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营养调控剂对牛肉中肌苷和肌苷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营养调控剂对牛肉中肌苷和肌苷酸含量的影响,为研发营养调控剂用于牛肉品质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18只荷斯坦公犊,依据体重和类型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分别在精料中添加调控剂Ⅰ(100g/d)和调控剂Ⅱ(108g/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调控剂Ⅱ组的背最长肌(IMP)和臀中肌(IMP)含量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显著高于调控剂Ⅰ组(P<0.05).从结果可以看出,两个调控剂组都可以不同程度提高牛肉中IMP的含量,增加牛肉的鲜味,且以调控剂Ⅱ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20,(1):43-49
旨在研究载锌凹凸棒石(Zn-Pal)对断奶仔猪肠道免疫性能、食糜挥发性脂肪酸(VFA)和粪便菌群含量的影响。选取25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2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分别在基础饲粮上添加吉他霉素110 mg/kg+ZnO 2 g/kg(对照组)、吉他霉素55 mg/kg+ZnO 1 g/kg+Zn-Pal 2 g/kg(试验Ⅰ组)、Zn-Pal 2 g/kg(试验Ⅱ组)和Zn-Pal 4 g/kg(试验Ⅲ组)。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试验28 d,试验Ⅲ组具有降低粪便中总菌含量趋势(P>0.05);试验Ⅲ组梭菌XIVa和乳酸杆菌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2)除乙酸外,试验Ⅱ组盲肠与结肠食糜中各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盲肠食糜乙酸、丙酸、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试验Ⅲ组肠黏膜中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Ⅲ组回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TGF-β水平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4 g/kg Zn-Pal替代饲粮中全部的抗生素对仔猪粪便中各菌群数量、盲肠食糜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以及肠道部分免疫指标并无显著影响。因此,载锌凹凸棒石可以作为一种抗生素替代品用于仔猪饲料生产。  相似文献   

3.
《饲料工业》2017,(6):19-22
试验以玉米-豆粕为基础日粮,研究在低能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68日龄480只蛋鸡随机分成5组,即Ⅰ(正对照组)、Ⅱ(负对照组)、Ⅲ(200g/t酶制剂)、Ⅳ组(300 g/t酶制剂)和V组(400g/t酶制剂),统计各试验组的采食量、平均蛋重、产蛋率和料蛋比,测定各试验组的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总胆固醇、钙和磷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酶制剂能提高蛋鸡生产性能,Ⅲ组平均蛋重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Ⅳ组产蛋率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在低能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能够改善血液生化指标,V组血清中白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并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Ⅳ组血清磷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研究表明,低能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能改善蛋鸡生产性能,提高血液中各生化指标的含量,能弥补日粮降低能量对蛋鸡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饲料工业》2019,(21):19-2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发育的影响。选取336只肉雏鸡,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Ⅲ组分别饲喂2.5%、5%和7.5%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各组的营养水平相同。结果表明:①发酵豆粕对生长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②试验Ⅱ、Ⅲ组的21 d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试验Ⅰ、Ⅲ组的42 d血清尿素氮水平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③试验Ⅰ~Ⅲ组的21 d胸肌率高于对照组,试验Ⅰ、Ⅱ组的42 d腿肌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的21 d胸肌和试验Ⅰ组的21 d腿肌RNA/DNA和蛋白质/DNA分别高于对照组。试验Ⅱ、Ⅲ组的42 d胸肌蛋白质/DNA升高(P<0.05)。综上所述,发酵豆粕可以通过调控机体代谢,提高肌肉蛋白质合成效率,影响肉鸡的肌肉产率。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化学形式微量元素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择年龄、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32头,随机分为4组,即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20 g/d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的对照组、120 g/d无机微量元素的试验Ⅰ组、15 g/d有机微量元素+105 g/d DDGS的试验Ⅱ组和10 g/d有机微量元素+110 g/d DDGS的试验Ⅲ组,每组8头。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产奶量有下降的趋势,试验Ⅱ组和Ⅲ组产奶量有提高的趋势,试验组乳成分、干物质采食量和呼吸频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2)第30天,试验Ⅲ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第30天,试验Ⅲ组血清铜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P0.05),硒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第60天钙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4)各组间奶牛血清激素、免疫球蛋白G(Ig G)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试验条件下,热应激奶牛饲粮添加有机微量元素能够改善奶牛生产性能,提高奶牛血清抗氧化能力,血清Ig G和锌、硒含量,并且呈剂量依赖。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1日龄的良凤花肉鸡375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阴性对照组,饲喂不添加抗生素的基础饲粮;阳性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 g/kg那西肽和0.25 g/kg硫酸黏杆菌素;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5、2 g/kg和2.5 g/kg复合肠道保护剂,饲养期为70 d。结果表明:(1)在整个试验期,试验Ⅰ、Ⅱ组料重比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极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各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2)在肠道形态方面,试验Ⅲ组十二指肠V/C值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空肠V/C值显著高于阴性、阳性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回肠V/C值显著高阴性、阳性对照组(P<0.05)。(3)在肠道菌群方面,试验Ⅲ组乳酸杆菌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试验Ⅰ、Ⅱ组(P<0.05)。试验Ⅲ组大肠杆菌数和沙门氏菌数极显著低于阳性、阴性对照组、试验Ⅰ、Ⅱ组(P<0.01)。由此可知,本试验条件下,在良凤花肉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均可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促进肠道消化吸收,提高生长性能。综合考虑,复合肠道保护剂可以替代抗生素,添加2.5 g/kg复合肠道保护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和开口抗生素对肉雏鸡免疫性能、肠道菌群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80只1日龄健康雌性白羽肉雏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不含抗生素的基础日粮;Ⅱ组为复合微生态制剂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复合微生态制剂产品;Ⅲ组为开口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莫能霉素(90 g/t)、抗敌素(30 g/t)和阿散酸(100 g/t)。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①14日龄时,试验Ⅱ组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5);②7日龄时,试验Ⅱ组盲肠大肠杆菌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日龄时,试验Ⅱ组小肠乳酸菌数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③14日龄时,试验Ⅲ组肉雏鸡血清白介素2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Ⅱ组和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且14日龄时,试验Ⅱ组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提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复合微生态制剂能部分或全部替代开口抗生素应用在肉雏鸡生产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1.96±0.49)g的中华鳖稚鳖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0(对照组)、0.5(Ⅰ组)、1.0(Ⅱ组)、2.0(Ⅱ组)和5.0 g/kg(Ⅳ组)的试验日粮,投喂30 d,试验结束时测定其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Ⅱ组和Ⅲ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组和Ⅳ组(P<0.01),而饲料系数则极显著低于对照组、Ⅰ组和Ⅳ组(P<0.01);各试验组的肠道消化酶活性也均高于对照组,Ⅱ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Ⅰ组、Ⅱ组和Ⅲ组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Ⅳ组(P<0.05);各试验组的谷草转氨酶、符丙转氨酶和肌酸激酶活力以及肌酐含最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除Ⅲ组外,各试验组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除Ⅳ组的总蛋白、球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外,各试验组蛋白质、葡萄糖和脂类含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适量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促进中华鳖稚鳖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提高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对肝脏、心脏、肾脏和肌肉有保护作用,降低无氧代谢水平.在中华鳖稚鳖饲料中推荐添加范围为1.0~2.0 g/kg.  相似文献   

9.
《饲料工业》2019,(20):17-21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微生态制剂对中华鳖幼鳖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45.54±10.65)g的中华鳖幼鳖,对照组只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Ⅰ、Ⅱ、Ⅲ组)分别投喂含1.5、3、6 g/kg微生态制剂的基础饲料,试验60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幼鳖的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饵料系数低于对照组,其中Ⅱ组最为显著;各试验组的脂肪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Ⅱ组三种酶活性最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提高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P>0.05),显著提高甘油三酯含量(P<0.05),降低了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尿素氮的含量(P<0.05);溶菌酶、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差异不显著(P<0.05),而Ⅱ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高于其他组(P<0.05)。由此得出,适量添加微生态制剂能促进中华鳖幼鳖的消化酶活性,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功能,促进幼鳖生长和发育,最适添加量为3 g/kg。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通过营养调控、添加益生素或牛至油,探讨替代抗生素,提高猪群抗病、抗应激能力的高效绿色添加剂组合.试验选用平均体重27 kg,健康长×大杂交阉公猪324头,随机分为6组:Ⅰ组(金霉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 mg/kg金霉素)、Ⅱ组(牛至油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 mg/kg牛至油)、Ⅲ组(益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 g/kg益生素)、Ⅳ组(营养调控组,提高日粮中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zn、Mn和Ⅰ水平)、V组(牛至油+营养调控组)、Ⅵ组(益生素+营养调控组).试验期为90 d.结果表明:V组猪生长速度最快,料重比最低,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Ⅳ组和Ⅵ组(P<0.05);血液中白细胞数量Ⅲ组最高,显著高于Ⅳ组和Ⅴ组(P<0.05);淋巴细胞转化率Ⅲ组和Ⅴ组较高,显著高于Ⅰ组、Ⅱ组和Ⅳ组(P<0.05);Ⅰ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最高,Ⅴ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猪瘟、蓝耳病及口蹄疫抗体水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营养调控同时添加牛至油完全可以替代抗生素,猪的生长性能、抗应激和抗病力超过添加金霉素.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系鸡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比较品系对鸡肉肌内脂肪和肌苷酸沉积的影响,选取9个品系鸡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索氏浸提法提取肌内脂肪,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肌苷酸含量。结果表明,同一性别不同品系间肌肉肌内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除S07、D99和S06×S07 3个品系外,各品系肌内脂肪母鸡高于公鸡;肌苷酸含量在同一性别内不同品系间差异显著(P<0.05),在S07、D99、S06×S01和S06×S07品系母鸡肌苷酸含量高于公鸡。本试验为鸡的进一步选育,特别对肌肉风味和鲜味特性的育种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鸡ADSL基因、GARS-AIRS-GART基因为侯选基因,以隐性白羽鸡、丝羽乌骨鸡、萧山鸡、白耳鸡、藏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方法对ADSL外显子2、GARS-AIRS-GART基因5′侧翼序列进行SNPs检测。结果各发现了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各种基因型与胸肌IMP含量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ADSL基因TT型个体的胸肌肌苷酸含量极显著地高于CC型、显著地高于CT型个体,CT型个体也高于CC型,但差异不显著;GARS-AIRS-GART基因TT型个体的胸肌肌苷酸含量极显著地高于CT型和CC型个体,CT型个体也高于CC型,但差异不显著。ADSL和GARS-AIRS-GART基因的合并基因型对IMP含量也有显著的影响,合并基因型为TTTT的个体IMP含量显著高于CCCC合并基因型的个体,高出1.584 mg/g,因此可以利用该合并基因型对鸡的肉质风味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3.
北京油鸡AMPD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肌苷酸含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根据人和大鼠的腺苷-磷酸脱氨酶1(AMPD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RF-SSCP技术检测了130只北京油鸡AMPD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了AMPD1的不同基因型与北京油鸡肌苷酸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北京油鸡中检测到AMPD1基因的A、B、C3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1808、0.6615、0.1577;产生AA、AB、AC、BB、BC、CC6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769、0.1769、0.0308、0.4615、0.2231、0.0308。最小二乘分析表明基因型AC、BB所对应的肌苷酸含量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基因型AA所对应的最小二乘均值(P〈0.05),肌苷酸含量在AMPD1其余基因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扬州鹅及其杂交组合肉用仔鹅肌肉中氨基酸和肌苷酸(IMP)含量,试验以扬州鹅(A×A、B×B)及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B♂×A♀、K♂×A♀、D♂×A♀和C♂×A♀)共6个群体的肉用仔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肌肉中氨基酸和IMP的含量。结果表明,公鹅胸肌中,除谷氨酸(Glu)、丙氨酸(Ala)、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鲜味氨基酸(DFAA)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在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各试验组一磷酸腺苷(AMP)、IM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A (P<0.05)。公鹅腿肌中各组间天冬氨酸(Asp)、Glu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C×A、K×A肌苷(INO)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母鹅胸肌中各组间甘氨酸(Gly)、甲硫氨酸(Met)、精氨酸(Arg)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K×A IMP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母鹅腿肌中各组间Asp、Glu、Met、Arg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K×A IMP、IMP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A (P<0.05)。公、母鹅胸肌中次黄嘌呤(HYP)含量试验组C×A显著高于对照组A×A (P<0.05),试验组B×A AMP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 (P<0.05)。公、母平均腿肌中各组间Ala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K×A、D×A AMP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扬州鹅杂交配套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肌肉中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改善了肉品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在种鸡的基础饲粮中加入肌苷酸(IMP)来研究其对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选择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产蛋率达到5%的20周龄健康AA种鸡864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2羽,试验期30 d。测定试验期间所有种蛋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每组随机选取部分种蛋进行蛋品质测定;于孵化开始第17天,通过照蛋处理统计种蛋受精率,第21天出雏时,计算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健雏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种鸡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显著升高(P<0.05),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颜色显著降低(P<0.05);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显著升高(P<0.05),健雏率和雏鸡体重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0.5%外源肌苷酸对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种蛋孵化性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在种鸡的基础饲粮中加入肌苷酸(IMP)来研究其对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选择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产蛋率达到5%的20周龄健康AA种鸡864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2羽,试验期30 d。测定试验期间所有种蛋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每组随机选取部分种蛋进行蛋品质测定;于孵化开始第17天,通过照蛋处理统计种蛋受精率,第21天出雏时,计算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健雏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种鸡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显著升高(P<0.05),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颜色显著降低(P<0.05);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显著升高(P<0.05),健雏率和雏鸡体重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0.5%外源肌苷酸对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种蛋孵化性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肌苷酸(IMP)对种蛋品质、1~21日龄子代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0周龄健康爱拔益加(Arbor Acres)肉鸡4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粮)、Ⅰ组(基础饲粮+0.2%肌苷酸)、Ⅱ组(基础饲粮+0.5%肌苷酸)和Ⅲ组(基础饲粮+1.0%肌苷酸)。出壳后的子代肉鸡随机选取480只,根据其母鸡饲粮中肌苷酸添加情况相应分为对照组、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32周龄末母鸡的种蛋品质指标、1~21日龄子代肉鸡的生长性能指标和血清蛋白质代谢及酶活性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Ⅲ组21日龄子代肉鸡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和Ⅲ组21日龄子代肉鸡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含量显著升高(P0.05),Ⅱ组的血清甲状腺素(T4)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的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Ⅲ组21日龄子代肉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 M)、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有上升趋势(P0.05)。以上结果表明,母鸡饲粮添加肌苷酸增强了子代肉鸡体内的脂质代谢,提高了子代肉鸡血清生长与免疫相关激素水平和免疫因子含量;综合种蛋品质、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母鸡饲粮添加0.5%~1.0%肌苷酸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肉类风味物质:肌苷酸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肉类风味物质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仅限于对非挥发性前驱物质,即滋味物质的研究。60年代和70年代,借助于现代仪器和分离技术,开始研究肉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即气味物质。滋味化合物是具有滋味或触觉的非挥发性水溶性物质,它们可产生酸、甜、苦、辣、咸、鲜的味觉。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种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肌苷酸(IMP)对生长后期(22~42日龄)子代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的20周龄健康爱拔益加(Arbor Acres)肉种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Ⅰ组(基础日粮)、Ⅱ组(基础日粮+0.2%肌苷酸)、Ⅲ组(基础日粮+0.5%肌苷酸)和Ⅳ组(基础日粮+1%肌苷酸)。子代肉鸡根据肉种鸡饲粮中肌苷酸添加情况相应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子代肉鸡仅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为子代肉鸡22~42日龄。结果显示:与Ⅰ组相比,22~42日龄子代肉鸡各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在子代肉鸡42日龄时,与Ⅰ组相比,Ⅱ组、Ⅳ组子代肉鸡血清中总蛋白(TP)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Ⅰ组相比,Ⅲ组、Ⅳ组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Ⅳ组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肉种鸡饲粮中添加肌苷酸对子代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饲粮中添加0.2%肌苷酸可显著提高生长后期子代血清中TP的含量,降低TG的含量,添加0.5%和1%肌苷酸可显著提高生长后期子代血清中LDL-c含量,且添加1%肌苷酸可显著提高TP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