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试验通过寿光鸡和快羽系琅琊鸡进行测交,观察后代中羽速和羽色的表型和分离比例。选择具有纯合基因的快、慢羽兼具黑色素扩散基因的寿光鸡作为亲本,建立快慢羽纯系系谱F1代。选留F1代快羽公鸡与慢羽母鸡建立自别雌雄配套系。结果表明,黑羽对麻羽的遗传方式是完全显性遗传;快慢羽纯系后代快、慢羽比例分别达到99.72%和99.76%以上;羽速自别雌雄准确率公雏99.85%以上,母雏99.77%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青壳蛋遗传规律,我们对青壳蛋鸡进行了四个世代的选育。二、三、四世代产青壳蛋及非青壳蛋母鸡个数分别为205,22;258,17;635,15;与计算出的理论数据206.21;260,15;636,14经卡方检验差异不显著。对一世代、三世代进行测交,其后代产青壳蛋与非青壳蛋母鸡个数分剐为613,463;706,236;与通过一世代、三世代的显性基因频率与隐性基因频率计算出的理论数据600,467;707,235经卡方检验差异不显著。选择加快了群体基因频率的改变,青壳蛋性状确为由一对主效基因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性状。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母牛好,好一窝,公牛好,好一坡”,在奶牛生产中,选择优良种公牛精液至关重要。为成年母牛和青年母牛做选配方案时,考虑的因素有许多,包括精液价格、遗传优势、验证的可靠性、近亲繁殖的程度、毛色、隐性基因等。这些遗传因素在以前主要评估种公牛后代的表型,不能尽早进行遗传评估,将优良种公牛的使用时间大大延迟和缩短。  相似文献   

4.
1 进行品种改良 在改良时,要选择合适的公牛冻精配种,并且尽量选择预测公牛的女儿产奶量指数和乳蛋白指数都较高的公牛。这样后代奶的质量才能从遗传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贵妃鸡在国内外珍禽市场上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为了选育出贵妃鸡自别雌雄配套系,本研究根据伴性遗传基因的遗传原理和羽速基因的遗传特点,采用现代家禽育种方法对贵妃鸡第二世代表型慢羽公鸡进行了测交试验。采用人工授精,所产种蛋分别孵化。其中用13只表型为慢羽公鸡,与52只快羽母鸡组成第1类测交试验,结果每只公鸡的后代中都有快羽雏出现,且快慢羽比例几乎为1:1(217:232);由20只表型慢羽公鸡与80只慢羽母鸡组成的第2类测交试验,结果每只公鸡的后代中,也都有快羽雏出现,而且快慢羽比例几乎接近1:3(197:520)。可见,所用的33只公鸡经测交证明全为杂合体,同时表明两个不同质量性状测交结果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根据现代遗传学基因测交理论,共用32只表型慢羽公鸡与245只快羽母鸡组成测交试验.结果表明,所测的32只公鸡无一只为纯合慢羽基因型.但发现测交后代的快慢羽分布比例与孟德尔遗传上的分离定律完全吻合.同时通过混合精液输精,实施扩群繁育,其中选留慢羽种母雏1460只,表型慢羽种公雏150只,从而为建立隐性白鸡慢羽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优秀青年公牛使用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群的育种工作是牛群改良的基础,也是牛群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我们在奶牛育种中,不论实施什么样的育种措施,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系统的选择使得育种群每年稳定地获得累积性遗传进展,而这遗传进展快慢与使用优秀青年公牛有密切联系。 从遗传育种学理论分析,影响遗传进展的快慢有四个因素,其关系如下:  △G=IQA·RAIT  △G代表每年的遗传进展 i代表选择强度 QA代表遗传变异度 RA.I代表育种值谁确性 T代表世代间隔1 加大选择强度(i) 奶牛场一般都执行“见母就留”的原则,不进行主动的淘汰,所以母牛的选择强…  相似文献   

8.
QTL基因型值对标记辅助导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标记辅助导入QTL的过程中,利用指数法进行背景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值的大小对于导入QTL的频率和两个背景QTL的频率以及受体遗传背景的恢复影响很小,对于两个背景性状来说,基因型值较大时要比较小时获得更大的遗传进展。对于前景性状来说,在横交阶段,基因型值较大时要比较小时获得更大的遗传进展;而在回交阶段,结果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9.
奶牛群的生产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牛的遗传水平,种公牛是遗传改良的主要动力。因而优秀种公牛的选择在奶牛育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应根据下列几条标准选择公牛:1.系谱审查。祖先三代的血统是否完整清晰,父母血缘关系上是否出现过共同祖先,近交程度如何,体型外貌是否符合品种要求,有没有典型的遗传缺陷等,都须从系谱中审查了解。因为种公牛的遗传品质与其父母具有很大程度的相关,其双亲的育种值和表现型是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2.本身的体型外貌。公牛的体型外貌主要看其体型大小,全身结构是否匀称。种公牛的体…  相似文献   

10.
2遗传学原理 2.1通过选择取得遗传进展 选择(Selection)是一个只允许部分群体用于繁殖的定向过程.如果被选择个体的某一性状的遗传性能优于群体的平均值,那么其后代的这一性状的性能也有希望高于平均水平.选择的原理就是双亲与后代之间的遗传相似性.每一个亲本都会将其一半的基因随机地传递给后代,后代的遗传性能由双亲的遗传天性或育种值决定.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如何创造一流的奶牛遗传物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50年中,加拿大建立和健全公牛遗传评定系统方面始终处于全球领先地位,90年代以来,尽管有全球MACE(多性状跨国评定)的结果和得到外国公牛精液的便利条件。加拿大的奶农和纯种繁9育者仍然大量使用本国公牛站后测的公牛精液。其深刻的原因是源于对本国遗传评定系统和公牛后测体系的信任。本文将介绍加拿大测定日模型的发展过程和先进性;讨论西马士公司的遗传育种计划、平衡育种的目标以及生物技术在选种中的应用;探讨育种者对于公牛全球评定的疑虑和近亲交配的关注;并且研讨迅速提高中国奶牛畜群遗传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种子母牛是生产种公牛的母牛,因此种子母牛选择准确性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种公牛选择的效果,尽管母牛对后代的遗传影响只占20—30%。本文的目的旨在研究应用总性能指数选择种子母牛的方法,将来根据其女儿群的生产性能再进一步研究这一方法的遗传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不同标记密度对标记辅助导入一个数量性状基因座(QTL)有利等位基因效率的影响,试验采用两阶段选择策略,前景选择是利用与导入QTL紧密连锁的两侧标记进行间接选择,并将标记辅助最佳线性无偏预测(MBLUP)用于背景选择。结果表明:在回交阶段,不同标记间图距对导入QTL有利等位基因的频率和前景性状的遗传进展影响很小;而在横交阶段,缩小标记间图距可以提高导入QTL有利等位基因的频率和前景性状的遗传进展,但当标记间图距由10 cm缩小到2 cm时,导入QTL有利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幅度很小。背景QTL有利等位基因的频率和背景性状的遗传进展在不同标记密度之间基本没有差异,说明当标记间图距小于10 cm时标记辅助导入效率比较高,而且将MBLUP应用于背景选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全同胞兄妹交配方式培育卷毛突变大鼠近交系,用遗传测交试验分析其遗传表型和规律,同时对其皮肤组织学特征、电解质和生化、血常规、主要脏器指数及生长发育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突变大鼠的卷毛性状呈半显性遗传,由常染色体上单一显性基因控制;卷毛大鼠毛囊弯曲,排列紊乱;血清电解质和生化、血常规与Sprague-Daw SD大鼠有一定的差异;中期生长发育与SD大鼠有差别,脾脏和胸腺脏器系数小于SD大鼠.结果表明卷毛近交系大鼠其表型特征明确,遗传方式清楚,生物学特性有别于SD大鼠,可望成为一种新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降低广西麻鸡繁育后代中的白羽个体发生率,利用12只广西麻鸡公鸡与84只隐性白羽母鸡进行测交试验,观察后代羽色,同时利用基因分子检测方法分析公鸡个体白羽基因型和后代白羽个体的发生情况。测交试验结果显示:12只公鸡中,10只公鸡出现了白羽后代,比例为83%。基因分子检测结果显示:上述12只公鸡中10只公鸡含隐性白羽基因(C基因),是C基因杂合子(C/c)。与测交试验相比,基因分子检测具有费用低、准确性高的优点。后续通过基因检测的方法剔除广西麻鸡中的(C/c)个体,白羽概率由剔除前的14%降至0。  相似文献   

16.
根据笔者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认为提高肉用种公牛繁殖力应抓好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遗传公牛的精液质量和受精能力与其遗传有着密切关系。而精液品质和受精能力往往直接影响受精卵数目。一头精液质量差,受精能力低的公牛,即使与产生最大数目正常卵子的母牛配种,也可能不受精,或者受精率极低,从而降低母牛的繁殖力,其所繁殖的后代有可能具有繁殖力低的遗传特性。因此选择繁殖力高的后代留做种用,是提高种牛繁殖力的先决条件。2 营养保证种公牛的营养需要,是保持其健康和利用年限的物质基础。种公牛营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精液品质…  相似文献   

17.
种公牛的选育是肉牛育种工作的核心。传统选育肉用种公牛需要经过后裔测定进行选择,其优点是准确性高,但存在周期长、屠宰和肉质性状难以收集、成本高等问题,致其选择效率低。自2001年全基因组选择概念提出后,该技术迅速成为动植物育种领域研究的热点。利用全基因组选择进行肉用种公牛的选育,进行早期选择从而大幅度缩短世代间隔,可以提高繁殖性状等低遗传力性状的选择准确性,加快遗传进展,并大大降低育种成本。2014年,美国安格斯协会开始应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其他欧美发达国家也陆续使用,肉牛育种进入基因组时代。中国自2017年开始使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选择青年肉用种公牛,并于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使用该技术进行基因组遗传评估。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肉牛遗传评估现状,以期为我国肉牛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前,奶牛业中最主要的改良品种方法是人工授精.通过人工授精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种公牛在牛群遗传改良中的作用,推进品种改良,提高和改善畜产品产量和品质.因此,如何搞好奶牛的人工授精尤为重要. 人工授精可以提高种公牛的利用率,即采用人工授精方法,采精1次就可以配几十头母牛,甚至更多.提高后代遗传水平,使种公牛对奶牛群遗传改良的贡献,可以达到总遗传进展的75%~95%,使用这些公牛的冻精进行授精,会大大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提高受胎率,即采用人工授精方法时,每次输精都使用经过筛选、检查的冻精,选择最适当的发情时机输精,大大提高了受胎率.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即采用人工授精,公牛和母牛生殖器官不直接接触,防止了由交配引起的疾病传播.可以应用性别控制,即使用性别控制精液,可以使产母犊的比例达到90%以上,大大提高了奶牛饲养户的经济效益.若不使用人工授精,得到母犊的几率是50%左右.  相似文献   

19.
旨在探究贵妃鸡多趾性状的遗传规律和多趾候选基因在胚胎发育时期的表达,为贵妃鸡多趾品系的选育和多趾分子标记的开发奠定基础。选用不同趾型(四四趾、四五趾、五五趾)的贵妃鸡进行杂交和测交试验,统计分析后代各种趾型出现的比例,与理论值进行卡方检验。采取胚胎发育第5~10天的肢芽组织样品,测定分析多趾候选基因Lmbr1、SHH、RNF32、NOM1、MNX1、Gli3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四五趾×四五趾组合多趾与正常趾的比例为3.67∶1,符合3∶1的理论比值(P0.05),另外两个组合都不符合理论比值(P0.05)。其次,测交试验表明,每只测交公鸡后代都出现3种趾型的个体;最后,在贵妃鸡肢芽组织胚胎发育的第5~10天中,SHH基因的表达量一直很低,Lmbr1、RNF32、NOM1、MNX1、Gli3基因在第7和第9天出现表达峰值。贵妃鸡多趾性状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多趾性状外显率不同,多趾性状可能受到Lmbr1、RNF32等多基因的共同调控,多趾性状形成的关键时期可能是胚胎发育的第7~9天。  相似文献   

20.
模拟比较了随机选择、标记值选择及BLUP选择3种背景选择方法在标记辅助导入(利用标记辅助将供体群中的一个有利QTL等位基因导入到受体群中)的选择效果。前景选择是借助与目标基因连锁的两侧标记对目标基因进行间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在背景选择中,利用标记值选择能使受体基因组很快得到恢复,2个世代的回交就能恢复90%以上,4个世代的回交就能完全恢复。利用BLUP选择虽然不能使受体基因组迅速全部恢复,但能使特定的背景性状得到最大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