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前,所有的汽油机的点火系统都少不了火花塞这个重要的部件。若对它的选择、使用、维护等方面稍有疏忽或不适当,将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并产生较多的故障。1.火花塞选型不对按照绝缘体的长短,火花塞分为热式、中式、冷式三种,旋入燃烧室的(铜垫圈以下部分)绝缘体长者为热式,较短者为中式,最短者为冷式。  相似文献   

2.
<正> 火花塞是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如果对它的选择、使用、维护不当,将会影响它的正常工作和产生较多的故障。 一忌长期不清洗积炭 火花塞在使用中其电极及裙部绝缘体会产生积炭,若长期不予清洗,会越积越多,最终导致  相似文献   

3.
(1)检查火花塞绝缘体是否有裂纹、破碎现象。检查火花塞壳体与绝缘体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若发现火花塞有绝缘体裂纹或壳体与绝缘体连接不牢,应更换新件。  相似文献   

4.
1.不能启动或启动困难:若油箱无油,则加燃油即可;若油路不畅通,则清理油道;若燃油过脏,油中有水等,则需更换燃油;若汽缸内进油过多,则拆下火花塞空转数圈并将火花塞擦干即可;若火花塞不跳火,积炭过多或绝缘体被击穿,则应清除积炭或更新绝缘体;若火花塞、白金间隙调整不当,则应重新调  相似文献   

5.
一忌长期不清洗积炭火花塞在使用中其电极及裙部绝缘体会产生正常的积炭,若长期不予清洁,会越积越多,最终导致电极漏电甚至不能点火。所以应按各车使用说明书定期清洗积炭。二忌安装过紧或过松火花塞安装要符合规定的扭矩,过松容易引起工作中漏气,过紧则容易拉坏丝口。三忌超标准长期使用目前使用的火花塞型号繁多,但都有自己最经济的寿命,若超过经济寿命后仍然使用,将不利于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有效发挥。四忌除垢不讲究方法清洁火花塞外表时,切不可图快、图方便,用砂纸或金属片去除垢,而应把火花塞浸入汽油中,浸泡后用毛刷予以清除,…  相似文献   

6.
火花塞的检查和保养 ,常被一些汽车驾驶员忽视。其实 ,通过检查火花塞的状况 ,从某种程度上可判断发动机的工作是否正常。工作正常的火花塞 ,卸下后观察 ,其绝缘体顶端及两电极表面呈褐色且比较洁净 ,若出现下列征状 ,则表明发动机或火花塞工作不良。1.火花塞绝缘体顶端有疤痕、破裂或电极熔化、烧损 ,都表明火花塞已经损坏 ,应更换。但更换前应根据火花塞烧损的征状及颜色的变化 ,找出其产生的原因 ,以免重复出现此类故障 ,这对排除发动机隐患很有帮助。如电极熔化且绝缘体呈白色 ,说明燃烧室内温度过高 ,这可能是由于燃烧室内积炭过多 ,气…  相似文献   

7.
火花塞的作用是使高压电流跳过电机之间的空隙而产生火花,点燃汽缸中的可燃混合气。这个电极之间的空隙就是火花塞间隙。  火花塞间隙的大小是根据发动机的压缩比、混合气浓度、使用的燃料、点火线圈的性能和季节等因素确定。如:发动机的压缩比在 6.75~ 7.4之间,火花塞间隙应定在 0.6~ 0.7mm之间。如果调得过大或是因烧蚀而变大,就需要更高的跳火电压才能保证可靠的点火,因点火电压增大,使点火线圈的负荷增大,提高了点火线圈的工作温度,加速点火线圈的损坏,这种情况容易使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出现断火现象或无法工作。若间隙过小…  相似文献   

8.
火花塞是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的一个重要部件。在正常情况下,火花塞发火端只有一层薄薄的灰色沉积物。如果在火花塞裙部绝缘体和电极表面积附着厚厚的炭烟或者  相似文献   

9.
火花塞是汽油机重要的点火元件,工作中常因火花弱或不跳火不能使起动机顺利起动,而被废弃。这些被废弃的火花塞从外表上看,多数是在火花塞电极和绝缘体裙部有严重的积炭和油污,并无外观损伤。因此,绝大多数被废弃的火花塞经处理后是可以继续使用的。  相似文献   

10.
火花塞是汽油机重要的点火元件,工作中常因火花弱或不跳火不能使起动机顺利起动,而被废弃。这些被废弃的火花塞从外表上看,多数是在火花塞电极和绝缘体裙部有严重的积炭和油污,并无外观损伤。因此,绝大多数被废弃的火花塞经处理后是可以继续使用的。  相似文献   

11.
1.电路发生故障在上花塞上的表现(1)火花塞的两极和绝缘瓷上覆盖有黑色浮灰 ,严重时成黑胶状 ,表明断电器间隙小(白金点火式) ,触点已烧蚀 ,导致电容器和点火线圈能量下降。(2)冷发动机工作约1min停机 ,用手试摸所有火花塞 ,如感到有明显温差 ,则说明温度低的火花塞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或分缸线没电。2.供油多少对火花塞工作的影响(1)冷发动机长时间不能启动 ,卸下火花塞观察 ,若看不到头部有汽油 ,可断定油路有故障或汽油不雾化、不进缸 ;若头部有汽油 ,则多为电路故障。(2)从工作后的发动机上卸下火花塞观察 ,若绝缘瓷…  相似文献   

12.
正火花塞是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的重要零件。由于火花塞在发动机中工作条件十分苛刻,它要经常承受爆发行程高达700℃的高温,与吸入新鲜混合气约50℃的低温交替影响,以及点火系高压电的冲击。因此,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火花塞就会出现各种故障。一、火花塞常见故障原因1.火花塞漏电短路(1)火花塞大量积碳易造成火花塞的漏电故障。因为发动机缸壁、活塞、活塞环磨损增加,密封性减退,窜油量增加,压缩压力降低,压缩终了温度下降,混合气燃烧性能减退,火花塞绝缘体下端温度低于自净温度(500~580℃),致使火花塞上粘附的润滑油或未燃尽的汽油形成积碳,造成火花塞漏电短路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一、怎样从火花塞症状判断故障原因? 火花塞的检查和保养,常被一些驾驶员忽视。其实,检查火花塞的状况,从某种程度上可判断发动机的工作是否正常。工作正常的火花塞,卸下后观察,其绝缘体顶端及两电极表面呈褐色且比较洁净。若出现下列症状,表明发动机或火花塞工作不良。  相似文献   

14.
(1)自制工具:月一根断钢锯片,用砂轮机磨成尖形,能放进火花塞壳体和中央电极绝缘体之间为易,同时要能插到底部。 (2)把工作不良或不工作的火花塞从发动机上拆下。观察火花塞绝缘体有无破裂,有破裂的应更换;再检查火花塞电极之间(?)况,如果电极之间的颜色为黑色而且有堆积物,这就是积炭:火花塞电极绝缘体和壳之间又有湿的油污,先擦净油污(?)用自制的工具,刮去火花电极绝缘体和壳之间的积炭,把刮  相似文献   

15.
当前,所有的汽油车发动机,它们的点火系统都少不了火花塞这个重要的部件。在对它的选择、使用、维护等方面若有疏忽或不适当,将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并产生较多的故障。  相似文献   

16.
火花塞的检查和保养,常被一些汽车驾驶员忽视。其实,通过检查火花塞的状况,从某种程度上可判断发动机的工作是否正常。工作正常的火花塞,卸下后观察,其绝缘体顶端及两电极表面呈褐色且比较洁净,若出现下列征状。则表明发动机或火花塞工作不良。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点火系统所出现的种种故障 ,最终都集中反映在火花塞不跳火或跳火太弱上 ,从而使进入燃烧室的可燃混合气不能点燃 ,发动机不能启动。火花塞跳火太弱或不跳火的主要原因有 :火花塞炭连或损坏 ,蓄电池电量不足 ,低压电路或高压电路出现故障。诊断火花塞跳火太弱或不跳火故障可按以下顺序进行 :(1)将火花塞从气缸盖上拆下 ,并作跳火试验 ,若火花较强 ,说明点火系统正常 ,则应检查其他系统 ;若无火花或火花较弱 ,则是点火系统发生故障或火花塞电极间隙太小引起的。(2)将高压线帽旋下 ,用高压线头作跳火试验。方法是 :使高压线头距气…  相似文献   

18.
李传峰 《新疆农机化》2003,(2):48-48,50
1蓄电池传统点火系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组成。蓄电池传统点火系的组成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电源(蓄电池、发电机)、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火花塞、高压导线等。图1蓄电池传统点火系的组成1.蓄电池2.点火线圈3.点火开关4.附加电阻5.高压导线6.配电器7.火花塞8.电容器9.断电器凸轮10.断电器触点(2)工作原理。点火系统的工作可分为触点闭合,初级电流增长;触点断开,次级绕组产生高压;火花塞电极间火花放电三个阶段。其实质就是一个变压器原理,由点火线圈和断电器共同将12V或24V的低压电转变为10000V以上的高压…  相似文献   

19.
汽油机点火系统发生故障时,表现为火花塞不跳火、火花微弱或跳火不正时。因此检查点火系的工作是否正常,应首先检查火花塞跳火情况。检查方法是:用新的火花塞进行对比,观察火花塞跳火情况。也可将火花塞拆下,接好高压线,将火花塞螺纹部分紧贴在汽油机机体上,用手快速转动起动轮,正常情况下火花塞电极间应有蓝色火花跳过。若无火花发红则表明点火系统工作不正常。为判断故障部位,可取下火花塞,直接将高压线头在距机体3~4mm处做跳火试验,若火花正常则确定为火花塞不良,应检查火花塞是否积油太多或积炭太多。如果积油太多,可用汽油清洗并晾干后再试;如果是积炭多,应清除积炭(最好用火花塞清洁器清除),严禁用  相似文献   

20.
火花塞的作用是使高压电流跳过电极之间的空隙 ,从而产生电火花 ,点燃气缸中的可燃混合气。两个电极之间的空隙就是火花塞间隙。火花塞间隙的大小是根据发动机的压缩比、混合气浓度、使用的燃料、点火线圈的性能和季节等因素确定的。如发动机压缩比在 6.75~ 7.4之间 ,则火花塞间隙应为 0 .6~ 0 .7mm。如果间隙过大 ,就需要更高的跳火电压 ,才能保证可靠的点火。而点火电压提高 ,会使点火线圈负荷增大 ,提高点火线圈温度 ,加速其损坏。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使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出现断火现象甚至无法工作。若间隙过小 ,则跳火火花弱 ,能量不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