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施肥对龙岩市新罗区6年生尾巨桉林分生长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基肥施钙镁磷肥500 g·穴-1,追施钙镁磷复合肥150 g·株-1、(NH4)2HPO4250 g·株-1、尿素100 g·株-1;第2年追施(NH4)2HPO4500 g·株-1;第3年追施(NH4)2HPO4500 g·株-1的施肥效果最佳。施肥后,大于林分平均胸径的尾巨桉林木株数明显增多,正向分化明显,生产中应及时进行抚育间伐,有利于尾巨桉大径材培育。  相似文献   

2.
以尾巨桉容器苗为材料进行试验,选用木屑、椰糠、泥炭土、珍珠岩为基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3),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尾巨桉容器苗移植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结果表明:不同轻基质配比尾巨桉移植成活率、株高、地径及根系长度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水平木屑和泥炭土均对苗高和地径有极显著性影响,木屑对成活率、泥炭土对根系长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水平珍珠岩对成活率、根系长度达到显著性差异,对苗高则有极显著影响;椰槺对苗木生长没有显著性差异。综合分析表明以处理7(木屑:椰糠:泥炭土:珍珠岩=5:2:3:2)为尾巨桉育苗的最佳轻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3.
采用砂培的方法研究不同营养液配比下尾巨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液配比对尾巨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有显著影响,高氮处理下尾巨桉幼苗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显著高于中氮和低氮处理,低磷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生长促进作用明显;尾巨桉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随着氮水平的提高而升高,而随着磷、钾水平的提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时间的变化(4~6月),尾巨桉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相反,高氮磷钾能够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中氮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不同营养液配比下尾巨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分析表明:高氮低磷中钾处理下尾巨桉幼苗在生长及生理特性方面均有较好表现。  相似文献   

4.
酸铝抑制植物生长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以往关于酸铝胁迫的研究主要在禾本科和豆科植物上,而对经济用材林木较少。为此,本研究以巨尾桉广林9号为供试材料,在无铝(0 mmol/L)和铝胁迫(5 mmol/L)2种情况下,设置一氧化氮(NO)3个水平(0、10、500 μmol/L),以期探究铝胁迫下外源施加NO对巨尾桉生长和生理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5 mmol/L铝处理下的巨尾桉根、茎、叶生物量分别显著减少了11.57%、12.04%和37.37%,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积累也受抑制;(2)铝胁迫下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大,膜脂过氧化的产物丙二醛(MDA)显著增加了43.12%,细胞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分别显著减少了9.43%、42.27%;(3)适量添加NO (10 μmol/L)可提高铝胁迫下光合色素含量,提高最大的叶绿素a达41.23%,MDA含量明显降低了27.66%,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达到调节活性氧代谢来维持细胞膜结构稳定的效果,从而使生物量显著提高了10.19%;(4)NO浓度过高(500 μmol/L SNP)时反而对巨尾桉有毒害作用,生物量下降了15.17%,说明NO具有双重性。综上所述,铝胁迫对巨尾桉生长、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等生理特性均产生了抑制作用,而适当添加外源NO可以缓解铝对巨尾桉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利用尾巨桉萌芽能力强,培育萌芽林具有省工省本、林分生长快出材量高等优点,通过多年生产实践和试验,总结出尾巨桉萌芽更新主要技术。选择尾巨桉前茬林分为优良无性系,保存株数1100株/公顷以上且分布均匀,经营管理水平较高,林木生长较好的皆伐迹地进行萌芽更新;做好采伐后迹地清理及稀疏地块补植;当萌芽条2周年时,选留2株以内大小基本一致林木培育;及时做好劈草、除萌、施肥抚育管理和虫害防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对尾巨桉在马尾松和杉木采伐迹地的造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采伐迹地的尾巨桉造林效果比杉木采伐迹地的尾巨桉造林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巨尾桉小枝、叶片水浸提液对三种蔬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巨尾桉小枝、叶片内含物对三种蔬菜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分别用巨尾桉新鲜叶片、小枝的水浸提液供水做萝卜、甘蓝和油青菜心种子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新鲜叶片、小枝水浸提液会强烈地抑制三种供试种子的萌发和胚根的生长。对三种供试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叶片浸提液大于小枝浸提液。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巨尾桉木屑配方对7种毛木耳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巨尾桉木屑栽培基质中,与对照菌株‘漳耳43-28’相比,新菌株43012和杂10菌丝长势好,污染率低,产量高,营养品质好,可以在福建等地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9.
不同浓度指数施肥方法下尾巨桉幼苗需肥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每株施N 0、50、100、150、200 mg的5个氮素水平处理,进行尾巨桉幼苗指数施肥试验,探讨不同氮素供应水平对其幼苗生长、质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揭示尾巨桉幼苗的氮素需求特征,确定其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尾巨桉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SPAD值与苗木质量指数也随之增大,当施氮量大于100 mg株后苗木地径、生物量和苗木质量指数基本趋于稳定,而苗高和SPAD值则显著减小;(2)尾巨桉幼苗的生物量与苗高、地径、SPAD值以及苗木质量指数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3)运用临界浓度法确定出尾巨桉幼苗N、P、K含量的临界值分别为26.6、3.8、16.5 g/kg,最适含量范围分别为26.6~38.5、3.8~5.3、16.5~21.4g/kg; (4)综合各指标得出尾巨桉幼苗的最适施氮量为100 mg/株.  相似文献   

10.
巨尾桉挥发物化感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新鲜桉叶和桉油的挥发物对4种受试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巨尾桉挥发物对受试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强度,桉油挥发物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桉叶自然挥发物.桉油挥发物的作用强度有明显的浓度效应,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不同受体植物对巨尾桉挥发物化感作用的敏感性差异明显,其中甜菜心和白萝卜敏感性较强,水稻和热研2号柱花草敏感性则较弱.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整地措施下1年生尾巨桉林分生物量的分配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种整地措施间林木的平均单株生物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全垦(8.72 kg/株)﹥带垦(7.93 kg/株)﹥穴垦(7.01 kg/株)。林下植被生物量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其中穴垦(5.38 t/hm2)﹥带垦(4.03 t/hm2)﹥全垦(2.12 t/hm2),生物多样性带垦与穴垦要优于全垦。结合林木以及林下植被生物量得出林分总生物量带垦最大(15.73 t/hm2),穴垦次之(15.15 t/hm2),全垦最小(14.15 t/hm2)。综合考虑各种指标,带垦这一整地措施更有利于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2.
以当年巨桉实生苗顶芽、幼嫩侧芽为繁殖材料,以培养基MS+6-BA 0.25 mg/L+IBA 0.3mg/L+蔗糖35g/L+卡拉胶6.2 g/L,诱导获得丛芽,在培养基MS+6-BA 0.25 mg/L+IBA 0.3 mg/L+NH4NO3 3 mg/L+蔗糖35 g/L+卡拉胶6.2 g/L上继代增殖,增殖倍数2.5以上,生根诱导在MS+NAA 0.25 mg/L+IBA 0.3 mg/L+蔗糖25 g/L+卡拉胶5.2 g/L的培养基上获得健壮的生根苗,生根诱导率90%以上,移栽苗圃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反转录PCR方法克隆了巨尾桉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简称GR)基因,该基因定位于巨尾桉细胞质、长度为1485 bp,在NCBI申请基因注册(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KU904639)。构建了pET-EuGR1原核表达载体,酶活检测表明转化菌株GR活性较高。利用实时定量 PCR分析巨尾桉EuGR1的时空表达特性,结果表明:EuGR1的表达量随着巨尾桉叶片的成熟而降低,在幼叶中表达量最大,近根部的叶片表达量最低;在巨尾桉组培苗中,EuGR1在茎中表达量最大,叶中表达量较低,根中表达量最低。通过转基因抗寒巨尾桉温室苗研究EuGR1基因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发现常温和低温胁迫下耐寒性强的株系其EuGR1的表达量较高(如P40、P41、P52),耐寒性弱的株系其EuGR1的表达量较低(如P36、F44、F76),说明巨尾桉EuGR1的表达量与植株的抗寒能力具有相关性。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EuGR1的表达量在36 h后出现降低趋势,表明EuGR1在桉树耐低温胁迫的前期发挥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4.
桉树青枯病的发生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导致其人工接种重复性差,因此需要获得稳定的青枯病感染,同时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桉树苗期青枯病的防治研究。在本研究中采用水培后伤新根和袋苗未经水培直接伤根后转移到青枯菌液中浸泡6、12、18、24 h后移植,调查桉树幼苗青枯病发病率和生长状况,同时通过在接种前喷施不同浓度的BR、Me JA、SA 3种激素,诱导桉树抵抗青枯菌侵染,调查处理后苗木死亡率。结果表明,未经过水培直接伤根移植的苗木更容易感染青枯菌,经过24 h菌液浸泡处理后的幼苗的死亡率,达到86.67%,同时发现SA对缓解桉树青枯病的发病有明显的作用,且在喷施浓度为0.001 mmol时使用,青枯菌侵染的植株仍有75.0%的存活率。本研究获得了桉树幼苗稳定感染青枯病的一种方式,为室内研究桉树幼苗感染青枯病的机制奠定基础,同时获得了降低桉树青枯病发生的处理方式,为桉树苗期青枯病的防治提供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育苗方式对棉苗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裸苗育苗和穴盘育苗法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穴盘育苗的棉苗出叶速度快,裸苗育苗的茎粗、根系干重和侧根数均较穴盘育苗的粗、重和多;裸苗育苗棉株的棉苗素质好,良好的植物学形态特征为高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家系大花序桉为研究对象,并结合不同基质和不同时间进行育苗研究。结果表明:按品种编号6-2家系的大花序桉家系的出苗率最高,出苗率大小按种源编号排列为6547132。播种盘基质用河沙(细)60%+红心土20%+火烧土19%+过磷酸钙1%比播种盘基质用用河沙(细)70%+红心土29%+过磷酸钙1%好。温度高的11月份播种萌芽时间短,萌芽天数多,出苗数量多且早。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薏苡适宜的育苗方式,进行营养袋育苗、营养块育苗、漂盘育苗和撒播(ck)育苗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他们的平均产量分别为:0.63、0.55、0.51、0.46 kg/m2,营养袋育苗、营养块育苗、漂盘育苗分别较撒播(ck)育苗增产36.36%、19.27%、9.55%。综合4种育苗方式的产量、产值、净产值,认为营养袋育苗是薏苡理想的育苗方式。  相似文献   

18.
应用miRtour在线分析工具对巨桉的EST序列和GSS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巨桉的miRNA序列,应用psrobot预测miRNA的靶基因。结果发现205条miRNA前体序列和属于62个不同家族的170条成熟的miRNA序列,最大的miRNA家族为miR399家族,有17个成员;miRNA 5′段碱基存在明显的碱基偏倚,尿嘧啶出现频率高达40.6%;147个miRNA预测到了靶基因,共计预测到巨桉蛋白基因中有967个受到miRNA的调节,同时发现1个miRNA可以调控多个靶基因,同一蛋白质受多个miRNA调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修枝对大花序桉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花序桉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修枝强度(不修枝、轻度修枝、中度修枝和重度修枝)对其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重度修枝树高显著小于其他处理外,修枝强度对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均无显著影响,呈生长量随修枝强度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净光合速率在不修枝、中度修枝和重度修枝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小于轻度修枝。轻度修枝下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中度修枝其次,不修枝的最小。综合考虑生长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等因素,修枝强度介于轻度和中度之间为较好的大花序桉无节材培育修枝强度。  相似文献   

20.
对武平县尾叶桉U6、巨尾桉DH3229 2个桉树品种前期(1、2和3年)生长及抗冻害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年生尾叶桉U6的胸径、树高均极显著地大于巨尾桉DH3229;2年生巨尾桉DH3229抗冻害能力极显著地大于尾叶桉U6;3年生巨尾桉DH3229的胸径、树高均极显著地大于尾叶桉U6。综合2个桉树品种前期生长及抗冻害情况,武平县发展桉树速丰林宜选择巨尾桉DH32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