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硫酸二乙酯诱变苜蓿愈伤组织抗寒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李波  袁成志  陈辉  朱丹 《草业科学》2004,21(5):20-22
对诱导的苜蓿Medicago sativa愈伤组织进行不同浓度的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处理,确定其半致死浓度,在-7℃低温下进行筛选,以获得抗寒性突变体;进行了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等抗寒性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苜蓿愈伤组织经DES处理,DES的半致死浓度为0.3%,愈伤组织的抗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2.
苜蓿抗性变异细胞系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对准格尔苜蓿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以叠氮化钠和紫外线对苜蓿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筛选其半致死浓度和剂量,并对诱变处理后的材料进行了脯氨酸含量测定,筛选出了具有抗性的苜蓿愈伤组织,为苜蓿的抗性育种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3.
诱变苜蓿愈伤组织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3个苜蓿品种幼茎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用叠氮化钠进行诱变处理,经-7℃低温筛选后,测定存活愈伤组织的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草原2号、准格尔、龙牧801三个苜蓿品种诱变处理后愈伤组织的抗寒性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植物激素对不同苜蓿品种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7种不同苜蓿品种为试材 ,分别选取茎段为外植体 ,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不同浓度的KT、2 4 -D、 6 -BA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结果表明 ,KT对愈伤组织诱导有明显抑制作用 ,2 4 -D (1mg/l)、 6 -BA(0 5mg/l)和 2 4 -D (0 2mg/l)、 6 -BA (0 5mg/l)是诱导愈伤组织和转化胚性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 ,准格尔品种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品种。  相似文献   

5.
诱变处理苜蓿愈伤组织抗碱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红  李波  赵洪波  王影 《草业科学》2009,26(7):32-35
以苜蓿Medicago sativa茎段为试验材料, 对其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采用紫外线和NaN3化学诱变处理苜蓿愈伤组织。对诱变处理和对照的愈伤组织先进行脯氨酸筛选,再进行NaHCO3和Na2CO3碱性胁迫,并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等抗碱性生理指标鉴定。结果表明:诱变处理3 种生理指标趋于一致,均比未经处理的高。紫外线辐射和NaN3化学诱变的方法均可用于提高苜蓿的抗碱性。其中紫外线诱变要比NaN3化学诱变更有利于提高苜蓿的抗碱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苜蓿品种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7个苜蓿品种叶片为外植体,采用3种诱导培养基、5种分化培养基,共15个组合,研究了不同品种间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间植株再生率差异显著,超级13R在7个苜蓿品种中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7.
苜蓿愈伤组织原生质体游离与培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王娟  李玉珠  师尚礼 《草地学报》2010,18(2):258-262
对阿尔冈金苜蓿(Medicago sativa L. cv. Algonguin)原生质体游离和培养的最佳条件进行研究,建立其细胞融合原生质体杂交体系。以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时间、酶液组合、酶解时间及酶液渗透压对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并探讨了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在KM8P培养基上的分裂情况。结果表明:继代12d的愈伤组织游离性最好,最佳酶液组合为2%纤维素酶+0.5%果胶+1%半纤维素酶、最佳酶解时间为12h、最佳酶液渗透压为0.55mol/L;最适宜培养苜蓿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的培养基为KM8P+2.0mg/L2,4-D+1.0mg/LNAA。  相似文献   

8.
以7个苜蓿品种叶片为外植体,采用3种诱导培养基、5种分化培养基,共15个组合,研究了不同品种间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间植株再生率差异显著,超级13R在7个苜蓿品种中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苜蓿(Medicago sativa)的遗传改良,建立稳定、高效的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以甘农1号、巨人、WL324和三得利4个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以下胚轴为外植体,MS、UM、改良HS、改良UM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2,4-D、KT和水解酪蛋白诱导愈伤组织,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建立再生体系,研究光照对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及愈伤组织形态对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不显著,均为100%;光暗交替条件下诱导的愈伤组织褐化率高、生长更快、更旺盛,颜色稍显绿或黄绿相间。在不同光照条件下4个苜蓿品种诱导的愈伤组织,以甘农1号的体细胞胚发生率最高,为20.83%~56.25%,而且光暗交替条件下诱导的愈伤组织更易形成体细胞胚;不同培养基中,UM+0.1 mg/L NAA+0.5 mg/L KT下体细胞胚发生率最高,为56.25%。  相似文献   

10.
苜蓿对褐斑病抗性筛选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实验条件下,就国内外收集的250份苜蓿种质材料幼苗对褐斑病的抗性进行了筛选和评价。结果表明,苜蓿种质材料的抗病性存在很大差异,幼苗发病率为11.1%~100%,病情指数为4.1~73%。有45份(占总数18%)的病指数低于20%,且全部为国外品种。大部分材料(78%)的病指数为:20%~60%。病指数大于60%的10份最敏感的材料中有6份来自国内,4份来自国外。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时期、不同花药低温预处理时间及热激处理、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浓度组合、不同培养条件下对苜蓿花药进行了培养,结果表明:9月份较7月、8月份选取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花药低温预处理24~48h较72h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效果好,低温预处理与热激处理相结合比单用低温预处理其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高;NB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比B5培养基好,2,4-D浓度0.5~2.0mg/L、NAA浓度0.1~1.0mg/L、6-BA浓度0.5~1.0mg/L、KT浓度1.0~3.0mg/L都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其最佳的浓度组合为NB 2,4-D 0.5mg/L NAA 0.2mg/L 6-BA 0.5mg/L KT 3mg/L;暗培养结合光照培养较直接光照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低,但绿苗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紫花苜蓿花药愈伤组织和幼苗诱导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不同时期、不同花药低温预处理时间及热激处理、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浓度组合、不同培养条件下对苜蓿花药进行了培养,结果表明:9月份较7月、8月份选取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花药低温预处理24~48h较72h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效果好,低温预处理与热激处理相结合比单用低温预处理其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高;NB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比B5培养基好,2,4-D浓度0.5~2.0mg/L、NAA浓度0.1~1.0mg/L、6-BA浓度0.5~1.0mg/L、KT浓度1.0~3.0mg/L都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其最佳的浓度组合为NB+2,4-D 0.5mg/L+NAA 0.2mg/L+ 6-BA 0.5 mg/L+KT 3mg/L;暗培养结合光照培养较直接光照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低,但绿苗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条件对苜蓿愈伤组织异黄酮含量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肖静  李铁  包建成 《草地学报》2007,15(5):500-502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具有抗炎、镇痛、扩张血管和保健作用[1、2]。由于黄酮的结构非常复杂,人工合成十分困难,因此从植物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苜蓿分布广泛,人工栽培简单,自然资源丰富。研究不同因子对苜蓿愈伤组织黄酮类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筛选出高黄酮类的愈伤组织,为今后苜蓿异黄酮提取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低温预处理和低温预培养苜蓿新品系花药培养的效应进行研究,4℃低温预处理和15℃低温预培养小孢子发育处于单核中期到单核靠边期的花药,以提高苜蓿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结果表明,4℃低温预处理2~4d和15℃低温预培养3d,均可以显著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  相似文献   

15.
韩斌  马晖玲  李云霞 《草地学报》2010,18(3):352-357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溶菌酶(Lyz)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转入"甘农1号"杂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Martyn)和"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品种中,获得含有该双元基因的苜蓿转基因愈伤组织;采用荧光检测和PCR扩增技术,检测到溶菌酶Lyz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在苜蓿愈伤细胞中的表达;研究该双元基因在苜蓿品种"甘农1号"和"甘农3号"中转化的若干影响因素,确定适宜的转化条件以期提高基因转化效率。结果表明:75 mg·L-1的卡那霉素对苜蓿愈伤组织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效应;300mg·L-1头孢霉素能够有效地抑制农杆菌LBA4404的生长;OD600值为0.4-0.5的农杆菌适宜的侵染时间是10min;经预培养3-4d的材料侵染后再共培养3d之后,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2,4-D 2.0mg·L-1+KT0.5 mg·L-1+0.6%琼脂+2.5%蔗糖的培养基上诱导出抗性愈伤组织;"甘农1号"和"甘农3号"的抗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35%和32%。  相似文献   

16.
RAPD技术在苜蓿耐盐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以中苜一号苜蓿和繁盐苜蓿大西洋为材料,应用RAPD技术,对14组280条随机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表明:OPW三条引物、OPV三条引物、OPM四条引物、OPT五条引物、OPQ五条引物、OPZ三条引物、OPP三条引物、OPK三条引物、OPL一条引物、OPO七三条引物,共37条都呆作炎DNA多态性引物,为耐盐苜蓿的耐盐基因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苜蓿抗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近些年国内外对苜蓿抗寒性研究的概况,系统阐述了苜蓿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秋眠性与抗寒性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梁慧每  夏阳 《草业学报》1998,7(4):55-60
测定了根蘖型和直根型苜蓿根、茎、芽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类根系苜蓿同工酶谱带数目的变化均与季节温度变化相一致,但根蘖型苜蓿的数值明显大于直根型苜蓿,说明前者抗寒越冬力强于后者。变温处理后,4种抗寒性不同的苜蓿品种同工酶谱带数目及活性下降的顺序是:根蘖型苜蓿<陇东苜蓿<晋南苜蓿<猎人河苜蓿。根蘖型苜蓿和直根型苜蓿根组织过氧化物酶谱明显不同,说明苜蓿根组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可能与控制根蘖性状的基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中国苜蓿繁育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了建国以来国内苜蓿的育种发展状况,进行了苜蓿的种质评价与筛选,地方品种的系统化,育成了抗寒新品种草原1号、草原2号,抗病品种中兰一号,耐盐品种中苜一号,耐牧根蘖品种公农3号、中图3号、中图4号,高产的公农1号等。提出了在我国苜蓿育种方法上,杂交育种与基本育种方法在当代育种中将继续存在,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将加快育种进程;指出了我国苜蓿育种存在的问题是育种体系不健全,育种手段方法落后,抗性育种缓慢,对引入品种缺少理论与实践的鉴定、评价,国内育成品种少,高层知识力量薄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