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奶公犊的利用价值很低。全省如以母奶牛2.5万头计算,每年约出生1万头公犊;合理利用这批资源,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桐庐县1985年首批试养奶公犊,14月龄时取样2头,进行屠宰测定,平均屠宰率为56.01%,净肉率45.65%,胴体率81.5%;奶公犊粗饲料利用率66%。公犊肥育后肉质、肉色、肉味比黄牛好,含粗  相似文献   

2.
<正>围产期是奶牛在泌乳周期中进行泌乳和确保良好的健康、繁殖状况的一个关键阶段。围产期指产犊前60天至产犊后  相似文献   

3.
根据收集到的牛群健康及生产管理的常规资料,对荷兰奶牛场产双犊的得失进行了分析。此资料共记录了33个牛场11951次的产犊情况,其中381次为双犊(762头犊牛),时间为6.5年。把这381次双犊与从11951次产犊中随机抽取的1536次产犊为参照组进行了比较。与产双犊有关的因素有胎次、季节、牛群以及以前产双犊的情况。产双犊会导致流产、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上升,而且也会使繁殖疾患的治疗、空怀天数以及每次妊娠的输精次数有所增加。虽然产双犊能使母牛生产更多的犊牛,但可作后备青年母牛的数量并未增加。产双犊后,母牛的产奶量略有下降,而且比产单犊母牛的淘汰率更高。要对怀双犊的母牛进行适宜的管理,就需要建立怀双犊早期的监测方法。我们研究的内容有:①荷兰奶牛场产双犊的频率;②奶牛产双犊潜在的风险因素;③产双犊对以后的产奶量、繁殖力以及淘汰率的影响,并由此估计产双犊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鉴定牦牛乳脂肪滴形成和分泌相关的黄嘌呤脱氢酶(XDH)、嗜乳脂蛋白亚家族成员1(BTN1A1)基因全泌乳期的表达状况,产犊前15天和产犊后第1,15,30,60,120,240天采集5头麦洼牦牛乳腺组织样品,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分析XDH、BTN1A1基因全泌乳期表达变化以及它们与牦牛泌乳的关系。结果表明:牦牛乳腺BTN1A1基因在泌乳的第30天和第120天有2个表达峰,最大峰值出现在产犊后的第30天;XDH基因在泌乳的第30天出现峰值。XDH、BTN1A1基因在产犊后30~120 d的表达水平与产犊前15天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说明XDH、BTN1A1基因在牦牛产犊后30~120 d维持较高水平并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5.
<正>牛的增产赖于母牛繁殖率的提高。目前无法缩短怀孕期的情况下,要尽量缩短产犊间隔,如乳牛要求产犊间隔12个月,1年中除产犊后2个月空怀外,要尽量提高母牛受胎率,使空怀母牛及时受胎,缩短产犊间隔。影响母牛受胎的因素很多,如母牛的营养、健康状况、输精时间等。为了提高母牛的受胎率,应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6.
奶牛围产期血清脂肪代谢、肝脏功能和氧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产前30 d的奶牛30头,分别在产前30、20、10、5、0 d和产后5、10、15、20 d采集血清,检测脂肪代谢指标(TG、Chol、NEFA、HDL、LDL含量)、肝脏功能指标(AKP、LDH、ALT、AST活性)和抗氧化、脂质过氧化指标(GSH-Px、SOD、CAT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表明:①血清TG和Chol含量产前呈降低趋势,TG含量产犊当天急剧下降,Chol含量产后逐渐升高;血清NEFA含量产前变化不明显,产犊当天急剧升高,产犊5 d开始降低;血清LDL和HDL水平产前呈降低趋势,产后逐渐升高。②血清LDH和AST活性在产前5 d或产犊当天开始升高,产犊5 d后逐渐降低;ALT和AKP活性各时间段变化不明显。③血清CAT和GSH-Px活性在产前呈降低的趋势,产犊当天升高,之后逐渐降低;血清SOD活性产前呈升高趋势,产犊当天达到最高峰,之后逐渐降低;血清MDA含量在产前5 d开始升高,产犊5 d后逐渐降低。表明奶牛围产期发生脂肪动员和氧化状态失衡。  相似文献   

7.
犊牛栏是为出生到断奶阶段犊牛而设计的。目前,规模化牛场均设有单独的犊牛栏,常用的犊牛栏主要有室内犊牛栏、室外犊牛栏或犊牛岛,应根据气候的不同,决定犊牛是在室内饲养还是在室外饲养。一般来说,气候适宜的情况下,犊牛出生后即可在室内犊牛栏中饲养,7d后转入室外犊牛栏或犊牛岛中饲养。犊牛栏或犊牛岛要求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光线充足,防止贼风侵袭,避免栏舍潮湿。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影响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泌乳性状变化的非遗传因素,以2008—2021年间56个牧场135 533头荷斯坦牛DHI数据为研究材料,运用SAS 9.2软件GLM过程分析场规模、胎次、产犊年份、采样年份、产犊季节和采样季节对9项泌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对9项泌乳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日产奶量随场规模、胎次(≤4胎)、产犊年份增加极显著递增,奶牛秋、冬季产犊日产奶量高于夏季(P<0.01)。乳脂率随场规模、产犊年份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SCS)和泌乳高峰日随场规模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随产犊年份逐年递降;高峰奶量、305 d产奶量和乳糖率在场规模>5 000头最高;乳糖率、脂蛋比和高峰奶量随产犊年份逐年上升。乳脂率和SCS逐胎上升;乳蛋白率和高峰奶量随胎次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1胎次乳糖率高于其他胎次(P<0.01)。春、秋、冬季产犊的奶牛脂蛋比、高峰奶量和305 d产奶量高于夏季(P<0.01),但乳蛋白率、SCS夏季最高。本研究结果为研究荷斯坦牛产奶量、乳成分及相关指标变化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马、牛幼驹(犊)性别的控制 1、马 母马在排卵前24小时输精,所产幼驹雌性为88.7%;排卵期输精所产幼驹雌性为79.6%;排卵后输精所产幼驹全为雄性。 2、牛 母牛在排卵前8小时输入冷冻精液,所产幼犊雌性的为86.67%;排卵期和排卵后输精,所产幼犊雄性的为87.7%。  相似文献   

10.
<正>常规饲养管理条件下的健康牛群,母牛一般繁殖率正常,很多奶牛和奶牛养殖户所饲养的奶牛繁殖率却很低,主要表现为母牛产犊后发情推迟,情期受胎率低。很多母牛产犊后4~5个月才能  相似文献   

11.
根据西宁某奶牛场1984-1995年荷斯坦奶牛的配种产犊记录,按不同配种年龄、胎次与配种月份所产犊的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配种年龄对奶牛产犊性别无显著影响(p>0.05);胎次与奶牛产犊性别的关系表现为第三胎所产公犊显著多于母犊(p<0.05),其它各胎次差异均不显著(p>0.05);配种月份对奶牛产犊性别的影响表现为3-5月配种所产犊牛有母犊多于公犊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6月-9月配种所产犊牛公犊显著多于母犊(p<0.05),其余各月份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正> 牛是单胎动物,但它具有多产性。随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饲养管理的不断加强,牛的多产性能有了充分发挥的条件。奶牛和其它牛一样具有多产性。但在奶牛生产上,一胎双犊,特别是异性双犊,长成后雌牛多有不育现象,经济上造成损失,因此,生产上要求避免产生一胎双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出现一胎双犊,而且较多的是异性双犊。为了探讨减少或避免产生一胎双犊的途径,笔者作了一些试验、统计,提出一些看法,供参考。 一 数据统计 笔者统计了上海市新海农场新东奶牛场1981年1月至1984年3月生产一胎双犊的情况,汇综成下表。  相似文献   

13.
<正>繁殖状况正常的奶牛一般是16~18月龄发情并配种,产犊后60d内发情,产犊间隔不超过13个月。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饲养管理、配种、分娩等环  相似文献   

14.
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苏省徐州市某奶牛场约800头荷斯坦奶牛1998到1999年产犊间隔与产犊季节、产奶量、产犊胎次、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等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犊季节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奶牛的产奶量对产犊间隔也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产犊胎次、犊牛初生重及犊牛性别对产犊间隔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各种因素对新疆地区荷斯坦牛产犊间隔的影响,本文采用SAS8.1软件对影响产犊间隔的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不同场地对产犊间隔的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胎次对产犊间隔有显著的影响(P0.05),产犊间隔随胎次增加有延长的趋势;不同产犊季节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冬春季节的产犊间隔明显高于夏秋季节;不同产奶量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产犊间隔随着产奶量的增加而延长。产犊季节和产奶量是影响产犊间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区从七十年代初学习上海奶牛集中冬春配种(12月至次年3月)的做法有下列优点:提高了情期受胎率和总受胎率;节约牛精;提高个体年产奶量;减少由于天热引起的母牛产科病的发生等。但也存在下列问题:初生犊体重较轻,由于产犊过于集中,接产与初生犊的护理跟不上,停奶乳房炎多,其后代首胎产犊后空怀期长。本文就如何克服以上问题谈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农村中,犊牛断奶的传统方法是母犊分开,强制断奶.但由于犊牛的恋母性和恋奶性很强,母犊分开往往会造成犊牛哞叫不安,影响其生长发育,有些恋奶性强的犊牛即使母犊强制分开1、2周后,重新  相似文献   

18.
1泌乳前期奶牛产犊后开始泌乳,泌乳量逐渐上升至泌乳高峰。泌乳早期指产犊后开始到产后70天,此期产奶量可占整个泌乳期的50%左右。所以,此阶段是发挥泌乳母牛泌乳潜力,夺取高产的重要时期。奶牛产犊后的饲养原则取决于奶牛的生理特点,奶牛产犊后失水较多,食欲较差,生殖系统处于恢复期,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地区1998-2016年28个场区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比较不同产犊季节对1~3胎奶牛泌乳曲线相关参数的影响。使用Wood模型对1~3胎不同产犊季节群体和个体泌乳曲线进行拟合,并获得相应胎次下不同产犊季节奶牛泌乳曲线参数a、b、c (分别代表泌乳潜力、产奶量上升至顶峰速率、产奶量达到顶峰后下降速率)、泌乳曲线二级参数Per、PY (分别代表泌乳持续力、泌乳峰值)及305 d产奶量(305MY)。群体和个体水平的曲线拟合采用SAS 9.2中NLIN模块进行,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不同产犊季节对各胎次奶牛泌乳曲线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产犊季节对Wood泌乳曲线的泌乳潜力、达到峰值的上升速率、达到峰值后的下降速率、泌乳峰值及305MY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于泌乳持续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夏季产犊牛泌乳曲线整体低于其他产犊季节,且胎次越高趋势越明显,1胎牛受到的影响较小;从胎次上分析,头胎牛泌乳持续力极显著高于经产牛(P<0.01);头胎牛夏季产犊305MY比其他产犊季节的低274.33~490.17 kg,经产牛夏季产犊305MY比其他产犊季节的低440.76~930.68 kg。以上结果提示,北京地区牛场应注重做好经产牛和头胎牛的防暑降温工作,注意调整配种时间,避免夏季产犊牛过多,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20.
利用O、A型及亚洲Ⅰ型口蹄疫(FMD)抗体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参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通过测定20峰分娩母骆驼的FMD抗体合格率及其分娩的初生犊骆驼母源抗体在0,1,7,21,35,49和63日龄的抗体水平,摸清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犊骆驼的首免日龄,在首次免疫后15,30d采样检测FMD抗体水平。结果表明:母骆驼FMD的抗体水平以及犊骆驼是否能吃到初乳决定着犊骆驼母源抗体持续的时间;在1~7日龄犊骆驼的母源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峰,7日龄后,母源抗体水平逐渐衰减,并与日龄呈负相关;根据母源抗体持续时间,确定FMD A-O-AsiaⅠ型三价灭活疫苗免疫的最佳首免日龄为45日龄,首次免疫后15,30dFMD抗体水平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