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机采棉育种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所对机采棉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新突破,选育出包括 9542、9532 在内的一系列机采棉新品系。本文在 1998 年机采棉品种比较试验的基础上,对机采棉新品系的特征、特性加以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2.
棉花品种直接关系到机采棉高质量发展。确定品种选育评价指标对机采棉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从生育进程指标、株型结构性状、集中成熟性状、叶片及脱叶催熟性状、采净率相关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和抗逆性状等方面对新疆机采棉品种选育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为新疆机采棉品种选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机采棉管理模式下缩节胺用量对安徽沿江棉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安徽省沿江植棉区机采棉管理模式下,研究了缩节胺用量在不同基因型棉花品种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短季棉品种缩节胺用量为90.0 ~135.0 g·hm-2、杂交种缩节胺用量为180.0 g·hm-2时均能塑造理想的机采棉群体结构,促进棉铃集中成铃、集中吐絮,提高棉花铃重、增加籽棉产量。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宜新疆南疆植棉区无膜种植的机采棉品种和相关育种资源材料,2019―2020年在南疆植棉区对13个供试棉花品种(系)进行筛选比较试验。通过对农艺性状、皮棉产量、纤维品质、丰产性、稳产性及理想指数等的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南疆植棉区无膜种植的机采棉品种2个——新陆早77号和新陆早51号,以及较优的相关育种材料2个——抗病早熟6号和冀丰1187,其中抗病早熟6号综合表现突出。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南疆实现无膜植棉和适用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在机采棉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辉  戴路  刘燕 《中国棉花》2015,42(6):27-29
为筛选出适宜阿克苏垦区机采的棉花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综合分析了4个机采棉品种的10个性状,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综合评价结果完全一致,其优劣排序分别为新陆中49、中棉所49、新陆中36、新陆中28。同时,对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综合评判值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表明DTOPSIS法在筛选综合性状表现优的机采棉品种方面优于灰色关联度法。  相似文献   

6.
新疆北疆机采棉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继承新疆棉花传统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将适宜机采的株行距配置方式、脱叶催熟技术等各项栽培技术措施优化组装配套,提出了新疆北疆机采棉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程。本规程规范了北疆机采棉种植的生产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田间管理、脱叶催熟、机械采收等技术要素。  相似文献   

7.
为了湖南省机采棉品种选育,对2020年湖南省机采棉区域试验10个品种(系)的13个主要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籽棉产量与生育期、株高、第一果枝节位、第一果枝高度、单株结铃数呈正相关,与单株果枝数、衣分、单铃重、籽指、衣指、僵瓣花率呈负相关,以籽棉产量与单株结铃数、僵瓣花率的关系最为密切(r=0.678,-0.712);皮棉产量与生育期、第一果枝高度、单株结铃数、衣分、籽棉产量呈正相关,与株高、第一果枝节位、单株果枝数、单铃重、籽指、衣指、僵瓣花率呈负相关,以皮棉产量与籽棉产量、单株结铃数、僵瓣花率关系最为密切(r=0.956,0.603,-0.710).通过产量对比,筛选出产量相对较高、适宜在湖南省种植的中棉所1606、中棉早183、中MB901、盐棉462和湘棉36机采棉品种(系).  相似文献   

8.
新疆南疆棉区机采棉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继承新疆棉花传统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将适宜机采的株行配置方式、脱叶催熟技术等各项栽培技术措施优化组装配套,提出了新疆南疆棉区机采棉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程。本规程规范了南疆棉区机采棉种植的主要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田间管理、脱叶催熟、机械采收等技术要素。  相似文献   

9.
为了赣北植棉区棉花种植全程机械化的实施,通过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江西省棉花所等科研院所引进了6个棉花品种,在赣北地区的彭泽县芙蓉墩镇棉花机采棉示范基地开展适于机采棉品种筛选试验,并使用机采棉的栽培管理措施,筛选出适宜赣北植棉区栽培的机采棉品种。综合产量和生育特性结果表明:夏早3号为适合赣北植棉区油后或麦后直播一年两熟栽培机采棉品种。  相似文献   

10.
浅谈新疆昌吉州机采棉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机采棉在新疆昌吉州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通过推广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并合理调整株行距的配置,结合其它农艺性状调控,逐步探索出适宜本地区机采棉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1群体技术指标1.1品种要求早熟品种生育期在120d左右。通过化调等措施果枝始节高度22~25cm,茎秆粗壮,吐絮集中,含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机采棉植株性状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筛选适合黄河流域棉区机采的品种,对16份棉花材料的果枝始节高度、株高、产量构成因素、纤维品质指标进行系统调查、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适合进一步培育机采品种的材料为590032、中棉所49。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岳普湖县机采棉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品种选择、严把播种关、水肥一体化运筹、全程化控、适时打顶、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南疆的机采棉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对棉花短纤维率的影响,围绕典型的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在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各选1条工艺相同的生产线,从籽棉垛(货场)、轧花前、皮棉清理前、打包前等环节取样测试,探讨新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棉花短纤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中的籽棉清理环节会降低棉花短纤维率(重量) a,对短纤维率(根数)没有影响;轧花环节会增加短纤维率(重量)、短纤维率(根数);皮棉清理环节会产生新的短纤维,也会清理掉一部分短纤维,短纤维率(重量)降低,短纤维率(根数)在昌吉和巴州2条生产线的变化趋势相反。认为:以此定量分析结果为参考依据,在新疆机采棉加工中应重视轧花机、皮棉清理机的操作使用,做到因花配车,减少棉纤维长度损失,降低棉花短纤维率,提高新疆机采棉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新疆机采棉品种的选育及其进展,并展望了新疆机采棉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牛娜  徐清来  宋芸 《中国棉花》2016,43(5):21-23
通过机采棉品种筛选试验,筛选出适宜黄河三角洲地区气候条件和种植制度的机采棉品种。结果表明:鲁棉研37号和K836属中熟偏早品种,吐絮早而集中,株型紧凑抗倒伏,产量水平高,抗病性强,为该地区较适宜的机采棉品种。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北疆早熟优质机采棉生产的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土地准备,种植模式,田间水肥、化控、植保综合管理,脱叶催熟,机械收获及地膜回收等,旨在为北疆早熟优质机采棉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对2017-2020年通过湖南省审定的机采棉品种区试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新育成的机采棉品种皮棉产量不断提高,但存在抗病性不突出等问题,因此建议育种工作者进一步拓宽种质资源,选育出产量更高、抗病性更强的机采棉新品种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8.
对2017-2020年通过湖南省审定的机采棉品种区试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新育成的机采棉品种皮棉产量不断提高,但存在抗病性不突出等问题,因此建议育种工作者进一步拓宽种质资源,选育出产量更高、抗病性更强的机采棉新品种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植棉成本的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短缺,植棉比较效益下降,很多地方出现了弃棉种粮的现象。作者通过对各地大力推广机采棉的调研,分析了目前中国机采棉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品种与采棉机的吻合度不高、种植密度过高、地膜回收率低、棉花生产集约化经营程度低等”几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新疆机采棉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黄勇 《中国棉花》2005,32(10):9-11
介绍了新疆机采棉技术的特点及其内容,概述了采棉机的引进及配套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配套棉花品种、脱叶催熟、残膜回收等问题,建议从完善配套栽培技术、筛选新型脱叶剂、选育机采棉新品种及优化加工工艺等方面推进新疆机采棉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