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著名专家介绍──小麦遗传育种专家黄承彦黄承彦,男,1958年12月生,山东郓城县人,中共党员。1985年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遗传育种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小麦育种研究室主任,山东省遗传学会理事。黄先生长期从事农作...  相似文献   

2.
著名专家介绍──小麦遗传育种专家张怀刚张怀刚,1962年7月生,四川省华市人。1982年7月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理学士学位。随即分配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工作。1987年7月-1988年7月赴加拿大农业部温尼伯研究所进修小麦品质遗传...  相似文献   

3.
著名专家介绍──小麦遗传育种专家杨武云杨武云,男,生于1965年,四川省南充市人。1986年毕业于四月1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同年考取该校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1989年获农学硕士学位,分配到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从事小麦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种研究工作。现任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遗传统计方法在小麦生态学中的应用。试验用5个普通小麦品种在两个地点,经3种不同前茬之后,用5年国家品种试验的结果,进行了遗传统计分析,并从小麦生态学的角度指出了被研究品种的特征,使用此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试验误差。  相似文献   

5.
莆田农科所于1995年由福建农业大学作物学院引入经该院多年改良的春性矮败小麦[2,3,4]。几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矮败小麦在遗传育种上有较高利用价值。它是太谷核不育小麦的改进型,具有Tal(即MS2)显性不育基因与Rht10显性矮秆基因紧密连锁遗传的特点。矮败小麦与太各...  相似文献   

6.
小麦与大麦杂种植物的选育栽培大麦具有抗病性和蛋白质成分等对小麦有益的遗传特性;黑麦属和冰草属(Agropyron)等均有望作为小麦新的基因供给源。最近有将大麦黄矮病抗性基因导入小麦的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选育适合于北陆地区的早熟小麦品种材料。为了将大麦遗传特性引入小麦,首先必须获得两者的杂种。1973年首次获得此杂种。但是,多数都是以大麦为母本,小麦为父本进行正交,而反交很难获得杂种。大麦(z)X小麦()的杂种,其自身就是重要的研究材料,但通过回交将遗传特性引入小麦时,由于母本大麦细胞质和小…  相似文献   

7.
著名专家介绍──小麦育种学家赵寅槐赵寅槐,男,1940年生于江苏省江阴县。1962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从师于小麦育种家蔡旭教授,1965年于该校遗传选种专业研究生毕业。1967年到中国农科院、南京农学院小麦品种研究室工作,1973年并入江苏省农业科...  相似文献   

8.
由于缺少类似于六倍体小麦所拥有的合适细胞遗传原种,因此,限制了四倍体小麦的遗传研究进展,四倍体小麦作为一个种群,很少受到科学家的注意,这是因为四倍体小麦的种植面积只占世界小麦生产总面积的一小部分,而且其面包食品生产中用途有限。然而,有一种四倍体硬粒小麦品种在通心面制品的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几套硬粒小麦非整倍体遗传原种的生产,以及开发利用这些原种的方法上。硬粒品种Landgo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利用小麦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预测F1杂种优势的可行性,以河南省8个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28个组合,分析与产量相关的9个性状的F1杂种优势。分别选用均匀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287对SSR引物和33个二核苷酸重复ISSR引物,计算8个亲本间的分子遗传距离.进而分析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与F1杂种优势表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SR和ISSR两种标记估算的遗传距离间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为0.832),表明用两种分子标记对小麦品种进行遗传差异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除株高外,利用两种分子标记计算的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与F1杂种优势在全部28个组合中相关不显著,而在12个极端组合中相关系数得到较大提高,并在株高、主茎千粒重和千粒重3个性状上相关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两年的研究结果一致。这说明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与F1杂种优势的相关性与材料的选择有关。因此认为利用小麦亲本间的SSR和ISSR遗传距离预测F1的杂种优势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分蘖数目是决定小麦产量的重要性状之一。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分蘖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了解小麦分蘖数目的分子遗传机制有利于对小麦株型进行精准改良。本文从分蘖生长发育过程、分蘖数目遗传位点的挖掘以及相关基因的克隆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小麦分蘖数目性状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小麦分蘖遗传研究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著名专家介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任明全任明全,男,193O年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回953年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先后在河南省农业试验场、河南省农科院从事小麦研究工作,历任小麦组副组长,育种室副主任、主任;小麦研究会理事,第一届省标准化协会理事,...  相似文献   

12.
曹旸,女,1938年生,江苏南京人。1962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农学系。一直在中国农科院江苏分院及江苏省农科院从事小麦栽培和小麦遗传资源研究工作。现任江苏省农科院根作所稻麦遗传资源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曹女士于60年代就深入农村,总结小麦生产经验,丰富了小麦栽培科学的内涵。“文革”期间,她顶住逆流,将5000余份经多代学者按集的小麦种质资源保存了下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贮藏方法的研究,创造了“酒罐半密封干燥贮藏法”,被各省保存麦类种质资源者广为采用。1975年以来,在她主持…  相似文献   

13.
著名专家介绍──小麦花培育种学家胡道芬胡道芬,女,生于1933年,上海市人。1952年就读于北京农业大学,1954年入苏联莫斯科季米利亚捷夫农学院学习遗传育种专业。1959年毕业后在浙江农业大学任教;此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从事小麦育种...  相似文献   

14.
新消息     
新消息0237小麦配对部分同源基因Ph1的细胞遗传活性和作用方式——MosheFeldman的研究证明普通小麦的配对部分同源基因Phl是决定该多倍体小麦种的类似于双倍体的细胞学性状的主要因子。在过去30年里,Phl基因一直是细胞遗传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小麦纹枯病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近20年来小麦纹枯病危害有普通加重的趋势,对小麦高产稳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从小麦纹枯病的病原、发生规律、危害损失、抗性遗传、抗病机理、抗源筛选以及防治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小麦纹枯病研究中的主要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缺乏简便可行的抗性鉴定技术、稳定高抗抗源和有效研究手段,提出了运用复交、近缘杂交、诱变等方法创造新抗源,利用分子生物技术进行遗传研究和辅助抗病育种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6.
野生二粒小麦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为了进一步开发野生二粒小麦遗传资源,丰富我国小麦改良的遗传基础,对来自以色列16个地区的133份野生二拉小麦醇溶蛋白位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与务锈病抗性和播种~抽穗天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供试的133份野生二粒小麦共有122种谱带类型,电泳共分离出77务不同的带纹;谱带在α、β、γ、ω四个区差异较大,分别为38、83、72和87种,表明野生二粒小麦的醇溶蛋白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发现,野生二粒小麦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与材料的来源地有关;来源于同地区的材料间务锈病抗性及播种~抽穗天数均较为接近,而且条锈病抗性和播种~抽穗天数与醇溶蛋白的遗传距离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著名专家介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范濂范濂,男,1919年生,云南巍山人。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经系;1944年和1949年分别获浙江大学与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硕士学位。曾任河南农学院副院长、小麦育种研究室主任、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相似文献   

18.
新疆伊犁地区是小麦条锈病的常发区和重发区,其年平均发生面积超过100×104 hm2以上。为明确新疆伊犁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的遗传结构,2021年,从新疆伊犁地区的新源县、巩留县、察布查尔县和伊宁县共采集到320份小麦条锈菌标样,利用16对小麦条锈菌SSR引物进行了群体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新疆伊犁地区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群体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群体间遗传变异仅占总变异的12%,群体内遗传变异占88%,不同群体间存在频繁的菌源交流,其中察布查尔县与新源县群体菌源交流最为频繁(Nm=4.717)。  相似文献   

19.
乌拉尔图小麦(Triticum urartu Tum.)和栽培一粒小麦(Triticum monococcum L.)是普通小麦的两个二倍体野生种,是进行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为了将其抗白粉病和抗条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用普通小麦分别与两份乌拉尔图小麦材料1010013和1010015及一份栽培一粒小麦材料1010048配制杂交组合。结果表明,乌拉尔图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不能正常结实,必须进行幼胚拯救。成胚率为14.77%;而栽培一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可正常结实,但结实率很低。杂种F1自交不育,与普通小麦回交可正常结实.但BC1自交结实率极低。对普通小麦与乌拉尔图小麦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的观察结果表明,平均单价体为17.36个.二价体为5.32个。进一步对杂种后代进行抗病鉴定和遗传分析,乌拉尔图小麦1010013和1010015分别含有一对显性抗白粉病基因。栽培一粒小麦1010048含有两对独立遗传的显性抗条锈病基因,并分别在杂种后代BC2F1和BC1F2中获得了染色体正常(2n=42)、细胞学稳定且抗性与供体亲本一致的抗白粉病和抗备锈病植株。说明来自二倍体乌拉尔图和栽培一粒小麦的抗病基因已通过遗传重组导入到普通小麦中。研究还发现普通小麦莱州953与乌拉尔图小麦和栽培一粒小麦杂交的结实率与中国春的同样高,表明其可能携带有远缘杂交亲和基因。  相似文献   

20.
双单倍体(DH)技术可使杂合育种材料在一个世代纯合稳定,被广泛用于作物遗传育种。小麦×玉米杂交是产生小麦DH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小麦和玉米一般在不同季节种植,制约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春性和经春化处理的半冬性、冬性小麦材料在云南昆明自然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播种、收获,为每年4月至12月进行小麦×玉米杂交提供了便利条件。本团队前期建立了平均得胚率为25%(15%~70%)、成苗率为62%(50%~80%)以及加倍率为62%(50%~90%)的小麦DH批量生产技术规程。并于2015年以来,利用国内外共1 900余份不同遗传背景的春性、半冬性和冬性小麦材料进行验证,共获得10.5×104个小麦DH株系;构建了64个DH遗传群体;育成了云麦110、云麦112等小麦新品种;创制了24个优良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及一批抗病优良品系,初步实现了该DH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后续还需继续完善规模化DH生产技术规程,提高得胚率、成苗率、加倍率等关键技术指标和DH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该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中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