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对藜麦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以及产量的影响,在天祝县松山镇藜香村以陇藜1号为试验对象,设置白膜覆盖、黑膜覆盖、降解膜覆盖和露地(CK)共4个处理,进行了不同覆盖材料对藜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材料对藜麦产量的影响显著,产量排序为黑色地膜平铺穴播>降解膜平铺穴播>白色地膜平铺穴播>露地不覆膜穴播(CK),为今后建立藜麦高产覆膜模式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分别以黑色地膜、蓝色地膜为试材,以普通透明地膜为对照,研究黑色地膜和蓝色地膜对花椰菜生长过程中地温、物候期及产量的影响,并比较了三种地膜的除草效果。结果表明,黑色地膜的平均25 cm地温值比普通透明地膜和蓝色地膜低1℃左右,三种不同颜色地膜的保温性为普通透明地膜蓝色地膜黑色地膜。三种供试地膜的除草效果分别为普通透明地膜蓝色地膜黑色地膜。黑色地膜区的花椰菜现蕾期比普通透明地膜和蓝色地膜地膜迟10 d,进入采收期迟11 d。覆盖蓝色地膜的花椰菜产量最高,覆盖黑色地膜的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厚度地膜一膜三年覆盖对土壤水热效应、玉米产量及地膜残留的影响,分别设置厚度为0.008、0.010、0.012、0.015 mm的地膜一膜三年覆盖大田试验。结果表明:①厚度0.012、0.015 mm地膜覆盖三年仍有较好的增温保墒效果,生育期耗水量仅比一年一覆膜(CK)增加1.96%、1.14%,玉米播种至拔节期土壤温度分别降低0.74、0.71 ℃。②一膜三年覆盖不同程度影响了作物生长发育,降低了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0.008 mm地膜处理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CK 13.24%、18.12%;但0.010、0.012、0.015 mm处理与CK相近,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降幅分别为2.27%~4.09%、2.85%~8.36%。③一膜三年覆盖有效降低了投入成本,玉米产投比比CK分别显著提高13.73%、25.00%、26.47%、25.49%。④一膜三年覆盖显著降低了地膜残留量,比CK降低55.74%~61.42%;但厚度为0.008、0.010 mm地膜使用后易破碎、不易回收,使地膜残留系数分别高达35.60%、32.97%;地膜厚度为0.012、0.015 mm时,地膜残留系数可分别降低到21.99%、19.81%。研究认为,一膜三年覆盖中采用厚度大于0.012 mm地膜,可保证玉米产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及产投比,有效降低残膜污染。  相似文献   

4.
杨丽  王宗胜  刘杰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4):37-42,52
比较同一气候条件下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胡麻生长的影响,为选择高效、环保的覆盖地膜材料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选用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转光膜、黑色地膜4种材料,对胡麻全生育期进行平膜全覆盖,以不覆膜露地条播为对照,比较不同材料覆盖对土壤含水率、胡麻经济性状、根系、生物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在土壤水分、根系指标、生物量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方面较露地处理表现出优势,苗期0~20 cm土层,转光膜、普通地膜、黑色地膜、生物降解膜处理的水分含量分别较CK高16.67%、15.29%、14.85%、7.75%.普通地膜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548.52 kg/hm2,显著高于CK,各覆膜处理间没有差异,且转光膜、生物降解膜、黑色地膜处理与CK间无显著差异.普通地膜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7.25 kg/(hm2·mm),其次是转光膜处理,为6.60 kg/(hm2·mm),转光膜处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地膜材料,为覆膜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水分及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不同地膜在甘蔗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露地栽培为对照,采用普通无色透明地膜、乳白色光降解除草地膜、黑色及灰黑双色4种不同地膜进行甘蔗覆盖栽培,盖膜期测定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生长期调查甘蔗出苗率、分蘖率,测量甘蔗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等农艺性状,收获期计算蔗茎产量和效益。【结果】覆盖地膜可明显提高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除灰黑双色地膜外,其他覆膜处理可提高土壤温度0.3-0.8℃;各覆膜处理较对照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10.1%-17.4%。覆盖地膜同时可提高甘蔗出苗率、分蘖率、有效茎数和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0.8%-9.9%、20.6%-34.9%、5190-10980条/ha和6.4%-14.9%,但对甘蔗株高和茎径影响不明显。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乳白色光降解除草地膜处理的经济效益最好,比对照增效5987.2元/ha;其次为普通无色透明地膜和黑色地膜,分别增效1876.5和1813.5元/ha;灰黑双色地膜效益较差。【结论】乳白色光降解除草地膜可在甘蔗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黑色地膜与普通无色透明地膜可作为新型地膜逐步推广,灰黑双色地膜较厚不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水分及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不同地膜在甘蔗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露地栽培为对照,采用普通无色透明地膜、乳白色光降解除草地膜、黑色及灰黑双色4种不同地膜进行甘蔗覆盖栽培,盖膜期测定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生长期调查甘蔗出苗率、分蘖率,测量甘蔗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等农艺性状,收获期计算蔗茎产量和效益。[结果]覆盖地膜可明显提高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除灰黑双色地膜外,其他覆膜处理可提高土壤温度0.3~0.8℃;各覆膜处理较对照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10.1%~17.4%。覆盖地膜同时可提高甘蔗出苗率、分蘖率、有效茎数和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0.8%~9.9%、20.6%~34.9%、5 190~10 980条/hm2和6.4%~14.9%,但对甘蔗株高和茎径影响不明显。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乳白色光降解除草地膜处理的经济效益最好,比对照增效5 987.2元/hm2;其次为普通无色透明地膜和黑色地膜,分别增效1876.5和1813.5元/hm2;灰黑双色地膜效益较差。[结论]乳白色光降解除草地膜可在甘蔗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黑色地膜与普通无色透明地膜可作为新型地膜逐步推广,灰黑双色地膜较厚不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一种节本增效的魔芋栽培方式,减少魔芋栽培中人工除草成本高及除草过程中损伤植株造成软腐病发生等情况,试验在常规起垄栽培的基础上以一代小籽球为材料进行覆膜栽培,以银黑色双面地膜替代常规地膜,研究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魔芋生长情况、杂草防除效果及魔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栽培对魔芋出苗率、生长和产量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提高除草防效,降低魔芋栽培成本,增加产量,其中覆膜全覆土自然顶膜出苗栽培除草防效达到100%,除草成本节约64.4%,增产4.4%,是一代魔芋种植比较好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与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农用地膜(以下简称地膜)已成为我国干旱、冷凉地区土壤增温、保墒和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为摸清我国地膜厚度应用现状,研究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环境的影响,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棉花、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主要覆膜作物分别布置172、99、30、58个调查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地膜厚度应用现状进行系统调查。根据调查结果,2011—2013年,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山东4省分别针对以上4种作物,设置不同地膜厚度处理,系统分析了地膜厚度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作物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地膜残留强度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现用地膜厚度较薄,96.7%的地膜厚度集中在0.004~0.008 mm之间。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但对不同作物的产量影响不同;随着地膜厚度增加(0.004~0.012 mm),棉花和玉米产量不断增加,而马铃薯和花生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地膜厚度对作物经济效益有一定影响,但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地膜厚度显著影响地膜残留强度(P0.05),除了马铃薯外,其余作物地膜残留强度和地膜厚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增加地膜厚度对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增产幅度有限,而在残膜回收的基础上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显著降低地膜残留强度。为应对我国农田地膜残留问题,建议我国地膜厚度标准提高至0.010~0.012 m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在全膜双垄沟播的覆膜方式下,研究不同覆膜时间、覆盖材料对土壤含水量、温度和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时间以4月20日为宜,该处理下玉米产量最高;普通地膜、黑色地膜、生物降解膜处理均可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从而保证土壤水分含量,均比对照显著增产;普通地膜处理优于其他2种地膜处理。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颜色和厚度的塑料薄膜覆盖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洲灌区风沙土覆盖薄膜厚度为0.012 mm时,以覆盖黑色地膜的玉米折合产量最高,为15 583.3kg/hm~2;覆盖白色地膜的折合产量次之,为15 375.0 kg/hm~2;覆盖蓝色地膜时,玉米前期生长较快,但折合产量较覆盖白色地膜下降。且薄膜厚度为0.012 mm时有利于废旧薄膜的回收利用。白色地膜随着厚度的增加,玉米产量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覆盖薄膜厚度超过0.012 mm时,玉米产量反而随薄膜厚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水稻覆膜栽培技术可有效解决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除草、预防病虫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应用情况,对比覆膜除草、机械除草、微生物除草等技术模式优势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水稻覆膜栽培技术灭草、降低病虫害、提高地温及产量的原理和特点,总结有机水稻覆膜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内水稻覆膜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需求,在归纳当前水稻覆膜栽培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从改进水稻栽培地膜制备工艺及材料、加强水稻覆膜机具的通用性及关键部件理论研究、提升机具自动化水平与信息化管理、实现农机与农艺结合和形成因地适宜的有机水稻覆膜栽培技术体系等方面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对地温和杂交谷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张杂谷10号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裸地栽培、白色/黑色普通地膜覆盖、白色/黑色可降解地膜覆盖5种处理研究地温、光合等指标。[结果]生育前期,白色、黑色覆膜处理分别提高0~20cm的平均地温约6和4℃,生育后期覆膜增温效果减弱。黑色地膜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高温胁迫。土层越深,日温差越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覆膜处理SPAD值均高于裸地。白色普通/可降解地膜处理Pn显著高于裸地栽培,分别高5.17、5.46μmol·m-2·s-1。黑色地膜处理可显著提高WUE,黑色普通/可降解地膜较裸地栽培分别高出7.78%、7.05%。覆膜处理较裸地栽培先于7~10d左右株高达最大值。黑色地膜增产效果最明显,其中黑色可降解地膜产量最高,为9 713.3kg·hm-2。[结论]与普通地膜相比,可降解地膜在生长后期逐渐分解,在土壤中的残留小,在张杂谷生产中替代普通地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藜麦是高原地区非常重要的一种农作物,高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种植藜麦的习惯。藜麦有着非常高并且全面的营养价值,极其易于人体吸收,在过去是高原地区的主要粮食来源之一。藜麦有着极强的适应性,耐寒、耐冻等特性使得其在一些高海拔地区以及一些恶劣环境下也可以生长。为了更好地栽培藜麦,我们引入了有机藜麦栽培技术,以提高藜麦的质量与产量。本文就青海高原藜麦种植现状以及有机藜麦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进一步促进提高青海高原地区藜麦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邻苯二甲酸酯(PAEs)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残留和累积状况,检测了不同厚度(0.012、0.010、0.008 mm)和不同降解类型地膜中PAEs的含量,动态比较了地膜处理方式(填埋和暴晒)对PAEs在土壤中的残留情况,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覆膜年限(5、15、25 a)对土壤和玉米籽粒PAEs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0.012 mm的加厚地膜PAEs含量高于普通(0.008 mm)地膜,可降解地膜中PAEs的含量高于PE地膜,检出PAEs同系物分别为DMP、DEP、DBP、DEHP和DNOP共5种,其中DBP和DEHP含量较高。大田处理90 d后发现,不同降解类型地膜填埋处理的土壤PAEs含量平均高出暴晒处理1.49倍,表明土壤PAEs含量受地膜处理方式的影响。随着覆膜种植年限的延长,玉米地土壤PAEs累积增加,其中以DBP和DEHP增加最明显。玉米籽粒中仅检测到PAEs同系物DBP,且土壤中PAEs含量与籽粒中的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玉米会吸收土壤中的PAEs并转移到籽粒中。  相似文献   

15.
《天津农业科学》2017,(12):72-74
通过对大棚春播胡萝卜进行覆盖黑地膜、普通透明地膜和未覆膜栽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覆盖黑地膜、普通透明地膜比未覆膜分别提前13,6 d达到商品根质量,延长了在地时间,增加了产量,且根表皮更光滑;为尽早上市,大棚春播胡萝卜栽培应覆盖地膜,且优先选择黑色地膜。  相似文献   

16.
宣化县藜麦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藜麦原产地与宣化县高寒区的环境条件基本相似。介绍了宣化县藜麦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适期播种、间苗与中耕除草、肥分管理、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覆膜、无膜和不同厚度地膜间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本文通过覆盖0.010mm地膜、0.008mm地膜与无膜(CK)对比,研究棉花幼苗在苗期出苗情况,地膜保温保墒效果,各个时期农艺性状,以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地膜提高棉花幼苗出苗,减少土壤温度热量散失,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保温保墒效果,促进棉花生长,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覆膜时间、不同地膜厚度和不同覆膜季节对地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厚度分别为0.006、0.010、0.014 mm等3种聚乙烯地膜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得到3种残地膜在夏季分别覆膜60、100 d时的拉伸载荷和断裂伸长率;并对厚度为0.006 mm的地膜在冬季和夏季2个不同季节时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厚度相同的地膜力学性能随覆膜时间的延长,不断下降;相同覆膜时间、不同厚度地膜的拉伸载荷随厚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覆膜季节、厚度相同(0.006 mm)的地膜的冬季力学性能比夏季力学性能好。  相似文献   

19.
干旱是造成农作物产量损失最大的非生物胁迫.藜麦作为一种新型的粮食作物,对干旱、盐胁迫、土壤贫瘠和冻害等非生物胁迫均有较好的耐受能力,可以作为土壤与气候逆境条件下的优选作物.筛选、培育耐旱藜麦品种并探明藜麦抗旱相关机制对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藜麦产量与品质,以及提供抗旱基因资源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笔者从藜麦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抗旱机制、生理生化指标和基因及转录组研究等方面分别进行概述,为藜麦抗旱性鉴定工作提供借鉴,并对今后藜麦抗旱性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对藜麦在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及整理,汇总其起源分布、遗传多样性、抗逆性及营养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也指出藜麦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如藜麦种质资源匮乏、创新应用不足以及藜麦高产栽培技术有待提高等,提出未来应加强科研及产业投入,深入开展藜麦新品种的培育及突破性种质的创制研究。藜麦作为一种新兴的保健型粮食作物,在食用、农用和药用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