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研究无膜滴灌栽培条件下不同棉花品种、密度和播期对其生长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棉花无膜滴灌栽培技术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筛选出适宜的品种、密度和播期。【方法】分别在库尔勒、阿拉尔、图木舒克进行试验,采用无膜滴灌栽培方式和裂-裂区试验设计,研究品种、密度、播期3个因素对棉花生育期、产量构成、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品种和播期对棉花生长影响较大,生育期较短的早熟棉花品种子棉产量较高;播期推迟造成生育期延长,并使子棉产量、单株铃数、衣分、霜前花率逐渐下降,对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造成一定影响;密度增加造成单株铃数、株高、单株果枝数、单株果节量逐渐下降,对子棉产量、纤维品质未造成显著影响。【结论】棉花品种中619熟性较早,产量较高,可作为新疆南疆无膜滴灌栽培的适宜品种;适宜的播期为4月15~25日;密度22.5×104株/hm2的子棉产量在3个密度中最高,为适宜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2.
棉花品种万丰201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GK12为外源抗棉铃虫Bt基因的供体,以具有海岛棉、陆地棉、野生棉血统的冀棉20为受体,采用目标性状同步改良混合系谱法进行连续定向选择培育出万丰201。将其后代种植在枯黄萎混生重病地,不治虫,不整枝,不喷缩节胺,适当增减密度,以保证入选材料的抗病虫效果以及其它目标性状的充分表达。2003—2004年河北省冀中南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较对照品种DP99B分别增产11.9%、18.6%和21.7%;2005年生产试验中,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品种DP99B增产17.1%、23.9%和25.6%;纤维品质,上半部平均长度30.0mm,整齐度指数84.3,马克隆值4.7,比强度30.3cN/tex,属于II型棉花品种。适宜冀中南春播区、天津市棉区以及同类生态区春播种植。突出表现高产、优质、抗棉铃虫、抗枯萎病、早熟不早衰。  相似文献   

3.
针对棉花生产上普遍存在的枯、黄萎病发生严重,纤维比强度偏低,马克隆值偏高以及缺乏早熟性较好的品种等问题,广泛搜集、筛选遗传背景丰富、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作为亲本,利用杂交创造广泛变异,实现目的基因的重组,选择多个优良目标性状集于一体的后代材料,结合南繁北育,在重病圃进行全生育期抗病性鉴定、多点适应性鉴定等,培育出优质、高产、抗病、早熟性较好的抗虫棉花新品种‘冀863’。2006年参加冀中南春播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0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863’高产、抗病、早熟性好,符合纺织工业需要的AA型优质棉标准,各项纤维品质指标匹配合理,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规范Ⅱ型品质标准。与同期和近5年河北省审定的春播常规棉品种比较,具有整齐度指数高、断裂比强度强、马克隆值适宜、反射率高、纺纱均匀性指数高等优良纤维品质性状和早熟性好的特点。‘冀863’是适宜生产需要的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品种,亦可作为培育新品种的优异种质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合鲁南地区短季棉推广种植的最佳品种,选择4个短季棉品种进行麦后直播试验,分析各品种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构成要素、产量、品质性状等。结果表明,鲁棉241为早熟品种,单铃重高,产量和品质表现好;鲁棉2387皮棉产量与鲁棉241相差不大,品质综合分析也不占优势;中棉425和中棉50产量差异不大,中棉425单铃重最小,且产量较低。综合分析,鲁棉241和鲁棉2387可作为短季棉品种种植,适宜在鲁南地区晚播推广种植,中棉425和中棉50不适宜鲁南地区6月10日以后麦后直播。  相似文献   

5.
适宜麦套的晚春播棉花品种冀178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17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选自夏播短季棉品种中棉所16的508系为母本、以综合性状优良的169系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适宜棉麦套作的晚春播棉花新品种,2015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5010号)。该品种具有早熟、稳产、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性好、适宜棉麦套作等特点,在棉麦套作模式下棉花霜前花率可达87.2%且显著高于其他参试品种,对促进棉田增效和加快河北省棉花种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疆彩色棉产量及品质构成因素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新疆17个彩色棉品种的14个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为彩色棉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由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新疆17个彩色棉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确定了4个反映彩色棉产量及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及其函数式,并通过计算彩色棉的重要主成分值,对供试彩色棉品种进行比较.[结论]选择出产量和品质综合性状较好的四个彩色棉品种是新彩棉13号、新彩棉14号、新彩棉17号和新彩棉18号.  相似文献   

7.
以早熟棉邯686选系HS901为试验材料,在晚春播、不覆盖地膜的种植模式下,对4个种植密度(6.0万、7.5万、9.0万和10.5万株/hm2)下棉花不同时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在获得较多群体总铃数的基础上铃重没有明显降低,棉花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密度处理,子棉产量达4867.5 kg/hm2。由此提出在黄淮棉区采用早熟棉花品种,在晚春播、不覆盖地膜的种植模式下,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使棉花吐絮期躲过雨季,减少烂铃,获得较高产量,节省人力和投入,增加棉田纯收益。其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3个陆地棉抗虫品种在两年间的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抗虫棉品种的产量性状年份间表现基本一致,而纤维品质性状差异较大。新棉33B在3个抗虫棉品种中产量性状表现最好。品种与年份的互作极为显著,2002年新棉33B在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上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中棉所12号,而在2003年则与对照品种产量相当。JS166在单株籽棉产量和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单铃重等性状上两年间表现均较好,2003年还有较低的蕾铃脱落率。99035两年间在产量性状上与对照相比略有提高,但差异并不明显。所有3个抗虫棉品种2002年的纤维品质指标与对照相当,而2003年纤维长度和纤维整齐度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冀中南种植棉花新品种进行产量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供试棉花品种产量性状以单铃重的变异系数最大,纤维品质性状以马克隆值的变异系数最大。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按照直接通径系数由高到低排序,产量构成因子中的衣分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指,纤维品质性状中的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伸长率上半部平均长度。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7.263%,基本反映供试棉花品种10个主要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主推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3年在鄱阳湖棉区6个产棉大县对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的13个棉花新品种(系)进行试验示范,并从品种(系)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及纤维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为2014年棉花生产主推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系)综合性状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推荐中CJ-5、GZ-21和荆杂棉88F1在鄱阳湖棉区推广应用;建议GZ-23、JN20-08、GZ-22、中CJ-2及中CJ-4可在鄱阳湖棉区继续示范;建议川杂棉22号、中CJ-1、农大棉9号及中CJ-3在适宜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1.
麦棉套种棉田棉蚜棉铃虫的防治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棉套种田害虫为害对棉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比单作棉田大,因此单作棉田的防治指标在套种田无法应用。研究证明,适合套种田棉蚜棉铃虫的单独防治指标是苗蚜卷叶株率20%,2代棉铃虫百株幼虫12头;相继两次为害的复合指标为苗蚜卷叶株率5%,2代棉铃虫百株幼虫12头;相继3次为害的复合指标为苗蚜卷叶株率5%,棉铃虫百株幼虫2代为8头,3代为6头;相继4次为害的复合指标为苗蚜卷叶株率5%,伏蚜百株三叶蚜量1万头,棉铃虫2代、3代百株幼虫均为6头。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我国宋代植棉和棉纺织业的发展概况,指出宋代是我国大规模植棉的分界期,宋以前主要是引进,集中于边疆种植,发展缓慢,宋以后是逐渐推广至江南、陕西等地种植,发展很快。在宋代棉业的基础上,元代及明、清棉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全国普遍植棉。如今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棉国,棉花成为首要的纺织原料,可以说是宋代棉业拓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14.
新疆棉区适宜推广的自育棉花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棉区4个亚区气候条件差异显著,能生产多类型、多用途原棉,且均是枯、黄萎病疫区。因此,推广品种必须是优质早熟、高强力、抗枯萎病、抗(耐)黄萎病的高产品种,才能满足纺织部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麦棉间套棉田害虫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学、经济学和环境保护学的观点出发,结合耕作栽培制度和地域特点,地麦棉间套田棉花全生育期主要害虫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棉蚜Aphis gossypii、棉红蜘蛛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和三点盲蝽Adelphocoris fasciaticollis等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面积对比试验,并进行有效选择,编制出以生  相似文献   

16.
陆永跃  尹楚道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4):380-382,385
研究了棉铃虫卵在棉株的垂直方向上及在不同器官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各代分布以上部4~6 层果枝为主,而且在空间格局上都是聚集的;(2)2 代时以嫩叶、顶心及边心为主,淮北3、4 代,沿江3、4、5 代顶心及边心、嫩叶、老叶处卵量分布比例减小而繁殖器官上比率明显增大;(3)适时摘除顶心、边心及无效花蕾是减轻棉铃虫为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18.
山东棉花病害主要有19种,根据其发病部位和为害特点,一般分为四大类:苗期病害、枯黄萎病、铃部病害及叶部病害。在抗虫棉田,苗期病害、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尤为突出,选用种衣剂,可提高苗病防治效果,用抗病品种防治黄萎病是重要措施,对红叶茎枯病采取追施和喷施磷钾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棉叶螨的发生动态规律和危害的高峰期,探讨在高峰期间不同棉花品种对棉叶螨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明确防治的最佳时间。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棉田的棉叶螨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发生第1次高峰,8月中下旬发生第2次高峰,在2016年高峰期间中棉37、中棉43和中棉47的棉叶螨数量分别为13.53,13.85,12.43头;在2017年高峰期间中棉37、中棉42和中棉37+中棉42混播的棉叶螨数量分别为14.80,12.80,15.60头;棉叶螨在第1次高峰期的数量高于第2次高峰期间,繁殖速度快,发育能力强。棉叶螨在第1年对从未种过品种的危害性不大,数量也并不多,次年续种棉叶螨会对该品种产生适应,种群数量增多,危害性严重。  相似文献   

20.
新疆棉区棉花密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4年对新疆棉花密度研究,表明南疆中熟棉亚区收获株数控制在21.0×104株/hm2,北疆早熟棉亚区控制在22.5×104株/hm2,特早熟棉亚区24.0×104~25.5×104株/hm2均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