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太湖流域的湖羊羔皮质量,在抗战前后甲级羔皮占30~40%,解放后占12~15%,目前仅占2~3%.为了探讨湖羊羔皮的花纹形成和提高其质量,特作如下的观察.材料和方法:1980年5月10~30日,在吴江县震泽公社新民大队进行雌羊编号和人工授精,继后选妊娠羊14只为对照组.同年9月4日选购有配种记录的健康经产孕羊19只为试验组.两组雌羊均以同1只雄羊配种.试验羊妊娠134~141天时,仿照“肚剥”,不伤害雌羊,用乙芪酚和催产素进行引产.仔羊出生12小时内测定体重、体尺、毛长和皮厚等,并请制革 相似文献
4.
湖羊公羊产羔效应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分析了16头湖羊种公羊的548个女儿共计2631胎产羔记录,发现母羊每胎产羔数为1-5只的比例分别为15.17%,45.76%,32.15%,6.08%及0.84%。对不同胎次的产羔数作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胎次间存在着显著差异。每胎产羔数与胎次的关系为:y=1.7648+0.286x-0.0267x^2,上关指数为R^2=0.9996。依据回归方程计算出每胎产羔估计值,并以4,5,6,7胎的校正 相似文献
5.
我县湖羊群体中有大耳、小耳和无耳三种耳型.大耳型耳长11~13厘米;小耳型耳长5~6厘米;无耳型的外耳壳既小且短,长度一般仅2~3厘米.为了探明不同耳型母羊与大耳公羊选配对所产羔羊皮品级的影响,1983年3~6月,利用王秀乡湖羊配种站 相似文献
6.
《江苏农业学报》2017,(1)
为探讨NR5A1基因能否作为湖羊产羔性状的候选基因,同时寻找与湖羊繁殖性能相关的分子标记,以高繁殖力湖羊为研究对象,采用DNA池结合测序方法筛选NR5A1基因在湖羊中的SNPs位点,并利用PCR-RFLP和AS-PCR方法进行多态位点分型,利用SPSS软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湖羊产羔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湖羊NR5A1基因中检测到6个SNPs位点,分析发现g.6052A/G位点为Taq I酶切位点,其余5个位点处没有酶切位点存在。在湖羊群体中,g.3362G/C(GG、GC、CC)、g.4342G/A(GG、GA、AA)、g.4666C/T(CC、CT、TT)、g.6052A/G(GG、AG、AA)和g.6991T/G(TT、TG、GG)位点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而g.5699C/G位点在湖羊群体中仅发现2种基因型GG和GC。6个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从0.306到0.375不等,均属于中度多态(0.25PIC0.50),杂合度(He)从0.377到0.500,在这6个SNPs位点中,仅g.6052A/G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连锁分析发现,g.3362G/C和g.6052A/G 2位点在湖羊群体中紧密连锁,二者共构建了8种单倍型组合,AAGG为主要的单倍型,占总数的35.90%,AGCG和AACG次之,分别占总数的20.30%和18.75%。关联分析发现g.6052A/G位点GG型湖羊的平均产羔数显著高于AA型(P0.05)和AG型(P0.05),其余位点的各基因型在湖羊的头胎产羔数、二胎产羔数、三胎产羔数和平均产羔数间差异均不显著。AAGG单倍型和AACG单倍型的二胎产羔数比AGCG单倍型的二胎产羔数分别多0.40(P0.05)和0.53(P0.01),差异显著。说明,NR5A1基因对湖羊产羔数有一定的影响,g.6052A/G位点、g.3362 G/C和g.6052A/G连锁可作为湖羊繁殖性能的有效遗传标记,用于湖羊的分子选育。 相似文献
7.
产羔数多少和山羊角的有无对崂山奶山羊日产奶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双羔的日产奶量极显著高于产单羔的日产奶量(P<0.01);同样,有角崂山奶山羊的平均日产奶量也极显著高于无角的奶山羊的日产奶量(P<0.01),其差别主要来源于正试期21~40 d内。而产羔数的多少和山羊角的有无在整个正试期内及其不同时间段内均对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因此,加强多羔和有角奶山羊的选留,提高繁殖率和改变羊群结构(增加有角奶山羊在群体的比重),对提高产奶量、增加经济效益至关重要。从羊群管理角度来看,增加有角奶山羊群体比重的同时,也必须辅以合适的去角时间,减少有角造成的意外损失。 相似文献
8.
9.
10.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7,(1)
为探究PRLR基因多态性与湖羊产羔性能的关系,对湖羊PRLR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其与湖羊产羔数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PRLR基因在湖羊中存在多态性(CC、CT和TT型)。湖羊中C等位基因频率为0.175,T等位基因频率为0.825;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53、0.245、0.702。测序结果表明,等位基因T与C相比发生了一处碱基突变(A259G),CT、TT及CC基因型间产羔数差异不显著。这一结果说明PRLR基因多态性对湖羊产羔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IB,BMPR-IB)基因多态性与湖羊产羔性能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酶切和序列测定等方法对湖羊BMPR-IB基因型进行鉴定,并分析BMPR-IB基因型与湖羊产羔数的关系。[结果]共检测出3种基因型,并将其分别定义为AA、AG、GG。测序结果表明,等位基因A与G相比发生了1处碱基突变(A746G)。BMPR-IB基因在湖羊中存在多态性(AA、AG和GG);湖羊中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032,G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968。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06、0.053和0.941。AA、AG和GG基因型湖羊的平均产羔数分别为1.25、1.81和1.96。[结论]BMPR-IB基因可能是湖羊多胎性能的主效基因,可用于对湖羊产羔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BMP7基因对湖羊不同花纹形成的影响及其与毛囊性状的发育可能存在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PCR-SSCP方法在205个样本中检测BMP7基因外显子1、2、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通过组织学方法和显微观察法对湖羊皮肤毛囊进行组织学观察,对不同花纹皮肤组织中初级毛囊直径、次级毛囊直径、初级毛囊数、次级毛囊数进行统计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MP7基因在大花、中花、小花间的相对表达量,用SPSS17.0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探讨BMP7基因对湖羊不同花纹形成及其毛囊性状可能存在的调控机制。【结果】PCR-SSCP方法检测BMP7基因外显子1、2、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均未发现多态性;在组织切片分析中,湖羊大花初级、次级毛囊直径均大于中花、小花,小花初级、次级毛囊直径均介于大花、中花之间;大花次级毛囊数多于中花、小花,而小花次级毛囊数介于大花、中花之间。通过差异显著性分析可知,湖羊大花与中花、小花初级毛囊直径呈极显著差异(P<0.01),小花与中花初级毛囊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中花次级毛囊直径与大花、小花次级毛囊直径呈极显著差异(P<0.01),但小花次级毛囊直径与大花次级毛囊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初级毛囊数大花、中花、小花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相同视野中大花初级毛囊数多于中花、小花;中花次级毛囊数与大花、小花次级毛囊数呈极显著差异(P<0.01),但大花、小花次级毛囊数差异不显著(P>0.05);qRT-PCR结果显示,在同一时期BMP7基因在大花、中花中的表达量高于小花,且在大花、小花毛囊组织中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BMP7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小花初级毛囊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小花次级毛囊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中花初级毛囊直径和中花次级毛囊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这与组织学与显微镜观察的结果相符。【结论】未发现BMP7基因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但BMP7基因表达量与毛囊部分指标存在相关性且与组织学观察结果相一致,可初步推测BMP7基因可能参与毛囊发育,调控被毛生长。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繁殖力湖羊直肠内容物代谢产物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特点,分析湖羊繁殖性能与肠道微生物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体型均一、生理状态相似的连续三胎产三羔(高繁组,HP组)和产单羔(低繁组,LP组)空怀湖羊各6只,每组3只,对其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分别在撤栓时(发情前,LP1组、HP1组)和发情时(LP2...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湖羊GDF9基因多态性和产羔性能的关系。[方法]以湖羊为试验对象,对湖羊GDF9基因做PCR-SSCP多态性检测,分析多态性对湖羊产羔性能的影响。[结果]检测出3种基因型,定义为GG、AG、AA。基因型测序显示,在152 bp处发生了A被G碱基替换而发生突变。GG基因型频率、AG基因型频率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07、0.883和0.010。湖羊GG、AG和AA基因型的第1,2胎平均产羔数分别为2.068、2.025和1.500。3种基因型对第1胎产羔数没有影响;第2胎产羔数GG、AG与AA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表明GDF9基因对湖羊第2胎产羔数有影响。从第1、2胎的平均产羔数来看,差异不显著,但GG和AG基因型的产羔数相对AA基因型较高。[结论]GDF9基因对绵羊正常的繁殖是必需的,且该基因对湖羊产羔数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湖羊繁殖与羔皮性状遗传参数和表型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羊繁殖性能和羔皮品质的四个性状作了遗传与表型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湖羊的平均产羔数为2.32头,羔羊初生重为2.49kg,荐部毛长为1.81cm,羔皮等级的评分平均为8.34分,甲乙级羔皮的比例占84.8%.遗传力的估计表明,产羔数的遗传力较低,为0.103,羔羊初生重为0.292,荐部毛长为0.647,羔皮等级为0.419.产羔数与羔羊初生重、产羔数与荐部毛长呈负遗传相关(r分别为-0.67和-0.46);产羔数与羔皮等级呈正遗传相关(r=0.76);荐部毛长对羔皮等级有极显著影响,两者的遗传相关为-0.96,降低毛长可明显提高羔皮等级. 相似文献
18.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9,(5)
为探究与阿勒泰羊产羔数相关的DNA标记,本试验以153只产羔数不同的阿勒泰羊作为样本,利用PCR-SSCP、DNA测序等方法,对COIL、FSHR基因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多态性与产羔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阿勒泰羊中存在COIL基因(g.7321466GC)、FSHR基因(g.75320741CT)两个突变位点,均具有多态性。COIL基因产生3种基因型(GG、G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35、0.667、0.098,G为优势等位基因;FSHR基因产生3种基因型(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35、0.190、0.575。群体遗传学分析显示,COIL、FSHR基因在阿勒泰羊群体的PIC值分别为0.370、0.344,都属于中度多态位点。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COIL基因GC、CC型的产羔数极显著高于GG型(P0.01),GC型与CC型之间的产羔数差异不显著(P0.05);FSHR基因3种基因型间的产羔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COIL基因g.7321466GC位点有望作为提高阿勒泰羊产羔数的有效DNA标记。 相似文献
19.
20.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酵母硒对澳寒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进而评价酵母硒在澳寒湖羊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适宜添加量。试验选择体重[(25±2)kg]均匀的湖羊60只,随机分为4组(CK组、A组、B组、C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5、0.15和0.25 mg·kg-1酵母硒,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B组、C组平均日增重较CK组高12.86%、11.02%(P<0.05);B组料重比较CK组、A组低25.91%、14.81%(P<0.05);B组屠宰率较CK组、A组高6.55%和2.80%(P<0.05);B组净肉率较CK组、A组高5.71%和2.67%(P<0.05);B组肌肉嫩度较CK组、A组高29.99%和17.65%(P<0.05);B组、C组总抗氧化能力较CK组高36.52%、23.82%(P<0.05),B组较A组高17.57%(P<0.05)。综上,在澳寒杂交育肥羊日粮中添加0.15 mg·k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