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探究秀珍菇菌种最适保藏条件,分别设计不同保藏温度、培养基、转接次数和pH,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菌种保藏1年后,进行出菇试验。4个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能力依次为pH>转接次数>培养基>保藏温度。保藏温度对试验结果影响不显著(P>0.05),培养基、转接次数、pH对试验结果影响极显著(P<0.001)。结果表明秀珍菇菌种的最适保藏条件是PDA培养基、pH 6、每年转接2次,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2.
设计五种大白菇母种的培养基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玉米粉综合培养基比较适合于大白菇的母种培养,CPDA比较适合于大白菇的菌种保藏。  相似文献   

3.
秀珍菇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比较了两种不同的菌种保藏方法对秀珍菇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以酵母粉为氮源的组合,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长势最旺盛。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为6.0。菌种液氮保藏效果显著优于冰箱转管保藏。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侧耳属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3个主要栽培种母种的不同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酶活性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表明侧耳属3个菌种的母种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菌落萌发时间延长,菌丝生长速度减慢,菌丝长势减弱,生物学效率降低,出菇污染率升高。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平菇木聚糖酶酶活性降低,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淀粉酶酶活性几乎不变;杏鲍菇3种酶酶活性随保藏时间延长均逐渐降低;秀珍菇淀粉酶酶活性随保藏时间延长而降低,其他2种酶酶活性几乎不变。研究证明侧耳属3个栽培种母种保藏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  相似文献   

5.
秀珍菇对培养基中重金属富集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铅、镉、汞和砷,研究秀珍菇对这4种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规律.结果表明,秀珍菇对这4种重金属都有一定的吸收富集作用,回归方程分别为:铅y=9.4489/(1+ EXP (0.276054-0.023566x),镉y=8.7337/(1+ EXP (2.4744-0.799358x),汞y=19.9212/(1+EXP(2.8405-2.2885 x)),砷y=1.9672/(1+EXP(2.6924-0.488358x)).根据《无公害食品食用菌》和《绿色食品食用菌》对秀珍菇子实体重金属含量的限量标准,提出秀珍菇培养基中的重金属含量:符合无公害食品要求时,培养基中砷≤5.582mg/kg,铅、镉和汞不得检出;符合绿色食品要求时,培养基中砷≤3.309 mg/kg,镉≤0.536 mg/kg,铅和汞不得检出.  相似文献   

6.
以冬虫夏草、姬菇、木耳、大球盖菇、白灵菇、茶树菇、杏鲍菇7种菌种为试材,比较研究了马铃薯、滑菇菌糠配制成的不同浓度梯度的培养基与常用的PDA培养基对供试菌种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各菌种生长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滑菇菌糠对茶树菇、冬虫夏草、木耳、大球盖菇、白灵菇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对杏鲍菇、姬菇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杏鲍菇适宜以比例为滑菇菌糠15%、马铃薯5%的配方来作为母种培养基;姬菇适合以比例为5%滑菇菌糠与15%马铃薯的配方来作为母种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阔叶树木屑保藏食用菌菌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自强  王香兰 《食用菌》2003,25(4):24-25
菌种保藏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对阔叶树木屑保藏食用菌菌种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与人工合成的PDA培养基比较。用阔叶树木屑作培养基并进行固体石蜡封口保藏菌种具有明显优势,其菌丝生命力强、生长健壮、保藏期长。  相似文献   

8.
采用棉籽壳与玉米芯作为原料,以秀珍菇“秀71”与“秀72”为供试菌株,设计3种培养配方调节棉籽壳与玉米芯构成比,使配方1、2、3中棉籽壳占比分别为53.6%、37.2%、24.3%,分别于第1茬、第3茬、第5茬收获,研究秀珍菇对铅、镉的富集规律,为平菇的安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3种配方培育出的秀珍菇,子实体中铅与镉的含量均小于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对镉的富集能力大于铅。培养基配方、品种及收获期均能显著影响秀珍菇子实体中重金属含量;吸收铅与镉的能力均随着培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秀72”对铅、镉的富集能力显著高于“秀71”;配方2培育的同一种秀珍菇对铅的富集能力显著高于配方1及配方3,配方3培育的同一种秀珍菇对镉的富集能力显著高于配方1。“秀71”培养基中铅、镉的安全限量范围分别为0.891~3.284mg·kg^-1、0.049~0.052mg·kg^-1;“秀72”培养基中铅、镉的安全限量值范围分别为0.492~2.901 mg·kg^-1、0.039~0.045mg·kg^-1。  相似文献   

9.
闫新发  闫晓笛 《食用菌》2006,28(6):20-21
食用菌的不同品种,采用液体培养液扩制菌种,只需4~7d;用固体培养基扩制固体菌种,少则20d左右,多则40d以上。而在菌种提纯、复壮、驯化、出菇实验菌种保藏与运输等方面,固体菌种亦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利用固体菌种直接扩制液体菌种,不仅具有菌丝纯、发菌快、周期短等效果;而且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易于推广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滑菇液体深浅层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福元  张淑芝 《食用菌》1998,20(1):18-20
目前,液体培养食用菌常用深层振荡(或摇床)和浅层静置两种培养方法,这两种液体培养方法在平菇、香菇等食用菌上已有报道,但对于滑菇的液体深层和浅层的比较试验未见报道。对此,本文选用滑菇菌株,采用深层振荡和浅层静置增养方法,通过观测滑菇在液体增养过程中菌丝生长变化、菌球大小与数量、菌丝体干重,对这两种方法作了较全面的比较,找到了这两种方法的最佳发酵(培养)时期,为今后滑菇菌丝体的深加工及液体菌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株 滑菇是笔者于1996年春分离获得。 1.2 菌种制备 ①滑菇的活化培养:采用PDA培养基试管,接入从冰箱取出保藏的滑菇母种,置22℃恒温箱培养,菌丝体长满斜面后备用。②小麦粒菌种的制备:配方是小麦粒200g,蔗(?)10g,碳酸钙4g,水500mL。麦粒用清水冲洗后清水浸泡12小时,加热煮  相似文献   

11.
元蘑Hohenbuehelia serotina (Schrad.ex Fr.)Sing.美味适口,复原性强。至今有关元蘑驯化栽培的报导很少。笔者从东北地区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及长白山等地采集野生元蘑进行分离、培养、驯化,现报导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菌种从东北张广才岭亚布力地区,长白山浑江地区,小兴安岭丰林、大丰地区,老斧岭山市地区,八面通风月桥地区蒐集野生元蘑进行组织分离菌种,经结菇鉴定的菌号为:H-1、H-2、823、8213、8215及8216。 (二)培养基 (1)出菇培养基,以Lg(3)~4正交方法为基础,设计13种培养基,成分如表1;(2)保藏培养基如表2所列。  相似文献   

12.
为拓宽云南热区咖啡主产地可再生资源咖啡壳资源利用途径,探讨咖啡壳制作"虎奶菇"菌种的可能性,为云南热区利用咖啡壳资源制作"虎奶菇"等珍稀食用菌菌种提供科学依据。以"虎奶菇1号"菌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三因素试验设计,以菌丝生长情况及菌种使用效果为评价指标,筛选以咖啡壳作为主要原料生产"虎奶菇"菌种的培养基。结果表明:"虎奶菇"菌丝在9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其中筛选出配方4(即咖啡壳刨花麸皮培养基:咖啡壳40%、刨花40%、麸皮18%、石膏1%、石灰1%)、配方7(即咖啡壳刨花棉籽壳培养基:咖啡壳40%、刨花40%、棉籽壳18%、石膏1%、石灰1%)和配方9(即咖啡壳棉籽壳麸皮培养基:咖啡壳40%、棉籽壳40%、麸皮18%、石膏1%、石灰1%)为该试验条件下的最优配方,综合评价指标与对照相差不大。经合理搭配,咖啡壳作为"虎奶菇"菌种生产原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吴韶菊 《北方园艺》2011,(15):215-216
以袖珍姑菌种为试材,选用玉米粉培养基做基本培养基,通过改变其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测定袖珍菇每天的菌丝生长记录和菌落的观察,以及最后菌量的干重量,获得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为玉米粉4%、葡萄糖2%、蛋白胨0.1%、KH2PO4 1%、MgSO4 0.54%.  相似文献   

14.
胡梅 《北方园艺》2012,(18):176-178
以猪肚菇菌种为试材,研究了适合猪肚菇菌丝生长的最佳母种培养基。结果表明:在选用的9种培养基中,猪肚菇母种最适的培养基为:葡萄糖20g,麸皮100g,蛋白胨5g,KH2PO42g,MgSO41g,VB110mg/L,琼脂20g,H2O 1 000mL,pH 6.0~6.5。  相似文献   

15.
金福菇(Tricholoma lobayense Heim)是一种高温型食用菌,适合夏季出菇。它与草菇、灵芝、毛木耳等高温型或中高温型食用菌一样,菌种在低温(4℃)下保藏,经常出现菌种死亡问题,而在室温下保藏则易出现菌种老化。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保持良种的优良种性,它是良种保护的重要环节。一般地,菌种处于生长状态,易出现老化,也易发生变异,菌种保藏技术研究就是为了  相似文献   

16.
以往我们采用冷藏法保藏菌种,从种菇收集到的担孢子须立即分离,获得一级纯母种又须置于冰箱(4~10℃)保藏2~3个月,再经二次传代,制成三级生产菌种。这种方法具有防止菌种传代多而老化衰退,保持菌种纯壮的作用,但它仅能保藏菌丝体(不能很好地保藏有性担孢子),且菌丝体久置冰箱极易感染杂菌,以及置于冰箱的菌丝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宜广西利用桉树皮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对9个秀珍菇菌株在PDA及桉树皮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及农艺商品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好的菌株是秀珍菇yz、秀珍菇1号、秀珍菇1671和秀珍菇705;除秀珍菇705需进一步验证外,其他为本地保存应用菌株,可直接推广。  相似文献   

18.
以芡实壳粉碎料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比例的芡实壳为主要原料配制6个培养基配方,研究了不同配方对平菇和秀珍菇菌丝体子实体生长、生物学转化率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以芡实壳为原料适合平菇与秀珍菇栽培的培养基质配方。结果表明:2种蘑菇均能在以芡实壳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中生长并形成子实体,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转化率分别达到132.2%和97.3%,而相同蘑菇不同配方的生物学转化率有差别。综合分析,选择芡实壳粉碎料30%(配方3)和芡实壳粉碎料45%(配方4)分别作为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新型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9.
以金福菇为试材,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实验对金福菇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葡萄糖3.0%、麸皮2.5%、酵母膏0.3%、KH2PO40.1%、MgSO4·7H2O 0.1%。  相似文献   

20.
李志香 《食用菌》1999,(4):15-16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保持菌种原有的各种优良性状.目前食用菌菌种的保藏方法很多,一般常采用低温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低温保藏法可作为菌种的暂时保藏,此种方法因菌种在冰箱或冷库中保藏2个月后,培养基便失水干缩,故需经常转管传代,菌种在频繁转管过程中易发生变异、污染和混淆,且工作量大,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液体石蜡保藏法虽然保存期长,但转接时因石蜡油包住孢子或菌丝而影响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等.为寻找一种节约人力、物力、费用低的食用菌菌种保藏方法.笔者自1990年起进行了用白胶塞代替棉塞封口保藏食用菌母种的试验,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得到了令人满意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