药或少用药的生态防病方法,取得了少发病或不发病的防病效果,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徐承旭 《齐鲁渔业》2003,20(12):32-33
鱼病的防治应本着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综合预防是根据各种养殖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以及鱼病发生和发展规律,坚持以药物预防和生态预防相结合,防止鱼病的发生,抑制鱼病的发展。下面结合生产实践,谈谈鱼病综合预防技术。  相似文献   

12.
13.
开春,随着气温的升高,鱼类的生理活动加快,摄食量开始增加,一些寄生虫和细菌也频繁活动并开始大量繁殖。4月份,池塘水位一般较浅,水深1米左右,鱼的密度相对较高,寄生虫以及细菌的传播途径更快更直接,水质也容易出现恶化现象。防重于治:清明节前后易出现鱼苗死亡现象,因此清明节  相似文献   

14.
鱼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季节性,许多鱼病常在4~10月这段时间内流行,尤其是4~6月和8~10月份,是一年内两个主要流行季节。人们习惯上把这两个阶段分别称为“大麦黄”和“白露心”,及时有计划地在鱼病流行季节前进行药物预防,是补充平时预防不足的一种有效措施。具体做法如下:一、体外鱼病的预防体外鱼病一般采用定期用药遍洒鱼池来预防。1.敌百虫:按每亩平均水深1米,用90%晶体敌百虫50~100克或粉剂250~500克全池泼洒,对指环虫、三代虫、中华鳋、水蜈蚣以及锚头鳋的幼虫有杀灭效果。或用敌百虫与硫酸亚铁…  相似文献   

15.
对养殖鱼类进行生态预防,减低了鱼类发病率,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金燮理 《内陆水产》1995,21(4):28-29
第五讲预防鱼病的措施和方法金燮理(湖南农业大学水产系410128)“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是我国鱼病工作的正确方针。长期的生产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只有全面的执行这条方针,才能达到减少或避免鱼类因病死亡,保证养鱼的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在预防措施上,既要注...  相似文献   

17.
秋季是鱼类生长的关键季节,但同时也是鱼病的发病高峰,由于季节气候引起的环境因子变化,前期的大量投喂和施肥引起的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升高,底质  相似文献   

18.
<正>1错过鱼病治疗的最佳时机由于大多数养殖户的预防保健意识比较淡薄,在鱼类开始出现小量异常时,都没有引起注意,如鱼类发生暗浮头、食欲减退、体色与水色的不良变化等,这些都是鱼病即将流行与爆发的信号,一旦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鱼病便由潜伏期迅速发展到显现期,即池塘中的大部分鱼类已经深度感染疾病。表现为体色变黑,离群独游及食欲大大降低,并开始发生鱼类死亡,此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一  相似文献   

19.
《水利渔业》2008,28(1):30-30
1.皮肤充血病发病原因:引起此病的主要原因是鱼体长期缺乏光照,水质不良或频繁换水。此病多在阴雨季节发生。若不及时治疗,轻者影响食欲,重者死亡。防治方法:①加强光照,降低水位或提高水温,可抑制此病的蔓延。②在10k水中溶解1~2g呋喃西林,浸洗病鱼10—30min。③用3%-5%的浓盐水,浸洗病鱼10~15min。  相似文献   

20.
药物防治鱼病过程中,常常发生效果不佳,甚至鱼更严重地死亡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种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