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交互性关系中的基础性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向。面对当前知识进步、技术迭代、制度变迁等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重建基于"文化—技术—权力—制度"多维联结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是新时代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因此,新时代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不同维度阐发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时代意蕴,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维集成路径,对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理念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四个层面.生态文明的特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健康有益的消费模式、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要素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  相似文献   

3.
<正>一、和谐林业的概念社会与生态环境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遵守竞争、共生和自生的三大原则,建立环境和谐、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的和谐系统。林业和谐的主要内容包括将和发展作为宗旨,结合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和谐林业产业系统具有复杂的网络性、多地区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在研究和谐林业建设时需要系统地考虑问题,并利用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社会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三个关系的和谐。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众多危机,这些都是人们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导致的。因此,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已成为人们所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从分析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演化机理出发,阐述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给出了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最后提出了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建议,对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的关系状况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状况之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就是一部人类生产力状况的发展史。近代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不断快速增长的控物能力与自控能力的日益不相称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是对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工业文明的否定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一、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理念的文化伦理形态。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路径研究对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基础,明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层内涵,在此基础上,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破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困境;推进环保法治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坚守自然生态边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3个方面论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旨在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生态化消费有利于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建人个体与社会共同体的关系,有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生态化消费制度,应当以消费共生、消费公平与消费责任为基本准则.同时,生态化消费包括生态服务功能付费制度、生态税制度、生态标志制度和消费者社会义务等具体性制度.  相似文献   

9.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基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要求。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符合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符合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以生产力提升为根本,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手段,以乡村振兴为侧重,构建包含基础体系、支撑体系、动力体系和保障体系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现代化经济体系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需求,从而保障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相互关系认识论的发展历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锐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813-6816
[目的]向世人昭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当今人类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天人和谐,人人有责,这是当今人类的共同使命,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方法]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从宏观的角度论证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由和谐到失衡、再由失衡到新的和谐不断演进的发展过程,并指出当今人类社会正处于准备由失衡迈向新的和谐而自觉协调与自然关系的过渡阶段。[结论]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社会。然而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忘记了这一点。如今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并因此而深刻地影响到社会和谐的诸多方面,成为国内、国际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直至威胁整个人类的发展乃至生存。全人类需共同努力,以行动创建人与自然的双赢条件,将青山、绿水的绿色环保地球移交给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植物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呈现先降后升的总体趋势,但人口、经济和农业政策等仍然存在阻碍植物生态健康发展的因素.植物保护的绿色发展之路能有效推动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建立人类社会与植物生态和谐共处的发展方式,要通过加强植物保护宣传、政府监管、环境教育等方式推动我国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千百年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但随着农业技术的现代化发展,二者之间原本平衡的关系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割裂.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威胁到了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健康.由此,社会上又出现了一个必须引以重视的新问题——现代农业的技术异化问题.因此,在不断地探索、创新农业技术应用实践的同时,关注、深思并有效解决现代农业技术的异化问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循环经济是以物质不断循环利用为特征。本质上是一种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型伦理经济。循环经济的提出.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升华,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实践,也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反思和超越。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落实科学发展现,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林业资源是我国资源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推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加强环境保护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对林业的生态化管理,从而有效促进我国自然生态的平衡。本文就针对目前我国林业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就如何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推动我国林业更好发展和人与自然的更加和谐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党和政府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远大目标。作者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主体,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所以,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首要任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的发展现状,生态村镇的建设必须同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便利相结合,开创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同发展的新思路,创造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化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的文化.贵州羌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并积累了大量的生态文化.贵州羌族的传统生态文化是一种具有自我调适、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这些生态文化内涵给我们现今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纪兵 《甘肃农业》2008,(4):16-17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我们人类不懈奋斗的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当代环境伦理的核心内容,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借鉴吸收各种环境伦理价值的科学合理成分,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伦理价值观指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角度初步探讨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必然性以及影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