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cv.Dongzao)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晚熟、鲜食枣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为探讨不同产地冬枣果实品质的差异,在山东沾化、河北黄骅和沧县三地设立产地对比试验园,将选自不同产地(沾化、黄骅、庆云、沧县和乐陵)的冬枣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同一立地条件下栽培,对冬枣果实营养组成和感官评价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园和不同年份间差异显著,说明影响冬枣果实品质的主要因素是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而不是产地来源。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地冬枣果实品质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冬枣的果实品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产地冬枣的品质差异很大,将选自5个不同产地的冬枣苗木栽种于同一地区的同一试验园内,采取同样的栽培管理措施,对成熟期冬枣的果实品质进行了连续2年的分析测定,旨在探讨不同来源冬枣果实品质差异的成因。结果表明:苗木产地因素对供试样品的品质性状和感官评分影响较小,而不同果园和不同年份间果实品质差异显著。因此,在冬枣生产中,要提高果实品质,一方面要注意良种选育,选优去劣;另一方面要划定冬枣的适生范围,实现科学的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3.
南京六合引种冬枣气候适宜性分析及种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冬枣种植的气候条件,对照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冬枣年生育期适宜的气候条件,结合近2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冬枣引种物候期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六合区温度、降水量、光照、土壤等较为符合冬枣引种指标,但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冬枣生长期时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有:5月中旬至6月下旬冬枣花期,大风发生频次较高,易吹落枣花和枣果;梅雨期入、出梅时间、雨日、雨量、暴雨频次对冬枣花期影响极大,且梅雨期日均温度不高,对冬枣坐果不利,会造成果实偏小;干旱会影响冬枣果实坐果及膨大增长,7-8月的高温天气易对冬枣膨大成熟产生日灼害.通过对2009年六合区冬枣生长情况及气候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该年度气候条件总体上对冬枣生长有利,冬枣品质较好.说明六合区竹镇可以种植冬枣,但受气候条件等影响大,发生病虫害概率大,产量相比山东偏低,因此不宜大面积发展;同时,针对该地域特点,种植户也要采取适宜的枣园管理技术和措施,争取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冬枣皮薄肉脆,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冬枣病害种类繁多,采用传统人工检查的方式成本高、效率低,严重制约了冬枣的产业化发展.使用传统计算机视觉的冬枣病害识别方法其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为选择的特征是否合理,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卷积神经网络(HCNN)的冬枣果实病害识别方法.HCNN包括三个结构相同的CNN(卷积神经网络)和一个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在进行识别的过程中,首先将原始冬枣果实病害图像的RGB、HIS和Lab三种图像分别输入HCNN的三个CNN;然后在分类层将三个CNN得到的特征图整合为一个特征向量;最后通过SVM分类器对病害图像进行分类.该方法能够自动地从冬枣果实病害图像中提取到有效的特征,不需要人工设定特征提取方法.在果实病害图像数据集上进行一系列实验,平均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图像不同颜色的特征,能够实现精确、稳定和高效的冬枣果实病害类型识别,为冬枣果实病害防治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本地栽培的设施冬枣优质生产树形,本试验对当前普遍栽培的4种冬枣树树形(主干形、开心形、纺锤形和Y形)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不同树形培养方式下设施冬枣的光合速率及品质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开心形树形冬枣的产量最高,但该树形的光照条件较差,果实品质较差;纺锤形树形冬枣的果实品质、亩产量等指标均处于中等水平;Y形树形冬枣的果实品质较好,但亩产量较低;主干形树形冬枣的果实品质较好,亩产量较高,综合评价最好,是比较适合在当地推广的优良树形。  相似文献   

6.
天津大港地区土地盐碱,土壤中的铁多呈不溶状态,易引起冬枣树的黄叶病和果实黑点病。从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原因、防治措施3个方面介绍了冬枣树黄叶病和果实黑点病,以期为枣树生产中防治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鄂北冬枣为材料,通过物候观测和果实生长动态测定,采用Logistic曲线对其果实生长动态测定值进行了拟合,并对拟合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鄂北冬枣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与果实发育时间之间,单果重与果实横径、纵径之间的关系均与Logistic模型高度吻合,回归方程统计检验均达极显著水平;根据所拟合的Logistic曲线的两个特征点,将果实生长过程划分为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和稳定生长期3个阶段,为确定冬枣不同阶段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冬枣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枣,又名冻枣、苹果枣、雁过红。果实近圆形,平均果重15~19g。最大果重30g,果面有红晕,完全成熟后果面赭红色,果实皮薄肉脆,果肉较厚,细嫩无渣,味甜略酸,品质极上,果实含有人体需要的19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Vc的含量是苹果的70倍。果实10月中、下旬成熟,比金丝小枣晚熟40d,故名冬枣。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鲜食枣品种的营养品质形成规律,以碘量滴定法,酸碱中和滴定法以及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了冬枣、临猗梨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以及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显示:在冬枣和临猗梨枣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前期变化不明显,近成熟迅速积累至最高;可溶性糖组分在果实发育前期为果糖>葡萄糖>蔗糖,成熟时为蔗糖>果糖>葡萄糖。可滴定酸含量前期较高,随果实生长呈下降的趋势,果实成熟时略有升高。维生素C含量变化总体上低-高-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冬枣栽培在种植业中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自冬枣树萌芽至果实成熟,需要许多管理技术。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采摘前后的管理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影响苹果果实轮纹病抗性的寄主因素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影响苹果果实轮纹病抗病性的寄主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幼果期,膨大期和近成熟期是果实发病的关键时期,其中幼果期是最重要的阶段。试验筛选出了一些与果实发病正相关的因子。如皮孔密度,果实总糖含量,枝干病情指数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一些负相关因子,如果实的总酚含量,总酸度,果皮和果肉的钙含量等,其中皮孔密度与果实发病的相关程度最高。枝干发病程度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果实发病无显著相关性。幼果期和近成熟期的总糖含量与果实发病呈显著正相关。果实的总酚含量在3个生育期都与果实发病呈显著负相关。而果实的总酸度仅在膨大期与果实发病显著负相关,这说明酚类物质对抵抗病菌侵入和扩展都有作用。而酸类物质主要抑制病菌在果实内的扩展,幼果期的钙含量是果实发病的显著负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12.
鲜食枣品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4个品种的鲜食枣为试材,通过分析其10项果实性状指标对其果实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14个品种的鲜食枣可食率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相对较小,而单果质量、果实整齐度、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糖酸比的差异相对较大;②用隶属函数法从转化后的数据中提取公因子,特征根1的公因子为果实风味因子、果实营养及贮藏因子、果实外观及口感因子、果实V?C含量及可食率因子,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6.338%、23.273%、20.865%、12.374%,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85%;③金丝4号、沾化冬枣、脆枣、大果冬枣、金丝蜜枣、糖枣、鸡蛋枣、苹果冬枣、早脆王、芒果冬枣、玉泉8号、特早4号、蜜枣和梨枣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分值依次降低,这一结果与感官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因子分析法可以用于对鲜食枣果实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冬枣园机械化自动化采摘以及冬枣树精准化管理,针对自然场景下冬枣果实的快速、准确分类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 v4模型改进的冬枣果实分类识别模型CC-YOLO v4。利用改进的CSP跨阶段部分连接结构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的CBAM卷积注意力模块,减小网络规模的同时增强特征提取能力,改善果实分类识别的误检和遮挡目标的漏检情况;采用Softmax交叉熵损失函数代替Sigmoid二元交叉熵损失函数作为分类损失函数,引入EIoU损失函数代替CIoU损失函数作为边界框回归损失,进一步改善果实分类识别的误检并提升预测框精度。试验结果表明,CC-YOLO v4模型对3类冬枣果实的查准率P均值为81.86%,平均检测精度均值mAP为82.46%,IoU均值为81.35%,模型参数量和大小分别为26.9 M和108 MB,检测速度可达28.8 F/s。与其他模型相比,本模型具有更好的分类识别能力、识别速度和较小的模型复杂度。在不同果实数量情况下进一步试验,本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和鲁棒性,对解决自然场景下冬枣果实的精准分类识别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热水处理对冬枣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山东沾化冬枣为材料,研究了热水处理对冬枣果实货架期呼吸强度和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0~55℃热水处理冬枣6~8min后,能显著地抑制冬枣货架期好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Vc含量的下降以及呼吸强度的上升,延缓了冬枣的衰老,延长冬枣的货架寿命。处理果在15℃下经15d货架期,好果率保持在85.3%,而对照的好果率只有18.2%,处理和对照之间的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鲜食枣品种中国冬枣果实生长动态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国冬枣果实在兰州地区的生长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果实的生长期基本可分为4个阶段:缓慢生长期、快速生长期、果核形成及果实膨大期、果核硬化及果实继续膨大成熟期。并对这4个阶段果实生长动态和田间管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冬枣果期是指从冬枣座果到采收,一般从6月下旬至10月中旬4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一时期是冬枣果实膨大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冬枣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应加强冬枣果期的管理,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冬枣优良单株果实品质的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br#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冬枣果实品质评价的方法,探求冬枣果实品质评价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并为选择品质优良的冬枣单株(或候选单株)提供依据。【方法】测定20项冬枣优良单株的果实品质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转化,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采用四次方最大旋转法获得因子载荷矩阵,以公因子贡献率为权重,计算样品前6个公因子分值与相应权重之积的累加和,得到综合分值,结合公因子的二维排序图进行优良单株的选择。【结果】转化后的数据经因子分析,提取出6个特征根>1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571%,第1公因子为果实甜脆因子,方差贡献率为26.257%,第2公因子为果重及其它内质因子,方差贡献率为16.734%,第3公因子为果皮质地因子,方差贡献率为14.503%,第4公因子为果实外观因子,方差贡献率为9.091%,第5公因子和第6公因子统称为其它因子;二维排序图揭示了不同优良单株前3个公因子的分布情况,可以为冬枣选优提供参照;20份冬枣优良单株及对照的综合排序为:16、22、14、15、18、5、12、17、4、21、1、19、8、10、13、6、2、7、3、CK和20号。【结论】隶属函数法同时考虑到果实品质指标对评价体系的正、负影响,采用该法转化的数据适于进行因子分析;影响冬枣优良单株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的关键因子依次是果实甜脆因子、果重及其它内质因子、果皮质地因子、果实外观因子和其它因子;20份优良单株及对照冬枣的综合评价结果为:16、22、15和18号综合品质性状较优,可作为候选单株,结合其它性状进行下一步筛选,其它单株不宜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正>一、软腐病1.发病症状辣椒根部受害后变黑、腐烂,地上部萎蔫死亡。果实和近地面果实受害后,病部呈水渍状暗绿色,果实软腐,病果皮上产生茂密的白色菌丝。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农家粪肥及植物病残体中,并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只要温、湿度条件适宜,即可引起病害发生,染病苗、病土和田间流水均可传播病菌。高温、高湿条件下或降雨多、气温高且经常灌水的田块,发病均重。重茬地栽培发病重,近地面果实最易感染。  相似文献   

19.
传统意义上的冬枣,是泛指果实生育期在120天以上的晚熟枣品种,一般在10月上中旬后成熟,由于其品质好,经济效益显著,近几年栽培面积发展迅速,产量大幅度增加。但冬枣属优良鲜食品种,不耐贮藏,果实极易失水、皱缩、酒软和霉烂。自然条件下存放,只有一周左右的鲜脆期。因此,每年都  相似文献   

20.
开展了“枣丰素”叶面肥对冬枣产量、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25mg/kg浓度的“枣丰素”对冬枣果实含糖量、产量增加显著,果实在自然条件下货架期最长;喷施100、150mg/kg浓度的“枣丰素”对冬枣果实含糖量、产量增加不显著;在自然条件下货架期与对照比较,喷施100mg/kg浓度的冬枣果实有所延长,喷施150mg/kg浓度的冬枣果实较对照几乎没有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