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三唑酮土壤消毒及剥叶鞘防治玉米纹枯病,试验结果,用200倍三唑酮土壤消毒,防效较好,防效达44.17%;剥叶鞘加喷药(1000倍25%三唑酮液)防效达98.64%,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2 .5 %适乐时种衣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侵染、扩展和严重度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且随着用量的增加 ,效果愈明显。其对小麦的出苗和生长也较安全  相似文献   

3.
玉米纹枯病研究进展概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4.
玉米纹枯病的重发原因及其综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拌种对小麦生长及纹枯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壳聚糖拌种可促进分蘖,增加有效穗数,提高产量。壳聚糖拌种对小麦发芽、出苗无明显影响。壳聚8糖或壳糖与粉锈宁混配拌种,可抑制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基发病率比对照降低30%-50%。  相似文献   

6.
玉米纹枯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纹枯病在我市始见于70年代末,近几年已上升为玉米的主要病害.我站从1979年开始,对其发生规律、影响因素进行了观察,对产量损失进行了测定,并对综合防治技术作了试验与探讨.(一)病害消长情况我市玉米一般在3月底4月初播种,4月中下旬移栽,7月底8月初收获.据1983、1985、1992年系统观察,玉米纹枯病从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危害叶鞘、叶片和穗部,由下而上逐步发展,受害植株籽粒灌浆不足,批粒增多,粒重明显下降.纹枯病始见于6月上中旬,盛发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危害高  相似文献   

7.
纹枯病又名"花脚杆",主要侵害玉米叶鞘,叶片,也可危害苞叶及果穗。严重时能侵入茎秆,造成黑斑,一般不会引起玉米倒伏。基于此,主要根据纹枯病的特点及玉米生长特性,提出针对玉米纹枯病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9.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农作物有效避免了病虫害的威胁。玉米为我国一项主要农作物,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将主要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年在玉米制种生产中,自交系478纹枯病连年发生较重,对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影响较大,发病田块一般减产30%~50%,重者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1.
玉米纹枯病菌致病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次研究了五米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AG1-IA)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在病程中的作用。纹枯病菌主要产生PG、PMG和Cx共3种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对叶片和叶鞘有明显浸解作用,其中酶比毒素作用明显,但用单一酶或毒素代替病菌接种不同抗性品种,尚不能反映品种间抗性差异。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受温度、pH、反应时间和底物浓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玉米纹枯病病菌侵染过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纹枯病菌侵入玉米叶鞘的显微和超微过程,结果表明:在接种病菌后12~24h,病菌通过表皮、乳孔和自然孔口3种途径侵入寄主,其中以表皮直接侵入为主。侵染垫是病菌主要侵入结构。接种12h,可在叶鞘表面形成少量近圆形的侵染垫。接种24h,则有大量侵染垫形成,侵染垫下可见侵入钉直接侵入寄主表皮。接种24h后叶鞘组织细胞内可见大量侵入的菌丝。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12.5%氟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喝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结果]12.5%氟环唑悬浮剂450 ml/hm2、12.5%氟环唑悬浮剂300 ml/hm2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效果较好,病蔸率均低于其他处理。[结论]12.5%氟环唑悬浮剂可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防治水稻纹枯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生产中防治水稻纹枯病可供选择农药品种相对单一的现状,于2006年进行了防治药剂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爱苗和世高的防效好于生产上常用防治药剂井冈霉素。在第2次施药后8 d和15 d,爱苗30? 300 mL/hm2和世高10%水分散粒剂750 g/hm2的防治效果均分别与20%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900 g/hm2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吉农4号”玉米种衣剂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吉农4号”玉米种衣剂按m(种衣剂):m(玉米)=1:50和1:25拌种包衣,在15℃条件下,对玉米出苗没有影响;在5℃条件下,提高出苗率4%。不同剂量及温度条件下均有壮苗、促进根系发育、使叶色浓绿的作用。与对照相比,株高变矮,差异显著;茎粗增加,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水稻纹枯病是目前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提高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试验选取己唑醇与噻呋酰胺复配剂为防治药剂,通过设计不同的施药时期和剂量,研究了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及其对水稻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蘖末期和破口期,分别喷施50%己唑醇水分散粒剂6 g/667m2+24%噻呋酰胺悬浮剂20 mL/667m2,防效可达81.37%,产量比施用苯甲·丙环唑的增产6.09%,比不施药剂增产30.52%。  相似文献   

17.
种衣剂防治玉米病虫害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在辽宁省的3个地区进行了3种种衣剂防治玉米病虫害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7%呋喃丹 多菌灵种衣剂以1:50重量比包衣对玉米安全,可有效防治玉米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平均防效分别达68.91%和71.35%,适宜在辽宁北部地区使用.质量分数为17%克百威 多菌灵 三唑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为54.26%,适宜在辽宁中部和南部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8.
田间试验了75%纹枯灵可湿粉剂、20%担菌胺可湿粉剂和5%井冈霉素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纹枯灵和担菌胺不同剂量处理的小区,水稻纹枯病的相对病情指数或相对病害增长率,显著低于用井冈霉素处理的小区。  相似文献   

19.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玉米对纹枯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变化在玉米抗、感品种和不同生育期与叶鞘位之间存在差异。在玉米(川单10号)的不同生育期和叶鞘位中,随生育期的发展和叶鞘位的下降,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降低。在受纹枯病菌侵染后,抗病品种(R15)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加的速度和程度明显高于感病品种(K09)。这一结果表明,玉米对纹枯病的阶段抗性变化以及品种抗性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20.
九种药剂组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高效、低残留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进行了9种药剂组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处理B[80%乙蒜素EC+80%代森锰锌WP+(80%乙蒜素EC+80%代森锰锌WP混配)]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C[80%乙蒜素EC+80%代森锰锌WP+(80%乙蒜素EC+50%多菌灵WP混配)]和K[58%甲霜灵·锰锌WP+58%甲霜灵·锰锌WP+58%甲霜灵·锰锌WP],防治效果分别为81.54%、74.66%、71.27%。折合单产最高的是处理B,为31 303.95kg·hm-2,其次是处理C和K,为24 363.60kg·hm-2、23 525.25kg·hm-2。1%水平上,处理B表现极显著。马铃薯晚疫病常发区要防治3次以上,前期使用保护剂,后期用治疗剂,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