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玉米是一种高秆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栽培不当或者遇到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最容易发生倒伏,严重时影响产量。玉米倒伏有茎倒、根倒、茎折断3种类型。1正确认识引起玉米倒伏的诸多因素1.1品种原因不同玉米品种在株高、穗位高度、根系发达程度、茎秆粗度和机械强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抗倒能力也有所不同。易发生倒伏的品种有:龙单16、合玉20、牡单九等,这些品种在黑龙江省曾大面积推广种植,产量较高,由于长时间种植种性退化、倒伏严重。  相似文献   

2.
 免耕机条播是沿湖涝洼湿地生态区稻茬麦的主要播种方式之一,为探讨其科学栽培技术,分别对免耕机条播稻茬麦的冬前苗,叶面积系数、后期根系活力、播期、播量和多效唑化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稻田套播相比,机条播小麦的基本苗降低了150万/hm2,冬前主茎叶片增加了0.8个,单株茎蘖增加0.9个,单株次生根增加1.4条,茎粗增加1.1mm,地上部鲜重增加0.17g,叶面积系数动态为:冬前0.8,起身1.6,拔节期4.0,挑旗期6.2,灌浆期4.0,后期根系活力分别增加1.21、1.02、0.47,使用多效唑第1、2、  相似文献   

3.
郭然 《种子科技》2011,29(11):44-45
夏玉米是我市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年种植270万亩左右。近年来,由于玉米生长季节雨水偏多,时有大风暴雨天气,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倒伏,对玉米产量有较大影响。为此,笔者经过田间调查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止玉米倒伏措施,以供农民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4.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倒伏是造成玉米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全国各地发生相当普遍,尤其是在玉米生长季节多暴风雨的地区,更容易引起倒伏。玉米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玉米倒伏的方式有三种:茎倒、根倒及茎折。茎倒是茎秆长的细长,植株过高,基部机械组织强度差,遇暴风雨造成茎秆倾斜;根倒是根系发育不良,灌水及雨水过多,遇风引起倾斜度较大的倒伏;茎折主要是抽雄前生长较快,茎秆组织嫩弱及病虫危害,遇风引起的茎秆折断。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茎折,其次是根倒,茎倒对产量的影响最轻。1玉米倒伏的原因1.1种植密度不合理在玉米播种和玉米间定苗时,不…  相似文献   

5.
《新疆农垦科技》2012,(8):53-53
人们习惯将倒伏的玉米扶起来,但并不是所有倒伏的玉米都可以扶起来,如果扶持措施不正确容易对玉米造成更大伤害。玉米在拔节前倒伏,自身恢复力较强,能自行竖立生长,可以不予扶理。中后期倒伏分根倒、茎折、茎倒3种:(1)根倒。  相似文献   

6.
玉米倒伏与植株农艺性状和病虫害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丹玉336、郑单958和迪卡516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密度、3次重复的试验设计,研究茎秆质量性状、农艺性状、病虫害发生与倒伏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植株倒伏率与穗位、重心高度、茎腐病、玉米螟虫发生和种植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节间长度和纹枯病发生呈显著正相关;与茎秆拉力、穿刺强度、折断强度和茎粗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压碎强度和气生根层数呈显著负相关。茎秆质量性状可作为玉米倒伏的直接评价指标,穗位、重心高度和种植密度可作为玉米倒伏的间接评价指标。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密度、重心高度、茎粗和茎秆拉力4个性状对倒伏性起主要作用,密度指标对倒伏性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达到0.8366,重心高度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5490,茎粗和茎秆拉力的直接通径系数也很大。  相似文献   

7.
免耕机条播是沿湖涝洼湿地生态区稻茬麦的主要播种方式之一,为探讨其科学栽培技术,分别对免耕机条播稻茬麦的冬前苗,叶面积系数、后期根系活力、播期、播量和多效唑化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稻田套播相比,机条播小麦的基本苗降低了150万/hm2,冬前主茎叶片增加了0.8个,单株茎蘖增加0.9个,单株次生根增加1.4条,茎粗增加1.1mm,地上部鲜重增加0.17g,叶面积系数动态为:冬前0.8,起身1.6,拔节期4.0,挑旗期6.2,灌浆期4.0,后期根系活力分别增加1.21、1.02、0.47,使用多效唑第1、2、  相似文献   

8.
玉米生理成熟后倒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机械粒收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脱水期间的倒伏问题, 本研究通过多点试验调查夏玉米和春玉米生理成熟后倒伏发生类型和规律, 分析影响玉米生理成熟后倒伏发生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 玉米生理成熟后, 茎折率升高是倒伏增加的主要原因; 茎折率随抗折力降低而升高, 抗折断力降低至14.3 N时, 茎折率超过5%; 植株重心高度逐渐降低, 茎秆基部第3节间穿刺强度(RPS)、第4节间压碎强度(CS)、第5节间弯曲强度(BS)均逐渐降低, 基部节间单位长度干重(DWUL)和含水率也逐渐降低; 茎秆抗折断力与RPS、CS、BS、DWUL和含水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RPS、CS和BS均与DWUL和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 玉米生理成熟后植株自然衰老导致的茎秆干物质降低和水分含量下降, 是茎秆机械强度降低、茎折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应适期收获, 避免田间站秆时间过长引起倒伏率增加导致的收获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9.
北方玉米倒伏原因及防治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国比较重要的经济作物,北方的玉米种植面积占比很大。从种植情况来看,玉米植株倒伏的常见症状有茎倒伏、茎折断、根倒伏3种,严重影响着种植管理和种植效益,需要特别注意倒伏的防治,同时也要积极改进、研发出抗倒伏能力更强的新品种,以推动我国玉米经济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施氮量与密度下,对玉米抗倒性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大,第3节长增长、茎腐病发病率和倒伏率增加,而第3节直径逐渐减小、第3节茎秆干物重逐渐下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玉米株高、穗位高、第3节长、第3节直径和第3节茎秆干物重均逐渐增大,在施肥量最多时,玉米茎腐病发病率和倒伏率均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穗位高、第3节长和茎腐病与倒伏率呈正相关。所以在抗倒性玉米品种选择上,要选择穗位高较低、第3节长较短和抗茎腐病的玉米品种,还要注意合理的施肥与密植,减小倒伏风险。  相似文献   

11.
玉米倒伏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治理措施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近几年来,玉米发生倒伏的频率逐年增加,给玉米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倒伏发生的程度不同,对产量的影响也不同,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30%-50%,个别严重的情况近乎绝产,防治玉米倒伏是玉米栽培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介绍了玉米倒伏的类型、发生倒伏的原因、倒伏对玉米的影响、倒伏后的治理对策和玉米倒伏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1灌排结合,保证墒情大喇叭口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期。孕穗至灌浆期玉米对水分需求量大,尤其是抽穗前后,如干旱缺水,将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此期间2~3次灌水可大幅度增加玉米产量。要重点浇好玉米开花水和灌浆水,做到发生旱情及时灌溉,以保持地皮不干为宜。但浇水要结合天气变化,如遇涝灾要及时排水,以免造成倒伏,保证玉米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的干旱胁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萌发期被认为是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衡量作物耐旱性强弱的重要时期。为了明确不同玉米自交系的耐旱性,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条件,对254份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进行种子萌发期处理。通过检测发芽指数、发芽率、根数、根鲜重、根干重、茎鲜重、茎干重、根长、苗高等种子发芽性状,以其相对值为指标,鉴定不同自交系种子萌发期的耐旱性。结果表明,在5%PEG6000浓度胁迫时,种子萌发程度低,当PEG浓度为10%时,种子萌发受抑制程度较高;各性状相对指标都与品种综合抗旱能力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不同自交系的耐旱性存在较大差异,通过隶属函数法结合抗旱分级标准筛选出99份中等耐旱材料。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一种简单的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旱性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每年的6~7月,正当夏播玉米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时,常有大风暴雨突然来袭,不少大田的玉米遭致倒伏。其中倒伏有以下几种类别:一是有的玉米主茎呈不同角度的倾斜,有全倒的,有半倒的,当局部玉米遇到旋转风时,还会出现多角度交叉倾斜,这类倾斜称为主茎倒伏;二是有的玉米在大田中,被暴雨冲洗,根系部分外露或者全部外露,难以支撑主茎,出现整株倒伏,这类称为根倒;三是有的因为病虫危害或者机械损  相似文献   

15.
<正>如夏玉米留苗密度不合理,前期肥、水运用不科学,管理措施不当,会使下部节间过长,茎秆脆弱,抗倒伏能力降低。在夏玉米生产中后期,一旦遭遇连续的阴雨、大风等不良气候条件,就会使正常生长的植株发生倒伏,给广大农民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夏玉米倒伏的危害不可小视。一、倒伏的种类1.倾斜土壤松软,玉米根系不能支持上部重力,植株自地表处连同根系一起倾斜歪倒。2.茎折玉米植株根部未倾倒,完好无损,而是从  相似文献   

16.
玉米抗茎倒伏能力相关性状与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茎倒伏造成玉米产量和品质下降,收获成本增加,籽粒生理成熟后无法继续田间站秆脱水,影响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关于玉米抗茎倒伏相关的性状,前人从植株形态、节间形态、解剖结构和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结果不完全一致,同时这些性状对茎秆抗倒性作用大小的定量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玉米抗茎倒伏能力的评价方法和指标、茎秆力学测定方法、抗茎倒伏能力相关性状的分析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抗茎倒伏能力相关性状及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关注的内容,希望为进一步研究玉米抗茎倒伏相关性状及其评价方法,培育抗倒伏品种和优化栽培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玉米茎秆性状与倒伏性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选取3个代表性的玉米品种研究茎秆性状与倒伏的关系。结果表明:倒伏性与种植密度、茎秆拉力、茎秆穿刺力、茎粗、株高和穗位具有极显著相关性;与气生根层数具有显著相关性;密度、穿刺力、茎粗和穗位是影响茎秆倒伏的主要直接因素,可以作为衡量玉米倒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直播方式水稻植株抗倒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不同水直播方式水稻植株倒伏的差异,在稻麦两熟制下,以2个常规粳稻(常农粳7号、超级稻南粳44)和2个杂交粳稻品种(甬优2638、甬优7号)为试材,设置水直播点播和条播2种方式,于齐穗后30 d,研究了不同直播方式高产水稻植株地上部分各节间抗倒伏能力的差异,并对倒伏指数、抗折力与茎秆主要物理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条播方式水稻倒伏比例较大,水稻植株基部第2,3节间抗折力和弯曲力矩,点播方式显著高于条播方式;条播方式倒伏指数显著较高。点播方式水稻株高、重心高度高于条播方式,但相对重心高度低于条播方式。点播方式水稻基部第1,2节间长度显著小于条播方式,基部3个节间的茎秆内径长均显著高于条播方式,除基部第1节间外,基部第2,3节间外径长和茎壁厚度点播方式显著高于条播方式。点播方式基部第1,2节间单位节间干质量显著高于条播方式。上述茎秆性状在不同类型品种间有较大差异。直播水稻茎秆的抗折力和倒伏指数与水稻茎秆基部节间长、茎壁厚、节间充实度等性状密切相关。点播方式水稻具有基部节间短而粗、茎壁较厚,且充实度好的特点,是其抗倒伏能力强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9.
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半覆盖耕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半覆盖三年多点试验的结果表明:免耕覆盖的比传统耕作增产13.5%—190.9%,平均增产30.9%。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秸秆覆盖。免耕覆盖主要配套技术是:整秸秆半覆盖,每亩覆盖干秸秆500—1000公斤,化学除草,采用免耕覆盖播种机,免耕3—4年。免耕覆盖可提高土壤含水量1—4个百分点,提高水分利用率0.13—0.5kg/mm·亩;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钾含量;可改善土壤结构;可减少水土流失60%左右;由于土壤温度下降,玉米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生育期推迟,但后期地下、地上生长量均超过传统耕作。伏、秋干旱时叶片萎蔫和枯黄期推迟,每亩增产和节能省工可增加经济效益65—76元。此项技术适于在年平均气温8℃以上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玉米和高粱两种作物秸秆有余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1996~ 1999年连续 4年 ,在玉米粗缩病的常发重病区河北省辛集市夏玉米区 ,对灰飞虱虫口数量、不同播期和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 :在灰飞虱大发生年和常发生年 ,6月 15日以后为河北省夏玉米区的安全播期 ;在灰飞虱的极轻发生年 ,不同播期对病情无明显影响。因此 ,播期是影响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灰飞虱虫量是玉米粗缩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预测灰飞虱的发生情况 ,适期播种 ,可有效地防治玉米粗缩病 ,达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