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2.
独蒜兰快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结果表明,独蒜兰组织培养最好选用种子萌发的幼芽体进行.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在2,4-D 2 mg*L-1 6-BA 0.25 mg*L-1和2,4-D 2 mg*L-1 KT 0.25 mg*L-1的MS培养基中,外植体的死亡率较低;高浓度的2,4-D有利于快速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但愈伤组织褐变死亡率较高;无论是种子萌发的芽还是从假鳞茎上剥下的芽,在6-BA 2 mg*L-1的MS上其长势都是最好;6-BA 2 mg*L-1最适合外植体为种子萌发的芽的增殖,当6-BA浓度为4 mg*L-1时,则抑制了外植体的芽的增殖与生长;NAA对外植体的芽的增殖和生长都有抑制作用;MS 6-BA 3.0 mg*L-1 NAA 0.5 mg*L-1培养基对不同外植体芽的增殖倍数有显著性差异;添加了IBA的培养基有利于根系的诱导. 相似文献
3.
云南独蒜兰原球茎诱导与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云南独蒜兰,对其进行了种子无菌萌发的基本培养基、添加物与激素以及原球茎增殖激素配比的优化筛选.结果表明:在KC、1/2MS、B5这3种基本培养基中,B5较适于种子萌发;添加蛋白胨5g/L、马铃薯泥50g/L或活性炭粉1 g/L均有利于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生长激素NAA、2,4-D对种子无菌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而细胞分裂素6-BA则抑制了种子萌发.在以B5附加AC(活性炭)1g/L的基础培养基中,激素组合6-Bal.5mg/L+NAA0.5mg/L更有利于原球茎的增殖与生长. 相似文献
4.
对福建省14个调查地开展台湾独蒜兰(Pleione formosana Hayata)分布与居群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其中12个调查地均有台湾独蒜兰的分布,共记录分布点51个.其垂直和水平分布格局的特征为:以北纬27°5'-28°、海拔500-800 m分布最多;其次为北纬27°-27°5'、海拔1000-1400 m;在北纬25°4'、海拔1000-1600 m呈连续分布状态.台湾独蒜兰居群分布于南向坡坡地、溪涧旁的石壁及溪涧中间的单体石块上,10-100株的居群最多(23个),占调查记录总居群数的45.1%.台湾独蒜兰野外生境中开花、结果数量所占比例小,且母株周围小苗也较少;在自然状态下结实率、种子萌发率极低,通过种子繁殖困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井冈山独蒜兰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井冈山独蒜兰的蒴果为材料,将其幼胚接种于培养基中,研究不同幼胚培养基、含不同激素组合的原球茎和丛生芽诱导培养基及根诱导条件的诱导效果。[结果]在MS培养基中,接入的幼胚发育缓慢,65 d才转绿,芽发育瓶数为30%,加入2 mg/L GA3后,芽发育瓶数提高到40% 在1/2 MS培养基中,幼胚43 d即开始转绿,芽发育瓶数为62% MS培养基附加2.0 mg/L 6-BA时,对原球茎和丛生芽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分别为90%和80% 在18℃时,独蒜兰无根苗培养15d即开始生根,在1/2 MS培养基中培养30 d,生根率达到95.2%,平均生根数为4.0条/株。[结论]该研究建立了适宜的井冈山独蒜兰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独蒜兰种子为试验材料,探索其种子萌发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通过用不同浓度的次氯酸钙进行浸种处理,采用NAA、6-BA和活性炭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探讨其对独蒜兰种子萌发的影响,并观察独蒜兰种子萌发生长过程。[结果]采用0.05 mol/L的次氯酸钙浸种处理独蒜兰种子10 min后,将其接入B5+NAA 0.5 mg/L+6-BA 0.3 mg/L+活性炭1.0 g/L+20.0 g/L蔗糖培养基中,培养50 d后统计种子萌发率为100%。[结论]该研究为独蒜兰植物大规模栽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独蒜兰的离体快速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以独蒜兰种子及种子萌发的无菌苗的原球茎、叶片为外植体,诱导产生无菌苗。结果表明:独蒜兰种胚萌发最适培养基为1/2MS+6- BA(0.1 mg/l)+ NAA(1.0 mg/l)+活性炭2 g/l,6- BA、KT有抑制衰老的作用,能促进独蒜兰原球茎直接分化成苗。组培苗的原球茎经切割后在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可产生增殖分化,形成丛芽。原球茎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5.0 mg/l)+ NAA(0.2 mg/l),增值倍数为2.71。以叶片为外植体,未获得组培苗。在独蒜兰组培快繁研究中,以种子为外植体生产组培苗是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通过研究云南独蒜兰种子萌发、小苗增殖和生根的适宜培养基,建立一套独蒜兰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体系。方法:以独蒜兰种子为外植体,研究激素(6-benzylaminopurine和1-naphthlcetic acid)不同质量浓度配比对云南独蒜兰小苗增殖和壮苗生根的影响。结果:云南独蒜兰小苗增殖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1.5mg/L+6-BA0.5mg/L,壮苗与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2.0mg/L+6-BA0.3mg/L。结论:建立了一套云南独蒜兰组培快繁体系,可用于大规模生产云南独蒜兰组培苗。 相似文献
11.
安徽宁国板桥自然保护区甜槠种群结构动态与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安徽宁国板桥自然保护区次生甜槠林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数量分析方法,绘制了群落优势种甜槠种群的径级结构分布图,编制了甜槠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并根据生命表绘制了标准存活曲线、死亡曲线以及两种生存函数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甜槠种群的标准生存曲线呈左偏正态型,即总体幼苗数虽较多,但Ⅰ龄级幼苗数则偏少。如该种群自然发展下去,将极有可能从稳定型转为衰退型。另外,通过对生存函数曲线研究还发现:宁国板桥自然保护区甜槠种群具有前期增长,中期减少,后期衰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相邻格子法对福建永春县刺桫椤种群进行野外调查,以静态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分析种群的生命过程,以期为刺桫椤的就地保护和经营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刺桫椤种群年龄结构呈现基部较窄、中部较宽,顶部缺失的分布特征,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种群的死亡率与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Ⅵ龄级出现最高峰值,这可能与刺桫椤进入主林层过程中种内种间的竞争有关。4种生存曲线表明:刺桫椤种群具有前期稳定、中期锐减、后期衰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对昌江县的4种濒危药用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其大小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特征。结果表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和野龙眼(Dimocarpus longan)种群属于增长型,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种群属于衰退型,野荔枝(Litchi chinensis)种群属于稳定型。白木香和野荔枝种群的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Ⅱ型,海南龙血树种群接近DeeveyⅠ型,野龙眼种群接近DeeveyⅢ型。结合静态生命表的分析,整体上白木香和野龙眼种群表现为增长型、海南龙血树种群表现为衰退型、而野荔枝种群表现为稳定型。野生濒危药用植物的生存环境较差,人为干扰明显,需要进行必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野外调查和数据统计,研究了陕西楼观台青檀的种群年龄结构,编制了种群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及4个生存函数曲线,同时运用谱分析方法,共同揭示青檀的种群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青檀种群低龄级个体较多,Ⅰ龄级和Ⅱ龄级的个体占总数的81.7%,属增长型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前期死亡率较高,后期稳定;死亡率和消失率变化趋于一致,均在Ⅱ、Ⅲ龄级和ⅩⅣ龄级出现死亡高峰;累计死亡率在Ⅲ龄级达到峰值并趋于稳定,危险率在Ⅱ龄级和ⅩⅣ龄级出现高峰。谱分析表明青檀种群的更新过程中还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波动,波动主要发生在Ⅲ龄级、Ⅸ龄级和Ⅺ龄级。 相似文献
15.
篌竹无性系种群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编制了篌竹竹笋-幼竹无性系种群的动态生命表,篌竹无性系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并绘制了存活曲线、死亡曲线和死亡率曲线。结果表明:(1)篌竹竹笋-幼竹无性系种群的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Ⅱ型,死亡率高达68%,死亡曲线有两个高峰,分株死亡主要集中在前期,主要原因是母竹营养供应不足。(2)篌竹无性系种群的存活曲线也趋向于DeeveyⅡ型,平均期望寿命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6.
石河子东大塘天山云杉种群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东大塘风景区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的种群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合理保护现有资源,在东大塘风景区选取了20个样地(10m×10m),对该地区天山云杉种群的年龄结构、高度结构、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进行了分析。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种群个体数量主要集中于Ⅱ、Ⅲ、Ⅳ龄级(个体数量比重占86.05%),幼苗、老龄个体数量较少。种群径级结构表明,种群的优势径级在6-22 cm,其个体数占总数的89.46%。种群的高度结构表明,种群高度基本呈正态分布。静态生命表分析表明,种群天山云杉的Ⅰ、Ⅱ龄级的死亡率为负,种群Ⅳ、Ⅴ龄级的死亡率最高,累计达80.1%。以标准化最高存活量为起点天山云杉的存活率基本符合属于DeeveyⅢ型。 相似文献
17.
湖北七姊妹山珙桐种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为了解珙桐的种群结构和更新情况,作者于2002年8月31日—9月7日在湖北七姊妹山按照海拔梯度,设置了4块样地, 用样方法对珙桐种群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珙桐的径级结构、高度结构,编制了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并探讨了珙桐的更新,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珙桐种群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种群前期生长不稳定,达到成熟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平衡.珙桐种群缺乏有性繁殖产生的幼树,其更新是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不同温度下饲养观察,对油松大蚜(Cinara formosana)生活史、种群动态、有效积温、天敌、物候预测和化学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大蚜1年可发生8代,6月中旬分化出有翅孤雌蚜并扩散,10月上旬性蚜交配产卵,以卵越冬;油松大蚜种群数量1年内有2个高峰期,分别在6月上旬和9月上旬,8月上旬—8月中旬种群数量最低;油松大蚜不同虫态的发生与山桃(Prunus davidiana)、连翘(Forsythia suspense)、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和火炬树(Rhus typhina)的一些物候相吻合,可通过观察这些植物的物候来预测油松大蚜各虫态发生情况;油松大蚜优势天敌依次为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蚜茧蜂(未鉴定);油松大蚜4个龄期的若虫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4.5、6.7、5.9、7.7、3.1℃,有效积温分别为48.6、49.3、67.4、62.7、291.7日·度;胶带-药膜法防治油松大蚜效果显著,14 d后处理区校正虫口减退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西藏色季拉山阳坡林线方枝柏种群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海拔4 320 m以上林线0.8 hm2样地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种群的每木调查,分析了阳坡林线特征、种群结构、数量动态及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西藏色季拉山海拔4 320 m为森林郁闭上限,阳坡林线上限为4 520 m,属渐变型林线;方枝柏种群径级结构中Ⅰ~Ⅳ龄级个体所占比重较大,此后种群数量随径级增大而急剧减少;种群存活曲线介于DeeveyⅠ和DeeveyⅡ之间,基本趋于稳定。死亡率(qx)和消失率(kx)变化基本趋势一致,都在Ⅲ龄级出现低谷,以后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均随龄级增加而上升;时间序列分析表明,未来种群发展老龄个体逐渐增多。说明方枝柏种群在Ⅳ龄级前能够适应高山林线区域特殊的生境条件,生长较好并发育到青壮年期,此后由于竞争加剧,导致种群发生自疏。这也是种群自身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高山生态系统恶劣生境中种群的一种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