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奶牛围产期添加胆碱和莫能菌素,分别能在奶牛的脂肪代谢和改善能量平衡方面起到辅助作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的Zahra等进行了一项测定围产期奶牛添加瘤胃保护性胆碱(RPC)和莫能菌素缓释胶囊(CRC)对其代谢、DMI、产奶量以及肝功能影响的试验。将182头荷斯坦奶牛在预产期前3周随机进行如下处理:④添加莫能菌素缓释胶囊(CRC);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奶牛饲喂过瘤胃胆碱(RPC)对泌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60头年龄、胎次、预产期、上一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健康围产期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和Ⅲ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25 g/d和50 g/d RPC,饲喂期从产前3周至产后3周,共42 d。结果表明:Ⅱ组产奶量在产后1~8周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在产后第2周,Ⅲ组的乳脂率、乳蛋白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在整个试验期,Ⅱ组的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显著含量低于Ⅰ组(P0.05);产后第1周和第2周,Ⅱ组的β-羟丁酸、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Ⅲ组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日粮中添加RPC可以显著提高情期受胎率(P0.05),显著缩减奶牛空怀天数(P0.05),也对产后初次配种时间的缩短和配种次数的降低有影响。日粮中添加RPC可提高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对血液生化指标和繁殖性能产生有利影响,本试验条件下RPC最佳添加剂量为每头牛25 g/d。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和有机铬对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奶产量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0头健康、经产(平均胎次1~2胎)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胆碱组饲喂基础饲粮+30 g/d过瘤胃胆碱,有机铬组饲喂基础饲粮+8g/d蛋氨酸铬,混合组饲喂基础饲粮+30...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糊化阴离子盐和过瘤胃氯化胆碱(RPC)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20头健康荷斯坦奶牛,按胎次(2~4)、年龄、上一胎次泌乳量和预产期相似原则分为4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TMR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饲喂TMR日粮+200 g糊化阴离子盐基础上分别添加10、20、30 g/(头·d)RPC。预试期7 d,正试期从预产期前21 d饲喂至产犊结束。结果表明:①各试验组产前21 d大部分时间点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各试验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普遍高于对照组,其中添加20、30 g/(头·d)RPC能显著提高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P< 0.05),各试验组钙(Ca)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添加30 g/(头·d)RPC能显著提高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P< 0.05)。②各试验组产后90 d内的总泌乳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P< 0.01);添加20、30 g/(头·d)RPC能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P< 0.05);添加30 g/(头·d)RPC能显著提高初乳中乳干物质率、乳蛋白率和乳脂率(P< 0.05)。③各试验组血清Ca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添加20、30 g/(头·d)RPC能显著提高部分时间点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P< 0.05),显著降低部分时间点血浆总胆固醇(TCHO)、β-羟丁酸(BHBA)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P< 0.05)。综上所述,围产前期添加阴离子盐和PRC能提高奶牛产前干物质采食量和部分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改善围产期血钙和血脂代谢,提高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围产期奶牛日粮在添加200 g糊化阴离子盐的基础上,PRC的最适添加量为30 g/(头·d)。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单介绍了胆碱的生化功能及其在瘤胃中代谢特性,并对瘤胃保护性胆碱在围产期奶牛生产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补充瘤胃保护胆碱(rumen-protected choline,RPC)对围产期高产奶牛产奶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4头健康的荷斯坦高产奶牛,按胎次、预产期、上一胎次产奶量等基本一致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2头,饲喂相同基础日粮,试验组牛群补充20g/(d·头)的RPC.试验期内(产前14d~产后28d)分别监测两组产奶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奶牛产后第4周内的日均产奶量提高了2.31%(P>0.05),乳糖率下降了3.75%(P<0.05),而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肪蛋白比及干物质比例分别提高了11.11%、5.56%、6.38%和2.94%,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浆中甘油三酯(TG)和β-羟丁酸(BHBA)含量在产犊当天、产后7d和产后14d这三个时间点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在数值上试验组TG和BHBA含量在产后7d和产后14d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本试验条件下,给围产期高产奶牛补充RPC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奶量,改善乳品质及脂肪代谢,缓解能量负平衡,并降低肝脏脂肪沉积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研究围产期奶牛的代谢特点,阐述了胆碱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瘤胃中的代谢机理,同时论述了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的营养作用。旨在为应用过瘤胃胆碱缓解奶牛能量负平衡,减少围产期奶牛营养代谢病发病率,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延长奶牛利用年限奠定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解过瘤胃脂肪和过瘤胃葡萄糖对奶牛隐性酮病的防治效果,选取24头试验奶牛,分为4组,每组6头。其中Ⅰ、Ⅱ、Ⅲ组均为隐性酮病组,Ⅳ组为健康对照组。Ⅰ组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200 g/(d.头),Ⅱ组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葡萄糖200 g/(d.头),Ⅲ组为隐性酮病对照组,Ⅳ组为健康对照组,Ⅲ和Ⅳ组均饲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Ⅰ组奶牛血浆β-羟丁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糖含量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试验后第15天显著升高(P<0.05)。Ⅱ组血浆β-羟丁酸呈现下降趋势,血糖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添加过瘤胃脂肪和过瘤胃葡萄糖能对防治奶牛隐性酮病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过瘤胃保护烟酸(rumen-protected niacin,RPN)和过瘤胃保护胆碱(rumen-protected choline,RPC)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和肝脂质代谢的影响,为缓解奶牛脂肪肝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选用24头健康、胎次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围产期奶牛,根据2×2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6...  相似文献   

12.
过瘤胃氯化胆碱对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8月龄健康麻城黑山羊12只,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按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为基础日粮组,处理Ⅰ组为精料补充料+0.1%过瘤胃氯化胆碱组,处理Ⅱ组为精料补充料+0.2%过瘤胃氯化胆碱组,处理Ⅲ组为精料补充料+0.3%过瘤胃氯化胆碱组。试验期5周,测定了山羊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肉比(FCR)以及山羊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尿素氮(BUN)、碱性磷酸酶(AKP)、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条件下,在1.2倍维持需要的基础上,生长山羊精料补充料中添加0.1%RPC后,山羊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59.00%(P<0.05),料肉比降低了59.20%(P<0.05);山羊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降低了12.58%(P>0.05)。综合比较得出过瘤胃氯化胆碱产品的最佳添加量为0.1%。  相似文献   

13.
选取40头健康荷斯坦泌乳盛期奶牛完全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对照组牛群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牛群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 g/(日.头)的瘤胃保护胆碱,分三次饲喂,瘤胃保护胆碱直接投喂于TMR日粮上。试验期60 d。测定了产奶量,牛奶中的乳脂率、乳蛋白、体细胞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条件下,试验组牛群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 g/(日.头)的瘤胃保护胆碱后,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显著提高了1.6%(P〈0.05),乳脂率提高了0.06%(P〈0.05);乳蛋白率、乳蛋白量、乳脂量、体细胞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试验通过研究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和有机铬对围产期奶牛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旨在为过瘤胃胆碱和有机铬在围产期奶牛饲粮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40头健康、经产(平均胎次1~2)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TO),基础饲粮;胆碱组(TC),基础饲粮+30 g/d过瘤胃胆碱;有机铬组(TA),基础饲粮+8 g/d蛋氨酸铬;混合组(TCA),基础饲粮+30 g/d过瘤胃胆碱+8 g/d蛋氨酸铬。试验处理从产前20 d至产后20 d,记录奶牛产后4周内日均产奶量,分别于产前第20、10天和产犊日、产后第10、20天,于晨饲前采集血样,测定血清抗氧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免疫(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奶牛产后4周内日均产奶量均显著提高(P<0.05);产前各组奶牛血清GSH-Px、CAT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奶牛血清SOD含量显著降低(P<0.05);产犊日至产后第10天,胆碱组和有机铬组奶牛血清GSH-Px、CAT和SOD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20天,胆碱组血清GSH-Px、CAT含量均显著低于高于对照组、有机铬组和混合组,而血清SOD含量却显著降低(P<0.05);整个试验周期内,胆碱组奶牛血清IL-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有机铬组和混合组(P<0.05),IL-6和TNF-α含量却显著提高(P<0.05)。【结论】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单独添加30 g/d过瘤胃胆碱或8 g/d有机铬可明显降低围产期奶牛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提高产奶量和机体免疫力,改善奶牛健康状况,联合添加过瘤胃胆碱和有机铬与单独添加效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蛋氨酸(rumen-protected methionine,RPMet)和肉桂醛(cinnamic al-dehyde,CA)不同添加组合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90±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10组,每组4头。对照组(C)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补饲不同水平组合的RPMet和CA,其中RPMet设3个水平,添加量分别为20(L)、25(M)、30(H)g/(d·头);CA设3个水平,添加量分别为15(L)、18(M)、21(H)g/(d·头),共9个不同水平组合,分别为LL、ML、HL、LM、MM、HM、LH、MH、HH。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饲粮中补饲RPMet和CA可以提高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生长激素的含量,降低血清中血糖、尿素氮和胰岛素的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血液生化指标,最佳添加量组合为过瘤胃蛋氨酸30 g/(d·头),肉桂醛15 g/(d·头)。  相似文献   

16.
泌乳早期在奶牛饲养中是一个基础时期,这一时期奶牛经受着激素、生理、代谢水平的强烈应激,导致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于提高泌乳早期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添加剂的使用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青睐。文中对添加过瘤胃胆碱和过瘤胃蛋氨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围产期酮病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随机选取产前奶牛29头,跟踪采集产前2周、产前1周、分娩当天及产后3,7,14,21 d的血浆样品,检测血浆相关生化指标变化特征,并记录泌乳量。任意采集时间点血浆β-羟丁酸(BHBA)≥1.2 mmol/L则为酮病组, BHBA<1.2 mmol/L则为对照组。结果显示:随机选取的牛群中酮病发病率为58.6%,酮病主要发生在产后7~14 d;酮病组奶牛产前血液相关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酮病组奶牛分娩当天血钾水平升高,血磷水平显著降低;产后3 d酮病组奶牛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BHBA、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奶牛;产后7,14,21 d血浆BHBA、非脂化脂肪酸(ENFA)、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奶牛,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奶牛。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后3 d血液TC、HDL-C、K、BHBA、泌乳量与奶牛酮病的发生显著相关。将显著性相关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建模,最终建立了基于血液HDL-C、BHBA、泌乳量的奶牛酮病早期诊断模型,即y=17.95-9.81×HDL-C-2.71×BHBA-0.20×泌乳量,当y<0时存在发生酮病风险,模型早期预测奶牛酮病的准确率82.8%、灵敏度81.3%、特异性84.6%。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选取30头年龄、胎次相近的健康围产期荷斯坦奶牛,根据分娩时间选取产前21 d、14 d、7 d、分娩当天和产后7 d、14 d、21 d共7个时间点,跟踪分析围产期奶牛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变化规律。另选取171头年龄、胎次相近的围产期奶牛,根据测定的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筛选出高酮血症组(10头)与健康奶牛对照组(10头)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与高酮血症相关性血液生化指标并进行ROC诊断评价,得出Cut-off point值。最后分析疾病危险因素,以OR值评价该指标对判定疾病的危险系数。结果表明,高酮血症组产前无发病,在产后14 d达最高发生率(10%),随后下降至4.8%,从时间来看,高酮血症的发生一般在分娩后1~3周,产后14 d最高;确定了高酮血症诊断的首选指标为BHBA、NEFA,辅助指标及cut-point值分别为DBIL(1.15 mmol/L)、AST(73.50 IU/L);危险因素分别为NEFA(OR=7.72),TG(OR=7.03),GGT(OR=6.71),LDH(OR=4.45),P(OR=6.23)。本试验为建立完整有效的奶牛群体监测体系对预防围产期奶牛生产性疾病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阐明亚临床酮病对产后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围产后期,胎次接近(1~3胎)的荷斯坦牛,根据血液β-羟丁酸(BHBA)浓度分为健康组(BHBA<1.2mmol/L)和亚临床酮病组(1.2≤BHBA<3.0 mmol/L),每组各6头。对两组奶牛血液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亚临床酮病组奶牛血液中葡萄糖(Glu)含量、甘油三酯(TG)含量以及血钾(K)浓度极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游离脂肪酸(NEFA)浓度、总胆固醇(TC)含量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在奶牛肝功能指标中:亚临床酮病组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极显著高于健康组;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健康组;在奶牛抗氧化指标中:亚临床酮病奶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低于健康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健康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  相似文献   

20.
胆碱(choline,CHO)在构成细胞结构、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和调节脂肪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过瘤胃胆碱(rumen-protected choline,RPC)是对CHO进行保护的一种添加剂产品,为了提高CHO的有效利用率。研究发现RPC对围产期奶牛具有调控作用,可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调节脂肪代谢进而影响奶牛血浆生化指标。文章主要从CHO的生理功能、奶牛围产期生理特点以及RPC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等方面来进行综述,旨在为奶牛养殖行业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