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性系林业是一种以经营定向选育的优良无性工业人工林为基础的现代化林业生产方式.通过这种工业化的木质原材料生产,一国或一个地区可用少量林业用地满足大部分的木材需求,从而又可缓解传统森林资源的木材生产压力,并间接保障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这是一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提出的结构性需求和日益膨胀的总量需求而出现的现代森林经营思想.  相似文献   

2.
无性系林业与无性系育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前言无性系林业是指通过科学选种程序选出优株,大量增殖形成无性系,并采用无性系科学组配建立木材生产群体的一种集约经营林业,它是为取得单位面积最大年生产力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基础是无性系育种,它与实生苗林业的最大区别是用已知基因型的繁殖材料造林,从而能实现科学经营。无性系育(选)种是相对于家系选择而言,即对不同起源的入选株采用无性系测定程序,从中筛选出最符合育种目标的无性系,单系或多系地投入生产群体  相似文献   

3.
无性系林业是一种以经营定向选育的优良无性工业人工林为基础的现代化林业生产方式。通过这种工业化的木质原材料生产,一国或一个地区可用少量林业用地满足大部分的木材需求,从而又可缓解传统森林资源的木材生产压力,并间接保障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这是一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提出的结构性要求和日益膨胀的总量需求而出现的现代森林经营思想。  相似文献   

4.
在河北保定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杨树无性系种源保存林内,选择了国家重点推广的杨树无性系中林28、中林46和中林115作为试材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作造纸原料林时,其木材的纤维长度、化学成分含量和木材的物理性质及强度指标等,中林28优于其它2品种。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六个杨树无性系是1972年底引进我国的.至今已有六年时间.1976年春,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和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在我所林业队设点进行区域性试验.通过三年的观察,已初步看出这六个杨树无性系具有速生性强、适应性能好的特点,可望成为我区解决木材自给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现将我所三年观察的基本性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无性系林业,已显示出巨大的增产潜力,正日趋成为林业经营的重要生产方式和林木良种化的主要途径。国外70年代在巴西和刚果每年培育近千万株桉树优良无性系造林,3年生树高超过20米,分别使每公顷木材年生长量由10~36m~3提高到40~64m~2。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后期,林业科学殿堂迎来了一位陌生的热客——无性系林业。 无性系是指某个植株通过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后代,这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但无性系林业的内涵要深刻得多。简单地说,无性系林业是利用有性创造、无性利用、集约经营、科学管理等理论和方法创新的林业经营方法。现代林业认为,林业的出路依靠的是品种的改良和栽培技术的革新,无性系林业正是这种理论的结晶。 无性系林业自诞生以来,捷报频传。巴西的桉树推行无性系造林,每公顷林分年材积生长量,由实生林  相似文献   

8.
对3块7~10年生杉木无性系测定林的木材密度遗传变异情况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木材密度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为无性系木材密度做出贡献的各因素中,有50%~60%来自于遗传因素;无性系木材密度的重复力介于0.829~0.911之间,遗传变异系数介于4.86%~6.98%之间,木材密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介于1.25~1.47之间,无性系重复力较高,相对生长性状而言遗传变异及无性系间的差异较小;木材密度与树高、胸径、材积的表型、遗传和环境的相关性均呈现负相关,有近80%的木材其密度与生长性状的表型、遗传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水平,这表明选择生长性状与材质兼优的无性系相当困难.讨论提出了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分两步进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无性系杉木木材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洞林场杉木无性系19年生(不含苗龄)的木材物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优良无性系木材的基本密度、径向干缩率、弦向干缩率、体积干缩率分别是0.279 g.cm-3、2.90%、5.10%和7.85%;整个无性系的基本密度、径向干缩率、弦向干缩率、体积干缩率分别是0.301 g.cm-3、3.28%、5.26%和8.27%;而对照CK的基本密度、径向干缩木材基率、弦向干缩率、体积干缩率分别是0.275 g.cm-3、2.80%、5.10%和8.00%.研究证明:杉木优良无性系不但木材产量高,而且木材质量也并不比当地实生苗差.选用杉木优良无性系造林,不但能增加木材产量,而且材质也不会因速生而变劣.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利用 9个 9年生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木材试样 ,研究了木材气干密度组成及力学性质的遗传变异规律 .结果表明 ,木材气干密度组成及力学性质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并受到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 ;气干密度的径向和纵向变异与多数研究结果一致 ;力学性质除抗弯弹性模量和端面硬度外其株内变异趋势也基本符合木材学理论 .在力学性质指标中 ,抗弯弹性模量和弦面硬度是遗传性很强的性状 ,其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 0 90和 0 80 ,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硬度的无性系重复力稍低 .遗传相关表明对单板材可通过木材密度与干形等形质指标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  相似文献   

11.
无性系林业的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无性系选育,是林木遗传改良的一种方法、程序或策略;其二指用选育的无性系经过适当配置而进行的造林和经营方法。因此,无性系林业主要包括无性系选育、无性系与立地互作效应、无  相似文献   

12.
桉树无性系的木材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胸高1.3m处的木芯,研究了树龄分别为33个月、42个月、55个月3个试验中,40余个桉树无性系的木材基本密度及木芯体积.研究结果表明木材密度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大,桉树的各树种间、各树种的无性系间木材密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研究的品种中,各树种的木材密度在399-500kg/m3之间,各无性系的木材密度在373-510kg/m3之间.  相似文献   

13.
报导了无性系林业的现状,介绍了桉树无性系林业的概念,无性繁殖的技术,无性系林业的优、缺点及桉树无性系人工林的营造方法和桉树无性系林业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无性系林业是获得最大遗传增益的林业。发展无性系林业的生物学障碍解决途径分别是从生长力的早期选择以及避开树木的老熟作用和推行无性系组造林,避免大面积单无性系。  相似文献   

15.
经测试,(1)刚果12号桉W5无性系立木1.3m高处和3/4树高处的木材密度分别为475.994 444 kg/m3和465.955 555 kg/m3,1.3 m高处的木材密度比3/4树高处的木材密度大2.11%,经作t检验两者无显著差异,刚果12号桉W5无性系立木木材平均密度为471.0 kg/m3.(2)尾叶桉U6无性系立木1.3 m高处和3/4树高处的木材密度分别为438.955 556 kg/m3和428.816 667 kg/m3,1.3 m高处的木材密度比3/4树高处的木材密度大2.31%,经作t检验两者略有差异,尾叶桉U6无性系立木木材平均密度为433.911 111 kg/m3.(3)刚果12号桉W5无性系立木木材平均密度比尾叶桉U6无性系立木木材平均密度大8.55%,1.3m高处密度大8.44%,3/4树高处密度大8.66%,并经分别作t检验刚果12号桉W5无性系立木与尾叶桉U6无性系立木木材密度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一、无性系林业的概念和优势当前世界集约人工林的发展出现四大战略变化.即:造林基地由寒、温带向亚热带和热带转移;造林树种由生产率低的树种向生产率高的树种转移;轮伐期由不固定向短轮伐期发展;经营目标由不定向培育向定向培育发展.在工业人工林经营方面出现了由实生林业向无性系林业过渡.为适应无性系林业的发展和取得最大限度的选种效益,树种改良从传统的种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优质速生杉木无性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种源、林分和个体选择的基础上,选育出一批杉木无性系,通过13 a的测定表明,各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差异极显著,且具有较大的广义遗传力.根据杉木无性系培育目标,选择出一批生长、材性兼优的杉木无性系以供生产上应用.12年生入选杉木无性系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分别为16.8 cm、11.0 m、0.133 1 m3、0.319 3 g·cm-3和331 7 μm,遗传增益分别为27.99%、8.09%、94.29%、6.72%和4.53%.  相似文献   

18.
大青杨HL系列无性系是由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优良无性系,该无性系为25个优良个体的混系.根据现代单一树种造林需多无性系混造的要求,采用该无性系营造纯林是安全的.本文从大青杨HL系列无性系育苗及造林方面全面介绍了其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 白榆优良无性系与实生苗木材产量的差异和木材质量的差异问题,是白榆无性系育种应解决的重要问题,对这两个差异问题,河南、河北、辽宁等省都进行试验研究,现将各省的试验结果简介如下:1 优良无性系与实生苗木材产量的差异1.1 河北省林科所的试验结果 6个优良无性系混合与实生苗同时造林,无性系苗2  相似文献   

20.
无性系指一株树木用无性繁殖的方法培育出来的所有植株总称。无性系林业包括了无性系选育和无性系繁殖,并大规模地采用无性系苗造林。无性系林遵循了有性育种、无性利用的策略,保持了母本优良遗传品质,具有单位面积产量高、林相整齐、便于管理等特点,是获得最大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手段。同时还具有遗传改良快、选育周期短、能加快良种化进程等优点,是林业发展的总趋势。2002年我省农业育种攻关项目“三板材”新品种引进和选育子专题开始了四川桉树无性系林业试验研究,经过选优、幼化、引进等工作程序,建立了16个无性系的采穗圃和多个无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