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正>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是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林区的重要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为了研究探索在红松分布区外的河北坝上地区培养红松果、材、防护兼用林,提高林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丰富塞罕坝林种和树种结构,塞罕坝机械林场于2008年启动实施了"樟子  相似文献   

3.
樟子松幼树嫁接红松的生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改善沙地树种结构,在章古台沙地进行了樟子松幼树嫁接红松的生长试验。嫁接方法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试验表明,在该地区用樟子松幼树嫁接红松,嫁接成活率达到47%。嫁接10年后调查,红松平均胸径生长量为487cm,平均树高生长量为244m,平均冠幅181m,形成了正常发育的树冠。  相似文献   

4.
红松异砧嫁接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通过嫁接方式引进红松品种,为进一步研究培育红松果林的可行性提供了基础。文章对以樟子松作砧木嫁接红松技术及相应的管理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5.
采用脱脂残余物法对樟子松嫁接红松的种子及对照的红松种子含油率进行了测定,结果樟十红种子含油率较红松平均下降13.9%。  相似文献   

6.
为了增加塞罕坝地区物种多样性、提高经济效益,以樟子松为砧木、以红松做接穗采用髓心层贴接法在塞罕坝进行红松嫁接试验。结果表明:与老龄期相比,结实期接穗成活率比较高;与丹东森林经营所的接穗相比,查字林场的接穗成活率比较高,最高达到97.1%,远远高于东北接穗的86.0%;2个试验区的主枝嫁接成活率高于侧枝嫁接成活率,最高可达到99.0%。  相似文献   

7.
红松嫁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十余年对红松本砧嫁接和红松异砧(樟子松)嫁接技术及苗期管理等试验研究,总结出红松选优、采穗、砧木苗的选择与定砧、嫁接时间的确定、嫁接方式和嫁接苗的管理等一整套红松嫁接技术.结果表明:红松本砧硬枝(5月)嫁接成活率达96.3%,高于6月10日嫁接成活率的5%,当年接穗生长量高于6月10日嫁接2.2cm.红松本砧嫩枝(8月)嫁接成活率达79%,红松异砧(樟子松)硬枝嫁接成活率可达85%,嫁接苗上山定植的成活率可达80%~85%.采用红松嫁接苗营建的红松果林示范林早期所结果实性状表现良好,其结实株率在12.1%~40.2%之间,平均单株结实量在388~778 g,单株最多结果数10~15个.其中无性系L18、L7和L189的结实株率达30%以上,平均单株结实量超过700 g.红松的嫁接苗较红松实生苗早结实8~10 a.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幼树嫁接红松是快速培育红松果林的方式之一。本文介绍了樟子松嫁接红松后剪砧的时间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红松异砧高枝嫁接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松异砧高枝嫁接技术,是营建红松果林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红松与樟子松异砧高枝嫁接,不仅可以促使红松提前开花结实,而且可使红松果林建在其自然分布之外,从而扩大栽培经营范围,对于改变林区经济现状具有重大意义。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林口林业局曙光林场,地理位置为129°12’E,45°08’N,年平均气温2.7℃,年降雨量540mm,无霜期120天。试验林位于87和94林班,为樟子松人工幼林,林分平均高1.6m,平均胸径2.62cm。坡度15~18°,坡向南,坡位中下腹。2 材料与方法2.1 接穗…  相似文献   

10.
从剪砧、防护、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几方面对樟子松嫁接红松果林的经营管理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樟子松天然林资源的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东峰  李颢 《林业科技》2004,29(6):20-20,31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是我国北方珍贵用材、防护、绿化速生针叶树种,其天然林资源已呈渐危状态,因此,建立不同类型的樟子松天然林资源保护区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生态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樟子松沙地造林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子松幼树不耐风吹沙打,不能在流动和半流动沙丘或小豆茬、花生茬等撂荒地直接造林。樟子松苗木根系细弱,容易风干,保持苗木根系湿润,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樟子松按照苗木类型,分为裸根苗造林,容器苗造林和幼树移植造林。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介绍了大兴安岭呼玛县金山林场樟子松母树林松针红斑病即松穴褥盘孢菌[Dothistroma PiniHulbary的诱发因素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樟子松嫁接时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平 《林业科技》2001,26(2):6-7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接穗年龄,嫁接部位、嫁接方法对樟子松嫁接成活率及当年高生长的影响。探讨了移植苗嫁接和嫁接亲和性问题,为樟子松嫁接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以往国内关于樟子松和国外关于欧洲赤松的抗旱性研究进行了总结,从幼树到成林阶段,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对近些年来樟子松抗旱性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对樟子松抗旱性进行了全面阐述,并提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发展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对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在我国北方各地的引种固沙情况作了概述,对樟子松在各引种地区的生长情况作了比较。指出了目前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存在着一些问题:生长出现了衰退现象.其自身的天然更新不能正常地进行以及遭到人为破坏严重等。针对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今后发展的战略:营造针阔混交林,天然更新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封育策略,以保证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油松是太行山区分布最广泛的树种之一 ,也是太行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本文分析了太行山区油松人工林的生态问题 ,提出了可持续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新林业”理论、“接近自然的林业”理论、樟子松生物学特点以及沙地立地特点,进行了樟子松人工固沙林选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方式的探讨。对天然更新的障碍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水分是阻碍天然更新顺利完成的主要因子,提出了采取人工促进措施,实现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的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19.
辽宁樟子松人工林二元材积表的编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樟子松是辽宁省的主要造林树种,通过外业标准地调查,用1764株随机样本资料建立了二元立木材积模型,并用294株进行了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该材积模型适用于辽宁地区,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辽宁樟子松二元立木材积表。  相似文献   

20.
樟子松褐斑病调查初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齐齐哈尔市南郊解放军某部库区樟子松林发生松针褐斑病(Lecanostictaacicola(Thum.)SydowetPetrak)原因,其主要原因是气候长期干旱、土质贫瘠、偶逢连续阴雨,引起衰弱木病害发生。针对病害发生情况,提出了实用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