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谈茶多酚的保健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水溶性成分。近年来,它的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对茶多酚的抑制肿瘤、降血脂、延缓衰老、抗辐射等保健功能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3.
开发茶多酚营养保健品之管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杨贤强  王立新 《茶叶》1997,23(4):45-48
卫生部已将茶多酚药物“亿福林心脑健胶囊”列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用于心血管病伴高纤维蛋白原症及动脉粥样硬化,肿瘤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本文提供了茶多酚的互毒理学安全评价,功能性试验评价及治疗心血管病伴高纤维蛋白原症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为开发茶多酚保健吕的真实性及科学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芦荟保健功效及其保健食品研制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芦荟 (Aloe)原产于非洲南部热带地区 ,是热带、亚热带沙漠植物 ,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芦荟品种繁多 ,已发现的芦荟种类在 5 0 0种以上。其中最有药用保健价值的品种有 :库拉索芦荟 (Aloev era)、木剑芦荟 (AloeArborescens )、好望角芦荟 (AloeFerox )、索科特芦荟(AloePorryi) ,其中库拉索芦荟 (Aloeve ra)是保健方面最常用的芦荟 ,它也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芦荟。一、芦荟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保健功效芦荟的组成成分十分复杂 ,据有关研究资料报道 ,到目前为止被测知的各种化学成…  相似文献   

5.
6.
茶叶保健功能的研究及其发展前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阮宇成 《茶叶》1994,20(1):10-12
茶的保健功能,在历史上限于经验总结,茶疗的出现.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国内外已发表有关论文1500篇左右.对茶叶保健成分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茶多酚是茶叶重要的保健成分,已为世界公认.过去误认为茶多酚对人体有害,本世纪初已否定了这一错误认识。茶叶化学成分迄今已发现560余种.有的含量极微,但在保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必须对某一成分与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茶叶所合营养成分比较全面,对人体有一定作用。但把茶叶说成是具有丰富营养的饮料,是不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具有抗灾变功能。茶叶中茶多酚含量15~35%,萃取方法简单.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能延缓人体衰老,还可用于食品保鲜、食油防。茶中绿原酸、儿茶素、Vc、Ve等都有保护皮肤功能.其他还有多种开发途径。总之,21世纪的理想保健饮料,应以茶叶唱主角.  相似文献   

7.
茶多酚改性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溶剂法、乳剂法和分子修饰法等技术对茶多酚进行改性,以制备具有较好脂溶性的改性茶多酚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目前用于茶多酚改性的三种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改性后的脂溶性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与机理进行了综述和总结,并对茶多酚改性技术发展与脂溶性茶多酚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多酚是一类以儿茶素为主体的营生物氧化作用的酚性化合物,也是茶叶药效的主要生理活性成份,含量占鲜叶干物质重量的15%~28%,是决定茶汤滋味、颜色的主体部分。多年来,国内外茶学和医学工作者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天然抗氧化物质的保健功能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磊  王岳飞  梁燕  杨贤强 《茶叶》2008,34(2):70-74
人体的衰老和各种疾病的发生与体内氧化与抗氧化反应动态平衡被打破有关,各种天然的抗氧化物质对于维持这种平衡起到很好的保健功效.测定各种天然抗氧化物质抗氧化活性的方法有很多,通过比较发现铁离子还原法(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 assay,FRAP)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茶多酚的生产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凡是茶叶中所含的具有多酚结构性质的化合物,统称为茶多酚。茶儿茶素类化合物,是茶多酚的主体成分。红茶中所含茶儿条素类物质经氧化生成的聚合物,也归纳在茶多酚内。这类物质均具有高灵敏度的抗氧化性能。根据近十多年来所发表的论文,抗细胞突变研究结果证明,其中有的组成成分,确有令人信服的成效。物尽其能而用之.不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必然会取得更进一步的提高。从茶多酚用于单纯氧化作用为目的的食品保质(俗称保鲜)的角度考虑,利用茶多酚作为保鲜剂,比纯茶儿茶素的功效更好。而利用纯茶儿茶素的混合物,比用进一步分离…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茶多酚(TP)与油菜花粉提取物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抑制效果的差异,应用细胞培养技术、MTT显色试验测定(IC50)法、荧光显微镜观察癌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除花粉醇溶性提取物(B)对前列腺癌细胞没有明显抑制作用外,花粉水溶性提取物(A)及A(B)与TP的等比例混合物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A、A+TP、B+TP和TP的IC50依次为1470、752、82、45 μg/mL,B+TP对PC-3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成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经B+TP处理的PC-3癌细胞,用荧光显微镜可以看到癌细胞的凋亡小体。  相似文献   

12.
茶多酚类化合物与维生素协同抗氧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慧  孟庆  李伟  屠幼英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12):2305-2310
大量的体内外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茶多酚类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都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减轻自由基损伤、杀菌、防癌等生物学作用.对两者的协同作用及机理进行综述,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茶树多酚氧化酶基因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茶树多酚氧化酶(PPO)基因中4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位点在不同品种中的多态性,以研究其与品种适制性及遗传背景的关系。遗传参数分析表明:4个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HpaⅡ酶切位点(引物L7/L8扩增区段)呈现高度多态,BsuRⅠ酶切位点呈现中度多态,这2个酶切位点在不同品种中的基因型分布与品种的遗传背景有直接的关联,可作为遗传标记应用于茶树品种遗传亲源关系分析与亲子鉴定。HpaⅡ酶切位点在引物L7/L8扩增区段存在丰富的多态性,且与品种适制性具有明显关联,适制红茶的品种多为AA基因型,此位点能被HpaⅡ内切酶完全酶切;适制绿茶与乌龙茶的品种多为BB型或AB型,此位点不能被酶切或不能完全被酶切,该HpaⅡ酶切位点可作为茶树品种适制性早期鉴定的遗传标记。对引物L7/L8扩增区域的HpaⅡ酶切位点在祁门4号×潮安大乌叶F1代群体进行分型检测的结果表明,该位点在F1代的分离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x2=0.23)。  相似文献   

14.
茶叶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儿茶素、L-茶氨酸、咖啡碱等可通过互作,多途径、多靶点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在神经保护中,茶叶可通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调节神经递质如谷氨酸、γ-氨基丁酸、腺苷、乙酰胆碱等及其相关受体、阻止tau蛋白磷酸化、防止胞内Ca2+超载、调节蛋白激酶PKC等信号途径、调节炎症因子、提升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消除血管性危险因素、防止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功效。本文就近年来茶叶的神经保护作用相关机制的研究结果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日粮中添加绿茶粉及茶多酚对罗曼蛋鸡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18周龄罗曼蛋鸡为研究对象,1620只罗曼蛋鸡随机平均分成9组,每组3个水平,每个水平60只,饲养周期为98 d;对照组喂基础日粮,其他8组在日粮中添加2、4、6、8 g/kg的绿茶粉和0.5、1.0、1.5、2.0 g/kg的茶多酚,研究绿茶粉和茶多酚对罗曼蛋鸡的腿肌、胸肌、蛋及血液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经定期取样测定,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6、8 g/kg绿茶粉和1.5、2.0 g/kg茶多酚能降低蛋鸡机体组织和鸡蛋及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最大的降低趋势出现在添加后8~10周,茶多酚的效果略优于绿茶粉。本研究为开发绿茶粉在鸡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辣木(Moringa oleifera)是辣木科辣木属的热带落叶木本蔬菜及油料作物,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生物活性,极具开发潜力。从辣木有效成分辣木油、蛋白质、总黄酮等的提取,抗氧化及保护肝脏、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消炎等保健功能和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辣木资源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在农杆菌介导的茶树遗传体系中,茶多酚对农杆菌侵染效率的影响,以LBA4404、EHA105、ATCC15834和K599 4个农杆菌菌株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不同浓度茶多酚处理下的耐酚能力、被膜完整率、吸附性、virchv基因表达,以及遗传转化差异。结果显示,4个菌株的耐酚能力依次为LBA4404>K599>EHA105>ATCC15834,其中EHA105和ATCC15834菌株对茶多酚较为敏感;ATCC15834菌株被膜完整率与茶多酚的浓度、静置时间呈负相关,EHA105在600 mg·L-1茶多酚处理48 h后,其被膜完整率最低;ATCC15834和EHA105对烟草叶肉细胞的吸附能力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经茶多酚处理24 h后,ATCC15834中chvB和EHA105中chvB2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virA表达量与低浓度酚类的敏感性呈正相关性;烟草经农杆菌菌液(含茶多酚)侵染后,瞬时转化效率和稳定转化效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发状根诱导率大大降低。1 000 mg·L-1茶多酚处理后,ATCC15834的发根诱导率最低,仅为13.85%,坏死率高达33.85%。综上所述,茶多酚会降低农杆菌活力和被膜完整率,chv基因通过降低表达量影响其吸附性,最终导致烟草转化体系中瞬时转化效率和稳定转化效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8.
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辐射等多种生物活性,与环糊精、黑木耳多糖或壳聚糖等多种多糖作用后,功能活性增强,但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理尚不明确。因此,对茶多酚与多糖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关于茶多酚与多糖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介绍了茶多酚和多糖的分类及结构,概括了多糖与茶多酚之间的相互作用类型、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针对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茶多酚功能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为后续研究二者与其他活性物质相互作用以及功能特性变化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光质对茶树愈伤组织中茶多酚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龙井43成熟茶籽为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测定茶多酚含量(T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了不同光质对次生代谢产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同的光质处理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中茶多酚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因光质和处理时间不同而异。蓝光处理下愈伤组织生长较好;各处理1~10d茶多酚含量增加,10~20d降低,蓝光处理下茶多酚含量低于对照,红光处理则高于对照,而绿光、黄光对其影响不显著;白光处理下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处理,红光处理下活性则显著低于各组处理;白光处理CAT的活性也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处理,而绿光和黄光可能不利于CAT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