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同志: 各种封山护林标志碑牌是区分绿化责任区、明确绿化造林责任制的标志,同时对宣传教育广大群众爱林护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是绿色工程“第一道工序”不可忽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据笔者下乡所见,设立在一些村屯、林区、公路、道口、路旁的封山护林标志碑牌,有的被推倒。有的被敲裂,有的被乱涂乱画,有的上面张贴了广告。更有甚者把标志碑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山东省五莲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实施“生态建县”战略,建设“山清水秀、县强民富”新五莲的奋斗目标,把生态建设作为实现山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创新工作方式,制定实施了以“农村护林员工资由县财政发放”为突出特点的“五抓五保证”措施,推进了全县封山护林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抓宣传发动,提供思想认识保证县委、县政府把每年2月确定为封山护林宣传月,发挥报刊、电视台等媒体作用,并组织宣传车和专门力量深入林区走村入户,对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以及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单位和先进个人事迹进行大力宣传,提高了全民对“生态建县”战略、封山护林措施重要性的认识。二、抓决策落实体系建设,提供组织决策保证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任副组长,公、检、法、财政、林业、工商等13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封山护林领导小组,乡镇、村庄两级也分别成立相应的封山护林领导组织。逐级签订了封山护林责任状,落实了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并将封山护林工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制定完善指导性、规范性文件。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建县的意见》、《生态建县规划》和《封山育林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3.
<正>昔日,林子收益极少,甚至得不到直接经济收益;如今,林子收益占农民纯收入的近一半。昔日,村里管林护林花费大、效果差;如今,林子归村民,人人尽心尽力,村里不花一分钱山林管到位。  相似文献   

4.
刘祖映今年80岁,他从邮电部门退休后,落户于姚安县栋川镇北街七社。多年来,由于权属不清,管理不善,七社周围山上的林木林地流失严重。党中央关于封山育林的指示使刘祖映深受鼓舞,他决定自筹资金1000元,对七社周围的山地实行封山育林。刘祖映的举动得到社委会的支持。今年再月1日,社委会在李家山嘴举行了有县、乡、村、社75名干部群众参加的封山大会。在会上,社委会宣读了封山公约,竖立了永久性护林碑,并设置了一名专职护林员,对现有的林地实行常年封育管护。刘祖映表示,力争在5年内,将1.33公顷集体硫林封育成森林,为恢复七…  相似文献   

5.
正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常路镇西下庄村村民李万成,在当地是有名的义务护林员。30年前,他在村里没有人愿意上山护林造林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得失毅然接管了村东边无人看管的大山,成了一名护林员。他向村干部和村民们立下誓言:保证看护好山林,并用10年的时间把过去被砍掉的树木种起来,  相似文献   

6.
封山育林做为一种人工恢复森林的技术措施,现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封山育林适合于自然种源丰富且种子生命力强的山头地块。具体可按如下方法进行:一、封。封山育林的关键技术是封。不仅要封,而且要封死。封禁期间,严禁人畜入内,不准干湿柴出山。因此,必须健全有关封山护林组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封山护林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严格检查其执行情况,坚决做到违章必究,杜绝处理时的“下不为例”行为。二、开。即开山。一般在从开始封山三年后进行。根据固定标准地观测:经过3年的前封期,地表灌木薪柴已生长得麻麻密密,枯枝…  相似文献   

7.
《湖南林业》2005,(1):31-31
2004年12月2日凌晨5点多钟,唐建山领着3名护林队员,携带干粮,从护林点大源村出发,沿都庞岭山脉的林区巡逻了20余公里。下午4时左右,他们在江永县与广西恭城县接壤的茶垒头山场高处观察,发现有人在盗伐国有山场林木。  相似文献   

8.
奈曼旗在发展林业生产上,坚持造林、育林、护林三结合的原则,在沙多、山多,依靠人力近期难以绿化的地区,采取了封山育林措施。据统计,全旗通过封育成林的共有80.4万亩,其中乔木6.4万亩,灌木74万亩,占现有林总面积的35%。他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一、加强领导,放宽政策,建立专管机构。旗政府和各乡、村普遍建立封山育林育草领导小组,把封山育林育草当做治沙治山的重要措施来抓。在落实封山育林育草任务时,将大部分荒山、荒沙、荒沟承包给个人,认真贯彻“谁封山,谁受益”的政策。对于距村屯较远的高山、大沙,由乡政府统一组织护林人员,成立了有972人组成的封山护林队,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封山后的收益则归派出护林人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南部汾口、中洲两乡镇,山林总丽积30,093公顷,通过近十年的人工造林及封山管护,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资源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这两个乡镇仍然存在较大面积的荒芜芒类植物山场,给林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森林消防工作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消灭荒芜芒类植物山场,有利于消除森林火灾隐患,改善生态环境。更大发挥林地效益。  相似文献   

10.
村委会与村民签订了为期20年的山林承包合同,但只履行了7年便单方决定解除承包合同并封山。村民不服,将村委会告上法庭。近日,桃江县人民法院对这起合同纠纷案进行了审理:判决村委会继续履行与村民签订的承包合同;驳回村民要求村委会赔偿封山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诉讼请求。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内,原、被告双方均未上诉。  相似文献   

11.
遂川清代护林禁碑文/图/梁传楠最近,在江西省遂川县左安乡马溪村江朱坳,发现一座保存完整的古代护林禁碑。该碑高1.4米,宽1.45米,由翠绿石和条状花岗岩石组成。碑石二块,上面刻有禁护条文10条,内容主要是禁止偷窃山上松、杉、竹、木、木梓(油茶)、春冬...  相似文献   

12.
宁国市竹峰街道办事处竹峰村上阳村民组村民因山场纠纷而多次上访。2006年,上阳村民组林农以本组村民郭良华、郭良国二兄弟承包集体山场其合同有欺诈为由,多次上访,2005年有三十多位村民到市委、市政府集访,2006年又有部分林农到省里上访,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给林区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黎平县坝寨乡高场村是一个典型的侗寨,有340户1 700人,村后面有一片20hm2的原始森林,属常绿乔木阔叶林。村民视这片森林为“护村林”,几百年来保护完好。根据祖宗遗传下来的规矩,每年农历的“六月六”,村里都要举行一次隆重的护林仪式。在全体村民参加的仪式上,由该村的长老当众宰杀一只雄鸡,将鸡血滴入村民的酒碗中,然后大家跪拜并庄严宣誓:“不动后山一草一木,违者严惩不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场村的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认识到,如果把这种古老的仪式与社会主义的法制相结合,不仅可以从伦理观念上约束人们不破坏…  相似文献   

14.
城背屯地处资源县中峰乡富田村东面山脚,全屯60多户、230多位村民。亘古以来,城背人都是靠烧木柴取火煮食。随着人口的增加,村里周围山场条木砍光了,灌木也“剃”完了,村民只好走上十几里到相邻的大源村去砍柴。一年下来,一家农户至少要烧干柴1万公斤,不仅要花去上百个工日,而且外村很有意见,纠纷时有发生。今年春上,县能源部门、乡里领导来到城背屯动员村民建沼气池,以解决长期以来人们伤透了脑筋的能源问题。可是由于对沼气还不太了解,加上建地要投入一定资金和工日,大家有些犹豫。面对这种状况,乡里及时组织部分村干和村民…  相似文献   

15.
抗法的悔恨     
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营镇大山脚村村长唐元荣,村民小组组长钟旺顺,在封建宗族观念和利己主义的驱使下,漠视法律,组织、煽动本村村民集体对抗法院的判决达16年,多次殴打、侮辱与其对山场所有权发生争执的黄二塘村村民,并数次围攻、谩骂前去执行法院判决的干警和镇干部。2003年3月13日,为首的唐元荣和钟旺顺两人被依法逮捕,受到了应有的制裁。大山脚村与黄二塘村毗邻,一直以来,他们都共用莲花头、下岩漕、开沟面这3块山场。1983年,大山脚村突然不准黄二塘村的人再到上述3块山场去放牧、割草、砍柴,于是纠纷骤起。大山脚村凭借人多的优势,在多次…  相似文献   

16.
完善现行林业责任制建立工程封山护林分成林场沈洪华,杨清忠,吴秉懿(湖南省怀化地区林业局418000)(新晃县林业局)1983年以后,湖南省新晃县的山林也象南方大多数集体林区一样,绝大部分的山林分到了千家万户,形成了一山多主和一主多山的格局。这种格局既...  相似文献   

17.
罗宗贤 《云南林业》2006,27(6):35-35
最近,在南华县彝族聚居的五街乡发现一块清代封山碑,有人说这在彝村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8.
昔日的烂泥街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面,祖祖辈辈靠烧薪材的村民用上了清洁沼气,800多农户告别了“吃水难”,饮上了干净、卫生的山泉水,村里办公楼建起来了,学校变得更“亮”了……初冬,笔者在沅陵县竹园乡竹园村看到了这样一幅喜人景象。当地村民说,搭帮省林业厅派来的好干部,才使我们的生活有了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却偏取了一个女性的名字——冬妹,多年来,他日夜为村民义务巡山护林,肩负全村近万亩林木资源的守护工作,每年要穿破四双解放鞋。他,就是富川瑶族自治县洋冲瑶寨的五保老人陈冬妹。  冬妹老汉年近70,按理说早就该享受村里的“五保”待遇,可看到全村近年来种植的近万亩经济林无人守护而经常遭到人为的破坏和偷盗时,他便多次找村委支书,要求把护林任务包揽下来。从1998年开始,冬妹老汉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总是腰别一把砍勾刀(砍柴用的刀),脚穿解放鞋,不分昼夜巡查于该村山间丛林。  1999年一个…  相似文献   

20.
走进安徽宁国市中溪镇凤凰村九岭山场,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绿意盎然、硕果累累的片片山核桃林。当地村民周忠健看着这些山核桃树,笑呵呵地对笔者说:"别小看这小小核桃,它可是我们的摇钱树,是它帮助大家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不但把村里的土房变成了楼房,还让大部分人还在城里买了房和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