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茄子游离小孢子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份本地主栽长茄品种为试材,对二倍体茄子游离小孢子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份材料可诱导出愈伤组织,‘黑金刚’长茄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3个/蕾;单核期小孢子是诱导愈伤组织最佳时期;4~6d蔗糖饥饿结合35℃高温预处理是小孢子脱分化的必要条件;愈伤组织诱导与培养分3段进行,先以1.5 NLN培养基附加甘露醇90g/L、2,4-D 0.5 mg/L、NAA 0.2 mg/L、6-BA 0.2 mg/L 35℃暗培养4~6d,接着添加等体积60g/L蔗糖培养基25℃暗培养3d,再均分成2皿,每皿添加等量30g/L蔗糖的培养基,25℃暗培养5~10d肉眼可见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2.
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具有快速纯合基因型、促进植物胚胎发生和提高植株再生率的功能,同时在突变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工程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受外植体预处理、小孢子预处理、供体基因型、小孢子培养密度、培养基pH值和培养基成分等因素的影响。林木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开展较少,其技术体系滞后,如在林木中大量开展游离小孢子培养工作有望改良当前林木育种落后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白芦笋游离小孢子培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芦笋的4个基因型为试材,对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供体基因型对成功诱导愈伤组织发生起关键作用;花蕾长度为2.1~3.1mm时,大部分的小孢子处于单核晚期或双核期,最易培养出愈伤组织;游离小孢子培养于含有NAA2.0 mg/L、6-BA 1.0 mg/L液体培养基中,产生愈伤组织效果最好;游离小孢子来源的愈伤组织通过转瓶培养和植株再生诱导,能分化出无根绿芽。  相似文献   

4.
玉米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研究宋建成,姜丽君,王守义,王桂荣(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泰安271018)游离小抱子培养(IsolatedMicrosn“r”’Culture)是近年来在植物花药培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组织培养技术。与花药培养相比,它可...  相似文献   

5.
不同基因型菜心游离小孢子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不同基因型的菜心栽培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菜心游离小孢子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有7个基因型材料获得小孢子胚,从不同基因型诱导形成胚的频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基因型是影响菜心小孢子胚发生的主要因素;第1天热激培养时用170 g/L高浓度蔗糖培养之后转换成含130 g/L蔗糖培养基能显著提高小孢子胚诱导率;0.05 mg/L 6-BA+0.2 mg/L NAA能促进菜心小孢子诱导成胚;添加0.4 mg/L GA3可显著提高菜心小孢子胚芽诱导率和平均每胚出芽数。7个基因型材料均诱导出再生植株,植株诱导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巴西橡胶树是一种重要的热带作物。以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处于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幼嫩雄花为试验材料来获取单细胞,利用5%纤维素酶、5%果胶酶、5% β-葡聚糖酶、5%纤维素酶与4%果胶酶混合酶4种酶液,探索酶解四分体胼胝质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在37℃条件下酶解1 h,5%纤维素酶与4%果胶酶混合酶的酶解效果最佳,可得到品质良好的小孢子单细胞。通过对拉制针尖细长度、磨针斜口直径以及显微操作分离体系的不断探索与试验,成功建立一套适合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小孢子单细胞的显微分离技术体系。小孢子单细胞是减数分裂的直接产物,对小孢子单细胞进行分离并分析可精确解析橡胶树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重组与交换,确定橡胶树基因组的变异情况。该研究结果将为橡胶树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对40份芥蓝材料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胚状体诱导率差异显著,其中只有红脚黄花芥蓝×612、孤老种、黄花芥蓝、绿宝、香港中花芥蓝产生胚状体;日照时间为11~12 h的供试植株的胚状体诱导率是日照时间为5~6 h的3~7倍;采用单核靠边期至双核早期的小孢子进行胚状体诱导效果最佳,此时花蕾大小为3.0~4.5 mm;在32.5℃下高温预处理小孢子24 h诱导效果最佳,其他温度时间组合条件下胚状体诱导率降低65%~100%。  相似文献   

8.
巴西橡胶树遗传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巴西橡胶树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实现通过体细胞胚状体发生途径再生植株,但到目前为止,植株再生频率仍然较低,且只有少数无性系能够实现体外形态发生.橡胶树的离体培养难度大,是进行基因工程育种的主要障碍,本文对巴西橡胶树遗传转化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影响转化成败的关键因素与技术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提取液中添加 10mg/L秋水仙碱可提高大麦小孢子游离后的存活率 ;以含 10mg/L秋水仙碱的预处理液预处理小孢子 4 8h可以降低培养 72h后小孢子的死亡率 ;以小花共培养可以提高正常型多细胞结构形成率 ,因而明显提高胚状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镜检花粉各发育时期及其与花蕾、花药形态的相关性,探讨了花生基因型、液体培养基及附加激素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花蕾纵径长为2.48~2.96mm,小孢子基本处于四分体时期;长度在3.26~4.16mm时,以单核期为主;5.38~9.9mm,为双核期。在小孢子单核靠边期取材诱导率最高,达9.38%。本实验所用的六个花生品种中,四粒红的单蕾产胚数最高,达到0.1个胚/蕾 (MS培养基) 和0.05个胚/蕾(NLN培养基);在附加4mg/L2,4-D,3mg/L6-BA和0.3mg/LNAA改良的MS液体培养基上且当小孢子密度为2.5×105个/mL时,花生品种四粒红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12.5%。  相似文献   

11.
采用PCR和RACE技术,从巴西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的乳管细胞中克隆了WRKY转录因子家族的一个成员HbWRKY1。该基因全长为1755 bp,含有1个1440 bp阅读框,编码47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HbWRKY1含有2个WRKY结构域和C2H2锌指结构基序,与蓖麻、杨树、葡萄、黄瓜、拟南芥的WRKY成员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64.14%、60.04%、42.54%、40.61%和35.4%,属于Ⅰ类WRKY家族成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割胶和乙烯显著上调HbWRKY1基因的表达,但茉莉酸和机械伤害对HbWRKY1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表明HbWRKY1可能在乙烯信号途径对防卫蛋白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Clonal variation and inter-character correlation of 11 seed characters were evaluated in 21 clones of Hevea brasiliensis. The characters were seed length, width, volume and weight, kernel and shell weight, and ratios of seed length/width, seed/kernel weight, seed/shell weight, kernel/shell weight and seed weight/volume. Clonal variation was evaluated through analysis of variance, F-test and 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ter-character phenotypic correlation of clonal means was calculated. Genotypic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estimated using genotypic variance and covariance obtained through analyses of variance and covariance respectively.There was significant clonal variation for each of the 11 seed characters with outstanding seed and kernel weights in PR 107. Significant phenotypic and genotypic correlation was obtained among six characters that are of importance to farmers and seed-millers. This means that selection can be applied on only one of the six characters for simultaneous improvement in the other desired characters. Among these characters, kernel weight had relatively high and consistent heritability estimate. Kernel weight will therefore be adequate for improvement and, hence, simultaneous improvement in the other five important seed characters (seed weight and ratios of seed/kernel weight, seed/shell weight, kernel/shell weight and seed weight/volume).  相似文献   

13.
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 Arg.)的蒴果中通常含有3颗种子,但大田调查中发现,有含4颗种子和2颗种子的现象。对3个品系的橡胶树蒴果进行大田调查,并对雌蕊进行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橡胶树的雌蕊中均存在四心室的现象,其发生频率品系间差异较大,没有观察到二心室的雌蕊;在橡胶树雌蕊中存在单个心室内2个胚珠的现象,品系间发生比率差异较大;3个品系的橡胶树均存在4颗种子的蒴果,品系间发生比率差异较大;只有GT1中存在2颗种子的蒴果。橡胶树4颗种子的蒴果由四心室雌蕊发育而来,2颗种子蒴果的形成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具有亲缘关系的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 Arg.)热研88-13、热试47、热试62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品系橡胶树开花侧枝上的花序和花序上的一级花序、雌花、一级雌花、二级雌花的数量和位置分布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橡胶树间开花侧枝上花序、一级花序、雌花、一级雌花、二级雌花的数量和位置分布差异显著,不同品系橡胶树间花序上雌花、一级雌花和二级雌花的数量和位置分布差异显著;橡胶树开花侧枝上的花序数、雌花数、一级雌花数、二级雌花数之间相关性显著,花序上的雌花数,一级雌花数和二级雌花数之间相关性显著。可以将开花侧枝上的花序数和/或花序上的雌花数作为品种识别的指标之一,将花序上的一级花序数、一级雌花数和二级雌花数作为品种识别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天然橡胶主要来源于巴西橡胶树。海南植胶土壤磷素缺乏,而缺磷会导致橡胶树生长缓慢、干胶产量降低。本文通过RT-PCR技术从橡胶树中克隆了一个磷饥饿信号关键调控基因HbPHR1,基因全长1 560 bp,包含一个1 476 bp的完整读码框(ORF),编码491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53.48 kD。HbPHR1具有MYB结构域和CC结构域,属于MYB-CC家族成员,为酸性不稳定蛋白,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进化树分析表明,HbPHR1与拟南芥AtPHR1、油菜BnPHR1归为一个亚类。HbPHR1的克隆对解析橡胶树磷信号转导机制、创制磷营养高效利用橡胶树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麦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小孢子培养技术不但可用来生产单倍体植株和加倍单倍体植株,而且可望成为转基因的理想受体系统。国际上正在朝着把转基因技术、分子杂交技术与小孢子培养系统有机结合的方向努力。从小孢子的预处理方法及机理、胚性发生诱导培养基、培养过程中小孢子内源激素变化以及培养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大麦小孢子培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排胶是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树皮乳管细胞中胶乳采收的重要环节,与天然橡胶的生物合成、胶乳再生、割胶技术、韧皮部膨压等众多因素相关,占生产成本的60%以上.近年来,天然橡胶异戊二烯途径合成与调控机制、胶乳诊断指标、乳管伤口堵塞和过度排胶导致的死皮发生和修复机理等领域均取得...  相似文献   

18.
以近200个巴西橡胶树种质材料(品种及无性系)幼嫩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对其基因组总DNA的提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DNA溶液无色透明,OD260 /OD280 的比值均为1.8~2.0,1%琼脂糖凝胶电泳为清晰的一条带,无降解现象,RNA去除干净,能被限制性内切酶完全消化;其AFLP分析(引物EcoRI- TA/MseI- CTT)条带清晰,多态性好,说明此方法提取的巴西橡胶树幼嫩叶片基因组总DNA较适于AFLP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