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大闽台冬季农业合作的意义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闽台农业合作是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基于福建冬季农业的现状、发展潜力及台湾冬季农业的主要优势,阐述了加强闽台冬季农业合作的双赢意义;分析了当前闽台冬季农业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加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 提高热作产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充分利用对台优势,在全国率先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台湾农产品集散基地,零关税进口台湾农产品,开展借鉴台湾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建设,制定系统的促进两岸农业合作的政策,出台促进两岸农业合作的地方性法规,促进闽台农业产业对接。通过大力引进台湾资金、技术、良种、设备,加强闽台农业科  相似文献   

3.
发挥闽台农业合作优势 推进福建现代农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本文从发挥闽台农业合作优势的角度思考福建现代农业建设对策,分析了台湾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闽台农业合作的基础、福建现代农业建设中存在的六大矛盾及发挥闽台农业合作优势推进福建现代农业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简要分析了闽台农业合作的现状、趋势,着重就新时期闽台农业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推进思路进行研究探索,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1)加强闽台农业合作规划建设,不断改善合作的环境;(2)充分发挥各类合作园区优势和功能,提高集聚效应;(3)加强专业合作组织对接,构建闽台农业一体化体系;(4)深化闽台农业营销合作,打造台湾农产品集散中心;(5)扩大两岸联合攻关领域,提升闽台农业合作的层次;(6)完善闽台农业合作平台,推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闽台休闲农业合作发展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括了闽台休闲农业合作发展现状及合作优势,分析了阻碍闽台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对策:借鉴台湾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制定政策法规,加强政策扶持,合理规划、整合资源,通过交流培养休闲农业人才,重视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深化闽台农业合作,促进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文阐述了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闽台农业合作与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闽台农业合作现状与合作模式;根据闽台农业资源比较优势与闽台区域农业比较优势,以未来的思维,从互补的视角提出了,要以"大农业"观念,延伸闽台农业合作的产业链,要从"多功能农业"的视角,拓展闽台农业合作空间,要加强闽台农民合作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注重人力资本的引进,要创新农地使用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促进福建农业资本深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等,进一步挖掘闽台农业合作潜力,创新闽台农业合作空间的途径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合作是两岸合作的重要领域,闽台在农业合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文章阐述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对台农业科技合作交流的主要做法与成效,总结了对台农业科技合作交流的主要启示,提出了扩大合作交流范围、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两岸科技资源共享等深化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主要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闽台农业科技合作具有良好的同质性和互补性,加强闽台科技合作对提高闽台产业合作的效率和生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建设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的重要科技支撑条件。如何合理选择闽台农业科技合作领域与重点,并构建闽台科技合作有效机制与平台,是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重大而又迫切的命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台湾农业高科技发展概况 ,包括发展的特点与方向 ,并就闽台农业合作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合作策略 ,包括充分发挥闽台科技交流协会功能 ,拓宽对农业高科技交流的合作渠道 ,推动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加快推进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闽台妇女农业合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但是仍存在不少阻碍交流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问题。通过对闽台妇女农业合作的现状及障碍因素分析,提出积极搭建闽台妇女农业交流合作平台、对来闽投资农业的台湾妇女提供优惠政策并做好服务工作、建立稳定的闽台妇女农业合作机制等加强闽台妇女农业合作、推进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信息服务与农业知识服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信息与知识所赋予的本质特征对农业信息服务与农业知识服务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农业信息服务是农业知识服务的基础,农业知识服务是农业信息服务的高级阶段、深层次智力服务,是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荷兰农业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荷兰和上海的农业经济特征对比,指出了上海与荷兰在农业发展上的差距,并通过分析荷兰农业的成功因素,提出了荷兰农业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启示与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3.
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经济正在全球悄然兴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现代生态农业提供强劲动力.该文从闽北具有的优良生态环境优势出发,提出打造“三品一标”绿色农业产业经济与持续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Theological literacy is an important asse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ethic and philosophy. Four areas are delimited in which theological reflection is relevant for agricultural study.Charles Taliaferro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t St. Olaf College. He is also a member of the Environmental Studies Faculty and the Committee for Agricultural Concerns, both of which are made up of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disciplines of biology, chemistry, geology, political science, economics, philosophy, and theology. Taliaferro has published in the areas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metaphysics, and philosophy of religion.  相似文献   

15.
16.
17.
The no-tillage cropping system, a combinat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agricultural practices, has been rapidly increasing in use. By the year 2000, as much as 65 percent of the acreage of crops grown in the United States may be grown by the no-tillage practice. Soil erosion, the major source of pollutants in rural streams, is virtually eliminated when no-tillage agriculture is practiced. The no-tillage system reduces the energy input into corn and soybean production by 7 and 18 percent, respectively, when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tillage system of moldboard plowing followed by disking. In addition, crop yields are as high as or higher than those obtained with traditional tillage practices on large areas of agricultural land.  相似文献   

18.
19.
现代农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40年前 ,我国就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 ,但当时农业现代化只是个模糊的远景。 90年代后期 ,农业现代化就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农业有万年以上的历史了 ,每一次技术和劳动工具上的重大突破 ,就将农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技术平台 ,出现一次生产力的跨越。原始农业发祥于动植物驯化和石制农具 ;金属农具和精耕细作开创了五千年辉煌的传统农业时期 ;近代生物学和农业化学的理论突破 ,以及育种、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的出现又将传统农业推进到近代农业。 2 0世纪的近代农业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速发展 ,但是 ,它带来的化学物质污染、资源破坏和高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