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楂是我国特有的水果,其医补价值之高在国内外久享盛誉,是纯天然的新一代绿色食品。近年来山楂生产发展很快,山楂产量剧增,给果品加工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山楂深加工产品急待开发。山楂浓缩汁体积小,含可溶性固形物高,耐贮藏便于运输,是多种山楂制品的基本原料。因此利用山楂制取浓缩汁是山楂制品开发的重要课题。但由于山楂果肉质地细密,果胶含量高,不但不可能用榨汁方法取汁,同时给过滤、浓缩带来很大困难。因此传统取汁工艺多采用高温煮汁和长时间常温浸泡等工艺,高温煮汁在较长时间下受高温影响,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晋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面积种植山楂,仅泽州县1989年山楂面积就达0.73万hm^2,产量超过350万kg,产值达560万元,跻身全国八大山楂基地之列。但进入90年代后,价格暴跌,全市山楂生产陷入了低迷状态,曾一度出现了果在树上烂掉也没有人采、个别乡村大量砍伐树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林业》2009,(12):38-38
山楂不宜早上吃 山楂无论是鲜果还是各种制品,均有散瘀消积、化痰解毒、防暑降温、增进食欲等功效。但是空腹或者是脾胃虚弱者,不适宜在清早进食;胃炎和胃酸过多者要少食,以避免对消化系统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4.
由于前几年山楂发展迅猛,目前各山楂产区普遍存在卖山楂难的问题。为了解决本地区山楂生产出路,保护果农生产积极性,稳定山楂面积,促进果树生产的健康发展,针对山楂果小、皮薄、易失水的特点,1990~1991年进行了山楂产地简易贮藏保鲜试验,取得较好效果。贮藏一个月,好果率达98%;贮藏两个月,好果率达95%。市场销售价格从采收期的0.60元/公斤,上升到1.70元/公斤。每公斤增值一元以上。1991年我市共贮藏山楂36万公斤,增值36万余元。山楂产地简易贮藏效果好,缓解了采收期的销售压力,提高了价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现将山楂简易贮藏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据业内人士预测,今后一段时间山楂将会成为紧俏商品,由于主产地山东省山楂大幅减产,其价位可能将走向历史高峰。山楂为药食两用品种,用量巨大,近年来在医药、保健、饮料、食品、饲料等方面用途拓宽,用量大增。山楂主产于山东、河南、山西等省,山东省平邑县产量占全国总产量  相似文献   

6.
山楂又名红果。果实酸甜可口,营养丰富,人多喜食,又可制干药,若加工成山楂饼、糕、酱等制品,色泽鲜艳,风味极佳。山楂树,适应性强,在沙石山、青石山区和平原均可栽培。结果早,产量高,经济价值大,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果树之一。山楂种子,当年不易发芽,过去山楂栽培多用根蘖苗,不仅苗木不足,且生长不良。因此解决山楂种子当年发芽的问题,对发展山楂生产极为重要。我们自一九七七年以来,连续进行试验并应用于生产,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育苗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山楂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疗效显著的果品。它含有维生素 C、糖类、钙、磷、铁等营养物质以及黄酮类、酒石酸、绿原酸、甙类等药用成分。经常食用有助消化,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有一定疗效。山楂脯作为山楂的一种制品,其加工方法以往虽有介绍,但都是带皮制作。这样在煮制后,果皮退色,果点明显,且在煮制过程中果实容易胀裂,以致影响了外观质量。我们通过试验,摸索总结出了去皮山楂脯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8.
“水果现象”成因及其对策文/王海山对近几年国内水果市场出现的水果价格暴跌、销售不畅、栽培水果效益下降的现象,有关专家称之为“水果现象”。“水果现象”从90年代初便在国内主要水果上一一出现,在前些年山楂价格暴跌之后,近三至四年苹果、柑桔、梨、桃也出现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衡水市区市场上的水果品种、总体水果出处、价格走势,以及人们的消费水平的调查发现:衡水市水果品种较丰富,能达到50种左右,新鲜水果基本能满足供应要求;大众水果中,普通红富士苹果、山楂、桃子等主要以本地为主,而桔类、香蕉、橙类等主要来自南方,还有部分来源于国外进口。能够常年供应的水果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小,而进口水果的价格一般较高。  相似文献   

10.
泽州县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成为全国山楂生产基地。山楂不仅是经济林树种,还是一种常用中药材,经济价值较高。介绍了泽州县发展山楂的历史、目前存在问题以及加快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