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型茶叶精制加工厂收购进厂的毛茶原料因品种、地域、季节、初制加工方法的不同,其品质特征差异较大。因此毛茶验收定级归堆合理与否,关系到加工的成茶品质、加工难易和加工过程中原料经济价值的有效发挥。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1 毛茶定级归堆与加工成茶质量的关系 毛茶是精制加工成茶品质的基础,内销花茶坯一般采用单级阶梯式付制、多级收回  相似文献   

2.
茶叶拼配的类型大体可分为原料拼配、筛号茶拼配、半成品拼配、成品茶拼配等几种。一、原料拼配即是毛茶的定级归堆,并于付制前进行以内质为主的拼配,目的是要保证主级茶有最大的回收率。原料拼配是按“毛茶付制通知单”在毛茶仓库进行,拼配后向精制车间发货。原料拼配必须参照毛茶收购标准样,按“以嫩度为依据,外形适当升降”的原则进行毛茶定级归堆。具体归堆方法:正茶按原级归堆,例如嫩度上符合标准样二级的毛茶则归入二级堆,次品茶要降一级归堆。  相似文献   

3.
拼配是茶叶精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调节品质、稳定级型、降低成本起着重要的作用。茶叶精制的原料是毛茶,毛茶由于受品种、土壤、地势、气候等自然因子的影响,形成了自然品质的特殊性,加之茶园管理不同,采制技术各异,毛茶品质比较混杂。毛茶通过  相似文献   

4.
茶叶拼配是闽北乌龙茶精制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闽北乌龙茶的精制加工不但可以起到整饰外形,提高净度,匀整美观,便于贮运的作用,还可通过闽北乌龙茶特有的“火功”,提高香、滋味,调剂品质。同时,通过认真细致的拱配,合理用料,可以提高品质,充分发挥毛茶原料的经济价值。由于受产茶区域、茶树品种、自然生态和制茶技术的影响,使毛茶的色、香、味、形各有所长。因此,无论是茶叶出口贸易,还是国内贸易,都经过适当拼和后投入市场,以调剂品质,提高茶叶经济价值,稳定产品标准和规格,便于销售。闽北乌龙茶的拼配可分为:毛茶拼配…  相似文献   

5.
罗龙新  顾峥 《中国茶叶》1990,12(5):15-17
目前乡镇工夫红茶精制厂一般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生产规模较小,年产量大多在50~250吨;二是设备简陋,厂房较小;三是初精制联合生产,原料来源单一,基本是本地区自产自制的毛茶,品质比较稳定;四是精制工艺较简化,实行小批量付制、小批量拼配的快制快运的生产方式;五是实行内销茶与外销茶、条茶与碎茶结合加工,产品花色较多。乡镇工夫红茶精制厂如何根据其自身特点,选择合理的毛茶付制技术,以保证全年各花色品质水平的稳定,提高经济效益,笔者就此问題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谈些浅识,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茶叶拼配是根据各成品茶的质量标准,将多种在制品茶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成某一确定等级的成品茶。众所周知,我国茶叶产区分布广,跨度大,各地自然条件、茶树品种、鲜叶采摘习惯千差万别,各地茶叶生产者对制茶技术掌握和应用也有差异,致使生产的茶叶品质、风格不尽相同。茶厂或销售商为保持各自成品茶的品质、风格相对稳定,获取最大利润,往往要对毛茶进行精制加工和拼配。拼配方式有好几种。计划经济时代,茶叶出口主要由茶叶进出口公司掌握,其计划性强、量大、交货周期长,通常采用箱式匀堆机拼配。但箱  相似文献   

7.
一、精制概述未经精制的毛茶,外形差,水分含量高,在常温下不能长期贮藏。为了使茶叶耐贮藏,并提高茶叶品质与商品价值,需要进行加热烘焙、选别以及拼配等操作,这就是茶叶的精制。这种精制操作程序,虽然没有统一的规定,但却有一定的基本原则。这就是毛茶要经  相似文献   

8.
陈康 《广东茶业》1998,(1):31-33
烘青茶胚原料并配即将付制同一级别茶胚的各号毛茶拼在一起,以便统一精制,它是烘青茶胚精制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以后精制的制率,拣剔强度,经济效益等。而且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毛茶审评经验,熟悉烘青茶胚的等级品质规格,熟悉精制工序全过程。由于近十几年茶业生产步入市场经济自由竞争轨道,小型精制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茶叶精制也趋向小批量生产。因此对毛茶并配技术要求就更高了。现就新形势下我区烘青茶胚原料并配技术的一些新特点,新情况做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阐述了武夷岩茶拼配技艺是商品茶加工的重要步骤,将不同风格特征的武夷岩茶拼配混搭,以提升茶叶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方法措施.茶叶拼配分两种,一种是初制阶段的毛茶拼配,一种是精制阶段的成品拼配,该项技术的运用稳定保证产品质量形成高品质技术方针.  相似文献   

10.
成品茶拼配是现阶段茶叶精制加工(指生产拼配)的一个重要技术组成部分,它与原料的验收、定级、拼和首尾呼应,通过合理的工艺加工处理,构成一个拼配网,以调剂品质,发挥原料的经济价值,提高产品质量,是目前精制加工企业完成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最为重要的一环。一、在拼配中应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问题 1.原料的来源和品质情况: 原料是加工的基础,原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品、半成品的质量,因此,在拼配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茶叶流通体制的改革,农村茶叶初精制联合的茶厂猛增,但许多厂起步较晚,制茶技术生疏,产品质量不稳定,从而影响制茶的经济效益。为此,拟谈浅见,供参考。一、付制方式的选择 1.生做与熟做毛茶付制时,其含水量不超过6.5%的,可以采用“生做”以减少碎末茶,如果含水量不一致,即同一批付制毛茶中,只有几袋水分较高的,在筛分中即会阻塞筛孔,造成“走料”,且条索较松泡,取料率低,分级  相似文献   

12.
原料成本占精制茶厂产品成本的92%左右,这就决定了原料利用率的核算是车间经济核算的重点。原料利用率的指标很多,有正品率、副品率、制耗率、碎茶率、外销率、分级成品制率、标准级产品制率等。而茶叶精制加工中的一个最主要的指标是标准级比例,即质量比值。它是各级原料发挥经济效果的综合反映。毛茶经过加工变成成品茶后,毛茶成本的回收情况是通过质量比值这个指标体现出来的。质量比值的计算公式是:  相似文献   

13.
第二讲眉茶精制技术(续)杨伟丽(湖南农业大学·长沙·410128)3毛茶拼配付制为保证出厂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并保持全年产品品质稳定,毛茶付制前,必须选料拼配。如春茶与夏、秋茶,良种与群体品种,高山与平地茶等等,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拼和,以调剂品质。同时,...  相似文献   

14.
陈美柑 《福建茶叶》2013,35(2):14-18
拼配是乌龙茶加工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既可以提升茶叶品质,促进产品品种的多样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本文结合长期实践经验,阐明了制定乌龙茶拼配方案需掌握的技术要点与需考虑的关键因素,包括产地不同、品种差异、季节变化、毛茶等级原料进厂批次等,论述了扬长避短和高低平衡的拼配技术以及相应的拼配流程。  相似文献   

15.
精制茶厂原料管理,就是根据国家的政策和计划以及市场的需求,为取得精制加工所需要的毛茶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它的主要内容有:毛茶生产培植、签订收购合同或设立直购门市、毛茶品质审评验收、进货成本核算、毛茶入库保管、付料精制加工、单位原料产值核算等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茶叶整碎,是毛茶和精茶品质审评的一项因子。所谓整碎,一般是指外形的匀整程度。毛茶的整碎,受采摘和初制加工技术影响,但基本上还是保持原自然形态。而精茶的整碎,是将毛茶精制成不同类型的筛号茶,再依照某种标准样,人为地拼配而成。对眉茶来说,除要求条索完整以外,还要使上、中、下三段茶的筛档比例适当。否则,外形参差不齐,仅有好的内质,也会降低商品茶的价值。目前,眉茶品质上存在的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外形条索短钝,缺锋苗,中、下段茶比重大。因此,在精制加工过程中,对茶叶的整碎问题,尤其是对碎末茶偏多,处理就较为突出。现从浙江省临安茶厂眉茶精制中反映出的茶叶整碎的变化,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和商榷。  相似文献   

17.
成品茶拼配是根据各级产品的不同规格要求,选配一定比例数量的筛号茶送行拼和,使各种不同品质的筛号茶能取长补短,相互调剂。从而,进一步调剂品质,保证产品均匀一致符合标准,保持全年出厂的各级精茶外形内质相对稳定。成品茶排配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现就笔者多年来在拼配岗位的实践探索归纳总结,以飨读者。一、构成成品茶质量的因素1.等级:原料是品质的基础,毛茶有六级十二等,不同等级原料的半成品,其品质不同。2.季节:不同季节的毛茶原料,其外形内质不同,冈一季节不同时期的原料,在品质上也存在差异。3.品种:不同茶…  相似文献   

18.
茶叶精制过程中的碎茶率直接影响质量、制率和标准级成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值得研究。就笔者多年实践摸索几点意见供参考。一、产生碎条的原因茶叶精制过程中产生碎茶原因有: 1.毛茶碎茶率含量高。 2.毛茶含水量低于7%时,往往采取“熟做”办法,通过切断,碎茶率比“生做”  相似文献   

19.
沈其松 《中国茶叶》1995,17(4):38-39
云南茶厂是担负云南省自营出口红茶拼配加工任务的主要厂家,该厂1992年由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投资700余万元,建设了一条茶叶拼配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1万吨,拼配原料来自云南省近30个县的近百个精制茶厂,拼配茶叶以红碎茶为主,兼顾工夫红茶.进厂原料的包装方式有麻袋、编织袋、纸板箱、木板箱等,拼配后成品包装使用纸板箱、纸袋、麻袋、木板箱等.现将该厂这条拼配生产线的工艺设计和设备配备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武夷岩茶精制指将毛茶加工为成品茶的过程,包含分级归堆、毛拣、筛分、切细整形、扬簸(风选)、复拣、匀堆、烘焙、摊凉、装箱(桶)入库、拼配、补火、包装13道工序,其中以烘焙工序最为关键。精制的主要作用是改变茶叶外形的性状,提高净度、匀整度及茶叶整体品质。文章梳理了武夷岩茶精制技术各个环节的基本操作手法和要点,对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