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西洋参皂苷对高脂肪食小鼠脂肪和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体外、体内试验研究了西洋参总皂苷、单体皂苷对胰脂肪酶活性及小鼠体重和子宫周围脂肪组织重的影响。体外试验结果表明:西洋参茎叶总皂苷为0.5g/L时,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率为90%;人参皂苷Rc,Rb1,Rb2对胰脂肪酶活性均显示很强的抑制作用,当质量浓度为0.5g/L时抑制率分别为100%、96%、97%;体内试验结果表明:西洋参茎叶皂苷对体重影响变化不大,但可以明显降低子宫周围脂肪质量。这说明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和人参皂苷Rc,Rb1,Rb2可以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因此西洋参茎叶总皂苷的抗肥胖作用可能是由于西洋参总皂苷中的人参皂苷Rc,Rb1,Rb2抑制小肠吸收食物脂肪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体外蘑菇酪氨酸酶活性的检测,研究了人参皂苷Rb1对体外蘑菇酪氨酸酶的影响;通过细胞增殖率的测定,研究了人参皂苷Rb1对B16黑色素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Rb1样品对于体外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率明显低于熊果苷(P0.1),抑制率均在±5%,说明人参皂苷Rb1对于体外蘑菇酪氨酸酶活性没有明显作用;人参皂苷Rb1对B16黑色素细胞增殖的影响随着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Rb1质量浓度125μg/mL时对B16黑色素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125μg/mL时对B16黑色素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人参皂苷Rb1对小菜蛾相关酶的最佳抑制浓度和处理时间,为开发高效植物源杀虫剂提供依据。采用载毒叶碟和酶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人参皂苷Rb1对小菜蛾趋避率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b1质量浓度为60 mg/m L时,处理48 h,对小菜蛾的趋避率最高,达51. 5%;人参皂苷Rb1对多功能氧化酶(MFO)、羧酸酯酶(Car E)的抑制作用随皂苷浓度的升高均先增大后减小,相同浓度下,处理48 h后的抑制效果强于处理24 h,最佳组分别为20 mg/m L(MFO)和30 mg/m L(Car E);处理48 h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效果优于处理24 h,最佳抑制浓度为60 mg/m L;人参皂苷Rb1处理48 h、浓度为20 mg/m L时,对小菜蛾MFO、Car E及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与浓度为30 mg/m L、60 mg/m L组差异均不显著。综合考虑,确定人参皂苷Rb1对小菜蛾相关酶的最佳抑制浓度和处理时间分别为20 mg/m L、48 h。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类人参茎叶中皂苷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参茎叶、西洋参茎叶和三七参茎叶中人参皂苷的含量及组成。[方法]采用水提法对人参茎叶和西洋参茎叶总皂苷进行提取,再用TLC和HPLC方法对人参总皂苷组成进行分析,对其皂苷成分进行比较。[结果]水提人参茎叶总皂苷的提取率为6.02%,西洋参茎叶总皂苷的提取率为5.01%。3种人参茎叶总皂苷的TLC和HPLC检测结果表明,人参茎叶中主要皂苷为Re、Rg1、Rd、Rc,其中Re、Rg1、Rd皂苷的含量较高,占总皂苷的53.7%;西洋参茎叶中主要皂苷为Rd、Rb3、Re、Rc,其中Rb3、Rd含量较高,占总皂苷的38.3%;三七参茎叶中主要皂苷为Rb3、Rc、Rb1,其中Rb3含量较高,占总皂苷的17.2%。3种人参茎叶PPD/PPT值表明,人参茎叶为33∶37,主要皂苷为原三醇类;西洋参茎叶为50∶12;而三七参茎叶中几乎不含有原三醇类皂苷。[结论]成功的对不同种类人参茎叶总皂苷成分进行了比较,为不同种类人参茎叶的选择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西洋参果浆发酵液人参皂苷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国产西洋参果浆发酵液中人参皂苷-Rb1,Rb2,Rc,Rd,Re,Rg1,Rg2和Rh1的含量。其具体含量(mg/100mL)依次为:47.342,44.903,5.109,22.099,34.883,3.815,16.841,13.896。该前处理方法简便,色谱条件适宜,发酵液中分子结构相关的皂苷,有含量消长变化趋势。西洋参果浆发酵液具有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不同提取方法对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b1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对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b1含量的影响。用HPLC法,对不同的提取方法得到的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4种提取方法人参皂苷Rb1含量分别为1.36%、0.87%、1.42%、1.43%。经过实验确定,以乙醚脱脂甲醇超声提取,提取率高、杂质较少、重现性好,是最理想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测定免疫佐剂——三七总皂苷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的含量,色谱柱Discovery C18(250 mm ×4.6 mm,5μm),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为水-乙腈,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结果显示,三七皂苷R1含量5.19%,人参皂苷Rb1含量32.19%,人参皂苷Rg1含量41.28%,3种皂苷含量之和为78.66%.说明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三七总皂苷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桔梗抗肥胖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含有桔梗水提取物的高脂肪饲料饲喂小鼠,结果表明:含5%桔梗水提取物的高脂肪饲料与对照组比较,小鼠体重和子宫周匀明显下降;同时肝脏中三酰基甘油的水平也有所降低。研究认为:桔梗总皂苷能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可以使胰脂肪酶的活性抑制在41.7%水平上;桔梗皂苷D、桔梗皂苷A和桔梗皂苷C可分别使其活性抑制在34.8%、3.3%和5.2%的水平上。而菊糖对胰脂肪酶活性没有抑制作用,也不能抑制高脂肪饲料引起的小鼠肥胖和脂肪肝。因此,桔梗抗肥胖作用可能是由于桔梗皂苷类成分抑制胰脂肪酶活性,从而抑制对食物脂肪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建立测定人参强力胶囊中6种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d)含量的HPLC方法。色谱柱为Alltima C18(250mm×4.6mm,5μm)柱,流动相为乙腈-0.02%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d线性范围分别为0.396 8~7.936μg/mL、0.406 4~8.128μg/mL、0.196 0~3.920μg/mL、0.204 0~4.080μg/mL、0.200 0~4.000μg/mL、0.201 6~4.032μg/m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6种人参皂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100.1%~103.4%之间,RSD均小于1.5%。本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以用于人参强力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HPLC-MS/MS法检测三七茎叶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PLC-MS/MS法,建立测定三七茎叶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b1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为BDS HYPERSUL C18(150 mm×2.1 mm,5 μm)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30 ℃;质谱条件:采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方法(MRM)测试;用于定量分析的对照品离子对为:人参皂苷Rb1 m/z 1107.9→783.7,内标物紫杉醇m/z 852.5→525.3.结果:人参皂苷Rb1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159~16.0 μg/mL,精密度和准确度等均符合样品分析的要求.结论:该法准确、灵敏、特异性强,适用于三七茎叶总皂苷及其制剂中人参皂苷Rb1浓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野山参和林下参中人参皂苷的组成特征及差异所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野山参和林下参中电苷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野山参和林下参中均含有常见的9种人参皂苷(Re、Rg1、Ro、Rf、Rg2、Rb1、Rc、Rb2、Rd),野山参中还检测到三七皂苷R1、R2和R3以及丙二酰基人参皂苷Rb1和Rc,林下参仅检测到了丙二酰基人参皂苷Rh1、Rc和Rd,没有检测到三七皂苷R1和R3;林下参中Re含量显著高于野山参,平均含量为5.042g/mg,二者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野山参和林下参中其它8种人参皂苷含量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离体培养法探讨了人参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类物质(苯甲酸、邻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酸)及皂苷类物质(人参皂苷Rb2、Rd、Rc、Rg1、Re)对人参主要病原菌及其生防菌的化感作用差异。结果显示,有机酸及皂苷对微生物的化感作用表现出受体多、阈值低(1 μg·L-1)、作用质量浓度范围大(1 μg·L-1~1 mg·L-1),但无明显浓度效应的特点;有机酸及皂苷的化感作用强度介于-132.94%~31.33%,对生防菌的促进作用大于病原菌,对部分病原菌生长具有直接的抑制活性,二者对病原菌与生防菌表现出一定的偏害/偏利作用;人参皂苷Rd、Re具有抑制病原菌、促进生防菌的作用,是人参根系分泌物中重要的萜类防御物质。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人参皂苷生物利用度,明确人参皂苷药用洋虫体内生物转化规律及其代谢产物抗肿瘤活性,通过MRS(含七叶苷和柠檬酸铁)培养基筛选洋虫内生菌中高产β-葡萄糖苷酶的菌株,制备复合菌发酵剂液体转化人参皂苷提取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发酵产物中人参皂苷的化学组成及其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ethylthiazoletrazolium,MTT)染色法阐明发酵产物低(0.5 mg·L-1)、中(2 mg·L-1)、高(5 mg·L-1)剂量对A549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人参提取物中共检测出Re、Rg1、Rf、Rb1、Rc、Rb2、Rd 7种皂苷,代谢产物中有去糖基化人参皂苷Rh1、Rg3和compoud K产生,发酵产物MTT试验显示高剂量组(5 mg·L-1)反应72 h抑制肿瘤细胞率可达85%。由此表明,利用洋虫内生菌复合菌液转化人参皂苷提取物可提高中药人参和洋虫的药用价值,为中草药的发酵改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转化人参根总皂苷为稀有皂苷C-K和Rh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7年生林下参根部分离的菌株对人参根总皂苷进行微生物转化,结果发现一株霉菌GS1-33能有效地将人参根总皂苷转化为人参稀有皂苷C-K及Rh1.对最佳转化条件进行测定,在水为培养基,pH值为3.0时,菌株GS1-33生成C-K的最大产率为14%,生成Rh1的最大产率为25%.确定人参稀有皂苷C-K是对人参皂苷Rb1、Rc...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适用于整参、须根、芦头中人参皂苷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方法,同时测定人参皂苷Rg_1、Re、Rf、Rg_2、Rb_1、Rc、Rb_2、Rd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7μm,2.1 mm×50 m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0.1 mol/L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35℃,流速0.3 m L/min。[结果]人参皂苷Rg_1、Re、Rf、Rg_2、Rb_1、RC、Rb_2、Rd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87.3%~98.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整参、须根、芦头中人参皂苷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孙成贺  王英平 《特产研究》2009,31(4):54-55,60
目的建立适合于人参茎、叶、根皂苷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方法(HPLC-ELSD),同时测定人参茎、叶、根中人参皂苷Rg1、Re、Rf、Rb1、Rc、Rb2、Rd的含量。方法HPLC-ELSD方法,色谱柱:SHIMADZUC185μm(4.6×250m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漂移管温度70℃,载气流速350mi/min。结果人参皂苷Rg1、Re、Rf、Rb1、Rc、Rb2、Rd分别在0.462~6.48μg、0.678~4.068μg、0.627~6.144μg、0.247~5.48μg、0.378~6.068μg、0.227~6.844μg、0.561~6.88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法准确、重现性好,适于人参茎、叶、根皂苷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3种生长模式人参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及影响人参皂苷积累的主要养分因子,运用常规农化分析方法和超声提取-高效液相法分别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和人参中9种单体皂苷含量.结果表明,人参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为野山参>林下参>园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异系数为85.6%,属中等变异,土壤全量氮、磷、钾变异系数大于1009,为强变异,结合国家第2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可知,人参土壤碱解氮含量为国家5级水平,速效磷为国家2级水平,有效钾含量为641.4 mg/kg,远大于国家1级水平(200mg/kg);野山参和林下参中9种单体皂苷中以单体皂苷Rb1、Rc、Rb2、Rd和Rg1含量较高,5种单体皂苷显著高于园参(P<0.05),林下参中单体皂苷含量以15 a生含量最高,其中Rb1、Rc、Rb2、Rd和Rg1分别为20.207、22.865、12.435、17.201和7.770 mg/g,为制定林下参适宜采收参龄提供参考;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直接影响人参皂苷的积累.不同生长模式下人参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以野山参和林下参土壤为参考,科学施加氮、磷肥有助于提高园参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