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光伏温室是中国温室园艺产业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设施结构形式。它是指在利用晶硅类或薄膜类光伏电池组件作为温室采光面覆盖材料,部分或全部替代传统的玻璃、农膜、PC板等透光覆盖材料,所产电能供温室生产使用或直接并网,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实现太阳能发电与温室生产一体化的新型温室。由于能够实现资源(土地、骨架)、能源的高效利用,光伏温室已成为国内外温室园艺行业的新热点。自2007年以来,荷兰、日本、美国等国际设施园艺发达  相似文献   

2.
信息与动态     
塑料薄膜用于大棚、温室,国内外已十分普遍。棚膜的不断更新,各种新型多功能棚膜的推陈出新保证了温室大棚稳产高产的生产需要。本文介绍几种北京市塑料研究所、北京华盾塑料包装器材公司近年研究开发的农用多层复合多功能农膜,供读者选用。一、薄型耐老化多功能农膜。这种农膜厚度薄(0.05—0.06毫米),同样重量的薄膜,覆盖面积大,可大幅度节约投资;耐老化性能好,可连续使用两个生长季节;具有较好的散射光效果,用于温室大棚,棚内各部位光照均匀,农作物受光得到良好的调节;保温防寒性好,比普通农膜温度提高1—4℃,有明显的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效果;而且可防治病害,减轻蔬菜病约50%左右。二、无滴效果的多功能棚膜。这种农膜是在薄型  相似文献   

3.
主编导读     
<正>1%的光可以带来1%的产量,这是很多荷兰温室园艺从业者的口头禅。荷兰人通过减少温室构件截面尺寸,更换高透光高散射覆盖材料,以及使用不同类型的内外遮阳网,是为了追求作物生长的最适宜光环境。在国内,种植者通过每年更换农膜,设置农膜风摆除尘带等措施,也是为了给作物更多的光照。光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性已经被演进和定义,尤其是国内近几年的雾霾天气更加深了种植者对光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农民对农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新型农膜不断出现,现介绍几种先进的农膜。轻薄型农膜。这种农膜厚度只有普通农膜厚度的1/2,因此重量减轻1/2,相应的使用成本也降低1/2。这种农膜的透光度和保温性能也优于普通农膜,1t可覆盖耕地约29.1hm2,为普通农膜的两倍。多用途农膜。此种农膜除用于水稻、棉花、玉米、烟草、花卉的育苗和大田覆盖外,还可利用它做防洪膜,为灌渠和贮水池做内衬,大大提高水的利用率。除此以外,还可广泛应用于食用菌栽培、贮藏青饲料等。长寿农膜。  相似文献   

5.
王玲 《农家参谋》2014,(10):32-32
<正>轻薄型农膜这种农膜厚度只有普通农膜厚度的1/2,因此重量减轻1/2,相应的使用成本也降低1/2。这种农膜的透光度和保温性能也优于普通农膜,每吨可覆盖地约29万平方米,为普通农膜的2倍。多用途农膜此种农膜除用于水稻、棉花、玉米、烟草、花卉的育苗和大田覆盖外,还可利用它做防洪膜,为灌渠和贮水池做内衬,大大提高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一、温室和大棚覆盖材料日本的温室、大棚覆盖材料,除传统的玻璃外,还有PMMA和PC中空异形透明板材、玻璃纤维增强波纹板、FRP表面涂氟材料的高耐侯波纹板、PET双向拉伸薄膜等。但这些覆盖材料所占的比重不大,大约为15%左右。最主要的还是各种PVC薄膜,用量大约在80%以上。仅就PVC农膜而言,其开发的品种就多达一千余种。近年来日本突出开发以下几方面的PVC农膜:1.防尘无滴早熟作物用棚膜这种薄膜不仅防尘效果好,同时还会使薄膜内面  相似文献   

7.
一、加强内外保温 冬春茬蔬菜为了确保室外温度-5—10℃不受冻害,覆盖方式不能少于三膜(三层农膜覆盖)加二帘(二层草帘覆盖),最好采用四膜加三帘覆盖,过冬才最安全。一是外保温。温室的外保温措施有前屋面覆盖草苫、纸被或棉被,墙外倒培土;大棚四周围草苫,棚顶还覆盖软麦秸;中小棚及改良阳畦外保温多用草苫覆盖。二是内保温。温室、  相似文献   

8.
<正> 小气候效应人们为了改变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采用调节措施(如温室、塑料大棚、保护栽培和农膜覆盖)后所产生的小气候效果,就叫小气候效应。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金铁锁覆盖栽培的效果,笔者采用白色农膜覆盖、银黑双色农膜覆盖、绿色无纺布覆盖和不覆盖任何农膜(CK)四种方式,研究了金铁锁种子直播栽培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栽培金铁锁,其生长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其中表现最好的是覆盖银黑双色农膜,杂草滋生和病虫害都较少,长势也较好。相对较差的是对照和覆盖绿色无纺布种植,覆白色农膜的表现一般;不同覆盖栽培方式栽培的金铁锁,其有效成分总皂苷的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覆盖银黑双色农膜的总皂苷含量最高,其次是覆盖白色农膜的,覆盖无纺布的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和透光覆盖材料的不断发展,现在迫 切需要研制一种能广泛应用于连栋温室、单栋温室、日光温室等 具有高保温、高透光、防尘、防雾滴、使用寿命长久的多功能高 科技含量的农膜,并且要求生产成本低、节能、能够回收再利用, 为现代化农业提供新型、实用、安全、环保的生产资料。通过对  相似文献   

11.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调光性农膜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员(100081)王耀林这两种农膜也主要用于日光温室、大棚、中小拱棚的外覆盖及部分设施的内覆盖。一、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树脂)棚膜EVA树脂是近年来用于农业的新的农膜原料,用其制造的...  相似文献   

12.
<正> 快速育苗和温室、大棚保护地园艺栽培,如何采用新技术、新材料防寒保温,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于1983年—1984年,采用日本进口20307WTD (白色) "农用不织布" (以下简称不织布) 与0.1毫米塑料农膜(以下简称农膜) 分别在GP—Y6—1型薄壁镀锌钢管塑料大棚(以下简称大棚) 和院试验玻璃温室(以下简称温室)内覆盖拱棚进行黄瓜育苗和栽培对比试验,以不覆盖为对照,观察其地温、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对幼苗和植株生长发育、产量以及产值、病害的影响,探索农用不织布防寒保温效果与推广应用价值,现将试验结果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农膜作为温室的主要覆盖材料之一,对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分辨农膜质量好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高透光农膜透明度好,而一般农膜颜色发白、发乌。2.优质农膜耐候性好,在寒冷的冬天,仍然保持很好的柔软性,而一般农膜则会变硬,稍一折就会有白痕。3.耐久性农膜拉力强度高,如剪一小条,拉伸时可伸长6~7倍,仍不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膜使用更加普遍。但是,农膜因各自颜色不同,功能也有很大差别。由于有色农膜对光谱的吸收和反射规律不同,其对农作物生长及杂草、病虫害和地温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应该合理选用有色农膜。红色农膜。能透射红光,阻止其他不利作物生长的光透过,以满足作物对红光的需求。用于水稻育秧,秧苗生长旺盛;覆盖甜菜,含糖量增加;栽培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农民对农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新型农膜不断出现,现介绍几种先进的农膜。 轻薄型农膜。这种农膜厚度只有普通农膜厚度的1/2.因此重量减轻1/2,相应的使用成本也降低1/2。这种农膜的透光度和保温性能也优于普通农膜.1t可覆盖耕地约29.1hm^2。为普通农膜的两倍。  相似文献   

16.
<正>1.黑色农膜。该膜的主要优点是透光率低、保水性能好、增温较缓慢。在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覆盖黑色农膜,能使杂草在发芽后得不到必要的阳光而死亡。在高温季节栽培喜凉蔬菜时覆盖黑色地膜,热量不易传入,可有效防止水分蒸发,促进蔬菜生长。黑  相似文献   

17.
<正>早熟西瓜套种甘蔗是近年来豫东早熟西瓜种植区新推广的一种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西瓜在2月上旬温室育苗,3月上中旬移栽。利用"三膜一苫"(早春种植后地膜覆盖,外搭小拱棚农膜覆盖,膜外盖一层草苫,草苫上再加盖一层农膜)保温栽培技术,6月上旬西瓜成熟上市,一般每667 m~2生产西瓜4000~5000 kg,产值8000元左右。甘蔗比西瓜早10天种植,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脱毒马铃薯施用不同覆盖物及施肥种类对其生长情况、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以垄作覆盖黑色农膜+施缓释肥最高,产量为39 833.3 kg/hm2,产量最低是免耕及覆盖黑色农膜+施等量单质混配肥,产量为27 154.2 kg/hm2;脱毒早熟马铃薯覆盖黑色农膜栽培以施单质混配肥料为最佳,脱毒早熟马铃薯不覆盖(露地)栽培以施缓释肥料为最佳。脱毒早熟马铃薯施缓释肥料以垄作及覆盖黑色农膜和垄作不覆盖栽培为最佳,脱毒早熟马铃薯施单质混配肥料以免耕及覆盖黑色农膜栽培为最佳。  相似文献   

19.
《当代农业》2010,(9):30-31
一、稀土转光农膜 该农膜是在高压聚乙烯中加入稀土螯合物(转光添加剂)吹制而成。与普通农膜相比.该膜能将日光中的紫外线转换成红橙光.从而使温室或大棚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提高88%。  相似文献   

20.
<正>防虫网是以高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并添加抗紫外线、抗老化等化学助剂,经挤出拉丝编织而成的17~50目等规格的网纱,是继大棚农膜、遮阳网之后又一种新型覆盖材料。具有耐拉强度大,抗热性、耐水性、耐腐蚀、耐老化、抗紫外线、无毒、无味、废弃物易处理等特点。防虫网覆盖栽培主要用于夏秋季设施园艺。采用全生育期全封闭栽培,主要功能是用以阻隔各种害虫成虫潜入产卵繁殖,并能有效地防止由害虫传播和由伤口侵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