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依据我国蔬菜生产特别是设施蔬菜栽培面临的突出的结构性矛盾,提出蔬菜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理及方针,并就设施栽培技术创新中的设施的选型与评价问题、栽培技术立足点的转移问题和设施土壤的培肥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业科学》2019,(9):260-262
分析了当前张家口崇礼区蔬菜设施栽培的基本情况和基础设施开发情况,指出了当前蔬菜设施栽培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大型连栋温室软件滞后、配套的栽培技术匮乏、土地盐碱化问题不能根治、设施农业开发不够、蔬菜设施栽培规模有限等。针对这些问题,从温室软件的优化、栽培技术的提高到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化的加强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江苏农业学报》2006,22(2):F0003-F0003
蔬菜设施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组现有科技人员5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1人,研究实习员3人(1人为博士,3人为硕士,1人为大专),主要从事设施结构与温光性能、设施环境控制技术、蔬菜设施栽培技术、蔬菜生理生态、设施农业规划和发展对策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相似文献   

4.
针对设施蔬菜连作以及化肥、农药使用量过大存在的问题,研究应用生物秸秆反应堆栽培技术。介绍了设施蔬菜秸秆反应堆栽培技术,并总结了其应用效应,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设施蔬菜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广东省设施蔬菜的发展概况、设施的主要类型及特点、发展限制因素,提出了发展高级保护设施栽培,完善简易设施栽培,加强设施蔬菜专用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概述伊犁河谷设施蔬菜生产现状,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基础设施不完善、栽培技术不规范、多数设施蔬菜产品没有达到绿色和无公害标准、组织化程度低等,探讨了伊犁河谷设施蔬菜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包括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发展,提高设施蔬菜科技含量,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实现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7.
南通市设施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通市设施蔬菜产业主要存在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严重退化、缺少专用品种与相应的配套设施栽培技术、病虫害安全防控技术体系不健全、连作障碍矛盾突出、营销市场不规范、小型农机器械匮乏等问题,提出了南通市设施蔬菜产业科学发展的4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设施蔬菜茬口的特点,总结出淮安市设施蔬菜茬口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设施蔬菜茬口水稻"前期易僵苗、中期易旺长、后期易贪青倒伏"问题,大幅度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9.
从蔬菜的产销、种植规模、生产设施、标准化建设等角度分析了上海蔬菜产业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菜农的组织化程度、提高蔬菜设施装备现代化水平、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应用设施蔬菜生产中省工节本技术、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加强蔬菜生产的信息化建设等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和食用菌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技术含量最高,效益最好,它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整体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甘肃省永昌县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建造技术、栽培技术均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历了从一代温室到二代温室乃至现代化温室的巨大变革。目前,设施蔬菜产业已成为永昌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重要产业。为了促进永昌县设施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本文在调查分析永昌县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永昌县设施蔬菜产业加快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都市菜园生产结构与模式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菜园生产结构与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为都市蔬菜的安全稳定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在分析都市郊区特定生态区域蔬菜种群、茬口类型及栽培方式等生产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效集约型、有机生态型、休闲观光型等都市菜园的主要生产模式,总结了植物工厂、家庭农场、移动菜园等都市菜园的特殊生产方式。对都市蔬菜发展所面临的劳动力资源匮乏、土地资源紧缺、水资源污染和环境压力增大等挑战,提出了所需要的政策扶持、知识创新和技术要素。  相似文献   

12.
李茂达  蒲明  陈平  蔡元刚  梁立光  李镇洪  周志君  李茂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58-18159,18187
概括了绵阳市气候条件特点及优势,分析了干旱、暴雨和洪涝、秋绵雨等主要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范围及其对蔬菜生长的不同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农业结构调整布局规划,提出解决绵阳市菜篮子工程的对策建议,为全市蔬菜生产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蔬菜的质量和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公害蔬菜已成为蔬菜生产的发展方向。本文简述了无公害蔬菜的概念,分析了烟台市无公害蔬菜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措施与对策,以期为烟台市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车斌  李英娇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0):1801-1806
【目的】分析我国蔬菜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我国蔬菜出口战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国蔬菜近年来出口贸易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并采用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研究我国和出口目的地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地理距离、我国和出口目的地蔬菜产量及APEC成员身份等因素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结果】我国蔬菜产量、出口目的地的APEC成员身份、我国和出口目的地的GDP等4个因素与我国蔬菜的出口额呈正相关,其中,蔬菜产量对出口影响程度最大;我国与出口目的地之间的地理距离、出口目的地的蔬菜产量两个因素与我国蔬菜的出口额呈负相关。【建议】为促进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发展,应提高蔬菜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同时改善蔬菜运输与储藏条件,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我国蔬菜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河北省蔬菜产业生产的特点,确定土地、资本和劳动力是蔬菜生产最主要的生产要素。通过蔬菜产业生产要素贡献分析模型的构建与评价,发现蔬菜资本和劳动力对总产量的增加起不到主导作用,而是靠一味地增加种植面积来提高总产量的。所以,必须改善土地结构和集约度来提高土地对蔬菜生产的贡献,依靠转变生产作业、促进科技进步和优化资源配置等内涵式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蔬菜问题引发人们持续关注。研究发现,中国蔬菜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较高,蔬菜问题主要是由过高的产后损耗、过多的流通环节引起。城市周边区域蔬菜种植急剧减少,不得不从全国大量调运蔬菜,导致流通环节过多,这既加剧了产后损耗,扩大了产需缺口,也给蔬菜质量安全带来隐患。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不足和政府保障蔬菜供给的措施不到位,进一步恶化了这种情况。解决蔬菜问题需要优化蔬菜生产布局、适度增加周边区域的蔬菜产量、改善蔬菜流通模式(如扶持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的社区直销模式)、兴建公共流通设施、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尽管种植面积大幅增加,蔬菜流通方式创新加快,但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前阶段,中国蔬菜价格仍将持续走高。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对蔬菜学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蔬菜科学技术的概念,阐述了全球气候变暖对蔬菜生产、蔬菜品种多样性的影响及应对气候变化蔬菜学科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蔬菜学科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加强蔬菜生产布局规划研究;培育抗逆性强的蔬菜新品种;发展蔬菜工程学理论和技术体系;发展蔬菜物流、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从蔬菜播种面积、人均蔬菜占有量、蔬菜周年生产供应水平及市场流通等方面对山西省蔬菜发展现状作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蔬菜生产科技含量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蔬菜龙头企业数量少和缺乏多功能的批发市场是目前蔬菜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山西省蔬菜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从4 个方面对蔬菜产业化的发展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四川的蔬菜栽培系统——以2个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胜利村和西北村的;竞菜生产系统进行了定量描述,胜利村和西北村位于中国四川彭州市郊区,在该区域种植了种类繁多的蔬菜品种,其中最重要的足大蒜和莴笋。描述了区域土壤和气候特点,并详细介绍了该区域主要蔬菜种植系统和栽培技术。冬季是蔬菜栽培的最重要季节,大多数蔬菜采用移栽技术并与水稻连作,只有少部分耕地用于连续的蔬菜栽培。阐述了蔬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要提高该区:战的蔬菜生产水平必须加强蔬菜新品种研究、推广现代育苗技术、发展反季节栽培和提高病虫害控制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作为我国蔬菜生产大省,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气候优势,但福建省蔬菜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并未与资源、产量相匹配。通过对福建省5个地市的蔬菜种植户进行300份问卷的调查和调研,采用DEA-BCC法对蔬菜生产的资本和劳动投入及产出进行实证分析,引入农户及家庭特征、蔬菜生产条件、制度及政策三方面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论认为,蔬菜种植农户的资源配置能力和资源使用效率整体水平不高,蔬菜生产效率与户主受教育年限、种植技术、物流水平及是否购买农业保险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