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麦田生态系统中主要捕食性天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la (Thumberg)]成虫、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 (Pallas)]成虫、大灰食蚜蝇(Syrphus corollae Fabricius)幼虫与禾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Thumberg)]、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r Kirby)共存条件下天敌对麦蚜的控制作用,从而建立天敌一麦蚜捕食模型。该模型可反映麦蚜存活率与各参试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存在失拟因素。模型主效应分析表明:影响禾缢管蚜存活率的因子由大到小排序为异色瓢虫、自身密度、龟纹瓢虫、大灰食蚜蝇;影响麦长管蚜存活率的因子由大到小排序为异色瓢虫、龟纹瓢虫、自身密度、大灰食蚜蝇。分析了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两种麦蚜的存活影响,初步建立了天敌控制麦蚜的最佳密度组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新疆本地枣大球蚧捕食性天敌的种类,为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制枣大球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SCAR标记技术,利用枣大球蚧的特异性引物,对捕食性天敌肠道内枣大球蚧DNA残体进行检测,确定枣大球蚧捕食性天敌的种类.[结果]新疆阿克苏地区枣大球蚧捕食天敌种类组成,枣大球蚧的捕食性天敌涵盖3个目,6个科,有10种.包括红环瓢虫Rodolia limbata Motschulsky、孪斑唇瓢虫Chilocorus gem inuzaslavskij、多异瓢虫Adonia variegata (Goeze)、十三星瓢虫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冠突花蟹蛛Xysticus cristatus、合古卷叶蛛Consecuta、细小皿蛛Microlinyphia pusilla、三突花蛛Misumenopos tricuspidata、日本方头甲Cybocephalus niponieus和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Brauer).[结论]运用SCAR分子标记的方法可以有效检测枣大球蚧捕食性天敌种类.首次检测到多异瓢虫Adonia variegata (Goeze)、十三星瓢虫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冠突花蟹蛛Xysticus cristatus、三突花蛛Misumenopos tricuspidata.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有机生产方式下桃园害虫和天敌数量变化,2004年在北京平谷区前芮营村有机桃园用性诱剂法和捕虫网法分别调查了3种主要害虫(梨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和桃潜叶蛾)和4种主要天敌(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小花蝽和草蛉)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3种害虫世代较明显,发生高峰集中;天敌数量逐渐积累,数量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杀虫剂对龙眼角颊木虱与天敌瓢虫的毒力及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龙眼角颊木虱及其捕食性天敌瓢虫的毒力和选择性,结果表明,吡虫啉、噻虫嗪对龙眼角颊木虱与天敌瓢虫的选择性最高,对龟纹瓢虫选择指数分别为11.10、10.36,对四斑月瓢虫的选择指数分别为10.05、7.06;氟虫腈、阿维菌素对天敌瓢虫的选择性均较高;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以高效氯氰菊酯对天敌瓢虫的选择性最高,对龟纹瓢虫和四斑月瓢虫的选择指数分别为1.83和1.43,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毒力最高,但对天敌瓢虫的选择性较低;毒死蜱对2种天敌瓢虫的选择性最低,选择指数分别为0.42和0.34.  相似文献   

5.
天敌之间的交互作用存在着多种可能,为了研究两种天敌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在捕食棉蚜时的相互作用,以及两者对棉蚜的捕食作用,以优势天敌昆虫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为对象,以棉蚜为猎物,在温室中利用盆栽棉花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单种瓢虫和两种瓢虫互作对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均属HollingⅡ型,对猎物的捕食量(Na)都是随着猎物密度(N)的增加而增加;在既定猎物密度下,异色瓢虫的捕食量显著大于龟纹瓢虫;在蚜虫低密度时,两种瓢虫共存的捕食量小于单种瓢虫捕食量相加之和,说明低猎物密度情况下两种瓢虫没有表现出协同捕食的作用;在猎物高密度时,两种瓢虫互作对蚜虫的捕食量显著大于单种瓢虫捕食量的单纯相加,呈现出协同捕食棉蚜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多异瓢虫Hippodamia (Adonia)variegata (Goeze) 是我省鄂北棉区棉蚜的优势天敌之一,在棉田的种群数量仅次于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近年来,我们在天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多异瓢虫进行了初步观察,现报道如下: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5-5.0毫米,体宽2.5-3.5毫米,长椭园形。头部黄白色,顶部有四个黑斑,颜面正中一个,后缘三个。复眼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利用天敌昆虫大面积综合防治大豆蚜虫,对牡丹江丘陵半山区大豆蚜天敌昆虫种类及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牡丹江丘陵半山区大豆蚜优势天敌主要有草蛉、食蚜蝇、瓢虫和寄生蜂(僵蚜)。各优势天敌主要出现在大豆蚜的发生初期(6月末7月初),高峰期出现在大豆的花期(7月中旬左右),消失于大豆成熟初期。而天敌种群以草蛉出现最早,其次是瓢虫。天敌种群的动态变化随着大豆蚜虫发生量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天敌对龙眼害虫的控制作用,以龙眼角颊木虱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研究红星盘瓢虫和小毛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2种天敌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均属Holling Ⅱ型,对猎物的捕食量(Na)都是随着猎物密度(N)的增加而增加,而对猎物的捕食量(Na)和寻找效率(a)均随着龙眼角颊木虱虫龄的增加而降低,处理时间(Th)延长;红星盘瓢虫的寻找效率大于小毛瓢虫,处置时间则更短,在同一虫态既定猎物密度下,红星盘瓢虫的捕食量显著大于小毛瓢虫。  相似文献   

9.
根据调查,明确了苏州市园林植物病虫害主要天敌昆虫种类,主要是鞘翅目的瓢虫:如七星瓢虫、多异瓢虫、二星瓢虫、异色瓢虫、双七瓢虫、十一星瓢虫、褐斑和瓢虫等。通过调查统计,瓢虫平均数占已发现天敌种类的70%左右,其中又以多异瓢虫为最多,占瓢虫总数的55.2%,十一星瓢虫占20.0%,褐斑瓢虫占10.6%,其他几种占14.2%;其次是草蛉,如中华丽草蛉等,占已发现天敌种类的20%左右;其它天敌如食蚜蝇等占10%左右;另外,根据调查,害虫优势种主要有叶蝉、蚜虫、网蝽、红蜡蚧、粉虱等。这些害虫有明显的季节性演替现象,而天敌资源具有明显控制害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捕食性瓢虫是许多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昆虫,与其他天敌昆虫相比,具有种类多、食性广、捕食量大的优势,其开发和应用前景广阔。人工饲料的研究工作是实现捕食性瓢虫大规模繁殖的基础,研发并利用人工饲料进行高质量、规模化繁殖捕食性瓢虫对于推动天敌昆虫产业化、农药减量化和害虫防治有重要意义。从捕食性瓢虫人工饲料的研究概况、配方、剂型、生殖影响、制备的关键因素和注意事项及发展趋势6个方面展开综述,为进一步规模化、规范化繁殖捕食性瓢虫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沈阳地区麦田主要扑食性天敌有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丽草蛉等。防治二代粘虫时(六月上、中旬)正逢这些天敌的盛发期。DDT、粘虫散等防治粘虫,麦田天敌也同时受害,严重破坏生态平衡。近年来试用除虫脲1号代替上述药剂,明显看出对粘虫防效显著,残效期长。但是,对天敌有无杀伤?药剂污染对天敌生长发育、繁殖后代有何影响?尚无系统研究。为此,1981年进行了除虫脲对麦田主要扑食性天敌影响的观察。一、材料与方法试验分室内和田间两部分。药剂:除虫脲1号(代号 TH6040)胶悬剂,有效成份20%,系唐山市化工研究所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马鞍山市区园林植物捕食性天敌——肉食性瓢虫的调查和分析,筛选出了3种优势天敌瓢虫,即龟纹瓢虫、黑襟毛瓢虫和异色瓢虫,摸清这3种瓢虫的发生规律后,针对园林中常见虫害类型,对优势天敌瓢虫进行了饲养,并在园林虫害发生时投放,以为园林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引言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的自然条件,在动物地理区划中,我省跨有古北区和东洋区,昆虫资源十分丰富,害虫与天敌昆虫种类复杂。1974—1980年我们结合全省农村害虫天敌资源调查,对有益瓢虫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初步考察,经鉴定分别隶属于6亚科,11族、27属、49种,其中有12属、22种为省内新记录(学名后注有*号者为本省种的新记录),并初步肯定湖北省有益瓢虫的优势种群为捕食蚜虫的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Thumberg)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七星瓢虫Caccinella septempunctata(L.)黑襟毛瓢虫Scymnus(Neopullus)hoffmanniweise捕食松干蚧、松蚜的隐斑瓢虫Harmonia obscurosignata Liu捕食红蜘蛛的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Stethorus) Punctillum weise捕食盾蚧的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  相似文献   

14.
采用色板粘贴法和植株调查法对宁夏设施黄瓜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及其天敌的发生规律进行系统研究,以明确宁夏设施黄瓜西花蓟马及其天敌的发生规律,为确定西花蓟马防治关键时期、建立生物与化学等防治因子协调控制技术以及减少化学药剂使用等提供依据,为制定西花蓟马综合治理策略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西花蓟马1—3月虫口数量整体较低(平均低于4头/板),4月虫口数量明显上升,5、6月达到高峰期(虫口数量可达16头/板),随后虫口数量有所减少,9月随着秋冬茬黄瓜定植时间的延长,蓟马虫口数量又有所波动.西花蓟马天敌昆虫主要有小花蝽(Orius similis)、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小十三星瓢虫(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等.其中小花蝽数量较多,活动时间较长(4月至9月),5、6月小花蝽达到高峰期(平均可达1.2头/株),7月以后数量逐渐减少;其他天敌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小十三星瓢虫、中华草蛉虫口数量均较低,平均不足0.2头/株.  相似文献   

15.
田埂碱蓬带对棉田多异瓢虫种群发生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田埂碱蓬带对棉田多异瓢虫种群发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非棉田生境实施棉蚜的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田间种群系统调查和天敌控害功能罩笼评价。【结果】 田埂碱蓬带是棉田多异瓢虫的重要来源;有碱蓬带的棉田中多异瓢虫种群密度、多异瓢虫与棉蚜的益害比均高于没有碱蓬带的对照棉田,其中多异瓢虫平均密度是对照棉田的1.9倍、益害比是对照棉田的8.8倍;利用罩笼进行天敌隔离处理,第7和14 d处理组(封闭罩笼)棉花上棉蚜种群增长率均显著高于开放罩笼的对照组;有碱蓬带的棉田中捕食性天敌对棉蚜的控害指数显著高于对照棉田。【结论】 棉田田埂碱蓬带能有效增加棉田中多异瓢虫种群密度并提高益害比,对控制棉田棉蚜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碱蓬在天敌保育与控害中有重要作用,棉田周边予以留种。  相似文献   

16.
调查结果表明,安徽沿江棉田瓢虫以龟纹瓢虫为主,蜘蛛以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为主,瓢虫、蜘蛛的数量比约为73∶;不同棉花品种间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瓢虫对棉蚜有明显的追随关系,基本能控制棉蚜的危害;对棉田天敌应采取以次要害虫养天敌,利用天敌控制主要害虫,充分利用又不完全依赖天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护和利用天敌综合防治茶园害虫,首先,比较"平阳特早"茶园季节间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差异,结果表明,2010年春夏与秋冬之间,黑刺粉虱、茶叶甲、异色瓢虫、三突花蟹蛛、鳞纹肖蛸、粽管巢蛛、草间小黑蛛、斜纹猫蛛、龟纹瓢虫和八斑球腹蛛的t值均小于t0.05(2.13),差异不显著.并采用灰色系统和生态位分析法,对2010年春夏季茶园2种害虫与其天敌在数量、时间、空间等方面关系进行分析,2010年春夏季黑刺粉虱的主要天敌是鳞纹肖蛸、三突花蟹蛛和八斑球腹蛛;茶叶甲的主要天敌是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和草间小黑蛛;2010年秋冬季黑刺粉虱的主要天敌是鳞纹肖蛸、三突花蟹蛛和斜纹猫蛛.茶叶甲的是异色瓢虫、三突花蟹蛛和龟纹瓢虫.黑刺粉虱(2010年4月24日)的种群聚集均数!大于2,其聚集是本身特性造成的,2个时间段所有天敌的!值都小于2,其聚集是环境中某一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8.
多异瓢虫Hippodamia(Adonia)variegata(Goeze)是新疆农田害虫的重要天敌,发生数量常居瓢虫的首位,例如棉田调查占瓢虫总数的23.7—64.2%。分布广、数量多、出现早、活动时间长。但其成虫鞘翅色斑变异很大,给田间调查带来一定的困难。近年我们在玛纳斯、和田、洛浦、墨玉、策勒县收集不同色斑的个体,分别镜检其雄性外生殖器,结果表明各变异型雄性外生殖器特征无差异,证明同为多异瓢虫,现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棉蚜天敌控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罩笼排除法评价棉蚜天敌效力以及各类天敌数量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天敌对棉田棉蚜有着很强的控制作用。天敌中以多异瓢虫、方斑瓢虫、小花蝽和异须盲蝽为主,其余天敌数量很少  相似文献   

20.
七星瓢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英  李忠英  李凤良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5):117-119,116
从七星瓢虫的生活习性、人工饲养及饲料、捕食功能反应、天敌及抗药性的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并对七星瓢虫的重要习性、生物防治、农药的选择性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为充分利用自然天敌防治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