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螨治螨”是当前应用较成功的生物防治技术之一,运用捕食螨防治害螨能大幅度减少农药使用量及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对无公害水果、绿色果品和有机果品的生产意义重失。本文重点对柑桔“以螨治螨”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以螨治螨"是国家重点推广的果园害螨生物防治新技术.它全面有效地解决了害螨发生代数多,繁殖快,危害范围广,农药难以根治的技术难题,且安全环保.为了改变我区果园病虫防治现状,提高综合防治水平,2007年我区进行了应用胡瓜钝绥螨(捕食螨)控制柚子园全爪螨、始叶螨和锈螨等害螨的示范,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3.
“以螨治螨”是国家重点推广的果园害螨生物防治新技术。它全面有效地解决了害螨发生代数多,繁殖快,危害范围广,农药难以根治的技术难题.且安全环保。为了改变我区果园病虫防治现状,提高综合防治水平,2007年我区进行了应用胡瓜钝绥螨(捕食螨)控制柚子园全爪螨、始叶螨和锈螨等害螨的示范,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1):123-123
日前.国内权威专家在福州鉴定福建省科技厅援疆项目“捕食螨在新疆无公害农业中推广应用”.认为课题组在我国首次大面积田间释放害螨天敌捕食螨.成功控制了棉花、啤酒花、香梨等作物上的害螨.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将积极推动国内昆虫天敌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螨治螨"生物防治配套技术是以人工释放捕食螨来控制柑橘害螨(红蜘蛛、锈壁虱)为核心,辅以配套的农业、物理、药剂防治措施,对柑橘虫害实行综合治理的一项无公害生产技术,对有效控制柑橘虫害、降低农药使用、节约防治成本、提高果品品质、减少环境污染、保障柑橘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3年起,青神县在椪柑种植区大力开展"以螨治螨"生物防治配套技术,截止2011年累计推广捕食螨93.3万袋,示范面积1.5万亩,取得显著的经济  相似文献   

6.
害螨是当今世界农林作物上的关键性害虫.这种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近年来已呈现酿大灾趋势.目前,由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的"农业害螨生物防治技术"被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列入2001年度《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是103个入选农业项目中唯一的天敌生物防治项目.本文主要介绍该研究成果应用于柑桔果树上的效应试验,传统的化学防治是根据果树上每叶害螨数量(防治指标)来确定防治时期,而生物防治提倡在害螨发生前或数量很少或没有害螨时释放捕食螨(这是生物防治的原则),同时采用慢速释放系统,由于释放器中还有一部分食物,捕食螨会不断从释放器中爬出来寻找害螨,这样相当于分期分批释放捕食螨,使害螨的种群长时间被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为探索捕食螨与柑桔红蜘蛛的关系,笔者于2006年在良丰农场进行了红蜘蛛防治试验,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利用捕食螨捕食柑桔红、黄蜘蛛,可有效控制害螨虫口密度,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果园生态环境,提高柑桔品质和商品价值。试验结果表明,放螨15d后,两种钝绥螨均能很好的控制柑桔红黄蜘蛛的中心发生虫株及全园的害螨,特别有效地控制了中心虫株上的害螨向其他植株上扩散蔓延为害;化防园害螨呈波浪式消长;对照园害螨数量持续增加,且居高不下;释放捕食螨的生防园持续控制害螨数量的时间长;而化防园控制害螨数量时间较短(15d左右),如不继续喷施化学农药防治,害螨数量回升很快;巴氏钝绥螨从减退率看,比胡瓜钝绥螨效果更明显,值得在柑桔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几种捕食螨在温室大棚中对果树害螨的控制作用,2018年8-10月,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布久乡果树种植基地温室大棚内开展了利用捕食螨控制桃树害螨的试验。结果表明,释放捕食螨能控制桃树害螨数量的增长,尤其以胡瓜钝绥螨和巴氏钝绥螨对桃树害螨的控制作用较好。由此可得,试验结果为在高寒地区示范推广"以虫治虫"生物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永春县是全国芦柑最大的生产基地,被称为“芦柑之乡”。全县现有芦柑面积10069hm^2、产量30万t,2005年出口17个国家54069t,并第1次出口24000kg到欧盟的荷兰。但生产上为防治红蜘蛛、锈壁虱等害虫的为害,果农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造成柑桔农药残留超标,出口受限,而且导致天敌死亡、害虫抗药性增强。而利用捕食螨防治红蜘蛛、锈壁虱等为害柑桔的主要害虫,可有效控制害螨为害,减少农药用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农药残留,提高芦柑品质。为此,永春县桃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从2002~2005年开展了芦柑以螨治螨生物防治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防治农作物害螨,减少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我们从福建省农科院引进捕食螨进行试验,以期了解捕食螨对本地气候、土壤环境的适应性,了解捕食螨的治螨效果,掌握捕食螨的释放方式,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防治农作物害螨,减少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我们从福建省农科院引进捕食螨进行试验,以期了解捕食螨对本地气侯、土壤环境的适应性,了解捕食螨的治螨效果,掌握捕食螨的释放方式,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螨治螨”是科技部重点推广的农业天敌生物防治项目,它能够全面有效地解决害螨发生代数多、繁殖快、危害范围广的问题,具有对人畜、生态环境安全,不杀伤天敌,无农药残留,确保农产品安全优质,节约能源和减少生产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2007年7月10日“农业害螨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应用”通过验收,该项目实施6年来,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的捕食螨工厂化生产、包装、贮存、长途运输、使用技术与环境协调5大难题,示范区2.9万hm^2(次),农药使用次数减少一半左右,防治费用降低4~6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付杰  雷新发 《农村科技》2007,(11):24-25
2006年125团对捕食螨防治棉田叶螨进行大田示范,以明确捕食螨防治棉田害螨的效果,为推广应用和指导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释放捕食螨防治柑桔红蜘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捕食螨防治柑桔红蜘蛛的特点生物防治"以螨治螨"或者叫"以虫治虫",即利用害虫天敌捕食螨控制害螨危害,是目前国际上防治红蜘蛛、锈蜘蛛的最佳途径.其优点:①因为捕食螨爱吃红蜘蛛及害螨的卵,捕食量大,1只捕食螨1天能吃6头红蜘蛛、80头锈蜘蛛,一生能吃300头~500头红蜘蛛和2000头~3000头锈蜘蛛,控制时间长达60天~300天.  相似文献   

16.
<正>农药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为及时、有效地控制农业有害生物为害、保证农业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使用不当或不合理使用,副作用问题比较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做好农药使用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安全生产,必须切实抓好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工作,加强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农药使用的监控,确保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不超标。一、目前农药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捕食螨是一种以柑橘红蜘蛛、锈壁虱等为主要食物的杂食性益螨。用捕食螨防治柑橘红蜘蛛和锈壁虱可替代化学防治柑橘害螨,是生产无公害、绿色柑橘的重要技术之一。据广西柳州市水果办试验,每株释放1袋捕食螨,可有效控制柑橘红蜘蛛1年以上。  相似文献   

18.
植绥螨在农业害螨防治中的应用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植绥螨在农业害螨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应用作了简单介绍,并对植绥螨繁殖利用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9.
胡瓜钝绥螨是福建艳璇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用于调控农林作物叶螨、蓟马、粉虱等害虫的有益农业的生物。在应用中配合其它综合防治措施,可不用或少用农药,减少农药残留,是生产绿色、无公害、无农残农产品的最佳防控技术。本应用技术标准适用于桂花、茶花等发生害螨的花卉作物,规定了胡瓜钝绥螨应用范围及投放前后管理技术要件。  相似文献   

20.
介绍农业害螨的主要种类和危害特点,并总结我国果树、蔬菜、农作物害螨研究现状,提出对害螨实施生态控制的多种有效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