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大豆是庆安县的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在80万亩左右,占总耕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栽培面积较大和农民对品种认识不足等原因,在栽培品种的选用上常出现杂的问题。全县大豆栽培品种达到60多个,即有品种审定部门审定的品种,也有未经审定的品系,黑农系列品种、垦丰系列品种、北安系列品种栽培多一些,但主栽品种并不明确。  相似文献   

2.
大豆是庆安县的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在5.3万hm2左右,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3。由于栽培面积较大和农民对品种认识不足等原因,在栽培品种的选用上常出现杂的问题。全县大豆栽培品种达到60多个,既有品种审定部门审定的品种,也有未经审定的品系,黑农系列品种、垦丰系列品种、北安系列品种栽培多一些。但主栽品种并不明确。不仅严重制约着大豆单产和总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对山东沿海地区6市29县1975~2010年的大豆品种、总产量和栽培面积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期间该地区大豆单产增加显著,栽培面积和总产量经历了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三个发展阶段,年际间的变幅大且整体表现出下降趋势。通过栽培品种统计发现,大豆大产量(总产量≥104t)栽培品种虽然数量较少,但其占总产量之比大,对推动山东省大豆产业发展以及丰富我国大豆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苏豆8号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南方地区春大豆新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我国南方作早熟春大豆栽培.该品种成熟期较早,脂肪含量高,品质优,丰产性、稳产性表现较好,综合性状较优,抗病、抗逆性较强,田间综合抗性好,在我国西南地区如重庆、四川等地也可作秋大豆栽培.  相似文献   

5.
合丰56号大豆品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选育出来的大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大豆品种多分枝,是目前黑龙江省生产上应用的大豆品种中分枝能力比较强的品种。由于不同生态类型的大豆品种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环境不同,为了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本文将生产中合丰56号栽培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青酥4号为春播早熟鲜食大豆品种,由上海市动植物引种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选育而成,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淮北地区栽培表现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作为菜用大豆早春种植,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0 引言 伊犁州具有发展大豆生产的优势和潜力,已成为自治区大豆生产的重要基地.目前,大豆推广品种主要有新大豆1号、新大豆2号、王中王等,常年种植面积50万(667m2)左右.由于种植年限长,品种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产量低,平均产量196.6 kg/667m2.因此,伊犁州农科所1999年从大豆品种黑农33中选出的突变株系,经过参加自治区区域化试验,通过多点鉴定试验,表现出高产、优质、早熟的特性.2009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命名.命名为新大豆10号,审定编号:"新审豆2009-26号".  相似文献   

8.
中国苜蓿种质资源及育种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世界上苜蓿种质资源分布中心之一。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我国苜蓿栽培面积为183万公顷。到2000年底,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的苜蓿品种达36个,其中育成品种17个,国外引进品种及野生栽培品种各一个。以所在县名称称谓的地方品种多达177个,十分混乱,经系统地研究、整理、合并的有15个地方品种。在苜蓿育种方法上提出了以常规育种为基础、应用生物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9.
特早熟春大豆新品种湘春豆2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选育更适合于湖南省栽培条件下种植的春大豆高产优质品种,用丰产性较好、中熟偏早的春大豆品种湘春豆12号与早熟、优质春大豆品种湘春豆17号杂交,经多代选择、产量鉴定、品比试验及省内多点试验,于2006年育成了比普通早熟品种早熟6 d以上,且丰产稳产性好,适合湖南及南方类似地区种植,蛋白质、脂肪双高的春大豆新品种,2007年2月已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湘春豆25号.  相似文献   

10.
人工接种鉴定栽培春大豆15OO余个品种(品系),野生大豆1000余份。未发现免疫的,抗病材料也甚少,栽培品种仅占2%左右,野生大豆都不抗病。栽培大豆比半野生豆抗病,半野生豆比野生豆抗病。栽培品种的苗期抗性与成株期抗性基本一致。有少数栽培品种材料兼抗褐斑粒。  相似文献   

11.
为丰富大豆育种经验,进一步提升育种创新能力与水平,本文回顾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76年的大豆育种工作。“合丰(合交、合农、佳豆)号”大豆为佳木斯分院审定推广品种系列名称,截止到2022年已审定推广大豆品种119个,包括不同熟期、积温带和类型的品种,年推广面积,在大豆鼎盛时期达到80万~100万hm2,最高达到133.33万hm2,占黑龙江省大豆年种植面积的30%~50%;在大豆低谷时期稳定在53.33万~66.67万hm2,占黑龙江省大豆年种植面积的20%~25%,累计推广面积达到4 200万hm2,年均推广面积54.79万hm2,推广范围由佳木斯地区扩大到全省乃至全国。育成了建国以来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合丰25、全国年度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合丰35(1999年)、合丰45(2006年)和黑龙江省年度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合丰50(2010-2011年)和合丰55(2012-2013年);有4个品种(合丰50、合农85、合农71和合农91)7次刷新区域或全国大豆单产纪录,其中合...  相似文献   

12.
1 扎赉特旗大豆生产现状 自2005年大豆科技入户工程和良种补贴项目在扎赉特旗实施以来,我旗大豆产业有了长足发展,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从2005年的2.67万hm2,增加到2010年的4.67万hm2,单产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种植方式由传统的扣大垄到目前的垄三栽培和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种植的品种也由多、乱、杂到确定了主推品种,并且主推品种中高油品种占87%,抗线品种占5%,其它品种占8%.由于高油大豆品种推广面积的加大,对提高我旗大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及推动我旗大豆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舍丰55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新育成的大豆优良品种,2008年由黑龙江省农佧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具有高油高产、多抗、广适应性等突出特点,适宜高产栽培和高产攻关。研究结果,完善了舍丰55号大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创造了35hm^2平均公顷产量4375.5kg、667hm^2示范区平均公顷产量4259.1kg的大小面积高产典型。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大豆生态类型与生态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河南省大豆品种资源十分丰富。50年代,在全省开展了大豆地方品种搜集工作。1979、1987年又进行了补充搜集,共征集大豆栽培品种资源1800多份。经整理合并后保留526份,其中地方品种476份,育成品种(系)50份。本文在对大豆主要生态类型鉴定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河南省大豆栽培品种资源的主要生态特点及其类型的地理分  相似文献   

15.
无限分枝类型大豆适宜栽培密度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限分枝类型大豆品种在生产上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仅2004年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统计全省大豆推广面积在6.67万hm^2以上的13个品种中就有7个品种是此类型的,所占比例为53.8%。分枝类型大豆品种宜稀植是栽培学上的一个普遍规律,但黑龙江省北部因20世纪90年代亚有限北丰系列大豆的推广,多年来一直习惯于高密度栽培,这种高密度栽培已不适应目前大豆品种类型的改变,造成高投入也未高产出,形成浪费。本文着重探讨无限分枝类型大豆在不同栽培密度下产量性状上的变化规律及对产量的影响,寻求最佳栽培密度,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酥1号为春播中熟菜用大豆品种,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由日本早生枝豆经系统选育,于2002年育成,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淮北地区栽培表现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作为菜用大豆早春种植,具有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其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黑农40号是以绥81-242为母本,铁7805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6年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大豆品种. 该品种生育期125天,所需积温2680℃左右,植株高大,粒大整齐,百粒重22克,外观品质优良,1995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811.5公斤,比目前大面积推广的黑农37号大豆品种增产8.4%-16.1%,增产效果甚为明显.推广以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8.
“嘉育253”(原G00-253),由嘉兴市农科院和余姚市种子站合作育成,2005年儿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市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05024。2003年在本市试种。经3年区试、生产试验和较大面积示范,均表现生长清秀、熟期适中、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等优点,且产量水平和增产潜力均超过我市目前早稻栽培品种,适宜我市及同类地区手插和轻型栽培。  相似文献   

19.
青酥4号为春播早熟鲜食大豆品种,由上海市动植物引种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选育而成,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淮北地区栽培表现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作为菜用大豆早春种植,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春播早熟品种,播种至  相似文献   

20.
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大面积推广的一项新技术,选择适宜的覆膜栽培品种是这项技术的关键.大豆大垄行间覆膜可使土壤温度提高3-5℃,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可以提高土壤墒情,促使大豆早发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提高产量和增进品质,并能促早熟,免受早霜危害,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2010年勤得利农场科技园区进行了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不同品种的对比试验,为大豆覆膜栽培选出适宜的高产品种,使我场的大豆单产再上新的台阶,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