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甜菜制取燃料乙醇关键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在不影响现有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的前提下,利用“三北”地区边际性土地资源发展甜菜乙醇能源的生产潜力及提高甜菜抗逆性和可发酵糖的调控途径。介绍了甜菜原料预处理、发酵制取乙醇的高效菌株选育、发酵条件优化与副产物综合利用等甜菜酒精发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情况。认为甜菜是一种抗盐碱性很强的能源作物,在生物乙醇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指出了甜菜乙醇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利用边际性土地生产优质甜菜原料,且需稳定供应;高效低成本的发酵菌种选育;为燃料乙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寻找出既环保又经济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甜菜制糖产业肇始于黑龙江省,至今已有超过100年的历史。调查发现在黑龙江省主要旱田农作物中,甜菜种植效益最好,分别比种植马铃薯、玉米、大豆增加收入2.38%、60.85%、75.48%;甜菜种植面积户均15.62 hm2,种植密度平均为5.93万株/hm2,轮作年限在4年以上;甜菜种植劳动力主要以雇工为主,土地以流转租赁为主,品种多为国外进口的丸化或包衣种,肥料以专用肥居多,普遍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甜菜机械化程度较高。甜菜生产投入成本最多的依次为人工、土地、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机作业。黑龙江省甜菜生产处于较低水平,提升甜菜产质量是当务之急,改变既有的种植方式,大力发展甜菜生产机械化,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力度是未来黑龙江省甜菜种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主要从旱涝、盐碱、高低温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4方面综述了非生物胁迫对甜菜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及分子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甜菜在非生物胁迫下净光合速率下降,渗透调节物质浓度改变,活性氧代谢物质含量产生变化,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甜菜抗水分胁迫基因包括PSC5PSCR2-cysprxNADKcprx1AVP1Bv-txas等,MYB转录因子和NAC转录因子也在非生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甜菜M14品系具有抗旱、耐盐等优良特性。WRKY家族转录因子、BvM14-TpxBvM14-CCoAOMT等基因、过氧化酶BvpAPX及各类盐应答蛋白质在抵抗盐胁迫中起促进作用;甜菜抗高低温研究较少,研究表明低温胁迫产生了甜菜抽薹基因的差异表达,甜菜SbSEC14基因在逆境条件下起到信号传导的功能;甜菜抗重金属胁迫研究进展近些年发展迅速,BvGSBvMTP11BvHIPP24BvGST基因陆续被克隆。本研究提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甜菜抗非生物胁迫机制及应用的挖掘与创新;充分挖掘野生种中DREB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抗逆性强的甜菜品种(系);在单一逆境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多逆境条件下的抗逆研究;在生产上应用外源调控物、抗氧化剂、硅等抵御非生物胁迫对甜菜的生长发育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立忠 《种子世界》2022,(5):0012-0014
在大量农作物中,甘蔗与甜菜含糖量最高,所以它们也作为最主要糖料作物而存在。尤其是甜菜,它也是近年来我国所引入的新型蔬菜之一。为保证甜菜高产高糖栽培,地方垄作甜菜高产高糖栽培技术也相继出现,它要求种植户根据地方实际土壤状况与气候条件选择种植甜菜,体现垄作甜菜的一定种植优势与栽培技术应用合理性。本文中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中太仆寺旗地区为例,探讨了当地垄作甜菜高产高糖栽培技术的应用要点,讨论当地甜菜产业健康蓬勃发展的实际进程。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ECOPOND生物降解膜在焉耆垦区甜菜上的应用效果,2014年在焉耆垦区甜菜上进行了多点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地膜相比,ECOPOND降解膜降低了膜内5 cm、10 cm地温,甜菜植株生长发育迟缓,甜菜收获产量减产6.3%,糖度降低5.6%。  相似文献   

6.
甜菜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甜菜基因工程是目前甜菜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目前已取得一定研究进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和转基因技术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甜菜新品种(系)。从植物基因工程在甜菜中的应用、转基因研究方法、安全性评价等几个方面对甜菜基因工程研究的近期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转基因甜菜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马兰  杜洪岩  李荣田 《作物学报》2013,39(3):381-388
以具有显性标记性状的红叶柄栽培甜菜为父本与绿叶柄M14甜菜杂交,观察F1植株叶柄颜色;利用SSR标记分析甜菜M14世代间的遗传相关性。结果显示,甜菜单体附加系M14传递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在人工去雄授粉条件下,F1代植株叶柄颜色均为红色,甜菜M14通过接受外来遗传物质及精卵结合的有性生殖方式繁殖种子;M14株系中不存在与其母本株SSR标记基因型精确相同的植株。表明甜菜M14通过精卵融合的有性生殖而非无融合生殖形成种子。Southern blot结果显示,从甜菜M14反转得到的栽培甜菜染色体中普遍含有白花甜菜DNA,暗示甜菜M14形成雌配子体及卵子过程中存在减数分裂过程和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畸变。推测甜菜单体附加系M14高频传递现象可能是由于附加的白花甜菜第9号染色体具有杀配子功能。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塔额地区甜菜生产已实现全程机械化,随着各项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甜菜种植效益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据农业部办公厅通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新源县甜菜上新近发现我国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甜菜胞囊线虫。甜菜胞囊线虫是世界甜菜生产的重大有害生物,不仅危害甜菜,还可危害油菜、番茄、甘蓝、菠菜等多种十字花科植物。为及时摸清本省甜菜胞囊线虫发生情况,辽宁省植保站7月27日下发紧急通知,部署在全省开展甜菜胞囊线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甜菜种业回顾与可持续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中国甜菜种子种植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甜菜种植起始于1906年,甜菜主要种植在中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近年,甜菜种子的种植面积逐年下降,黑龙江省甜菜的种植面积几乎没有。尽管甜菜的种植历史久远,但直到18世纪中后期才被当作主要的糖料作物来种植,伴随着甜菜品质的不断改良和制糖工艺的不断进步,糖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甜菜的种植面积曾经一度占到全世界  相似文献   

11.
甜菜丛根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甜菜丛根病是一种发生在世界主要糖甜菜种植地区的土传病害,在缺乏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会引起甜菜严重的产量损失。从4个方面叙述了近些年来与甜菜丛根病研究的相关进展:①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 necrotic yellow vein virus,BNYVV)的基因组结构;②BNYVV的分类及与其他甜菜土传病毒的关系;③丛根病的检测方法;④丛根病的控制策略。最后对甜菜丛根病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甜菜是农九师垦区的支柱产业,面积达6667hm^2左右。由于水资源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水成为影响甜菜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严重制约了甜菜的稳产增产。为了解滴灌在甜菜生产中的节水效果,2003~2004年,农九师一六七团进行了甜菜膜下滴灌示范推广,其中:2003年甜菜常压滴灌6.67hm^2,2004年常压滴灌90.58hm^2,应用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取甜菜色素更多的利用价值,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从各种植物中获得甜菜色素,在对各种植物提取物的研究中总结出很多宝贵的经验。本研究归纳出甜菜色素富含于红甜菜中并且只存在于石竹目植物的10个科中,总结出甜菜色素在食品安全、医药等领域具备的抗氧化性、抗癌、溶血作用、降血脂、促进酶活性和治疗糖尿病等特性。同时归纳总结了甜菜色素种类和分布状态,分析了甜菜色素研究的现状和进展。认为应该提高甜菜色素提取和纯化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质量,深入研究甜菜色素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等特性;把研究范围扩大到更多植物中去,让甜菜色素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拓展甜菜色素在医疗、分子生物等领域的研究方向,提高中国甜菜色素的利用率和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幼虫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危害性,本研究选取灰菜、苋菜、甜菜和葱4种植物进行了选择性实验,并同时研究了幼虫对4种植物的营养利用。结果表明:甜菜夜蛾1龄幼虫的趋性表现为灰菜、苋菜、甜菜、葱;3龄幼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低于1龄幼虫,且随观测时间的延长,选择性明显减弱。取食甜菜组的幼虫相对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显著高于其余组;取食葱组的幼虫相对取食量和近似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余组;取食灰菜组的食物利用率最高。甜菜夜蛾3龄幼虫可严重为害甜菜和葱。因此,在农业操作过程中,应加强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监控和治理。  相似文献   

15.
农九师种植甜菜史长达20年,甜菜收获装车一直依靠人工,劳动强度和成本都很高。近年来,为解决甜菜收获难、劳动强度大、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购进德国德荷马甜菜收获机。经应用,基本实现了不减产、不降级、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甜菜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色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探究调控甜菜素合成关键基因BvDDC1功能,本研究测定了不同生长阶段甜菜‘Yellow chard’的甜菜素含量和BvDDC1的相对表达量,同时采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BvDDC1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预测。结果表明:甜菜叶片中甜菜素含量随甜菜生长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趋势,且BvDDC1在不同时期甜菜叶片中均有表达,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甜菜素含量越高,BvDDC1表达量越高。BvDDC1序列全长为1509 bp,编码502个氨基酸,编码蛋白不具有跨膜结构,预测其在膜外发挥作用。系统进化树显示与菠菜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最高。本研究结果可为解析甜菜素生物合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甜菜研究现状的CiteSpace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深入了解国内甜菜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应用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对2015—2020年中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406篇文献和英文数据库WOS核心合集中的1549篇(包含中国学者发文150篇)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在甜菜研究领域中德国和美国发展速度快、影响力较大,相较而言中国还存在一定差距。国内对甜菜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于甜菜三大主产区(东北、西北、华北)高校和科研单位,极少数在企业开展。甜菜研究中涉及的学科有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生态环境及材料化学等,其中农业科学研究领域实践性较强相对比较活跃,材料科学研究影响力较高。未来受到现代农业发展和交叉学科影响,甜菜研究领域会更受关注。关键词可视化结果中词频较高的是甜菜、产量、根腐病、含糖量、光合特性等。国内近5年来甜菜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科学领域,以解决甜菜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如甜菜种植产量、种质资源研发、甜菜适应环境胁迫、甜菜植物保护等。  相似文献   

18.
一种适用于PCR扩增的甜菜干种子DNA快速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寻求一种快速提取甜菜DNA的方法,利用改良CTAB法对甜菜干种子DNA进行了提取,经琼脂糖电泳及SRAP和SSR两种随机引物扩增检测,结果表明该法提取的DNA完整性好,SSR及SRAP扩增条带清晰,符合甜菜SSR-PCR及SRAP-PCR对DNA质量的要求。本研究建立了快速提取甜菜DNA的体系,为分子标记在将来甜菜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及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单体附加系甜菜M14与异缘三倍体甜菜(VVC)核型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深入研究和探明单体附加系甜菜M14高频传递的机理,通过压片的方法,利用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测定了染色体的绝对长度、相对长度、着丝点位置、长臂、短臂及臂比。并与异缘三倍体甜菜VVC、白花甜菜及栽培甜菜进行了染色体核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甜菜M14与VVC杂种细胞中附加的白花甜菜染色体绝对长度范围分别为1C:2.82±0.07 μm和2.61~3.54 μm;普通栽培甜菜绝对长度为1.94~2.89 μm,通过实验得出的最终结论是甜菜各物种的染色体是稳定的。附加的一条白花甜菜染色体上的特异基因至使单体附加系甜菜M14的高频传递特性得以表达,栽培甜菜和白花甜菜的种间杂交,通过自然重组能够将有益基因导入栽培甜菜中来。实验数据可作为分析及鉴定单体附加系甜菜M14高频传递的重要论据及其深入研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甜菜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涉及面广,从理论上讲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但在实际应用上不具体,加之甜菜生态环境的改变使甜菜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存在着起伏,综合防治措施必须与病虫种类的变化相适应,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得以充实。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在甜菜生产上已经形成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