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中杰 《畜禽业》2004,(8):24-24
1发病情况4月份山西临汾尧都区某养殖户饲养2000只180日龄的蛋鸡,每天死亡10只左右,鸡群有呼吸道症状,食欲有所下降,产蛋不升反而下降,软壳蛋增多,蛋壳颜色变浅,破损率增多,用过泰乐菌素、罗红霉素等药物,不见好转。2临诊症状大群鸡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有的鸡排黄、白、绿色粪便,病鸡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发出“呼噜”声,有的咳嗽,有的摇头或左右摆头,产蛋下降,出现薄壳蛋、软壳蛋等。3病理变化解剖病情严重的鸡3只,其病理变化大致相同。喉头、气管充血、出血点,气管粘液增多,气囊炎,心包炎,心包内积有淡黄色含纤维素性液体,肝周炎,整个肝脏…  相似文献   

2.
李冰 《畜禽业》2002,(12):39-39
1 发病过程 2002年1月10日,肇州县肇州镇一养鸡户用甲醛给3月龄育成鸡带鸡消毒,消毒后1h,鸡群开始出现精神沉郁,有的鸡流泪,并且已有两只死亡,未做任何治疗,遂前来就诊.  相似文献   

3.
1发病情况中牟县某个体养殖户饲养三黄鸡1200余只,地面平养,90日龄应接种ND-IV系苗,但因忘记未接种,110日龄时开始发病,病鸡出现腹泻,肿头,呼吸困难等症状,遂以阿莫西林、氯霉素饮水3d,效果不明显,至114日龄来我处就诊时,已死亡78只,死亡率6.5%。另一个体养殖户宋某饲养三黄鸡1500只,平养,30日龄时开始发病,病鸡冠白、下痢,生长发育迟缓,怀疑是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用磺胺-6-甲氧嘧啶拌料3d,未见好转,至33日龄下午来就诊时死亡117只,死亡率7.8%。2临诊症状病鸡精神萎顿,食欲…  相似文献   

4.
鸡的葡萄球菌病是一种多发、易发的禽病,尤其是现在的禽类养殖多采用密度大的集约化方式,接触、磨擦、蹬踩,以及消毒不彻底都易引发此病。1发病情况2006年8月保定献县某鸡场饲养海兰褐壳蛋鸡5000只,饲养至49日龄时,发现部分鸡出现中趾、跗关节肿大,不能站立,头颈扭转等症状。有的病鸡精神沉郁,闭眼嗜睡,羽毛松乱无光泽,食欲减少或废绝,多数病鸡拉黄白色粪便。胸部、腹部、翅尖、腿部等处皮肤脱毛、炎性坏死,呈紫黑色,皮肤浮肿,有波动感。后期病鸡站立不稳,倒地。病鸡多在2~5d内死亡,病死鸡大约250多只,占鸡群总数的5%。2临床症状病鸡表现精…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淮安市淮阴区三树乡某肉鸡养殖户于2005年9月引进5000只艾维因肉鸡.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免疫,7日龄用新城疫、传支H120二联冻干苗2头份饮水,14日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冻干苗饮水,25日龄用IBD苗进行二免,在29日龄时,大群精神沉郁,垂头缩颈,闭目嗜睡,个别鸡表现张口喘气,呼吸困难,有少量的鸡口角流涎,伴有甩头动作,采食时鸡口中流出大量液体,病鸡排黄绿色或灰白色水样便,泄殖腔周围羽毛污秽,沾满稀粪,且出现瘫痪病鸡,采食量减少,至32日龄共病1 200只,死亡520只,发病率24%,死亡率10.4%.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5,(2):29
<正>寒冷季节在蛋鸡饲料中添加以下物质,可提高鸡的产蛋量和御寒能力,减少饲料损耗。1.在蛋鸡饲料中加入1%~2%的红辣椒粉,可提高产蛋量,并能提高鸡的采食量和御寒抗病能力。2.在蛋鸡饲料中加入10%~20%的胡萝卜,可提高产蛋量和鸡的抗病能力,且能延长产蛋期。3.在蛋鸡饲料中加入4%左右的大蒜,可提高产蛋率,并能增进食欲,提高鸡的抗病能力。4.在蛋鸡饲料中添加1%~3%  相似文献   

7.
<正>1发病情况2009年元月22号,该鸡场购进肉苗鸡18000只,2月8号全群发病,驻场技术员用克拉西林、黄芪多糖、卡那霉素等药物治疗3d无效,共死亡1630只。2主要症状病鸡不时抬头张口呼吸,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脸色发绀、羽毛膨松,两眼流泪,眼结膜苍白,不爱运动,喜欢离群独立,食欲减少或废绝。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郊某种鸡场在1994年6月至1995年3月,共饲养6批累计30908只伊莎褐父母代种鸡,18周龄转群上笼后,陆续出现腹部膨大、企鹅样站立鸡只,经不间断淘汰至50周左右慢慢消失。此病平均发病率达10.68%(6.49%~13.54%),造成鸡群高峰产蛋率平均仅为71.7%(65.73%~78.45%),经济损失巨大,经诊断为衣原体感染引起。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在进行人工授精时,发现腹部胀满体很沉的鸡,翻肛困难,难以找到阴道口,不易授精。但鸡只精神、食欲正常,鸡冠红润。随着日龄的增大,腹壁变薄,波动感明显,腹下垂,似企鹅样行走,犬坐姿势,不产蛋。2剖检变化对一百…  相似文献   

9.
赵恒亮 《畜禽业》2003,(3):34-34
2002年夏末,某养殖场饲养的4500只60日龄海兰系列产蛋育成鸡突然发病,并很快波及整个鸡群。发病后曾用一般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疫情蔓延。发病7d达到死亡高峰,每天死亡100多只。后经我中心实地解剖及化验室确诊,病因是鸡群感染强毒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引起的,经采取一系列治疗措施,终于使疫情得到控制。此次疫情最终发病率达80%之多,死亡654只,死亡率为14.5%,损失较为惨重。1临床症状发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废绝,畏寒,拉黄绿色稀便,肛门周围羽毛沾有粪便,张口呼吸,有异…  相似文献   

10.
<正>2005年9月,山东曲阜某养殖户,饲养2000只蛋鸡,其中1鸡舍内540只70日龄时,出现精神不振,采食量急剧下降,并伴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2d后开始零星死亡,每天死亡10~30只。  相似文献   

11.
朱文连 《畜禽业》2004,(2):65-65
本县某农户于3月13日购2000只本地苗鸡,至60日龄时,鸡群圈养生长发育良好,无其它不正常现象。15月12日发现部分鸡拉淡绿色稀粪,兽医认为是肠道感染,采用庆大霉素滴嘴和氟哌酸饮水,口报神效救禽丹等治疗均无效。收稿日期:2003-10-20后找笔者,经农户讲这些鸡法氏囊疫苗、IV系苗各2次免疫,都按免疫程序使用疫苗,最近用霉玉米和淮阴正大551饲料混合饲喂,到5月15日死亡360只,死亡率18%。2临诊症状:初期部分鸡拉淡绿色稀便,以后鸡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病重的鸡气喘或呼吸困难,动态不稳,运动失调,喷鼻、甩头、口内流出淡黄色液体,最后窒息死亡。3剖…  相似文献   

12.
甘保罗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以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为特征。本病仍然影响着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就该地区个体户马某饲养2000只蛋鸡,因免疫程序不合理造成该鸡群发病,死亡率达8.9%。虽经及时诊断治疗,死亡率不大但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1999年5月,该地区个体户饲养员马某从马市某种鸡场购买新罗曼蛋雏鸡2000余只进行饲养,饲料采用全价饲料。饲养至10日龄饮水接种中毒法氏囊疫苗,每只鸡1.5头份。由于限水时间过短造成部分鸡只未能够饮用足够量的疫苗。当鸡群饲喂25日龄时,鸡群开始发病,当天发病鸡达185只。  相似文献   

13.
蛋鸡猝死症又称笼养蛋鸡疲劳症,多发生于高产鸡群尤其以夏季发病相对较高,该病主要引起高产鸡瘫痪、猝死以及产蛋减少。近年来该病在我市发病呈上升趋势。严重鸡群死亡率在10%以上。1发病情况2003年8月,我市高新区一养鸡专业户反映,其所饲养的2000只罗曼褐壳蛋鸡,在进入8月份雨季以来,鸡只死淘汰率一直偏高。每天少则死亡4~5只,多则死亡8~10只。该批鸡日龄在180d左右,产蛋率约90%,大群鸡采食、饮水正常,粪便较稀。陆续死亡已达107只。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治疗结果诊断为产蛋鸡猝死症,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2临床症状2郾1最急性型发病…  相似文献   

14.
张平海  周庆新 《畜禽业》2006,(10):45-45
夏季高温季节是养鸡生产最困难的时期。气温高于33℃时,蛋鸡的正常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产蛋率下降,死淘率和鸡蛋破损率上升。为了缓解热应激,减少损失,我们进行了产蛋料中添加0.01%VC和0.2%NaHCO3效果试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点无锡养鸡场集团有限公司蛋鸡场10号鸡舍。鸡舍长44m、宽11.5m,三层全阶梯,纵向三列饲养鸡数为5292只。1.2试验时间2005年7月5日至8月30日。1.3试验鸡品种伊莎褐商品代蛋鸡。1.4试验鸡日龄试验组与对照组为同一鸡舍同一日龄,试验开始时为45日龄。1.5试验鸡只随机抽取500只鸡,均匀分为2组进行试…  相似文献   

15.
王黔  夏兰 《畜禽业》2004,(8):2-6
禽流感--不得不再说起的话题 当中国家禽业刚刚开始从年初以来禽流感造成的长期低迷中喘气甫定,炎炎7月,在安徽巢湖市居巢区又发生了一起禽流感疫情.农业部7月3日接到报告称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发生鸡只死亡,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6日最终确诊鸡只死亡原因为感染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接到疫情报告后,农业部立即向安徽省发出了通知,要求当地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立刻扑灭疫情.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4,(10)
<正>鸡球虫病是养禽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原虫病,随着球虫病的多发,鸡的感染日龄也越来越小,再加上养殖户管理的粗心和专业知识的缺乏,容易忽视病情误解为其他的病,延误治疗,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曾遇到过这样的病例。1发病情况安丘某养殖户饲养肉鸡1 800只,从7日龄起有死亡的情况发生,因在当地被误诊,直到10日龄来本院禽病门诊诊断时已死亡200多只。本批  相似文献   

17.
用鸡新城疫低毒力毒株(ZM10株)免疫7日龄SPF鸡,免疫后10d将不免疫的7日龄SPF鸡与之同居10d,将同居鸡取出,再将不免疫的7日龄SPF鸡与之同居,如此反复。从同居6代后SPF鸡脑和脾中分离到ND病毒,再将分离到的ND病毒接种10日龄SPF鸡胚,收获尿囊液,其ICPI低于0.4,MDT/MLD为112h;并从同居6代鸡血清中检测到抗ND抗体。  相似文献   

18.
王海鹏 《畜禽业》2003,(3):38-38
1发病情况2002年10月16日,江苏如东县袁庄镇某三黄鸡养殖专业户饲养的1500只55日龄三黄鸡在一夜间突然死亡7只。养殖户根据地面的少量血便及剖检变化再结合其多年的经验,使用青霉素肌注(每只4万单位)及磺胺氯吡嗪0.03%浓度饮水,连续3d但不仅没有好转迹象,反而大群恶化,死亡率增多。10月19日,笔者受邀前往诊治。其大群食欲废绝,大部分鸡蹲伏于地,不愿走动,尾下垂,地面潮湿,有大量血便。2剖检变化机体苍白贫血,小肠粘膜上有无数粟粒大及针尖大的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小肠内大量出血并增粗,盲肠…  相似文献   

19.
青岛市某养鸡场中10000只46日龄雏鸡,发生了一种以排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并伴有呼吸困难,扭颈,羽毛松乱触摸易脱落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整个过程共计10d,死亡率高达35%,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新城疫,法氏囊炎、葡萄球菌病混合感染。 1 发病情况   该鸡群曾在14日龄、21日龄两次使用法氏囊炎弱毒冻干疫苗饮水免疫,并于28日龄使用新城疫弱毒疫苗滴鼻、点眼加强免疫,准备于60日龄使用新城疫Ⅰ系肌肉注射免疫。在46日龄时,发现部分鸡厌食、怕冷挤堆、闭目蹲伏不动,排黄绿色或白色水样稀便,偶而发现有的病鸡呼吸困难,当日死亡120余只,解剖发现法氏囊肿胀出血,皮下出血呈暗红色,初步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炎,当日紧急注射法氏囊病高免蛋黄液,但第二天鸡群精神状态仍不见好转,死亡率急剧增加,此时呼吸困难病鸡增加,且病死鸡除法氏囊肿大外,部分鸡皮肤浸润、溃烂,皮下有暗红色胶冻液体,经全场技术人员会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新城疫、法氏囊炎、葡萄球菌病混合感染,48日龄全群紧急注射新城疫Ⅰ系疫苗,同时每只鸡分点注射新城疫—法氏囊双价高免蛋黄液1ml、庆大霉素1万单位,49日龄重复注射。大群投服恩诺沙星制剂,连用7d,直至50日龄死亡鸡数才逐渐减少,56日龄鸡群逐渐趋于正常,历时10d,死淘鸡数3450余只,淘死率约为35%,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正>该镇某专业户饲养的5000只白羽肉雏鸡暴发了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笔者将病情诊断与治疗情况叙述如下:1发病情况该专业户于2012年4月4日从外地购进5000只白羽肉用苗鸡,苗鸡按自订程序开展免疫,26日龄时有个别鸡表现精神沉郁,拉黄白色水样粪便,两天后死亡17只,第三天死亡29只,第四天死亡55只,第五天死亡81只,第六天死亡61只,第七天死亡26只,8d后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