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油茶“茶桃”是发生在油茶果实上常见的病害之一,病果肥大如桃(这种病害也发生在油茶的嫩梢上,使嫩梢枝叶全部或部份肥肿,故又称油茶叶肥病或饼病)。在一般情况下发病并不太重,所以常不被人们所重视。但1963年我们在浙江常山和1978、1979年在福建顺昌等地的调查中发现,有些油茶林发病较重,有的植株1/3的油茶果被害,最严重的植株上病果多达100多个,几乎所有茶果全部被  相似文献   

2.
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 f.Simplex Sealy.)又叫红花油茶,红山茶,在花卉观赏方面有其特殊的意义。驰名中外的“云南山茶”就是“腾冲红花油茶”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出来的。“云南山茶”现有的108个品种中有三四十个,如:“卷瓣蝶翅”、“桃红绣球”、“玉狮子”等名贵新品种就是近年来直接从“腾冲红花油茶”的天然类群中挑选出来的。腾冲红花油茶主要是自然起源,解放前  相似文献   

3.
据悉,中国茶有6个之最,其具体是:最大的野生茶树生于云南省励海县,高32米,主干粗3术,树龄约1700年。成熟叶长14厘米,厚6毫米。被称为茶树之王。最早的菜专著即唐代陆羽撰的《茶经》。该书详细论述了茶的起源、茶树品种、种植方法、烹任方法等。陆羽被誉为茶圣。最早的咏茶诗《诗经》中有“谁为茶苦,其甘如治”、“有大加茶”等句。最著名的十大名茶浙江的“龙井”,江苏的“碧螺春”,福建的“铁观音”、“白毫银针”、“武夷岩”.安徽的“屯溪”、‘冲D红”,云南的“普洱”、“滇红”,还有“荣莉花茶”。最早的茶话会。三国时…  相似文献   

4.
从南京中山植物园引进8个品种美国山核桃的穗条,高接于8年生的实生大树上,观察各品种花期,测定其单株产量、单果质量、果仁质量、果壳厚度、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出仁率和出油率等9个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美国山核桃果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品种美国山核桃开花物候期比较集中,雄花花期大体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雌花花期大体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不同品种美国山核桃果实性状间存在较为复杂的相关性。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的品种是“马罕”,综合得分最低的品种是“绍兴1号”。共筛选出“马罕”“波尼”“金华1号”“肖尼”等4个主成分综合得分较高的品种,适宜在长沙地区种植。“黄山1号”“卡多”和“绍兴1号”等3个品种的综合得分较低,在生产上可以作为授粉品种或砧木使用。  相似文献   

5.
清明时分,正是采茶季节。记者驱车来到“中国茶禅之乡”———石门县,远眺山坡上片片碧绿的茶园,亲耳聆听漫野飘荡的茶歌,品尝一杯杯清香怡人的新茶,仿佛“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深深地感受到石门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绵绵情谊。中日茶禅文化的源头有着深厚茶文化底蕴的石门县,是闻名遐迩的茶禅之乡。早在1200年以前,唐代高僧善会在石门夹山寺以茶参禅,因茶悟道,妙得“茶禅一味”;宋代高僧圆悟克勤在夹山寺撰著禅门第一书《碧岩录》,进一步丰富了“茶禅”学说,后经其弟子东渡带到日本,促进了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至今,出自石门夹…  相似文献   

6.
<正>武夷山,中国茶叶最具标志性原产地之一。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风景中,山水皆有来历。山水间,嫩绿的茶叶吮吸甘霖,尽情生长。这里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全国唯一的“茶文化艺术之乡”。“武夷山大红袍”更是被盛赞为“天下第一”。武夷岩茶和正山小种红茶享誉中外,一杯“中国茶”,成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年,大红袍母树一年采摘八两左右,人们拿小铜壶装着,视为宝贝。而如今,漫山遍野,碧海缀金。茶,成了武夷山千家万户的“宝”。一片茶叶,是闽北武夷山人世代相传的手艺,也是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
<正>花美茶香的漳平市,因地处“漳水之上、千山之中、此地独平”而得名;因辖区内一个重要的古人类遗址奇和洞,这处距今17000年到7000年间史前考古遗址,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成就一个古往震撼,今来璀璨,堪称为“研究人类发展史,见证人居美环境”和“茶韵花庭,醉美漳平”的文明生态之地,被誉为九龙江畔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8.
近日,位于秦巴秀山的陕西汉阴县漩涡镇杜家垭茶厂生产的“天宝贡茗”,被陕西省政府评为地方名优产品,成为省茶协推荐饮品。厂长夏福军被团省委和省林业厅等7部门联合授予“陕西优秀青年农民”和“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被团市委授予“安康市十大杰出农村青年产业标兵”称号。  相似文献   

9.
为法桐鸣冤     
法国梧桐是世界上被园林学专家、植物学学者公认的“行道树大王。” 几年前,一些人在媒体上频频发表言论把法桐说得“一无是处,”甚至“十恶不赦。”一时间,南方的一些城市纷纷向法桐开刀。作为从事林业工作几十年的老同志,我感到有必要为法桐鸣冤叫屈。建国前,法桐就被绍兴等一些大中城市的市民引种,逐步成为城镇街道绿化的主要树种,这说明它具有明显的生命优势和树种特性,是香樟、广玉  相似文献   

10.
2个油茶品种及6个近缘种的光合特性日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油茶近缘种高光效种质资源,从而为培育油茶新品种提供优质材料,以2个普通油茶品种(‘湘林1’与‘湘林97’)和6个近缘种(博白大果油茶、越南油茶、浙江红山茶、溆浦大红山茶、攸县油茶、滇山茶)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观测结果表明:滇山茶、攸县油茶、越南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和‘湘林1’与‘湘林97’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均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其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亦均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而其胞间CO2浓度却呈“V”型曲线的变化趋势;浙江红山茶和溆浦大红山茶的净光合速率均呈“双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其气孔导度呈“平稳”型曲线的变化趋势,胞间CO2浓度呈“W”型曲线的变化趋势,蒸腾速率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说明其均存在光合“午休现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气孔导度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5个光合参数中提取了特征根>1的主成分2个,其累计贡献率为83.545%;主成分1(F1)中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累计正向贡献率最多,主成分(F2)中蒸腾速率的累计正向贡献率最多;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可知,2个普通油茶品种及6个近缘种的光合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油茶‘湘林1’>滇山茶>油茶‘湘林97’>攸县油茶>博白大果油茶>越南油茶>溆浦大红山茶>浙江红山茶。  相似文献   

11.
北芪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林区不产茶。人们喝茶大都到商店去买,什么“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应有尽有。但以我父亲为首的几个林子里的叔叔大爷们,喝不惯那种昂贵的南方茶,他们喝的茶是自己制的。 我父亲他们常喝两种茶,一种是黄芩茶,另一种是黄芪茶。黄芩茶沏出茶汤是红色的,像云南风庆“101”。黄芪茶颜色橙黄,像桔子汁,不过非常清  相似文献   

12.
金秀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生产名茶历史也悠久。唐朝陆羽著《茶经》一书罗到唐朝名茶42个产区中,广西象州占一席之地。《象县志》评象茶:“其特佳者,中平乡的青山茶,色黄绿,味香清;大樟乡有东滋茶;瑶山中有瑶茶,色微红,极促消化,隔宿其味不变。”所说的“青山”、“东温”、“理茶”均在金秀县境内。罗香乡罗运村白牛屯生产的“白牛茶”,浸出茶液浅黄色,远闻有香味,茶刚入口,即感甜味、清爽。清朝年间,平南官府以白牛茶进贡皇上,颇具盛名。解放以来,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茶叶生产,50年代初,从外地引进国种5万多公斤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一直见说茶是一种文化,我总是不以为然。茶就是茶,什么文化不文化的。我老爹说:“吃茶就吃茶,硬是把它整得那样复杂搞么?我吃了这么多年茶,从没把它往文化上扯,不一样又解渴又过瘾么?”后来我算是弄明白了,文化么,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物质生活方式,还是精神生活方式,都是文化。《汉语大字典》上说:文者,文治。化者,教化也。台湾的茶人曾提出过“以茶立国”,着实把我给吓了一跳。小小一杯茶,竟然会被提高到如此吓人的高度?后来我想,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连煎条小鱼都可以领悟到治国安邦之道,更何况是业已形成几千年的茶文化大系?中国的…  相似文献   

14.
“清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还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以茶代酒,以茶会友,敬茶传谊,随处可见。茶与“琴棋书画”一样,也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茶中所含的咖啡碱、多酚类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物质还有一定的养生功效。  相似文献   

15.
1978年6月,我场应用江苏省金坛昆虫激素研究所合成的“灭幼脲”对茶云纹尺蠖、油桐尺蠖及茶尺蠖进行了室内外的毒杀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一、室 内 试 验 1.“灭幼脲”毒杀云纹尺蠖试验 药液浓度分100PPM,50PPM,25PPM,5PPM及对照(清水)共五个处理,将茶枝分插瓶中,每处理饲4~5龄虫20头,于6月19日下午将药液涂布虫体和饲喂的叶面上。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渗透了政治、礼仪、民俗、艺术各个领域。古代中原以茶与少数民族进行贸易,称作“茶马王市”;边疆或外国使臣来中国,要以茶为外交礼仪手段;清代康、乾之时,为55岁以上致仕官员举行“千叟宴”,即大型宫廷茶会。至于茶诗、茶画、茶书法、茶建筑、茶歌、茶舞等更不待言。我国的茶专家陆羽,已把这茶艺、茶道著成了《茶经》,标志着中国茶文化早已形成。  相似文献   

17.
婺源山川秀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四季云雾缭绕,具有栽培茶树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婺绿“香浓、味醇、汤清、叶绿、耐泡”的独特品质,成为世界著名的绿茶产区。婺源人在种茶、制茶、售茶、饮茶中积淀了深厚的茶文化。一、茶史婺源产茶历史悠久。始于汉,到唐代已是“绿丛遍山野,处处飘茶香”的产茶区。有关档案载:“婺源以茶叶为命脉……鼎盛时期,年产茶5万担以上,制成箱茶十万余箱。”民国时,全县经营茶叶的茶庄、茶号达200多家,其中,“兰田香”、“陆香隆”、“协和昌”等茶号,创出了“婺绿”新品牌。婺源茶园主要有坡地茶…  相似文献   

18.
关于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阮坚勇 《园林科技》2006,(3):3-4,43
镜湖城市湿地公园地处绍兴“城市绿心”中心位置,是绍兴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管理好、建设好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维护好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对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对于绍兴城市旅游业发展,提高绍兴的综合竞争能力;对促进镜湖新区社会经济稳健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坚“持重在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良性发展”的方针,促进镜湖城市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城市湿地…  相似文献   

19.
云南茶花甲天下。今年三月,茶花被定为昆明市花。云南茶花,自古就著称于世。翻开古籍,《学囚余疏》、《闽部疏》、《群芳谱》、《徐霞客游记》、《滇中茶花记》、《滇云纪胜书》等,对云南茶花都有极高的评价。“云南茶花甲天下”这话,见于《茶花谱》。在当代世界上,茶花则被誉为“中国三大名花”、“云南八大名花”之一。这说明,茶花不仅是我省的主要花卉、也是我  相似文献   

20.
司书娟  蔡晨瑞 《绿色科技》2011,(11):183-185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茶文化,探究了茶文化中的“和解”心理元素。从“茶之源”中阴与阳、刚与柔、热与寒的和解,“荼之器具”中的天人合一等方面阐述了“和解”心理。分析了“茶之为饮”中的水的阴阳急缓和解,“茶道”的中正平和,“酒文化与茶文化”的互补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