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马兰茎腐病病害症状观察表明,受害株基部病斑淡褐色,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2 mm,病斑绕茎一周,整个茎基部变褐色腐烂,并向上蔓延,该病在浙江丽水地区每年10月下旬至翌年4月发病严重,且易发生在植株茂盛、湿度大的地方;通过对其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马兰茎腐病病原为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  相似文献   

2.
鞍山地区银杏茎腐病病情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茎腐病是银杏苗期常见病害 ,危害 1~ 2年生苗木。 1999年 5月对鞍山银杏园病害调查 ,有 6~ 7hm2 的 2年生银杏苗感病 ,死亡率高达 80 % ,通过对发病区苗木症状观察、病原菌鉴定及周边发病较轻的苗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认为茎腐病预防重在土壤及苗木处理 ;发现病苗可及时用高浓度的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喷洒 ;严格控制苗床水分 ,防止湿度过大 ;改善环境条件 ,提高苗木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3.
银杏茎腐病是银杏苗期常见病害,危害1~2年生苗木。1999年5月对鞍山银杏园病害调查,有6~7hm^2的2年生银杏苗感病,死亡率高达80%,通过对发病区苗木症状观察、病原菌鉴定及周边发病较颈的苗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认为茎腐病预防重在土壤及苗木处理;发现病苗可及时用高浓度的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喷洒;严格控制苗床水分,防止湿度过大;改善环境条件,提高苗木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4.
1分布与危害 枣苗茎腐病又名枣苗烂根病。该病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主要危害枣树苗木和幼树,严重的可造成苗木和幼树整株死亡。还危害松、柏、水杉、槐、油桐、银杏等针、阔叶树种及多种作物和蔬菜。2症状当枣苗出土3-10cm、叶片长至3-10片时,绿色主茎及叶片呈现淡黄色。  相似文献   

5.
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白果生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共调查出银杏虫害30种,病害6种,其中造成严重危害的有6虫2病。 1.苗木茎腐病 主要危害1~2年生苗木。每年7月至9月,由于气温高,土壤温度上升,苗木茎基部易受到高温灼伤,从而让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活的茎腐病菌在适宜条件下得以从伤口侵入,最终导致苗木感  相似文献   

6.
银杏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 (GinkgobilobaL .)又名白果、鸭掌树、公孙树 ,原产于我国。随着银杏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 ,其病虫害的发生也日趋频繁。笔者就银杏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病 害1.1 银杏幼树茎腐病南方常见病害 ,多发生于 1~ 2年生的银杏实生苗 ,尤以 1年生苗最易发生 ,常造成幼苗大量死亡。病害一般在雨季之后开始发生 ,夏季土温增高 ,使苗木茎基部灼伤 ,病菌便从伤口侵入 ;圃地低洼积水、苗木生长不良也易发病。感病的苗木茎基初现褐色斑块 ,皮层缢缩 ,内皮组织腐烂 ,严重时可扩展到根部皮层脱落。发病后叶片失去正…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清江县林科所1975年在红壤丘陵山地培育了4.5亩乌桕苗,7月初气候干旱,气温增高,苗木茎基部发生了病害,造成了苗木死亡,经检查发病率高达70%。发病症状是:苗木茎基部初生黑褐色斑点,皮层臃肿皱缩,以后形成环状,腐烂破裂,皮层和木质部上均有煤灰似的小菌核。由于皮层腐烂,根部的水分、养分无法输导,3-5天苗木便枯萎死亡。  相似文献   

8.
杉苗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和赤枯病。在四、五月的霉雨季节,苗木刚出土,易感染猝倒病,感病后茎基部和根部腐烂,最后猝倒死亡。5月至8月气温较高时期,杉苗容易发生赤枯病,发病初期,杉苗顶部幼嫩针叶变黄,产生褐色斑;后期病斑扩展至整个顶梢而造成枯  相似文献   

9.
朱凡 《湖南林业》2004,(5):23-23
一、常见苗木病虫害。1.苗木猝倒病 以危害各种苗木幼苗为主,严重时可导致苗术死亡。种子或幼芽未出土时遭受浸染而腐烂.在幼苗期发病,地表或地表下的茎基部呈现水渍状病斑,病部黄褐色,缢缩,可向植株上下部扩展,呈线状。病势发展迅速,组织崩解,幼茎即萎蔫倒伏,但短期内叶边呈绿色,如果环境潮湿.在病部及其附近土面还会长出白色绵毛状霉。  相似文献   

10.
一、病状:泡桐炭疽病主要为害苗木的叶片、叶柄和茎部,大树仅为害嫩梢。幼苗2—4片真叶时开始发病,初期幼苗叶片变暗绿色,而后逐渐倒伏。苗木开始木质化后(6片真叶以上),在叶片、叶柄、茎基部发生黄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形成圆或椭圆形或棱形病斑,逐渐变褐色,病斑处凹陷,以后出现粉红色病菌分生孢子堆。幼苗被害严重  相似文献   

11.
银杏由于独特的生理生化特征,具有明显的抵抗各种病虫害的能力。但近几年来,随着集中连片、大面积营造银杏基地,以及银杏生长环境及栽培管理技术上的差异,病虫害在一些集中栽培区不同程度地发生,给银杏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失。 一、银杏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一)银杏茎腐病(银杏立枯病) 1、症状。银杏茎腐病主要发生于苗期,危害苗木茎基部。一年生苗木染病初期茎基部表层变成褐色,稍皱缩,叶片失去正常绿色,感病部位迅速向上扩展,直至全株枯死。叶片下垂而不脱落,幼茎干枯而不倒伏。内皮组织腐烂呈海  相似文献   

12.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名贵树种,其果实(白果)是国际市场紧俏商品。近几年来,银杏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需要苗木数量逐年增多。但是,苗木茎腐病严重威胁着银杏育苗生产,大发生致使育苗全部失败或延长育苗期。为此,我们于1988年进行了防病育苗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 1 病源及其病害发生规律 银杏苗木茎腐病是由半知菌类球壳孢目Macrophomina phaseoli(Maudl)Ashby所引起,该病菌为弱寄生菌,在土壤中普遍存在。病菌的寄生活动与寄主生长情况及温、湿度密切相关,夏季土表高温会引起幼苗根颈部灼伤而诱发病害。邳县7月份出现干旱高温天气,因此,常导致茎腐病的大发生。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于1987年在陈楼果园采用常规育苗方法,育银杏苗10亩。因受茎腐病危害,效果不好。1988年针对茎腐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预防银杏茎腐病育苗试验,试验面积4亩。 2.1 预防银杏茎腐病育苗方法 主要是采用高温催芽播种、地膜覆盖、并辅以土壤消毒和适当浇水措施。 2.1.1 高温催芽:于3月上旬末,把育苗所需种子上炕加温催芽(搭双火道简易温室),  相似文献   

13.
1发病特点 杨对溃疡病病原为群生小穴壳菌.病菌以菌丝在寄主体内越冬,翌年春气温升到10℃以上,菌丝开始活动,杨树表皮出现明显的病斑.分生孢子及子囊孢子也可在病组织内越冬.孢子借风雨传播,主要通过伤口侵入,也可由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病害主要发生在树干和主枝上,不仅危害苗木和幼树,也能危害大树.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引起枯梢,甚至整株死亡.病斑发生在树干基部0.2~2.5m高度范围内.感病植株多在皮孔边缘形成近圆形水泡状溃疡斑,初期极小,不明显,其后变大呈典型水泡状,直径约0.5~1.5cm.泡内充满灰褐色液体,水泡破裂,液体流出后遇空气变为黑褐色,并残留在病斑处.最后病斑干缩下陷,中央有一纵裂小缝.后期病斑上长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点,受害严重植株,树干上病斑密集,并相互连片,病部皮层变褐腐烂.秦皇岛地区每年4月下旬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达到发病高峰,7~8月由于气温偏高,病势减缓并逐渐停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银杏苗立枯病、茎腐病的防治介绍 一、症状:银杏立枯病出现种芽腐烂和茎叶腐烂两种病状。 银杏茎腐病,又叫苗枯病,银杏一年生幼苗易发生。初期茎部近地面处变成深褐色至暗褐色,叶片失去正常绿色,稍向下垂。病部包围茎基部并迅速向上扩展,引起全株枯死,叶片下垂不落。苗木死后若拨起苗根,则根部皮层脱落,反拨出木质部。  相似文献   

15.
枣树人工种子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枣树 (Ziziphusjujuba)枝条扦插极难生根 ,树体上能作接穗的枣头又少 ,加快枣树繁殖一直是枣树生产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 ,以枣树茎段培养进行苗木快速繁殖 (张福泉 ,1983;刘仁贵 ,1988;罗晓芳等 ,1996 ;刘翠云等 ,1997)和苗木脱毒 (田砚亭等 ,1993)的研究报道较多 ,但  相似文献   

16.
苗木茎腐病,又称炭腐病。据有关资料介绍,这种苗木病害在我国主要发生于江淮流域以南。在我国北方,除新疆吐鲁番地区外,尚未见其他地区有报道。但是,近年来,在内蒙古哲里木盟部分地区的紫穗槐苗木上连续发现有这  相似文献   

17.
韩仰周  刘勇 《林业科技》1993,13(3):29-30
心止病是发生在当年播种苗上的一种非病源性的生理病害.黑龙江省汤旺河林业局所属的苗圃,多年来的发病时间大致在出苗后的一个月内.心止病缩短了苗木的高生长期,降低了落叶松苗的成苗率和苗木的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为了解心止病的病因,我们在汤旺河林业局的中心苗圃进行了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8.
枣缩果病防治药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枣缩果病又称铁皮病、黑腐病、干腰病等,枣产区均不同程度发生,在唐县枣缩果病一般在7月中旬发病,8月中旬至9月上旬发病严重。病菌侵入枣果后,常引起果腐和提前脱落,发病初期在枣果肩部出现淡黄色晕环,并逐渐扩大,稍凹呈不规则淡黄色病斑,果肉土黄色,外果皮暗红色,无光泽,果柄暗黄色,提前形成离层而脱落,病果小、皱缩,组织呈海绵状坏死,味苦不堪食用。给农民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从而困扰着果农发展枣树的积极性。为探索一种治疗枣缩果病的最佳药剂,2003年我们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9.
幼龄核桃树根颈腐烂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颈腐烂病是由核桃溃疡病、核桃腐烂病及苗木菌核性根腐病综合侵染而引起的 ,该病主要发生在幼树主杆地上 10 cm至地下 5cm处。发病初期主杆基部出现褐色菱形或近圆形病斑 ,呈水渍状 ,并流出褐色液体 ,后期病皮干缩下陷 ,严重时病斑不断扩大 ,环绕干基一周 ,呈烧灼状 ,并出现瓶颈现象 ,直至地上部分干枯死亡。笔者在温宿县核桃林场的调查表明 ,一般新定植核桃园 2~ 4年生幼树发病率在 30 %~ 4 0 %之间 ,严重的可达 70 %以上。自 1997年以来 ,我们对该病的发生原因做了详细观察 ,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使发病率明显降低 ,现总…  相似文献   

20.
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并造成为害,减产幅度在25%~75%或更多.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主要症状是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并向上不同程度扩散至下部侧枝,使病茎髓部变褐,叶柄基部缢缩,叶片下垂,但不脱落.药剂防治:主要应用58%瑞毒霉锰锌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用量均为种子量0.3%~0.4%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