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利 用 旋转 甩刀 的 切割 及冲 击 作用 对棉 秆 进行 粉碎 ,并 利用 甩 刀高 速旋 转 产生 的惯 性 和气 流对 粉 碎 的棉 秆 进行抛 送。在田 间试 验的基 础上 ,通过理 论探 讨,对 棉秆粉 碎收 获机的 基本 原理、主 要部 件及技 术参 数,尤其 是 甩刀转速 进行分 析、设 计,设计 了与 中型拖 拉机 配套的 棉秆 粉碎收 获机 。  相似文献   

2.
针对棉秆粉碎还田效果差、粉碎还田装备可靠性差等问题,采用设计的棉秆粉碎还田机,并将粉碎辊转速、甩刀离地高度、机具前进速度作为试验因素,将棉秆粉碎长度合格率、棉秆抛撒不均匀度、留茬平均高度作为试验性能指标进行棉秆粉碎还田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建立各试验因素和试验性能指标之间的回归方程,确定各试验因素对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优化计算,对优化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棉秆粉碎还田的最优值为粉碎辊转速为2 290 r/min,甩刀离地高度45 mm,机具前进速度1.58 m/s,棉秆粉碎长度合格率95.13%,棉秆抛撒不均匀度12.16%,留茬平均高度42.13 mm,为棉秆粉碎还田机作业和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棉秆粉碎还田机刀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olidworks/COSMOS分析软件,对棉秆粉碎还田机的核心工作部件刀辊进行运动分析,得出甩刀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和轴端载荷的规律;讨论了甩刀分布对漏割的影响;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对辊轴和甩刀进行了模态与强度分析.由此验证了机具结构及相关部件参数设计的合理性,为机具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棉秆粉碎收获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棉秆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和多缩戊糖,具有多种利用价值。为此,提出一种棉秆粉碎收获机的创新设计方法,包含了方案设计、传动设计。该机的研制成功,将对棉秆资源的回收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秸秆粉碎还田机甩刀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甩刀是秸秆粉碎还田机的重要工作部件。为此,阐述了秸秆粉碎还田机机用甩刀的工作过程,指出了现有刀片的优缺点,对秸秆粉碎还田甩刀的形状、速度、排列方式、数量、耐磨性及刀辊平衡等方面进行分析,设计出一种秸秆粉碎还田组合Y型甩刀。同时,应用Solidworks软件对其进行创新结构设计,利用Solidworks内含的有限元模块,对新刀片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优化其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6.
4JSM-2000B型残膜回收机棉秆粉碎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残留现已成为影响新疆棉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现有的残膜回收机具大多存在含杂率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棉秆粉碎装置,主要由悬挂架、动力传递系统、刀片及刀辊等部件组成。该机采用螺旋单侧输出搅龙,将粉碎后的棉秆侧抛至地面,降低了残膜含杂率。设计了刀片线速度、刀辊旋转半径、刀辊转速及螺旋输送机构,并确定其结构尺寸。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刀辊转速2200r/min、刀片离地高度60mm、机具作业速度1.5m/s时,棉秆粉碎合格率为90.2%,本研究可为棉秆粉碎装置的设计与改进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制茎秆粉碎机前置型玉米收获机,完成摘穗、茎秆粉碎并压块工作,且保证割台和茎秆粉碎机互不干涉,对现有茎秆粉碎机进行了改进设计。利用三维设计软件的建模以及分析功能,设计了茎秆粉碎机的粉碎刀。通过应力分析,获得了粉碎刀等效应力、位移、安全系数分布云图。分析结果表明:粉碎刀设计合理,能达到作业要求。最后,通过样机试制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了一种自走式密植棉秆整株收获机,可实现对棉秆田间根侧切土减阻、铲拔、捡拾输送及收集作业.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自走式密植棉秆整株收获机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关键作业部件进行静力学仿真分析.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铲拔刀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58.94 MPa,最大总变形为0.093 mm,受力后的等效应力与总变形均...  相似文献   

9.
虽然棉秆具有多种利用价值,但由于不能得到机械化回收,使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提出一种棉秆收割、粉碎、收获为一体的机械设计方法,包含了工作原理、方案设计、传动设计和主要零部件设计.该机采用立式滚筒刀组切断与横式滚筒粉碎相结合的方法,可方便地控制棉秆的粉碎程度.该机的研制成功将为发展绿色农业、实现农业的深加工提供充足的和必需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0.
秸秆粉碎还田机甩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是一种有效、直接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而甩刀是秸秆粉碎还田机中最重要和关键的零件,直接影响秸秆粉碎质量和整机性能.通过对秸秆粉碎还田甩刀的形状、速度、数量、排列、耐磨性及刀辊平衡等方面进行全面综述与分析,指出其存在主要问题,为设计与改进秸秆粉碎还田机提供了指导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芨芨草收获机具主要利用旋转刀片的切割及冲击作用对芨芨草进行切割;同时,利用高速旋转的刀盘对割下的芨芨草进行抛送。以其他牧草收获机具有事实依据,通过理论探讨,对芨芨草收获机的基本原理、主要部件及参数进行分析.设计出与中型拖拉机配套的芨芨草收获机。  相似文献   

12.
曲柄连杆式棉秆切割试验台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棉花秸秆切割性能,为棉秆切割收获装备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设计了可模拟棉秆不对行切割收获过程的曲柄连杆式棉秆切割试验台。试验台的棉秆喂入输送速度与切割速度为0~2m/s、切割倾角为0°~15°,并对样机的工作性能和棉秆切割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空载时切割器阻力的峰值随着割刀平均切割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单个工作周期内的切割器阻力功耗基本不受平均切割速度变化的影响;棉秆峰值切割力随割刀平均切割速度的增加而降低,切割棉秆单位消耗功随割刀平均切割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玉米茎秆切断装置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玉米茎秆切断-喂入一体化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往复刀式、甩刀式和圆盘刀式3种玉米茎秆切断装置的优缺点,提出我国玉米收获过程中,需要大力发展茎秆先切断再喂入技术,重点研制推广装有圆盘刀式秸秆切断装置的玉米收获机。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牧草收割机收割饲用苎麻作物时,割台输料不畅,搅龙易被麻类纤维缠绕的问题,设计一种专用收割机割台。该割台由往复式切割装置、拨禾轮、茎秆捡拾输送器及螺旋搅龙组成。根据饲用苎麻的田间生长特性及物料特点,开展收割机割台设计。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分析,确定割台各关键装置结构参数:拨禾轮的圆周半径为840 mm、切割器离拨禾轮轴高度为1 470 mm、拨禾轮转速27.9 r/min、升降行程为700 mm、往复式割刀曲柄转速为540 r/min、茎秆捡拾输送器拨齿轮滚筒半径为150 mm、转速为152.80 r/min,喂入搅龙直径为320 mm、转速为170 r/min。田间试验表明:该机收获损失率为3%,标准草长率为91%,作业小时生产率为0.25~0.35 hm2/h,割茬高度为150 mm。收割时,割台未出现堵料及纤维缠绕现象;收割后,苎麻割茬整齐,未发现作物茎秆基部存在明显撕裂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往复式切割器切割效果良好,整机工作性能稳定,该收割机割台能够满足对饲用苎麻作物的收割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棉秆收获机械拔断率、漏拔率高,作业时需对行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夹持辊式棉秆拔取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棉秆拔取机构、棉秆输送机构组成,通过对棉秆拔取机构作业过程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各零部件的结构参数与工作参数。为了验证棉秆拔取装置工作的可靠性与作业性能,以机具前进速度、上拔秆辊转速、机具前进速度与拨秆轮线速度比值(简称速比)作为试验因素,棉秆拔断率、漏拔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归响应面试验,建立了回归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棉秆拔取装置作业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参数优化与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棉秆拔断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上拔秆辊转速、机具前进速度、速比;影响棉秆漏拔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速比、机具前进速度、上拔秆辊转速。优化后的工作参数为:机具前进速度0.60 m/s、上拔秆辊转速46 r/min、速比0.50,以此参数组合进行田间试验,得到棉秆拔断率为3.68%,漏拔率为5.19%,与理论优化值相对误差不超过5%,研究结果可为棉秆拔取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市场上现有的齿盘式拔棉秆机为基础,采用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设计了棉花秸秆拔秆机,建立仿真模型,结合COSMOS/Motion、COSMOS/Work和Simulation对所设计的拔棉秆机进行了机构运动分析,模拟了拖拉机前进与拔取部件旋转复合运动的余摆线轨迹,分析了单个点的运动轨迹分量,力图为齿盘式拔棉秆...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棉秆起拔机拔断率高、起拔后铺放散乱的问题,基于带夹原理设计了一种前置式皮带夹持输送棉秆起拔机。该机关键部件为起拔输送机构,作业时通过皮带将棉秆夹持拔出,随后将其输送至机具一侧,有序铺放到地面上。首先分析棉秆起拔过程中产生漏拔及拔断的原因,其次进行拔秆机理理论分析,确定影响拔秆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其取值范围。在棉花高度为750mm、根部直径为10mm、棉秆含水率为25%~35%的试验地进行正交试验,进一步研究各影响因素对棉秆起拔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参数组合为机具前进速度2.27km/h、张紧量71.26mm、主动轮转速244.98r/min,此时棉秆拔断率为3.53%,棉秆漏拔率为5.09%。验证试验表明,在参数组合为机具前进速度2km/h、张紧量70mm、主动轮转速250r/min条件下,棉秆拔断率为3.67%,棉秆漏拔率为5.32%,与优化值相对误差均小于5%,证明样机设计合理,满足棉秆整株起拔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8.
陈玉祥  李东辰  马同民 《农机化研究》2022,44(4):231-234,250
以玉米收获机控制算法为研究对象,对玉米收获机作业过程进行分析,建立收获机行进速度和脱粒滚筒转速之间的控制模型,研究喂入量与玉米收获损失率之间的关系。基于协同分析的方式,利用MatLab模糊控制推理模型搭建玉米收获机行进速度、拨禾切断装置转速、输送装置转速以及脱粒滚筒装置转速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实验数据表明:各装置转速随着喂入量的变化而变化,拨禾切断装置和输送装置的转速变化时机与喂入量变化时机基本相同,脱粒滚筒转速变化存在相对延迟。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棉花收获机械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国内外棉花收获机械行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国内棉花收获机的差距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需优化关键零部件制造工艺、整机装备质量检测等,自主开发采棉指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和适合我国农场和农户需求的棉花收获机系列产品,提升棉花收获装备技术水平,满足新疆内陆棉区机采棉需求,逐步熟化适应黄淮海、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要求,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逐步替代进口。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玉米收获机割台拨禾链转速缺乏自动控制系统,引起玉米茎秆推倒的问题,以收获机车速为参考值,使用拨禾链转速与扭矩为反馈值,设计了一种基于双闭环PID控制的拨禾链转速控制系统。经过对关键参数的计算,使用AMESim软件进行了系统建模,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双闭环PID控制系统对转速信号的阶跃响应时间最大为0.87s,最大超调量为2.63%。控制系统受到拨禾链阻力矩阶跃信号影响时,转速最大下降率为6.34%。拨禾链系统的消耗功率相对于纯机械传动降低了5.3%。该控制方法为玉米收获机拨禾链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