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5 毫秒
1.
《沙棘》1994,7(1):4-5
1 沙棘资源建设自1985年钱正英同志提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突破口”的号召以后,陕西省对沙棘资源的建设高度重视,相继开展了沙棘资源普查、良种选育、丰产林及防护林建设和天然林保护等工作.在全省适生的黄土高原沟壑区、风沙区大力发展人工沙棘林,截止1992年底,陕西省7年共营造人工沙棘林71.98万亩,累计达到130.53万亩,加上原有的天然资源总面积达323.93万亩,为陕西分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一个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区各种沙棘加工厂相继涌现。为使沙棘这一珍贵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稳步发展,现就我区沙棘种植与加工方面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粗浅的看法。一、我区的沙棘资源和加工利用概况沙棘是我区的乡土树种,分布面广。据统计,全区现有沙棘林635万亩,其中天然林37.6万亩,人工林  相似文献   

3.
《沙棘》1994,7(1):6-8
按照甘肃省沙棘资源开发协调小组的统筹安排,甘肃省水土保持部门的任务是结合重点流域治理,进行沙棘资源建设.面上的沙棘造林和开发利用,由省沙棘办统一管理.1990年全国沙棘会议以来,甘肃省把沙棘作为小流域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采用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的方法,大面积营造沙棘林,取得了显著成效.3年以来在700条重点小流域内营造沙棘林37.85万亩,育苗留床面积0.86万亩,使全省小流域沙棘面积累计达到68.38万亩,比3年前翻了一番.在沙棘资源建设的组织领导、政策方法,以及育苗、造林技术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套符合甘肃实际的经验.3年来小流域沙棘资源建设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4.
绿色致富之路──镇原县武沟乡坚持营造沙棘林任建陆素有“三缺三愁”的镇原县武沟乡,在党委一班人带领下,坚持年年营造沙棘林,经过10年的努力,全乡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已累计营造沙棘林5.31万亩,人均5.3万亩,其中有4万多亩沙棘林挂果,并显示出较为明...  相似文献   

5.
《沙棘》1994,(3)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是西宁市辖县,地处祁连山东段南坡,属山地丘陵地形.全县面积为3090km~2,人口近40万.该县海拔2300~4620m,现有沙棘总面积12.1万亩,年结果量(鲜果)514万kg,其中:中国沙棘10.6万亩,占总面积的87%,年结果量500.5万kg,占总果量的97%,平均每亩结果52.5kg;西藏沙棘1.5万亩,占总面积的13%,年结果量13.5万kg,占总果量的3%,平均每亩结果9kg;肋果沙棘200亩,分布零散,产量很少.在该县10.6万亩中国沙棘林中,有可开发利用面积5.6万亩,按3年一个轮采周期计算,每年采果面积为1.9万亩,可产沙棘原汁313t、种子60t.该县在沙棘资源建设中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王居忠 《沙棘》1994,7(3):44-45
甘肃中部的定西地区随着水土保持事业的不断发展,从八十年代起,沙棘作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植物而进行人工栽植,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目前为止,辖区定西、通渭、陇西、渭源、临洮、漳县、岷县等七个县不但有成片或分散的天然沙棘资源,而且大量进行人工种植.截止1993年6月统计,共有沙棘林60.82万亩,其中天然沙棘林22.24万亩,人工沙棘林38.58万亩.渭源、临洮、通渭三县分布面积达42.42万亩.占全区沙棘林总面积的69.74%.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天然沙棘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自1985年原水利部长钱正英从多年实践中,富有远见地提出了“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的号召后,随着我国北方地区掀起的沙棘热浪的波及,陕西省人工沙棘林也有了飞速发展,每年平均以10万亩的速度递增,到1992年底,连同天然林累计达到310.13万亩.  相似文献   

8.
利用沙地开发经济林窦德才哲里木盟农垦系统经过8年的努力,利用沙地,已营造果树经济林2.5万亩,为1987年以前建立农垦30多年总和的5倍多,其中果树1.2万亩,沙棘1.3万亩。新建果园、沙棘基地30多处,其中500~1000亩果园4个,1500亩以...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岢岚县地广人稀,沙棘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开发沙棘资源,发展岢岚经济,是摆在岢岚人民面前的一个主要课题.现结合岢岚近年来的实践一抒己见.1 从治理水土流失和发展岢岚经济的双重目标出发,选择种植开发沙棘资源发展经济的道路岢岚县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全县总面积297万亩,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93万亩,占总面积的65%.总人口 7.4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7人,人口密度相对很小.然而这么大的一片黄土地,却是一个经济贫困的地区.岢岚县委、县政府在记取历史深刻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沙棘适应性强的特点,选择其作为水土保持的先锋树种,并针对岢岚县现有三个5万亩和六个l万亩成片沙棘的优势,确定了“开发沙棘资源,发展岢岚经济”的战略性思路.坚持“以沙棘治流域,以流域养畜牧,以畜牧促农业,以农业带各业”的指导方针,通过十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收到了较为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是一种神奇的多功能植物,既能够生产营养丰富的果实,枝叶可做发热量很高的薪柴,又具有极强的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所以,我国从1985年就对沙棘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全国现有沙棘林面积2000万亩左右,每年新增人工沙棘林面积100多万亩,既促进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防护林科技》1995,(4):46-46,48
甘肃省沙棘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甘肃省林业厅1985年,我省有沙棘林总面积14.4万hm ̄2。截止1993年又新增人工沙棘林3.7万hm ̄2,累计沙棘林面积达到18.1万hm ̄2。在发展资源的同时,突出抓了加工利用。先后建起20多个沙棘厂,加工能力900...  相似文献   

12.
一、公益林林分现状 敖汉旗现有公益林456.26万亩,占拿旗现有林面积的83.3%,其中重点公益林279.84万亩,地方公益林176.41万亩。从公益林资源分布上看,南部匠陵区,除有少部分天然次生林外,大部分以油松、沙棘、山杏等人工林为主;中部丘陵区以杨树、榆树、桑树、山杏人工林为主;北部沙区以杨树、樟子松、柠条、踏郎、黄柳等人工林为主。人工林占绝大部分.纯林比重较大。  相似文献   

13.
《沙棘》1994,(1)
陕西省水利厅、陕须省沙棘开发利用办公室认真落实全国政协钱正英副主席。水利部蜕茂生部长关于在陕西榆林地区大力发展人工沙棘林的重要批示。在全国沙棘办。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和陕西省水利厅联合考察的基础上,陕西省水利厅刘枢机厅长专门召开会议落实任务,并责成陕西省水保局和陕西省沙棘开发利用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根据陕西省水土保持局规划,从1994年起用5年时间,陕西无定河流域将新增人工沙棘林75万商,年平均新增15万亩,其中榆林市41万亩,峭边县20万亩,定边县2.5万亩,横山县7.5万亩,府谷县1.5万亩;吴旗县2.5万亩。为摘好种苗供应工…  相似文献   

14.
右玉的沙棘资源及其利用(摘要)山西省右玉县沙棘研究所右玉是山西省沙棘重点分布县之一。现有沙棘资源1.7万hm ̄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8.75%。其中人工林1.1万hm ̄2,天然林0.6万hm ̄2,分布在海拔1300~1500m之间。为便于合理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5.
我省长城沿线沙棘钻蛀性害虫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城沿线沙区沙棘资源丰富,天然林面积有33万余亩。近年来,沙棘害虫普遍发生,尤其是钻蛀性害虫,已严重影响沙棘的生长和发育,甚至成片死亡。1986年作者对长城沿线沙棘的主要钻蛀性害虫进行了初步调查,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6.
《沙棘》1994,(4)
从1985年钱正英同志提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治理黄土高原的突破口”的号召以来,吴旗县沙棘资源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截止1993年底,全县沙棘面积达到50.2万亩,人均近5亩。沙棘资源建设迅猛发展,带来了生态效益的明显变化,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日益增加。为改善吴旗恶劣的生态环境,促进全县经济上台阶、农村奔小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沙棘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充分体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大种沙棘的积极性,增强了领导大力发展沙棘的决心。特别是1993年9月参加了在内蒙古东胜召开的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议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组织专题汇报会,向六套班子传达汇报  相似文献   

17.
《沙棘》1994,(4)
这次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在镇原召开,充分体现了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对镇原县沙棘资源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和关怀。会议将镇原县列为示范区建设的重点,这更无疑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和鞭策。我们将从大搞沙棘资源建设入手,加快治理开发干旱山区的步伐。 镇原县共辖24个乡镇、269个行政村、2483个自然村,总人口4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2万人。总土地面积524.97万亩,其中耕地168.9万亩。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貌形态分为西北部梁峁沟谷、中部残原沟壑、东南部高原沟壑三大类型,山多沟深,纵横交错,“三荒地”面积达192万亩,占总面积的36.6%。海拔高度1300~1500m,年均降雨  相似文献   

18.
青海沙棘产业发展前景展望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西卓玛 《沙棘》2009,22(3):10-11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别名酸刺,醋柳。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青藏高原是沙棘的起源地,青海是沙棘的重要分布区,沙棘资源具有分布广,品种多的特点。在严酷的干旱条件下,沙棘成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目前天然沙棘林面积5.3万hm2,人工林面积7.3万hm2,未成林造林面积达7.4万hm2,后备资源丰富,发展产业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9.
《防护林科技》1995,(4):51-53
青海省沙棘资源开发利用情况青海省林业厅1沙棘资源分布情况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沙棘的重要分布区。青海省共有3个沙棘品种,即中国沙棘、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总面积达5.4万hm ̄2(不包括近几年新造的未成林地),其中集中成片的4.2万hm ̄2中,有...  相似文献   

20.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行业管理进一步开创沙棘产业建设新局面祝光耀一、充分认识沙棘产业在我国生态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是沙棘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现有沙棘林1800多万亩,占世界沙棘总面积的90%以上。沙棘主要分布在我国三北和西南地区的300多个县(旗),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