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广东农村地区的旅游发展现状出发,总结了广东乡村旅游目的地类型和产品内容,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广东乡村旅游发展的四大模式:民俗文化型、生态游憩型、休闲农业型和红色文化型,提出了构建可持续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四大因素:产业经济、乡村文化、村落风貌及开发主体,为广东农村地区和国内其他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阿勒泰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乡村振兴系统与乡村旅游系统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系统评价指标的权重。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剖析阿勒泰地区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度水平。研究表明:在2007—2019年期间,阿勒泰地区乡村振兴系统和乡村旅游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逐年递增,其耦合协调度也呈现增长趋势,由严重失调阶段发展至中度协调阶段,实现跨越式增长,但至今仍未达到优质协调。因此,阿勒泰地区应通过挖掘地区优势旅游资源潜力、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引进人才、开发旅游产品、创新乡村旅游营销模式等方式,进一步促进阿勒泰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乡村地区脱贫攻坚任务提供强力支撑,以期最终实现阿勒泰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农村地区集聚了七成的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其中首要一点就是产业兴旺,乡村旅游业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其主要发展方向,浙江省安吉县在乡村旅游产业业态和链条方面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还显露出很多不足,如美丽乡村建设不平衡不充分,农村产业现代化改革有待深化等。因此,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推动乡村全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未来产业集聚定位和发展模式,以期构建地区完整旅游产业链条,推动地区经济长期快速提质发展,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安吉经验。  相似文献   

4.
安阳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结合自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整合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等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借此带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同时安阳乡村旅游在品牌知名度、发展模式、旅游人才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迫切需要制定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提升安阳市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帮助安阳农村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互相促进。信阳市郝堂村创新发展理念,科学编制规划,强化乡村旅游引导,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实现了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互动共融,为我国美丽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徐燕  殷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44-4746
乡村旅游扶贫是旅游资源较好的贫困地区有效的扶贫方式。为进一步发展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经济,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依托贵州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红色旅游资源、宜人的气候条件,从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对贵州省贫困地区进行乡村旅游村寨建设模式研究。共建设6种典型旅游村寨建设模式,包括典型民族文化村、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村、特色产业村、旅游商品专业村、户外运动服务村和红色旅游村。贵州省可以以典型乡村旅游村寨发展来推进乡村旅游与各产业的联动,进而推进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及城乡统筹进程。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扶贫模式,是推进农村地区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文明建设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安徽省的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安徽省乡村旅游的发展需创新发展模式。为安徽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更好地丰富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基于对安徽省的乡村旅游发展概况的调研,分析乡村旅游扶贫3种模式(特色产业旅游+精准扶贫、生态旅游+精准扶贫、文化旅游+精准扶贫)的特点;指出乡村旅游中存在基础建设落后、旅游品牌同质化严重、贫困家庭参与不足等问题;提出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优化乡村旅游产业整合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阮国杰  师倩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24):117-119+130
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以甘肃省麦积区红崖村为例,实证研究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认为,面对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旅游资源分散、旅游产品单一、服务水平低等问题,红崖村要根据游客的农业观光、农业特色产品采购、学习体验、森林康养等需求,整合现有资源、挖掘潜力资源,通过“农家乐+”的旅游模式及“互联网+”的营销策略,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旅游行业一支新生力量,异军突起。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合理利用农村资源,但是乡村旅游也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笔者介绍了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发展现状,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研究提出了解决乡村旅游与农村环境之间矛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之一,不仅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增产增收,也为农村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南京黄龙岘作为近些年来依靠“茶叶+旅游”模式建设起来的特色乡村茶文化村,其茶产业建设在乡村旅游带动下获得较快发展。基于对该地茶旅发展模式的分析,指出该地当下仍然存在茶文化先天底蕴缺失、茶产业发展表浅化、茶旅特色不足、营销宣传乏力等问题,提出基于后天优势延长产业链、加强特色茶旅产品建设、依托信息化平台宣传与开拓电商市场、优化旅游服务能力等优化当地乡村茶产业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依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融合美丽乡村、生态乡村、文化乡村、文明乡村发展理念,实现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成功探索。但潍坊市多数乡村旅游景点依然存在文化体验不足、产业融合不佳、服务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鉴于此,潍坊市要从农村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加强乡土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推动区域乡村旅游的集中连片发展,突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核,探索“互联网+乡村旅游”的智慧化乡村旅游的运营模式,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是“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为了解三亚市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关系,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梳理了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5种模式,解析了三亚市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二者之间关系,并提出融合发展路径,通过发挥三亚市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联动优势,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创新乡村旅游新业态,多业态融合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农业与旅游有机融合,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互促互融、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作为新型业态农业发展形式,可增加当地居民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由之路.通过熵值法及耦合分析法,结合浙江地区案例构建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战略实施两个系统指标体系,提出其综合发展指标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结果表明,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战略实施两大系统发展指数逐年上升,耦合协调度也...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给乡村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变革机遇,各乡村旅游地应牢牢把握机会。目前,国内许多学者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可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新模式和新途径。但这同样也对起步较晚的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标准化的要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大湘西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存问题,探讨带动湘西地区乡村旅游保持"造血功能"的有效路径,以期推进湘西地区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民族贫困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阶段,农村也必将转变发展的方式,乡村振兴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及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云南乡村旅游的发展存在的部分地区旅游资源挖掘深度不足、旅游资源同质化频繁且缺乏相应特色以及部分地区旅游发展缺乏统筹规划等问题,提出了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先行,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以注重内涵式发展先行,转变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以加强规划制度先行,统筹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等推动云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是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首先分析了乡村旅游在云南省发展的历程、发展模式现状及发展模式所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并结合云南省乡村的实际情况,以求能找到更适合于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城郊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积极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城郊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选取城郊村镇典型区域都江堰市柳街镇为研究区域,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研究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特点,对柳街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柳街镇乡村旅游发展策略,以探索城郊村镇发展乡村旅游的途经。  相似文献   

18.
魏斌  马玉堂 《安徽农业科学》2024,(2):110-113+120
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途径,对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旨在研究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和关键因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通过研究发现,该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政府引导不足、旅游产品单一、乡村形象和品质不高等。认为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应该注重文化、生态和社区参与,政府应该加强引导和推动、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和形象、促进旅游产业与农村经济耦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模式之一,关系农村发展的前景.在全球化背景下,乡村旅游文化的翻译工作对推进乡村建设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公示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乡村旅游中俯拾皆是.规范且贴切的乡村旅游公示语翻译不仅影响着外国游客的旅行体验与我国乡村的旅游推广,还影响着我国的文化传播与国际形象.本文从乡村文明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乡村旅游公示语错误实例,对乡村旅游公示语翻译过程中的关注点按照类别、层级进行划分,形成具有系统性的乡村旅游公示语翻译研究框架并提出几点相关建议,以期提高旅游文本翻译质量,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建设水平,助力乡村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借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成果,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定义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层次,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农村劳动力向乡村旅游转移的总体状况,分析了影响劳动力向乡村旅游转移的因素,提出了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构建社区参与模式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村旅游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